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都甘拜下風的童書作家:把愛和溫柔寫進故事,呵護孩子童心

2020-12-03 唯媽養娃

作家安伯託·艾柯曾說:「不讀書的人只過了一生,讀書的人過著5000種生活。」

這話如果放到讀童書繪本的人身上,可以這樣說:讀書的人過著5000種生活,讀童書的人過著10000種生活。因為童書繪本裡的世界包羅萬象、精彩紛呈,有魔法世界的愛與勇氣,也有奇幻角落的悲傷失落。

所以童年有機會讀繪本的孩子是幸運的。因為這些帶著愛與魔法的繪本,不斷滋養著他們,讓他們從童書的美好裡慢慢看到生活的希望,從而愛上這個世界。

正如日本國寶級童書作家中川李枝子在《當孩子遇見書》裡說的:「作為讀書入口的繪本,在我看來一樣也是人生的入口。因為,這是讓每一個孩子牢牢記住『活著非常美好』的機會」。

因為懷揣這樣的信念,所以有著17年保育經驗的中川李枝子先後創作了《不不園》、《古利與古拉》等作品。尤其是代表作《不不園》銷量超過200萬冊,不但斬獲多項大獎,被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列為「必讀童書」,連動畫大師宮崎駿都曾因《不不園》而放棄了童書作家夢。

宮崎駿曾在紀錄片《吉卜力書櫃》裡說:「剛讀到《不不園》的開頭就覺得這真是一部了不起的傑作,原來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這樣的啊。」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寫不出超越《不不園》的宮崎駿,因此放棄了童書作家夢。

去年後浪出版社引進了中川李枝子的讀書散文集《當孩子遇見書》,書裡的繪本閱讀理念、親子閱讀體驗,讓人深受啟發。今年後浪又引進了她的經典低幼繪本《橘子》、《小兔子的胡蘿蔔》、《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簡單質樸的畫風,充滿童趣的故事,讓看到的人都忍不住為之感動。

柳田邦男曾在《繪本之力》裡說:「人的一生有三次讀圖畫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撫養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人生過半,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

可我覺得像中川李枝子的繪本,這一生我們讀多少次都不為過,因為書裡的童心與溫柔,無論什麼時候讀,都會帶來感動。

一、繪本裡簡單的「吃和玩」故事,寫出了孩子的小心思

兒童文學家彭懿曾這樣評價中川李枝子的《古利和古拉》:「在一般人眼裡,古利和古拉不過是一-個玩與吃的故事,但對一個未涉人世的孩子來說,童年還有什麼呢?不就是玩和吃嗎?孩子們就是喜歡這樣的故事。」

其實這句評價用到這套經典低幼繪本《橘子》、《小兔子的胡蘿蔔》、《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上也很合適。

了解孩子心思的中川李枝子在《小兔子的胡蘿蔔》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春天小兔子撒下胡蘿蔔種子,到了秋天收穫了一堆胡蘿蔔。善良的小兔子請小夥伴一起分享胡蘿蔔,於是小夥伴們一起開心吃胡蘿蔔,可吃著吃著,小夥伴們和小兔子都變成了胡蘿蔔橙色,不過大家毫不在意,因為胡蘿蔔實在太好吃,大家咔嚓咔嚓一起吃完了所有的胡蘿蔔。

這些小動物不管不顧的吃貨形象,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共鳴,因為大部分孩子也是如此,為了一口吃的,弄髒也無所謂。

好的低幼繪本符合幼兒生理發展特點,契合幼兒認知。所以故事情節往往設計很簡單、人物設定也很單純。但簡單並不意味著無趣,簡單故事裡往往藏著創作者對孩子小心思的把握。

就像《橘子》,老奶奶愛吃橘子,有一天吃到一個橘子種子,於是把種子種到院子裡,還念起了魔法咒語「叮叮,嘭!」被施了魔法的種子,嗖的一下就長成了高高大大的橘子樹。

淘氣又貪吃的孩子們看到橘子樹,對老奶奶說:「橘子要是長出來,給我們吃一個。」這種直接要食物的方式,只有天真無邪的孩子才能做得出來,換做任何一個成年人,恐怕都難以開口,但對孩子而言,沒那麼多顧及,想吃就開口要。

為了讓孩子們吃上橘子,老奶奶繼續念咒語,橘子樹結果了。可偌大的橘子樹只結了一個橘子,這麼多孩子,要怎麼分呢?

不得不說中川李枝子真的了解孩子的心,能用如此巧妙的故事引出來孩子眼裡的分享難題,而且用魔法解決了難題。

儘管老奶奶睡前又念了一次咒語,但橘子樹上還是只有一顆橘子,怕孩子們失望,老奶奶用圍巾蓋住橘子。第二天孩子們一來,就著急地問橘子在哪裡?

無奈老奶奶又念了一遍咒語,結果魔法靈驗了,橘子長成了一個巨無霸,這次再多小朋友也夠吃,於是大家開始一起嘿喲嘿喲剝橘子吃。

看似普通日常的食物卻藏著奇妙魔法,而正是魔法,才讓孩子體會到了分享食物與故事的快樂。

幼兒時期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在他們心裡,一分鐘長得像一天,一天長得像一年,所以他們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

而了解孩子的中川李枝子用魔法解決了這一難題,我們成人知道,種下種子,沒個三兩年是不會結果的。但在中川李枝子的故事裡,一句魔法咒語,就可以讓一粒種子一夜之間發芽結果,充分滿足了孩子的期待。

《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的故事也很簡單,三個貓兄弟一起去釣魚,老大釣到了海帶,老二釣到了巴掌大的小章魚,唯獨最小的老三釣到了一條超大的紅鯛魚。三兄弟沒有嫉妒爭執,而是帶著戰利品唱著歌一起回家去。

對歷經世事的父母來說,這樣的故事或許略顯無趣,甚至覺得這樣的繪本「無用」,寧願給孩子買英語、數學之類的功用性繪本。

好的繪本,尤其是低幼繪本,它最大的意義恰巧就在「無用」。因為這樣的「無用」能觸動孩子柔軟的心,給孩子帶來美好的閱讀體驗,讓孩子感受到快樂。

正如松居直曾說:「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二、繪本插圖和故事的處處留白,寫著孩子心裡的詩與歌

書拿到手,我翻開的第一感受是:「好浪費,竟然留了這麼多空白畫面。」

當我陪女兒共讀時,漸漸意識到我的無知與淺薄,繪本裡的留白那是浪費,明明是創作者為孩子們留下的想像空間。

正如松居直在《如何給孩子讀繪本》裡說:「繪本的留白處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寫著詩。」

其實繪本的留白處不止是寫著詩,還寫著歌,還藏了豐富的想像力。

《小兔子的胡蘿蔔》裡小兔子和小夥伴吃了胡蘿蔔後都變成了橙色,最後吃得飽飽的小夥伴們一起對小兔子說謝謝,說完謝謝後小夥伴竟變回了原來樣子,只有小兔子還是橙色的,哎呦這是怎麼回事?故事到這戛然而止。

但書裡的故事結束,並不代表孩子心裡的故事結束,孩子大可在讀完後,繼續腦補後面的故事發展。

童書作家瑪麗·卡爾霍恩曾說:「寫繪本故事需要寫詩時的那種緊湊、強度以及克制。」

所以好的繪本創作者講故事時會克制講述欲望,並適當留白,以便給孩子們留下更多想像空間。

除了故事留白,《橘子》、《小兔子的胡蘿蔔》、《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三本書裡的插圖也處處留白。

說起插圖,不得不提山脅百合子,她是中川李枝子的妹妹,高中時就為姐姐作品《不不園》畫插圖。她和姐姐合作的《不不園》、《古利與古拉》等繪本暢銷千萬冊,受到一代又一代孩子喜愛。

山脅百合子畫風清新自然、質樸簡單,完美呈現了中川李枝子筆下讓孩子放鬆玩耍的溫情世界。這種質樸到像是孩子畫出來的插圖,其實藏著孩子世界裡的純粹、簡單與熱愛。

不過有父母或許會疑問:「這種連孩子都能畫出來的簡單插圖,有價值嗎?」

「大道至簡」啊,畫風像孩子其實最難。畢竟連大師畢卡索都曾說:「我能用很短的時間就畫的像一位大師,卻要用一生去學習畫的像一個兒童。」

繪本畫面是靜止的,但當父母給孩子閱讀時,那些畫面就在孩子腦海裡生動了起來。

就像《小兔子的胡蘿蔔》裡胡蘿蔔豐收了,中川李枝子只給了一句「哇,收穫了這麼多胡蘿蔔,請大家來吃吧。」山脅百合子給了一幅「大盤子裡盛滿胡蘿蔔」的圖。

沒有描述小兔子如何辛苦拔蘿蔔,也沒有相應畫面展現。但孩子閱讀時,卻能腦補出小兔子嘿喲嘿喲拔蘿蔔的場景。我陪女兒讀到這一頁時,她嘴裡開始哼哼:「拔蘿蔔、拔蘿蔔、嘿喲嘿喲拔不動。」

而且因為每個孩子生活、想像力不同,他們腦補的畫面也不同,這種差異性才是最珍貴的。

書裡插圖幾乎每一頁都有留白,這些留白沒有中斷故事連續性,反而為孩子留下續寫自己故事的空間。

唯一沒有留白的只有《橘子》裡的一幅插圖。夜幕降臨,繁星點點,老奶奶為讓孩子們都吃上橘子,臨睡前站在橘子樹下念咒語「希望早上醒來樹上可以長出更多橘子。」

第一次看到這幅插圖,我驚呆了「這不就是梵谷星空的既視感?」不過查了梵谷作品後,我覺得這幅插圖更像梵谷的《夜間的露天咖啡座》,同樣的星空,同樣的繁星點點。

梵谷作品《夜間的露天咖啡座》

留白的插圖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唯一沒留白的插圖竟有名畫既視感,激發孩子對美的感知力。

所以繪本中的留白並非是浪費,而是藏著孩子心裡的詩與遠方。

三、繪本故事帶給孩子的美好閱讀體驗

優秀繪本創作者不會對孩子強行說教,他們會啟發孩子從繪本故事和畫面裡,感受生活的意義。

就像《小兔子的胡蘿蔔》最後大家都變回了原來模樣,因為他們都對小兔子說了謝謝。唯獨小兔子還是橙色,因為她沒有說謝謝。但中川李枝子沒有給出答案,而是結束了故事。

我陪女兒讀到這時,陷入慣性思維「胡蘿蔔是小兔子的,它當然不用說謝謝」。直到女兒一句話點醒我:「小兔子可以對自己說謝謝。因為她種蘿蔔很累啊。」

我這才恍然大悟,對啊,我們最該感謝的不是我們自己嗎?感謝我們辛勤勞動,感謝我們慷慨大方。所以孩子比大人更懂童書,因為他們對童書的感知力、覺察力更敏銳。

松居直在《繪本之力》裡說:「繪本這東西不過是一個抓手,孩子自己創造的故事世界才是真正的繪本,才是真正的繪本體驗。」

就像我陪女兒讀了《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她關注的不是三隻小貓如何齊心協力釣魚。而是這麼一大條魚,小貓們怎麼才能吃完?

因為關注點不同,所以故事之外,她又續編了故事,這樣的閱讀體驗比所謂的教育意義更難能可貴。

在《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的最後,三隻小貓帶著戰利品回家時,我首先關注的是老三獨自拖著大魚回家,老大、老二竟然不幫忙,可孩子關注的是老三的手在魚嘴裡。

我關注的是書裡的教育意義,可孩子關注的卻是書裡的趣味世界。其實這也是親子共讀時,父母最常犯的錯誤,總想讓孩子從繪本裡學到什麼,但其實從繪本裡得到的快樂與想像力,才是孩子閱讀繪本最美好的體驗。

四、繪本呵護童心的背後,其實是創作者對孩子的溫柔與用心

好的繪本背後,都藏著創作者對童心的呵護,對童年的守護。

正如著名繪本畫家蔡皋在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裡說的:「繪本創作者的使命,其實是守護童年。 」

中川李枝子的這套經典低幼繪本,雖說適讀年齡2-4歲,但其實再大點的孩子,也會愛上。因為繪本裡藏的天真與溫柔,即使到了白髮蒼蒼,依然會為之感動。

就說《橘子》,魔法加持的故事背後,其實還藏著中川李枝子對孩子的用心與溫柔。老奶奶念了咒語,但魔法似乎失靈,橘子樹上並沒有長出更多橘子。不忍孩子失望的老奶奶用圍巾擋住了樹上僅有的一顆橘子。而不忍小讀者失望的中川李枝子,再次讓魔法顯靈,所以老奶奶再次念起咒語時,僅有的一顆橘子變成了巨無霸,足夠很多很多孩子吃。

更有趣的是,這套繪本前後環襯都被設計成了粉色,更加凸顯了繪本創作者的溫柔用心。

中川李枝子繪本裡的溫柔比比皆是,與其說她用心,不如說她有童心,所以她了解孩子,呵護孩子,讓孩子在繪本的愛與溫柔裡慢慢長大。

《小王子》裡曾說:「使生活如此美麗的,是我們藏起來的真誠與童心。」

所以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父母要儘可能多陪他們讀繪本。因為繪本裡的童趣會讓孩子童心永存,為童年留下微妙又美好的終生回憶,這些童年回憶會治癒他們的一生。

這套高顏值、有趣味、呵護孩子童心的經典低幼繪本才不到100塊。其實我們大人買件衣服、出去吃頓飯都不止100塊,所以為孩子投資100塊,買一套呵護童心的書,真的超值。而且這樣的經典繪本,其實什麼時候讀都不過時。

而且現在官方有滿減活動,隨意湊單一本,這套書就能減50,到手價不過50來塊,真的太划算!

想要呵護孩子童心、為孩子投資100塊的父母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

相關焦點

  • 這位改變宮崎駿人生軌跡的童書作家,教給我們的閱讀心法
    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兒童文學作家。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宮崎駿在大學期間,閱讀了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但是,當他讀了中川李枝子的作品後,徹底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因為他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也超越不了中川李枝子。改變宮崎駿人生軌跡的中川李枝子,到底是何許人也?她不僅是日本國民童書作家,也是國寶級繪本閱讀推廣人,她與宮崎駿一樣在日本家喻戶曉。
  • 豆瓣8.7分《月亮,你好嗎》:52歲作家用一場夢幻之旅,呵護童心
    月亮喚醒了迷茫的安德烈·德昂,安德烈·德昂隨後創作了《月亮,你好嗎》,故事裡的小男孩喚醒了月亮,環環相扣的故事背後,是他對兒童生命成長的深切關注以及對童心的呵護。2、創作風格安德烈·德昂的繪本充滿了童真與夢幻,他的筆觸溫柔又浪漫,用溫柔絮語給孩子講述一個個關於愛、關於友情、關於溫暖的故事。
  • 童書閱讀|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都閃閃發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那麼可愛溫柔,閃閃發光。2020年國際安徒生獎得主阿爾貝蒂娜的暖心之作。阿爾貝蒂娜筆下的形象俏皮靈動,故事滿溢童趣與天真。一大一小,一動一靜,一冷一熱,互相陪伴、互相了解。陪你笑、陪你鬧,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那麼可愛溫柔,閃閃發光。
  • 丹·布朗也寫童書了,《動物狂想曲》中文版明年初出版
    「除了維護和鞏固好以託芙·揚松姆咪故事全集為代表的引進版塊,還會繼續追蹤國際大獎作家和暢銷書作家的最新作品,」上海九久讀書人總經理黃育海介紹,「明年年初就將推出世界頂級暢銷書作家、《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為孩子寫的第一本書《動物狂想曲》,以及亞洲首位國際安徒生獎作家獎得主窗道雄童詩繪本。」
  • 看見童趣,和孩子來場童心飛揚的奇妙之旅
    都說孩子的想像力是與生俱來的,呵護孩子的想像力是家長任重道遠的責任。其實我以前是懷疑的,當我遵循兒童美術的啟蒙的正確方式,引導孩子畫畫時,才驚訝地發現,作為家長的我們,錯過了多少上天賦予兒童的能力,是屬於孩子獨有的天真、美好、單純、樂觀和想像力、觀察力等等交織在一起的超感。
  • 懂孩子才能創作出好童書,楊紅櫻《神秘的女老師》寫進孩子的心理
    「孩子10歲了,開始練習自己獨立寫作文。我跟她說,看了那麼多童書,你可以自己嘗試寫讀後感了。孩子十歲孩子從小就很喜歡讀書。從幼時的拼音故事,到唐詩,再到上小學後自己去圖書館選擇喜愛的書,很欣喜地看到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閱讀興趣和領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對楊紅櫻阿姨的書情有獨鍾。
  • 楊紅櫻、曹文軒等童書作家紛紛躺槍,這份給孩子的「排雷書單」靠譜...
    最近一則「童書內容裡充斥暴力血腥、美化自殺等內容」的帖子刷爆了社交平臺,更有一個「排雷書單」跟著瘋傳開來。在這份書單中,北貓所著的《米小圈》、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楊鵬的《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沈石溪的《狼王夢》和曹文軒的《青銅葵花》紛紛中槍。少兒讀物裡竟藏著自殺話題?
  • 楊紅櫻、曹文軒等童書作家躺槍,這份給孩子的「排雷書單」靠譜嗎?
    最近一則「童書內容裡充斥暴力血腥、美化自殺等內容」的帖子刷爆了社交平臺,更有一個「排雷書單」跟著瘋傳開來。在這份書單中,北貓所著的《米小圈》、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楊鵬的《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沈石溪的《狼王夢》和曹文軒的《青銅葵花》紛紛中槍。少兒讀物裡竟藏著自殺話題?
  • 不怕寫作文!暢銷童書作家厲河手把手教你:如何寫出有趣的故事...
    這是暢銷童書《大偵探福爾摩斯》作家厲河在8月推出的新一輯中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秘笈。快來看,說不定你會因此迷上寫作這件事。《大偵探福爾摩斯》作者厲河和讀者小朋友們說到厲河,許多喜歡福爾摩斯故事的小朋友對這個名字可不陌生。他就是知名暢銷童書《大偵探福爾摩斯》的作者。
  • 童書作家常怡攜新作《故宮怪獸談》空降昆明 讓孩子了解中國神獸
    雲南網訊(記者 耿穎)「怪獸不是我編出來的,是真的存在於故宮中,他們的形態、特徵、本領等等都是嚴格按照史實而來,讓我帶你們一起去認識和了解它們吧……」5月13日下午,新生代著名童書作家常怡空降昆明璞玉書店,攜新作《故宮怪獸談
  • 【米閱】84 童書,我們的避難所--辛格的創傷書寫及其他
    在讀了一本又一本辛格的作品後,我得承認,我需要倒回去讀他的童書《寫給孩子們的故事》,讀他的自傳體小說《在父親的法庭上》來緩一口氣。想到最近的新聞事件,臺灣一位年輕的女作家林奕含自縊身亡,她年幼時被老師誘姦,從此抑鬱,寫了一本暢銷小說來記錄這段經歷,卻在小說出版後選擇自殺。在年幼的孩子面前,師長是不可逾越不容拒絕的存在。被摧毀的不僅是年幼的身體與心靈,還有她愛與被愛的能力。寫出小說,是對創傷的審視,更是呼救的吶喊,然而卻得不到傾聽與理解。這種無力感,是將其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
  • 韓國童書作家白希那,榮獲全球規模最大的兒童文學獎
    撰文丨葛格3月31日,全球規模最大的兒童文學獎——阿斯特裡德·林德格倫紀念獎(Astrid Lindgren Memorial Award)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通過網絡直播宣布,韓國童書作家白希那(Baek Heena)成為本年度獲得者。
  • 網友爆料著名童書「少兒不宜」,童書該不該有自殺、性情節?
    在這場討論中,網友觀點並不完全一致,既有對部分「失格童書」的批評指責,亦有讀者認為需要冷靜區別對待,不能割裂看待書中的情節。童書到底怎麼了?童書的尺度該不該有一條標準?大河報記者梳理了網絡爭議,並採訪了兒童教育專家、兒童文學作家進行討論。
  • 2019桂冠童書評選,54位桂冠編輯候選人有何過人之處?
    ,讓我深感做好少兒出版應有的使命和責任,始終不忘初心,堅守一份文化責任與文化擔當,以出版優秀童書為己任,給孩子的心靈播下真善美的種子;永葆一顆童心,為孩子提供快樂閱讀,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恪守匠心,力求精耕細作,用心做好每一本童書。
  • 書評|《童年》:致敬童心,致敬經典
    童書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存在,如果你以為它僅僅是寫給孩子看的,那真是太低估它了。好的繪本不僅影響著兒童,成人看了也很受教育。我一直記得孩子對我說「媽媽,我愛你和海洋一樣深」時的感動和震撼,那是繪本《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裡的句子,他記住了,並且學會了表達,這就是繪本的力量。
  • 長著長著,童心去哪兒了呢?「課本裡的作家」冰波,他的答案是這樣的
    那些早熟的往事,還被他的母親寫進了一篇回憶文章——他從十二歲開始,就為家裡買菜了。從前的買菜可不像現在,那時候菜很少。買菜對大人來說,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通常要在清晨天還沒亮起來,到菜場去排兩小時的隊,否則,就會什麼也買不到。當時,他就告訴過我,在菜場裡,從來沒有見到過像他那麼小的孩子在買菜的。他說的時候,顯得很驕傲,認為自己很能幹。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初心不改 只寫孩子愛讀的書
    □半島記者  孟秀麗她可能是最受中國孩子們喜愛的作家,從事兒童文學創作30餘年,作品繁多,獲獎無數;《女生日記》被選進中國小學語文試驗教材,《男生日記》被教育部指定為中小學圖書館必備書,《淘氣包馬小跳》更是家喻戶曉
  • 2020年,值得關注的原創童書
    2020年接力出版社攜300餘種新品亮相北京圖書訂貨會,品類涵蓋主題出版、圖畫書、兒童文學、文化教育等多個種類,其中包括兒童文學作家彭懿與畫家田宇聯手創作的《我用32個睡魔怪打敗了我媽媽》、動物文學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我和小狼芬裡爾》、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高峰的《小螞蟻學校》,以及「俄羅斯金質童書」系列、「彩圖青少版中國科技通史」系列等。
  • 童·話|聆聽《大林和小林》的故事,做一個正直勇敢的孩子
    童●話用童話溫暖童心 讓閱讀陪伴成長關於《童·話》為更好地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廣大青少年多讀書、讀好書,合肥市教育局發布「童·話」欄目自上線以來,備受我市廣大師生關注和喜愛。大林和小林今天,我們帶來的是合肥市天水路小學徐可晴同學為大家推薦的《大林和小林》一起來聽聽吧↓↓↓
  • 懸疑、科幻、傳統文化……海小槍槍童書探索童書閱讀新時代
    隨著時代發展,童書作家也需要有新的切入角度來創作符合時代的童書。主創團隊從調研出發,寫當代孩子們喜歡的題材為了創作出貼近兒童心靈、閱讀價值高的作品,海小槍槍童書作家們在浙江小學校園中開展「心裡長出一棵故事樹·作家進校園」活動,與學生、家長和老師面對面交流,獲得青少年讀者的熱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