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納卡地區雙方又開打了!俄國防部:維和部隊已出手制止交火

2020-12-18 人民資訊

綜合「德國之聲」和俄羅斯衛星網等外媒12月14日報導,12月13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互相指責對方破壞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的停火協議。但根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3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目前納卡地區接觸線全線遵守停火協議,雙方僅於12月11日加德魯茲地段發生一起違反停火協議的情況。俄羅斯維和部隊採取行動後,制止了雙方進一步交火。

據德國媒體報導,12月13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互相指責對方破壞了納卡地區的現有停火協議。亞塞拜然方面曾表示,11月26日,一些納卡地區武裝人員伏擊了阿方的部隊,導致亞塞拜然方面4人喪生。而亞美尼亞方面則稱,就在上周五(12月11日)晚上,6名納卡地區武裝人員在與亞塞拜然方面的武裝衝突中受傷。德國媒體指出,這是納卡地區衝突停火一個多月以來,首次報導的死亡事件。

德國媒體稱,亞塞拜然在回應時表示,12月11日晚上的衝突發生在亞塞拜然的控制區域,他們採取軍事行動只是在遭到致命襲擊時還擊而已。亞美尼亞方則認為,其部隊出動只是為了擊退亞塞拜然入侵納卡地區武裝實控區的企圖,事發時,俄羅斯維和部隊並不在衝突暴發的區域。

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3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目前納卡地區接觸線全線遵守停火協議。僅12月11日加德魯茲地段發生一起違反停火協議的情況。俄羅斯維和部隊採取行動後,制止了雙方進一步交火。俄羅斯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司令穆拉多夫中將表示,12月11日發生違反停火協議情況的加德魯茲地段兩個村鎮的局勢已經正常化。

據此前媒體報導,2020年9月27日,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大規模衝突。11月9日,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1月10日零時起完全停火。根據該聲明,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將交換戰俘、其他被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羅斯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人員。12月5日,俄羅斯工兵開始在納卡斯捷潘納克特機場附近的居民點進行區域性排雷工作。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維和部隊已完成納卡地區部署
    據俄羅斯聯邦國防部消息,俄羅斯維和部隊已經在納卡地區部署開展維和行動。
  • 俄媒報導:納卡衝突雙方多地再次交火
    原標題:俄媒報導:納卡衝突雙方多地再次交火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導俄媒稱,在莫斯科參與下為交換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衝突中的戰俘和死者遺體而達成的脆弱停火再次被破壞。這是近期第三份籤署後立刻遭違反的停火協議。
  • 亞美尼亞總理:俄羅斯維和部隊遭亞塞拜然包圍,當面抓走160人
    然而,亞塞拜然這一次卻絲毫不給面子,派兵包圍俄羅斯維和部隊,當著俄軍的面將160人抓走。亞塞拜然包圍俄羅斯部隊據俄羅斯媒體12月17日報導,事情發生於當地時間周三,俄羅斯維和部隊正在拉欽走了巡邏維護治安,萬萬沒想到會突然遭到亞塞拜然部隊的包圍,引發雙方正面對峙。
  • 維和人員在納卡地區遇爆炸,亞塞拜然一名上校身亡
    據塔斯社報導,由俄軍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當地救援人員、亞塞拜然軍方和國際紅十字會代表組成的工作小隊,11月23日於泰爾泰爾區為交換遺體進行搜尋時,在馬達吉斯村附近遭遇地雷爆炸。爆炸導致阿軍一人死亡,俄軍維和部隊一名軍官受傷。隨後俄軍傷員被送往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就醫,目前沒有生命危險。另有四名傷者是救援人員,來自未被承認的納卡共和國。
  • 納卡地區再次爆發衝突 俄軍幫助亞美尼亞軍人從包圍圈中撤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7日報導,亞美尼亞國防部12月16日發布消息稱,俄羅斯維和人員幫助亞美尼亞軍人從在納卡哈德魯特區的包圍圈撤出。亞美尼亞國防部在消息中稱:「網際網路上流傳著視頻資料,視頻中一群亞美尼亞軍人正從哈德魯特區欣塔赫爾村和赫察別爾德村地區的包圍圈撤出。視頻資料符合實際。這項行動是憑藉在阿爾察赫(納卡的自稱)執行維和任務的俄羅斯軍人的有效措施,並在維和部隊司令魯斯塔姆·穆拉多夫中將的直接說情下實施的。」
  • 亞塞拜然想要一鍋端,包圍大批俄軍維和部隊?莫斯科緊急回應
    日前,納卡地區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平靜後再次響起了槍炮聲,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納卡南部的實控線地區再次開戰,雙方各自有不少人傷亡,而在俄軍維和部隊趕來之後,局勢一度恢復了穩定,
  • 勝負已分?普京派遣俄軍進入納卡地區,阿亞戰爭宣告結束?
    指出在俄羅斯的斡旋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已經就納卡衝突達成了真正的完全停火協議,並於當日正式停止一切敵對行動、由俄軍空降兵與軍事警察部隊進駐「安全區」,將雙方分隔開來。俄羅斯RT電視臺公布的俄軍前往納卡地區的車隊總之,在經歷了一個多月慘無人道的衝突後,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兩國圍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爆發的戰爭,就這樣以一種極具戲劇性的方式、在普京大帝的斡旋、「俄國憲兵」的軍靴聲中戛然而止。如何評價俄羅斯的行動?
  • 包圍俄羅斯維和部隊,當面抓走上百名亞軍
    俄羅斯主持下的納卡停火協議實際上已經失效,亞塞拜然軍隊和亞美尼亞軍隊屢次違反停戰協議爆發衝突,雙方互相指責對方先開火,相比因為戰敗而陷入混亂的亞美尼亞,獲得土耳其強力支持的亞塞拜然明顯佔據上風,加之亞美尼亞軍隊主力已經撤離納卡地區,亞塞拜然軍隊在目前的納卡地區獲得壓倒性優勢。
  • 浩浩蕩蕩開往納卡地區,俄羅斯真的能夠阻止阿亞戰爭?
    既然如此,為何俄羅斯不早早阻止,非要等到現在雙方都遭受巨大損失的時候才出動軍隊呢?其實,阿亞戰爭一開始,俄羅斯就出面呼籲雙方停火。可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根本不聽,依然大打出手。而土耳其更是公開支持亞塞拜然,向亞塞拜然輸送武器和僱傭兵。亞美尼亞實力不濟,在戰場上顯得較為被動。
  • 亞阿戰爭出現重大轉折:新停火協議達成,俄軍維和部隊進駐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為納卡地區之爭,在2020年9月27日爆發大規模衝突,衝突隨後不斷升級,對兩個小國而言已是戰爭級別。兩國交火期間,政府層面也一直在接觸,先後宣布在10月10日、18日、26日起實施停火,但事實證明停火協議並未能得到遵守,因此戰事一直持續至今。
  • 維和部隊都敢打?這國瘋狂對維和部隊出手,美國出面也保不住
    維和部隊是一支以「和平」為宗旨誕生的部隊,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在戰亂地區維護治安,有的國家會提供幫助,而且通常來說沒有人對他們出手就不會反擊,畢竟不是專門來打仗的。但維和部位的存在,觸犯一些人的利益,故而對其大打出手,這等情況使得維和士兵也算是比較危險的兵種。
  • 納卡地區衝突再起,俄總統調停失敗,聯合國緊急叫停
    一直以來,納卡地區是亞阿兩國的爭議領土。兩國自蘇聯解體後就圍繞該地區不斷發生交火事件。尤其今年,亞阿兩國在納卡地區進行了為期45天規模最大的武裝衝突。直到俄羅斯總統普京派俄維和人員進駐該衝突區域,並且與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及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發表聯合聲明,納卡地區才實現全面停火。
  • 亞塞拜然軍挑釁俄維和部隊,克宮勃然大怒,果斷亮出第二陸軍實力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本月17號發布的報導稱,俄羅斯派往納卡地區的維和部隊,已經成功的幫助被圍困在那裡的亞美尼亞軍人安全撤離。從目前公開的資料顯示,有一群亞美尼亞曾經被亞塞拜然部隊圍困在納卡的哈德魯特區欣塔赫爾村和赫察別爾德村地區,雖然亞阿兩國已經在11月10完全停止了所有軍事行動,但是在有關交換戰俘和部署接觸線等問題上還有很多待解決事項,這支被留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孤軍就是其中之一。
  • 俄軍公布納卡前線照片,民眾要親美首腦陪葬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本是兩個小國,在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兩國在納卡地區的歸屬權問題上就存在矛盾,當時蘇聯由於國內政治出現問題,根本無暇顧及納卡地區的問題。因此在蘇聯解體後該問題一直存在。此次衝突由於大國的介入,導致戰爭變得異常強烈。此前在俄羅斯等國的調和下,雙方籤署了三次停火協議,但是兩國積怨已久,停火協議在他們看來僅僅是一張紙而已。
  • 中非部分地區發生武裝交火 中國私營礦企被搶
    12月15日起,中非武裝團體與政府軍在YALOKE地區發生武裝對峙,混亂中4家中國私營礦企的8輛汽車及其他財物被搶,幸無人員傷亡,事後開始有中國公民撤離當地。12月16日,中國駐中非大使館接到中國公民報案後,立即與中非憲兵司令交涉,請其立刻開展調查,保護當地和撤離途中的中國公民安全。
  • 駐中非使館:中非部分地區發生武裝交火?YALOKE地區中國私營礦企...
    12月15日起,中非武裝團體與政府軍在YALOKE地區發生武裝對峙,混亂中4家中國私營礦企的8輛汽車及其他財物被搶,幸無人員傷亡,事後開始有中國公民撤離當地。12月16日,我館接到中國公民報案後,立即與中非憲兵司令交涉,請其立刻開展調查,保護當地和撤離途中的中國公民安全。12月17日,因形勢漸趨緊張,當地250餘名中國公民中的絕大部分已自行撤出到安全區域。
  • 亞塞拜然軍隊已進入納卡克爾巴賈爾地區,系阿方接管的第二區
    亞塞拜然國防部於當地時間25日表示,亞塞拜然軍隊已進入納卡的克爾巴賈爾地區。這是阿方從亞方接收的納卡三個地區中的第二個,這是俄羅斯斡旋下結束納卡地區衝突的和平協議的一部分。亞美尼亞部隊撤離。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5日的報導,亞塞拜然國防部當日發表聲明稱,根據停火協議,亞塞拜然軍隊已於11月25日進入克爾巴賈爾區地區。聲明稱,為了確保部隊的順利前進,已經在部隊行進路線沿線山路進行了排雷工作。報導稱,對克爾巴賈爾地區的接收本應於本月15日開始,由於克爾巴賈爾地區只有一條道路通往亞美尼亞且天氣狀況惡劣,亞美尼亞方面要求延長接收時間。
  • 中國法國維和部隊工兵技術交流 雙方互相展示掃雷機器人及其技術
    據法國國防部消息,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的中國和法國維和部隊近期舉行了交流活動。法國國防部表示,交流活動的法方人員是部隊軍官預備隊(FCR),此舉是為了提高FCR與聯黎部隊其他軍事特遣隊的溝通水平,以及定期的技術和規範交流,並認為只有相互了解才能有效地開展合作。這次交流活動中,中國和法國的工兵部隊彼此交流了裝備和操作方法,這對於雙方日後的掃雷工作很有幫助。
  • 納卡地區戰事再起!亞塞拜然重新發起進攻,俄羅斯威信不管用了?
    圖為亞美尼亞指責亞塞拜然違反協議開火據環球網12月17日報導,俄羅斯維和人員幫助亞美尼亞軍人從納卡哈魯特區的包圍圈撤出來。納卡地區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佔據著外高加索的中心位置,更是被稱之為核心之重,因此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關於納卡地區衝突的起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18世紀時,俄羅斯通過和波斯的戰爭取得了納卡地區的所有權,俄國為了方便統治將波斯亞美尼亞人移民到了該地區,為此引發禍根,才有了之後戰爭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