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會「魔法」的老奶奶,為孩子的心中種下了愛與分享的種子

2020-12-15 優媽讀繪本

《當孩子遇見書》是我第一次閱讀作家中川李枝子的書,在這本書當中她說的這句話我特別喜歡,「書對於我來說,是非常有魅力的。不必動身,即可進入千變萬化的世界。」

她認為:面向幼兒的文學作品,素材的親近性非常重要。其中的故事必須能讓孩子們理解。無論是多麼優秀的作品,如果遠離孩子們的生活,令孩子們無法理解,那他們就不會感興趣。故事,能夠明白才有趣。

「童書之父」松居直稱讚她「真正了解兒童的心」。

宮崎駿評價她,「因為中川李枝子,我放棄了成為兒童文學家的夢想。」「中川李枝子的作品震撼了我,讓我確信,我的一切創作都是為了孩子。」

她的繪本作品便是最好的驗證,前幾天入手的繪本《橘子》,畫面清新溫暖,別說是孩子了,作為大人的我都非常喜歡。

充滿生活氣息的村落裡有一位特別喜歡吃橘子的老奶奶,有一天她在吃到第九個橘子的時候發現了一顆種子,於是老奶奶把種子種到了地裡。

春去秋來,橘子樹長大了,村落裡的小孩子都跑來「老奶奶,橘子要是出來了,給我們一個呦。」小孩們都提出了期待。

在老奶奶的念叨下,橘子樹上長了一個小小的橘子,老奶奶睡前很是期待,希望樹上可以結出更多的果實。

第二天樹上還是只有一個橘子,老奶奶很擔心「已經和孩子們說了,這可怎麼辦?」於是,老奶奶用自己的圍巾蓋上了橘子。

滿心期待的孩子們跑過來,「老奶奶,橘子在哪裡?」圍巾下的橘子長大了,壓彎了枝條,大家一起剝橘子,「又酸又甜的橘子的香味飄滿了院子。」

老奶奶對橘子的喜歡,在細節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橘子》繪本伊始有這樣一句話「老奶奶特別喜歡吃橘子。」老奶奶對橘子喜歡到什麼程度呢?

棕色的貓咪盯著坐在凳子上的老奶奶,地上放著一籃子橘子,老奶奶繫著綠色與白色條紋相間的圍裙,裙擺上以橘子圖案加以點綴,白髮蒼蒼的老奶奶非常享受吃橘子,就連臉頰也是橘色的,靠背椅上掛著手提袋,裡面有橘色的毛線團。

看完後不禁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喜歡,這份喜歡不分年齡,我們的熱愛滲透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中。

童年時我們喜歡看的動畫片,衍生出來的很多產品,儘可能的被我們運用到生活中,比如:書包的圖案、文具盒、貼紙、衣服上。

想到這些,更加容易感受到老奶奶對橘子的喜愛,於是也就能理解孩子對喜歡事物的執著,大概是每個人某些階段都會經歷的事情。

一個人一生能和自己喜歡的物品待在一起,能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橘子》簡潔的文字,清新溫暖的圖畫,白色背景、綠色植物,人物以橘色、綠色、灰色、藍色為主,沒有絲毫的多餘,符合兒童的特點。

松居直曾這樣評價作者中川李枝子的作品,「大人可能從中體會到許多意義,但是兒童只是要了解作品,而不是鑽到作品中苦思冥想。中川李枝子的作品之所以沒有多餘的描寫和敘述,恐怕是因為她真正了解兒童的心。」

「會魔法」的老奶奶,想方設法的滿足了孩子的願望

老奶奶的溫暖融化了我的內心,她的那句「叮叮,嘭」如同魔法一般,總能如願以償。

種下橘子種子時,老奶奶念到,「叮叮,嘭」,種子發芽,橘子樹茁壯成長。

孩子們站在橘子樹旁,滿心期待可以吃到橘子時,老奶奶回復,「好的,一定給你。」

「叮叮,嘭」樹上長出來一個小小的橘子。」

一個橘子顯然不夠孩子的需求,老奶奶睡覺時又念了一遍「叮叮,嘭!」然而樹上依然只有一個橘子。就在孩子們都過來看時,老奶奶悄悄念到「叮叮,嘭」橘子變得非常大。

孩子們滿心歡喜的享受著橘子帶來的美味。

作者在這裡用了誇張的手法(這麼大的橘子遇到的機率幾乎為零),樹上只有一個橘子,此時的老奶奶很著急「已經和孩子們說好了,這可怎麼辦?」

老奶奶的魔法「叮叮,嘭」之後,橘子變得非常大。

孩子的願望單純而簡單,故事中的老奶奶雖然一開始很為難,但她並沒有直接拒絕孩子,而是想方設法去實現,從最開始的用圍巾蓋住橘子,到後來的「叮叮,嘭」小橘子變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的保護兒童的心靈。」

中川李枝子幫助孩子實現了願望,種下了愛的種子。

故事中的老奶奶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我的外婆),在那個生活拮据的生活環境中,她總能變著法子隔三差五的送吃的給我們,一顆糖、一塊餅乾、夏天夜裡的一個冰激凌。

奶奶帶給我們的溫暖,我始終都不會忘記。

充滿想像的故事,讓心靈伸展到更多地方

「對於幼兒來說,能用自己的腿走到的,或是能直接看到、聽到、觸摸到的範圍都相當有限,但心靈卻可以伸展到任何地方。只要有想像力,就能在天空飛翔,能潛入大海,能變身為公主或魔法師,甚至變成一頭大象。」

想像力對於孩童的作用不言而喻,一個人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孩童的世界中充滿了豐富的想像,然而這個特點很容易被家長忽略亦或被指責為「亂說」。於是繪本閱讀也變成了功利性的、規規矩矩的閱讀,模仿、想像等所有孩子自我發揮的地方逐漸都會被扼殺掉。

我們習以為常的固勢思維殊不知扼殺掉了孩子想像力的源泉。

繪本裡呈現的世界對於孩子來說是鮮活的,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盡情的閱讀,他們讀到的可以是多種多樣。

「對於幼兒來說,能用自己的腳走到的,或是能直接看到、聽到、觸摸到的範圍都相當有限,但心靈卻可以伸展到更多地方。」

既然「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那麼就不要局限、不要帶有自己喜好,「如果給孩子的繪本裡摻雜了過多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家長一心只期待效果,那麼繪本本身的快樂與興趣也許就會變弱」。

充滿童趣的生活故事,讓孩子領悟到分享、愛的意義的同時,也為孩子的想像插上了翅膀。

相關焦點

  • 《橘子》:從繪本裡老奶奶身上,學習自然地培養孩子的親社會行為
    《橘子》講的是,一位老奶奶,特別喜歡吃橘子,有天她發現了一顆種子,就把種子種在了院子裡,橘子樹慢慢的長大了,孩子們紛紛跑來跟老奶奶說,等橘子長出來,一定要給我一個,老奶奶答應了下來。可是,橘子樹最後只結了一個小小的橘子,這可怎麼辦呢?有意思的是,這奶奶跟龍貓肯定學會念咒語,因為她也對種子和小橘子樹念咒語。大家還記得嗎?
  • 宮崎駿都甘拜下風的童書作家:把愛和溫柔寫進故事,呵護孩子童心
    就像《橘子》,老奶奶愛吃橘子,有一天吃到一個橘子種子,於是把種子種到院子裡,還念起了魔法咒語「叮叮,嘭!」被施了魔法的種子,嗖的一下就長成了高高大大的橘子樹。淘氣又貪吃的孩子們看到橘子樹,對老奶奶說:「橘子要是長出來,給我們吃一個。」
  • 在孩子心中種一顆善良的種子,卻不逆來順受《木偶的森林》
    輕輕讀這個故事,一邊說給孩子聽,在她心中種下一顆種子,靜待花開。樹擁有能感受到你的愛並回應那份愛的感官,而它的回應或展現其喜悅的方式跟我們不一樣,也不是我們目前可以理解的。——普蘭特斯·馬福德一、 播種善良的種子,而不是堅冰故事是從一棵會說話的樹開始的,樹上停過一隻會魔法的鳥,教會了這棵樹說話,而某天一個木匠發現了這個秘密,他不顧大樹的苦苦哀求,砍下了這棵神奇的樹,在溪水中冰凍了一整個冬天,使這棵樹的心被堅冰凍住,也播下了仇恨。
  • 在你心中種下一顆魔術種子
    我希望你們能將那些深埋在記憶裡,或溫情、或感動的閃光瞬間分享給魔術愛好者們,為他們也埋下了一顆有關奇蹟、有關藝術、有關夢想的魔術種子。」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19年世界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上,秦鳴曉、孫崢、丁建中、Eric Eswin等魔術大師收到了這樣一封來自中國魔術愛好者的邀請函。
  • 書評|《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如果你愛看科幻電影,那你一定會喜歡《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如果你家娃喜歡星辰大海,那你一定要給他買《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為什麼會墜落木星,地球解體?點燃木星可行嗎?地球流浪為什麼沒帶月球?這些問題都太專業了,反正我是一個都答不出來,但是這些問題又都很有趣。在我家,大朋友看這書比小朋友更起勁。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可能小學生、初中生看這本書正是時候,因為可以自行閱讀了。
  • 《猜猜我是誰:瀕危動物洞洞書》從小在孩子心中埋下環保的種子
    兒子的願望也許不能實現了,但是我們可以向美國的Bria Neff學習,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保護現有的瀕危動物,不再讓充滿生命力的物種活成一粒粒種子,也為孩子的世界留下多一抹斑斕。保護瀕危動物從了解他開始,《猜猜我是誰:瀕危動物洞洞書》便是一本很好的瀕危動物科普繪本,作者是當代動物攝影大師蒂姆·弗拉克。
  • 橘子渾身都是寶,橘子皮漚肥養花,橘子種發芽成樹
    橘子渾身都是寶,橘子皮漚肥養花,橘子種發芽成樹在眾多的水果當中,小花最喜歡吃的就是橘子了。尤其是現在春天的時候,橘子都普遍的上市,橘子的品種有很多,它們的酸甜度也各不一樣。不過大部分的橘子有一個特點,就是吃的時候會有橢圓形的白色種子。對於我們養花人來說一定要下意識的思考,這種種子是否能夠重新培育?吃橘子的時候剝下的橘子皮能否重複利用?小花經過多次的試驗得出的答案是橘子皮和種子對植物的生長很有幫助。要想將種子培育成幼苗,那麼對種子的優良率就有很高的要求。
  • 小男孩種下十粒種子,會收穫什麼呢?《十粒種子》為您揭秘
    文/婷媽如果你種下十粒種子,會發生什麼呢?春天來了,播種的季節到了,小男孩在花園裡種下十粒種子。看到這裡,小讀者不禁暗暗著急,最後是不是會顆粒無收呢?現在我們來揭秘,這剩下的最後一株向日葵,開出了一朵金黃色的向日葵花,它獨有的清香吸引來一隻小蜜蜂。收穫的季節到了,小男孩過來,又收穫了十粒種子。以上,就是繪本故事書《十粒種子》的全部內容。
  • 暖新聞|老奶奶的揮手太有愛:請你們吃「秋天的第一袋橘子」
    交匯點訊 這是一個關於「秋天的第一袋橘子」的溫暖故事。
  • 從小種下一顆愛科學的種子
    從小種下一顆愛科學的種子 2018/10/22 07:50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楊凡 瀏覽:11522
  • 廈門集美:在孩子心中播下「影視種子」
    在孩子心中播下「影視種子」集美區首推電影美育進中小學校園活動,電影公益課堂昨正式開講廈門晚報訊(電影研學營與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廈門理工學院影視與傳播學院陳俊傑教授緊密合作,陳俊傑帶領團隊編寫研學手冊,為課程提供專業的學術背景。同時作為學院的課題實踐,該團隊持續研發適合中小學生的電影研學線路,整合影視行業、教育行業優質資源,並成立「星影力」導師資源庫。本月起,秉承「美育教育」理念的電影公益課堂正式走進校園。
  • 給孩子讀科普繪本的意義:為他種下「聰明」的種子
    有些爺爺奶奶看到父母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往往會不屑一顧:這麼小,懂什麼呢?教了他也不會,浪費時間。是的,在很多人看來,給孩子讀書有沒有用的標準是孩子讀完之後要會。他們需要立竿見影地看到效果,比如數數、加減乘除、背唐詩這些,是爺爺奶奶輩很喜歡教孩子做的事,因為這可以很直觀地展示孩子是「聰明」的。
  • 用一個真實的故事,給孩子種下愛與善良的種子
    1987年9月的一天夜裡,為尋找保護區走失的天鵝,徐秀娟滑入了沼澤,溺水犧牲,年僅23歲。而她的故事則被譜寫成了那首廣為人知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小時候,第一次聽這首歌,就被歌曲中所瀰漫的哀傷情緒所感染,了解了歌曲背後的故事後,就更加難以忘懷。
  • 汝州市:讓愛科學、會創造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5月28日,在逸夫小學機器人搭建社團的課堂上,姚曉莉老師穿梭在學生中間,為他們解決組裝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肩上擔子的重大,不僅要負責向學生傳授和宣傳科技方面的知識,還要培養孩子探索科學的興趣。」姚曉莉滿眼充滿希望地看著正在做實驗的孩子們說道。
  • 讓「節約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
    > 日前,省教育廳印發《江蘇省中小學「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實施方案》,推動中小學高質量實施素質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
  • 王雨婷: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王雨婷: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2020-12-11 1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崢:狠狠地誇,誇到自信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我還在想,我真的很愛很愛你……我知道,你現在遭遇的一些事情,讓你開始質疑自己的這些品質了。但我不希望你這樣。你要自信、要強大起來,因為那才是你。」他雖然表揚了檀健次,但有種避嫌的感覺。而一旁的徐崢有些著急,他看吳秀波只是輕描淡寫誇了誇,便趕緊補充:「急死我了,你還不捨得誇麼?遇到好的演員一定要使勁兒地誇呀。演得太好了!要知道年輕演員不都是只會擺個pose,『小鮮肉』也是有會演戲的,這才是偶像!」
  • 「早教」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閱讀的種子,這是父母必要任務!
    早期閱讀會對孩子產生很多良性的作用,作為家長對這方面的認同都是一致的,都認為是及其重要的,也都給孩子買各種兒童讀物,也會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所以在給孩子開展早期閱讀的過程中就會顯得容易得多了,但是家長們還是在心裡有一個極其突出的問題時刻存在著,那就是該如何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閱讀的種子?也即是說,該怎麼做會在孩子開展早期閱讀的時候,讓孩子自己不知不覺的愛上閱讀,將閱讀養成習慣,成為生活裡的一部分,成為一個擁有自主閱讀能力的人。要達到這個目的,先人們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 種下一顆種子,改變一群孩子的未來
    「心是心臟的心,因為只有心中力量會讓人勇敢、強大起來」,馮向文提到,這些孩子有自己的潛力,只是缺乏一點激發,一些細微的改變就可能對未來產生無限大的影響。在接下來的接觸過程中,馮向文發現這些學生身上更多的共性,他們大多來自貧困家庭,有的父母離異,有的話是長期的留守兒童,由老人來養育,還有一部分孩子一出生就被拋棄了,導致這些孩子從小就是一個缺少愛缺少溝通的成長環境,「所以他們害怕孤獨,內心自卑,甚至是極度自卑,不敢交際。」
  • 橘子全身都是寶,皮能漚肥,籽還能種出橘子樹!
    那麼除此之外我們會發現,橘子吃完用完之後還剩下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橘子籽,它既不能吃也沒法用來養花,那怎麼辦呢?對咯,那就是可以用來播種。用這些小種子就能輕鬆長出一些橘子的植株,那麼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準備好這樣的小種子之後我們放在水盆裡先清洗一下,雖說這些種子比草莓籽、水獼猴籽要乾淨乾爽一點,但是它上面可能也會沾染一些糖分,如果直接播種的話,那麼可能會導致發黴腐爛。放在溫水裡面簡單的清洗,然後用溫水浸泡3~5天,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會看到它的外皮逐漸的膨脹發軟,之後大家可以將它的外殼除掉,這樣萌發就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