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家長、老師同寫高考日記4| 高考,原來就是這樣啊

2021-01-19 教學大缸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多雲轉晴

一個夏天,一場考試,一次別離。

日曆翻到6月,整個社會似乎都在為一件事兒忙碌——高考。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這是邁向成人禮的重要儀式。然而,對它的事後回憶,難免會加上美化的濾鏡;考前無數次的期盼和忐忑,都沒有正面迎擊來得真切。

所以,就有了新一年的「高考日記」。今年高考,我們繼續邀請考生、家長、老師,為我們記錄這些即將絕版的人生記憶。

考生篇

高考,原來就是這樣啊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早上出門時,街上的人比平時已經少多了,可能既是在自覺維護高考交通,也是因為大家都在家裡享受著端午假期。

到了學校,我開心地和同一個考點的同學們匯合了,大家臉上都有一些難掩的緊張,但更多的是胸有成竹。正當我們在一起複習、討論著待會兒的作文題時,天天突然叫道:「呀!我忘帶手錶了!」鎮定,冷靜,思考對策。

我突然覺得,高考在這一刻就已經開始了。我們倆找到一個老師,詢問她有沒有帶指針手錶,沒有;又問了她旁邊的老師,還是沒有。這時,我們看到了站在門口呵呵笑著的E老師正在看向我們,聽到我們的困境後,一向熱心的他立刻把手錶摘下來借給天天,並安撫她的心情。為了讓天天放鬆下來,我逗她說:「他這是名表,待會兒考完試你也不用還他了!」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渾身上下的緊張感反而有點兒消失了。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相比其他科目,我擅長語文,更希望它考好。考前我在腦海中設計了無數考試時的樣子,但都在接到試卷的那一刻消失了。兩個半小時,我完全沉浸在了試題中。高考,原來就是這樣啊~

中午回家吃飯,爸媽早已備好。飯後在小貓的依偎下午休了一會兒,我又拿著「行李」直奔下午的考試。午後悶熱,陽光直曬,我被一輛建築用車在胡同裡堵了很久,像一顆正在等待被曬蔫兒的菜葉子。

正當我焦灼時,一個大爺主動要帶領我穿其他胡同到達考場。大爺跟在我的自行車後面「往東」、「往西」、「下個口兒再往西」地指揮,我搖搖擺擺地扭行在胡同間,卻也不一會兒就到達了考場。我回頭大聲地跟大爺道謝,卻沒聽見回聲,他已經消失在胡同某個深處了。

今日的語文大閱讀講述的就是北京的「大」與「深」。讀後再有如此經歷,我更覺北京之「深」了。縱橫交錯,曲徑通幽的,是深邃錯雜的胡同;烈日下熱心地領路,是胡同深處的神奇北京大爺。

——北京5中考生 孫琢璠

只是一次考試而已

從早上開始,緊張的情緒就蔓延開來。

第一次去二中,第一次換校考試,第一次高考……很多第一次。

到達候場室,找到同班同學坐下,聊了會兒天,緩解緊張的情緒。心情真正平復下來,是開考語文後不久,大概是寫完多文本之後吧。那時我發現,這真的只是一次考試,只不過換了一個高級的名字——高考,而本質跟我們經歷的無數次考試是一樣的,唯一不一樣的是它的價值很高。

整天下來,感受似乎只有一個——緊張,但拿到考試卷的那一刻,我感到我有著以往沒有的專注,整個世界只剩下我和卷子。考完打開手機,看著各種諧音「高考遇端午,全考985」 「祝你高粽」等等,讓我不禁笑出來,也算緩解壓力吧!

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有一個場景,就是考完試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我覺得我有種明星般的待遇——鐵欄杆後密密麻麻站了一排的家長,探出柵欄的手機連綿不斷。很難想像在這炎熱的夏天裡,家長們在外面站了三個多小時,只為等我們出來。不提累,不提熱,臉上只有笑臉。

還有一天,還有最後兩科,加油!衝鴨!

——北京5中考生 高羽飛

家長篇

預報的冰雹哪兒去了

今天上午8時45分,看著高考考場——一六一中學校門重重地關上,我不禁長籲了一口氣:高考終於開始了。頓時,壓在心中的那塊「石頭」落了地。

從幼教的蒙特梭利,到小學的奧數,再到中學的一對一……女兒幾乎都是見證者。孩子的努力、家長的付出,所為的似乎就是這一場考試。現在,雖然大學的錄取率越來越高,但家長對於高考的關注程度絲毫不減。

都說「學習改變命運」,事實上,歸根結底是「考試改變命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的期盼。然而,子女成龍成鳳的基礎,莫過於「學而優」。「學而優」的最佳體現方式,則是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考試,鋪就一條成才的道路。因此,從小學到大學的完整教育體系以及更為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成龍、成鳳的根本保障。一旦「跑偏」「跑弱」,勢必為子女未來的人生成長帶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想必這就是家長們的焦慮所在。

隨著考場大門的關閉,依然有很多家長像我一樣在駐足觀看。此時,隨著那塊「石頭」落地,我心裡確實有些空落落的,不知道身邊的那些家長是否也有類似的感覺。

早上,與女兒一起出門趕考。等電梯下樓時,她突然問:「我考上大學了,你幹什麼去?」女兒此問,肯定源於我們幾乎每天都要接送她。我一時語塞,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在過去的這些年裡,女兒一直是家庭的中心,我的生活乃至工作幾乎都是圍著她在轉。當然,其間曾經有過幾次失落。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女兒提出自己與同學一起坐公交車回家,不用我騎車去接。那天下午,我忐忑不安地在家裡等著:一方面,擔心女兒坐公交車回家路上的安全;另一方面,發現自己忽然變得無所事事。

高考過後,我的生活又將怎樣?至少目前還沒有心思考慮。

其實,我對女兒還是很放手的。如今,彼此之間已然形成了一種默契,就是不要幹涉她不願意提及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成績。記得女兒上初中的時候,學校要求家長與孩子互相寫一封信,女兒在信中寫道:「我的同學最羨慕我的就是,無論每次考試我考得怎樣,爸爸媽媽都不會說什麼,只是鼓勵繼續努力。」我想,這就是彼此的尊重吧。

一天下來,高考語文、數學相繼結束了,我沒有問她考得怎樣,她也不講考試情況,這是我們多年形成的一種心照不宣。考得好壞,還是由最終的成績說了算,多說無益,反倒容易傷害感情。

當然,我和女兒還有關於高考的話題可聊,那就是預報的冰雹哪兒去了?

——考生家長 鄭勇

老師篇

致有韌性的每一個你

「此刻是2019年6月7日上午9點23分……」這是今天上午剛從北大附中考點回來,坐在電腦前敲下的幾個字。有千言想說,忍不住地要寫,為了這個特別的日子。

可是滿腦子忍不住地又在往外冒這些——「古詩文默寫應該沒問題吧,今天是端午,屈原的《國殤》如果考了可千萬別錯那幾個難字呀。」「這時候把多文本都做完了,問題應該不大吧。」「作文會出什麼呢?五四百年、七十華誕,會用什麼材料設題呢?」……得承認,我很沒出息地緊張了,就像考場上坐著的也有我一樣。

於是,好久了,文檔上也還只是那樣短短的一行,標誌著一個平常又特殊的時間。

心神不寧了一上午。11:30,第一場語文考試結束了。趕緊刷刷網頁,還沒有。再刷,「最新!2019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出爐!」急急點開,「『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回顧漫長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2019年,我們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歡慶共和國70華誕。作為在這個特殊年份參加高考的學生,你會賦予2019年哪一種色彩,來形象地表達你的感受和認識?……」

行,孩子們能寫,能寫出來!班裡的男孩PP一定也能順利完成700字。回憶閃回到早上——早上到了送考路口,「看,你們老師。」路口站著的是穿著校服的PP,他的媽媽看到了剛從送考車上下來的我們。我連忙走過去握了一下他的手,「別擔心,你可以的。不要有那麼大心理壓力,碰到難題,你不會的……」「別人也不會。」他把我的話搶過去,那語調讓我覺得「行,只要能緩解緊張情緒,這麼想,沒毛病。」要知道,PP同學,你其實就是一個有韌性的孩子呀。曾經因為寫不出作文而紅了眼圈讓人心疼,但是你仍然會說:「老師,我再改改」、「老師,我覺得我這一次有進步,我和大家一起寫完了」……所以,今天考場裡的你一定沒問題!2019屬於你的色彩一定絢麗無比。

當然,我更相信——都能寫出來,能寫出「色彩」來的還有考場上的有韌性的「每一個你」。中午,太陽出來了……

現在是6月7日下午的16點06分,孩子們已經是第二場考試的進行時了,再次打開電腦,心情放鬆多了。早上的一幕幕向我湧來——

端午假期裡車流不那麼洶湧的中關村大街,考點外拉起的警戒線,交警、城管撐起的大陽傘……嚴肅殘酷的高考裡有溫度不變的全民關懷。

考點校外各色校服的考生,緊張的或是淡定的,互相交談也好,獨自低頭看著複習材料也罷……經歷著高考,也是在完成疼痛與蛻變的成人禮。

陪伴的家長,無論是特意穿上紅衣、旗袍的媽媽還是久久不願離開的爸爸,小心翼翼地提醒或是滿臉笑意的鼓勵,一個轉頭或是紅了眼圈或是凝重了面容……「可憐天下父母心」怎能說盡。

送考的老師,親切地呼喚著走來的學生的名字,擊掌、擁抱,不迭聲地說著加油,只想讓你們知道,「孩子,我們在!」

6月7日下午17點05分,派到考點校駐守的帶隊LC老師和XY老師都發了朋友圈,不一樣的九張圖,不一樣的你們,但是一樣的走出考場的張張笑臉,這真是此刻最動人的表情。

加油,孩子們!明天,繼續!

—— 北京市第19中學教師 郝晨

高考加油

相關焦點

  • 1978年以來,哪屆考生壓力最大?一起扒一扒高考考生的壓力源?
    各位看官,老師今天有這樣一個問題問大家:自1978年高考恢復以來,哪屆考生的壓力最大?很多方家可能要說當然是1978屆了,或者是老三屆了,書本放下那麼多年,突然要高考,連老師都忘記了,誰還能想得起來老師教過的知識?
  • 在中考和高考中,考生所寫的字跡到底有多重要?
    「高考試卷批改是分題目切塊的,一個題一個老師改,別人敢扣你卷面分?退一萬步說,就算你寫的是狂草,改卷老師也會認真仔細地看……」當談到中考和高考中,考生所寫的字跡到底有多重要這個問題,曾有人說過這麼一席話。
  • 五臺考生:這些物品可以帶進高考考場!
    建議考生複印一份準考證,正反面都要複印,由家長隨身保管,可供家長隨時查看考試時間,注意事項,用來提醒孩子。2.身份證提前準備好二代身份證,考生須憑二代身份證參加考試。平時寫慣了。建議用0.5mm的筆作答,這樣答卷掃描進電腦能達到較好的閱卷效果。如果怕到時候寫不慣,建議這幾天改用0.5mm的筆寫字,提前適應一下。7.帶沒有存儲功能的計算器可以嗎?不可以,計算器屬於違規物品,不可帶入考場。
  • 北京今年高考首日:考生表情輕鬆,家長穿「黑馬」T恤助考
    這位爸爸表示,女兒今年高考,作為父母,他們希望女兒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所以特地穿了這樣一身衣服。 當天,北京市師達中學的老師們也一起穿上統一的紅色T恤,面帶笑容,在人大附中考點外,問候每一名來自該校的考生,並不時拍拍考生肩膀,或向考生送出大大的擁抱,祝他們考試順利。 「我們希望以這種方式來為考生們加油鼓勁,讓他們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走進考場,發揮出自己最高水平。」北京師達中學一名老師說。
  • 央視消息:2021年高考閱卷迎來新變化,事關考生高考分數!
    其實,在歷年的高考閱卷當中,電子閱卷早已普遍使用。在考試結束後,考生的答題卡會被掃描上傳到閱卷系統當中,進行統一閱卷工作。 考試流程和考試規定文具,相信考生和家長都知道。但是各位肯定沒看過電腦閱卷流程是啥樣吧,很多同學毛躁!殊不知,這些行為會讓你失分!今天就帶你們一起走近電子閱卷,看看你的卷子在電子眼下面變成了什麼?
  • 高考志願填報,考生及家長搞得雲裡霧裡,源於疏忽兩環節兩規則
    「我損失了62分,早知道如此,提前掌握規則多好啊!」這是李瑞金同學向班主任的反饋。他對高考投檔及錄取規則掌握不夠,也缺少精準定位目標誌願的辦法,最終導致從一本滑到了二本。廣義的投檔規則包括加分政策、同分處理政策、批次或段設置、投檔比例、學校分配辦法、等等。狹義的投檔規則僅僅指「學校分配辦法」。廣義的投檔規則,地方考試院也會以文件的形式告知考生,但難點在於對狹義投檔規則的理解,比較抽象,不通過有效的培訓,考生及家長許難以掌握。那麼狹義的投檔規則包含哪些呢?
  • 考生和家長都關心的事 高考分數是怎麼算出來的
    2020年全國高考落下帷幕,評卷工作正緊張進行。高考評卷是如何進行的?每張試卷的分數怎麼做到準確無誤?是否能夠保證公平公正?這些都是考生和家長關心的話題。  記者從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2006年以前,我省高考閱卷是評卷老師用紙和筆為每位考生打分。
  • 韓國高考對比中國高考,原來我們比韓國的學生幸福太多了
    字寫得久了,手指會僵硬,不過葉媛可沒時間休息,她找了一根絲巾把手和筆綁在一起,這樣即使手再僵硬,只要手腕能動,她依然能夠寫字。為了保持清醒,她一天要喝好幾罐罐咖啡,因為她知道,在這場起點不同的比賽中,唯一公平的,只有時間!
  • 高考日語|致高考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和同學們:你們好!2020年高考報考人數為1070萬人,600萬人無緣本科,200萬人連專科都上不了,究其原因,高中英語成績差,是大多數考生無法逃避的現實問題。中國地區高考均可選擇日語參加考試,與所在地區與學校是否開展日語科目沒有關係,不代表沒有這門語言課的學校就不可以報考。任何人、任何單位都沒有權利剝奪考生這一公民基本權益。易學國際教育在西安推出高考日語籤約百分計劃的高考日語培訓,已經培養了超過6千名學生。
  • 直擊日本高考:考生在校門口「臨陣磨槍」 家長奔神社祈福
    海外網1月19日電 被稱為「日本高考」的日本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考試於18、19日在日本全國的689個考場舉行。今年(2020年)的報考人數是55萬7699人。雖然考生人數無法和中國相比,但考生們的緊張程度大同小異。
  • 今日高考!鄭州考點秩序井然,旗袍、向日葵 老師花樣祝福送考生
    (本網綜合)7月7日上午,2020年高考拉開序幕,全國1000多萬名考生,懷抱著對夢想和未來的嚮往,自信滿滿走進考場。鄭州各考點外,交警們嚴陣以待,為考生及送考家長提供服務;送考家長們愛意滿滿,向日葵、旗袍,寓意美好;送考老師和學子一一擊掌,為他們加油鼓氣。
  • 這屆品牌高考借勢營銷不行啊?被男老師們秒殺了!
    原來,作為高三的班主任,陳老師很想在高考前夕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希望學生們高考的時候心態更放鬆。在偶然看到叮噹貓的記憶麵包後,他覺得或許可以有一個現實版的記憶麵包。
  • 肖戰手繪高考畫,祝福考生!他的這些話送給每一個考生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到來!在這個神聖而光榮的日子裡,肖戰的一張手繪高考畫公布。只見上面畫著一隻飛翔的兔子,身披戰衣,上面寫著高考必勝。這是自信的一隻兔子,當然這張畫也是寄託著肖戰對廣大考生的祝福。對於每一位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這樣的祝福無疑溫暖而勵志。對的,不管怎樣,每一位考生都要抱著必勝的心態去迎接每一場考試,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此時此刻,應該是自信樂觀的,不能讓心情影響到了正常的發揮。
  • 2021首場浙江「高考」考了啥?考生們這樣說……
    今日, 為期3天的2021首場「高考」 落下帷幕 微博話題#浙江高考# 也衝上熱搜
  • 高考在即考生和家長要擦亮眼睛這些騙局年年有人中招!
    高考在即,考生和家長要擦亮眼睛,這些騙局年年有人中招!2020年的高考越來越近,一些詐騙分子又開始「蠢蠢欲動」。為了幫助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不受騙上當,一起來了解這些與高考有關的種種騙局。01賣題交易時,騙子大都會信誓旦旦地保證,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搞定」了高考試卷的出題老師。為此,他們便以高價出售所謂的「必考必中」試題。對此,警方明確表示,廣大考生及家長切勿相信此類說法。
  • |準考證|高考|考生|考試|答題...
    ——小政老師高考物品攜帶清單1必帶物品證件類物品準備1.準考證《準考證》是進入考場的有效證件,必須妥善保存。建議考生複印一份準考證,正反面都要複印,由家長隨身保管,可供家長隨時查看考試時間,注意事項,用來提醒孩子。
  • 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出爐!家長考場外舉香蕉甘蔗是何寓意?
    編輯 | 小豆時隔多年後,高考再次在炎熱的7月啟動。7月7日,廣東67.4萬高考考生迎來人生大考。因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今年高考尤為特殊,多項防疫措施為考生保駕護航。考生進入考場時間也由考前30分鐘提前至考前60分鐘。疫情下的高考如何進行?讓我們一起看看南都的高考首日全程直播。
  • 直擊高考第一天
    高考遺失證件13時40分,賽罕區二中隊交警發現內蒙古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門口的哈囉單車車筐裡有一個文件袋,裡面放著一名考生的準考證、身份證、鉛筆、橡皮等。民警急忙查找考生的電話。13時48分,陳警官利用內蒙古公安廳大數據信息平臺找到了考生的手機號碼,聯繫到這名考生。
  • 送考老師為考生綁上紅絲帶,寓意「高考必勝」
    「準考證,身份證,考生考試安全承諾書!」班主任老師再叮囑了一句,為考生鼓勁:放平心態,就是最好的心態!「多學了一個月,今天信心十足!」女生信心滿滿地走進考點。 今天(7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上午9點開考第一門語文科目。「昨天還是一場大暴雨,今天的天氣真幫忙!」不少等候在考點外的老師、家長這樣說。
  • 高考在七月
    7月7日上午,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門口,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後,等待考生的家長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雖然2003年趕上「非典」,但也沒有影響高考按期舉行。   疫情防控、線上學習、延期,種種關鍵詞加在一起,讓本就緊張的高三學習增添了不少壓力。4月27日,北京高三年級複課,家長在校門口給終於返校的孩子拍照留念,有老師在教室的屏幕上打出「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