給孩子讀科普繪本的意義:為他種下「聰明」的種子

2020-12-10 蕭瀟心理說

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曾經在他女兒出生剛滿10天的時候,曬出一張照片。這張照片裡,扎克伯格夫婦倆正在給寶寶讀一本書,這本書名叫《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翻譯成中文是《給寶寶的量子力學》。

網友們紛紛感慨,這也太超前了!同時,也有不少人會質疑,孩子才10天,就算給她讀了,能懂什麼呢?但是人家扎克伯格說了:「我想她也沒看懂,但我希望她保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學習來了解不知道的東西」。

想讓孩子「聰明」,接觸的信息需要豐富多樣化

雖說給10天大的寶寶讀量子力學是有點誇張,但這並不代表給幼齡孩子讀科普繪本沒有意義。

有些爺爺奶奶看到父母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往往會不屑一顧:這麼小,懂什麼呢?教了他也不會,浪費時間。是的,在很多人看來,給孩子讀書有沒有用的標準是孩子讀完之後要會。他們需要立竿見影地看到效果,比如數數、加減乘除、背唐詩這些,是爺爺奶奶輩很喜歡教孩子做的事,因為這可以很直觀地展示孩子是「聰明」的。

然而,真正的「聰明」卻遠比這些複雜得多。那些「聰明」孩子學什麼都快,過目不忘,思維縝密,表達清晰。本質上是因為他們的神經元極為活躍,從建立突起到互相連接,形成新的神經網絡,這個過程很迅速。

有人把智力具象化解釋為,神經元之間的突觸越多,釋放物質越多,那麼智力就越多。孩子也就越聰明。那麼如何促進神經元產生連接呢?單個的神經元並不會自動產生突起,需要一定的信息的刺激。在孩子的大腦空白階段,讓孩子接觸豐富多樣的信息,有助於神經元的發展。

所以,雖然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並不能立竿見影地看到「效果」,但這卻在潛移默化中刺激了孩子的神經元發育。而所謂的「效果」往往在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後,才會有所體現。給孩子讀科普繪本的意義就在於此,用科學的基礎知識,為孩子提供豐富多樣的刺激。這樣可以擴大孩子們的視野,從更多、更廣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形成科學的豐富多樣的世界觀。

寶寶大學系列科普繪本,滿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慾

今天要推薦的這套《寶寶大學系列科普繪本》,就是一套很適合給孩子做科學啟蒙的書籍。整套書總共有17冊,分別是:

1、給寶寶的量子計算2、給寶寶的機器人學3、給寶寶的有機化學4、給寶寶的核科學5、給寶寶的神經網絡6、給寶寶的生物進化7、給寶寶的區塊鏈8、給寶寶的天體物理學9、給寶寶的太空ABCs10、給寶寶的科學ABCs11、給寶寶的數學ABCs12、給寶寶的生物學ABCs13、給寶寶的工程學ABCs14、科學家,科學家,你看見了誰15、晚安實驗室16、8顆小星球17、薛丁格的貓

它的作者之一克裡斯·費利,同時也是扎克伯格給孩子讀的那本《給寶寶的量子力學》的作者。

克裡斯·費利是一位頂尖的物理學家,他自己有4個孩子,他曾說過:「如果我們想培養新一代的物理學家、工程師和數學家,那麼就要從父母開始」。父母能否在孩子年幼時就給他播下興趣的種子,很大程度上會決定孩子未來在這方面的成就。

這套書的其他作者,卡拉·弗洛倫斯是一位生物化學家,莎拉·凱瑟是一位量子力學工程師,茱莉亞·克裡格諾是一位天文學家和教育家,馬可·託馬米高是一位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交叉領域工程師,沃利是一位科學師和企業家。

這些作者在各自專業領域內都非常有發言權,他們結合自身育兒的經驗以及專業知識,為孩子們量身打造了這一套《寶寶大學系列科普繪本》。用誇張又富有生命力的卡通圖標,將科學世界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最本質的思維模式清晰地表達了出來,使孩子們得以接觸最前沿也最基礎的科學知識。

科學家通過腦波儀器發現,在獨立思考狀態下,神經元會顯得更加活躍,分泌物質更活躍,其突起發展最迅速。所以,在孩子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引導孩子去認識、探索這些科學基礎知識,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給寶寶的科學ABC》這本中,講到有絲分裂這個概念,我想如果沒有圖片的輔助,我們很難把這個概念向四五歲的孩子講清楚。而通過書中的圖片和文字解釋,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看圖片,這兩個細胞是不是一模一樣就像雙胞胎寶寶一樣?孩子就會很感興趣地去觀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假設,雖然這些思考和假設有時候看起來很無釐頭,但這也是孩子在主動思考的證明。

當然,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講這套書,也可以參考這套書配備的17堂音頻課,主講是這套書的譯者冉升博士,他是量子材料領域的專家,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能夠精準把握父母和孩子的需求,讓這套書物盡其用。

教育是最不會虧本的投資,給孩子買一套《寶寶大學》,為孩子種下「聰明」的種子,讓孩子的未來多一種可能!全套原價198元,現價僅需99元,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植物科普啟蒙繪本|從一粒種子開始,帶孩子探索自然的奧秘
    關於大自然的奧秘,孩子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知識儲備有限,萬一講錯了,恐怕會誤導孩子;但如果總是迴避不談,又會打擊孩子探索自然的積極性。今天要介紹的這幾種植物科普繪本,不僅能夠解答孩子的疑惑,還能幫助孩子探索更多自然的奧秘。
  • 橘子:會「魔法」的老奶奶,為孩子的心中種下了愛與分享的種子
    「中川李枝子的作品震撼了我,讓我確信,我的一切創作都是為了孩子。」她的繪本作品便是最好的驗證,前幾天入手的繪本《橘子》,畫面清新溫暖,別說是孩子了,作為大人的我都非常喜歡。充滿生活氣息的村落裡有一位特別喜歡吃橘子的老奶奶,有一天她在吃到第九個橘子的時候發現了一顆種子,於是老奶奶把種子種到了地裡。
  • 邵夢:帶你閱讀《胖貓與瘦猴科普繪本》
    小孩子往往在小時候對科學,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那麼如何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守護孩子的科學夢,為他們日後的科學探索奠定興趣的基礎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邵夢老師一起閱讀《胖貓與瘦猴科普繪本》吧!書中憨厚的胖貓和聰明的瘦猴,是不是很可愛?它們的好朋友們也是超可愛的,有帥氣的小狗,聰明的小狐狸、熱心的小象、漂亮的小鳥、胖乎乎的小浣熊,還有一個小小的永遠會跟著它們的神秘小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那就得你們自己看書認真找找了。這套書屬於學前幼兒繪本,需要每一位家長參與到閱讀中,那作為家長怎麼帶著孩子閱讀呢?
  • 孩子最愛的恐龍題材、有趣的故事、加專業科普,這套繪本不容錯過
    於是我趁熱打鐵給他買了一套繪本《戰鬥的恐龍》,果不其然,他一下子沉迷其中,在軟磨硬泡讓我讀了幾次之後,實在忍受不了我每次都要讓他等會兒,開始自己一邊看圖、一邊回憶我給他讀過的情節,一邊動用他那少得可憐的識字量,磕磕巴巴地讀起來,儘管讀得有點吃力,但還是不忘每讀完一本就說一句「這本恐龍書真是太好看了。」
  • 3-6歲寶寶百看不厭的繪本書單,一起快樂親子共讀吧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寶寶對繪本沒有興趣,其實這除了跟你和寶寶共讀的方式有關外,為寶寶挑選「適齡」的繪本也十分重要。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3-6歲寶貝最愛的書單,讓我們陪伴孩子快樂地親子共讀吧~1.《不認識的狗跟來了》-豆瓣評分8.2,情節簡單有意思。2.
  • 讓孩子越來越聰明的三種繪本,家有孩子的不要錯過哦,建議收藏
    繪本可以說是打開孩子認知生活與周遭世界的重要窗口,可以讓孩子知識不斷增長,理解能力越來越強,行為習慣越來越好,自然而然的也就讓孩子越來越聰明。但如果父母選不對繪本,孩子不光吸收不到好的知識給養,反而還會有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
  • 書評|《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是一本由科學家奶爸出品的宇宙科普手繪書,講解了《流浪地球》《星際穿越》《火星救援》這3部經典科幻電影中孩子們最關心的30個問題,給大家科普宇宙空間站、時間膨脹、火星通信、太空對接等等科學知識,內容硬核、專業,值得一讀再讀。專業作品的出現是因為有專業的人在傾情創作。
  • 書評|《樹木》:了不起的樹木科普繪本
    一拿到《樹木》,我和孩子都驚嘆起來:「太棒了!太美了!」家裡數量最多的東西就是書了,讓我倆同時搶著看的還真是少數。這本繪本當仁不讓成為我們的「新寵」。《樹木》由波蘭知名插畫師彼得·索哈繪製,文字作者沃依切赫·格拉伊科夫斯基是一位生物學博士,編寫生物教科書,是科普期刊的翻譯,同時也是兒童科普圖書作者。
  • 小男孩種下十粒種子,會收穫什麼呢?《十粒種子》為您揭秘
    文/婷媽如果你種下十粒種子,會發生什麼呢?春天來了,播種的季節到了,小男孩在花園裡種下十粒種子。收穫的季節到了,小男孩過來,又收穫了十粒種子。以上,就是繪本故事書《十粒種子》的全部內容。《十粒種子》的作者是露絲·布朗,她是英國著名童書作家和插畫家。她1941年出生於英國,在德國以及英國伯恩茅斯長大。
  • 爸爸媽媽讀給孩子的天文繪本
    最近朋友推薦了我一本關於太空的繪本《小彗星旅行記》,是關於我們生活的宇宙的,家長可以給孩子讀的一本科普繪本。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不妨從孩子的興趣愛好著手。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了,自然也就專注了。對於閱讀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的時候家長再怎麼嘮叨讓孩子多讀書,都不如找一些他們喜歡的書,跟著孩子們一起看,如果孩子們根本沒有耐心讀下去,那也只能說明故事不夠吸引人。
  • 徐崢:狠狠地誇,誇到自信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他雖然表揚了檀健次,但有種避嫌的感覺。而一旁的徐崢有些著急,他看吳秀波只是輕描淡寫誇了誇,便趕緊補充:「急死我了,你還不捨得誇麼?遇到好的演員一定要使勁兒地誇呀。演得太好了!要知道年輕演員不都是只會擺個pose,『小鮮肉』也是有會演戲的,這才是偶像!」
  • 《猜猜我是誰:瀕危動物洞洞書》從小在孩子心中埋下環保的種子
    13歲的她一直在為瀕危野生動物貢獻著,5年來她畫了300多張動物肖像,還籌集了69000美元(48萬人民幣)的慈善保護資金。記得兒子五歲生日的時候,我問他許了什麼願望,他說:「我希望我有一種超能力,能讓恐龍復活,能讓那些滅絕的動物復活。」
  • 繪本不要讀了就扔,告訴你3個「升值」方法
    從孩子2歲左右到學前時期,5年左右的親子閱讀,我和許多父母一樣,多多少少都積累了一些繪本,但當孩子漸漸長大後,這些繪本便被束之高閣,很難再翻出來看看。其實這其中不乏「寶藏」級的繪本,扔了不讀太浪費了。雖然孩子漸漸長大,開始識字,自己看書,但許多繪本還能發揮它更多的價值。
  • 「悅」讀時光|給孩子的繪本故事——《穿靴子的貓》
    「悅」讀時光|給孩子的繪本故事——《穿靴子的貓》 2020-11-3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場上的繪本浩如煙海,應該怎麼選?選得不對別怪孩子不讀
    實際上,為孩子選購繪本時,可千萬不能抱著這樣的想法。孩子無法通過看一本書就提高語言能力、邏輯能力,他們只是單純通過繪本認識世界,通過故事獲得幸福感。松居直大師也強調,繪本只能為孩子提供閱讀的快樂,家長太功利反倒會加重孩子的抗拒情緒。
  • 一套科普、益智繪本,讓孩子與三角龍一起冒險與成長
    小區有一個兩歲半的寶寶竟然能叫出來數十種不同恐龍的名字。連成人也抗拒不了恐龍的魅力,不管是《侏羅紀世界》還是《侏羅紀公園》,關於恐龍的電影都是萬眾矚目,經典不衰的。恐龍,這來自遠古時代的神奇物種,不僅是影視劇的常客,也是繪本的明星主角。
  • 我從中國背回美國的幾百本繪本,百看不厭,強烈推薦!(涵蓋科普...
    這些繪本分類為:科普類、情緒管類、性格養成、行為類、故事情節類、認知類一. 科普類1.這一類科普書,很適合科普啟蒙初期的低幼寶寶,其實裡面涉及的科普知識不深也沒有很全面,但是勝在形式獨特,內頁包含了很多立體機關以及互動圖片,有的能旋轉,能推拉、能觸摸,甚至還有仿真的「羊水袋」,能聞的「香水紙」,用特別生動有趣易懂的方式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
  • 5歲萌娃發現恐龍,創造新紀錄:被科普知識餵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其他家長可能會給孩子買很多恐龍玩具,但是睿睿媽媽不一樣,她為孩子讀了大量相關的科普繪本,還在網上找了很多科普視頻帶著孩子一起看。我們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閱讀,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讀不完的繪本,但是科學啟蒙的重要性還是被低估了。看看自家孩子的書架上,科普啟蒙類繪本是不是最少?
  • 這套德國「思維」繪本,讓孩子越讀越聰明!
    當孩子們閱讀時,這本德語思維圖畫書套裝變得更加聰明。他說:「對於那些能在30秒內看到事物本質的人,以及那些在一生中看不到事物本質的人,命運將是兩個極端。」電影《教父》提到理解事物的「本質」的能力是基於邏輯思維。
  • 今年聖誕節,孩子必看這些英文繪本!
    讀伴兒特意為寶貝們找了聖誕節相關的英文繪本,而且標註了適合閱讀的年齡段,快看看,下面哪一本適合你家寶貝?  ,看,小熊 Bizzy、聖誕老人、小精靈,他們一起度過了特殊、的有意義的一天!  有韻律的語句、根據故事內容巧妙設計的抽拉轉轉紙片,加上可愛鮮豔的背景圖畫,將大大地調動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讓讀繪本變得特別好玩兒。  為什麼推薦孩子看?  整本書採用抽拉、旋轉的設計方式,讓孩子按照書本上的指示操作,來完成故事中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