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江南才子張岱所著《夜航船》序中,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昔日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蜷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那麼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來,且待小僧伸伸腳。」。
這則小故事在另一個角度可以理解為,貌似權威的東西一旦露出破綻,那麼之前的好印象便會打折,變得名不副實。比如說之前的中汽研(C-NCAP)安全碰撞測試,因為廠家送檢原因被廣大網友戲稱「五星批發部」。因此當中保研(C-IASI)異軍突起時被廣大消費者給予厚望,被視為真正敢「說實話」的測試機構。
不過隨著日前中保研發布了2020年第二批碰撞測試結果發布,網友們對中保研(C-IASI)的質疑聲四起,就像《夜航船》故事中的書生,一些「貓膩」或「馬腳」讓人不得不懷疑中保研(C-IASI)真的能保持中立客觀的測試嗎?
中保研(C-IASI)遭遇信譽危機
「或許在2020年第二批碰撞測試結果發布後,需要進行公關的不是那些碰撞成績不佳的車企,而是中保研了」。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在這次碰撞測試過程中確實有兩個謎點需要解釋。
疑點一先發布再撤回。今年6月19日,中保研C-IASI在官網上公布了廣汽本田皓影的全部評測成績,第二天打開的連結已無法開啟。
在皓影那次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中,由於A柱彎折,導致中控臺更多的潰縮到駕駛室。按照中保研以往的嚴格程度,皓影這樣的碰撞成績,肯定是P(差)而不是A(良好),因此有網友就猜測是不是中保研已經被廠家公關了。
對於皓影測試風波,中保研於6月20日發布聲明稱,中保研關於包括皓影在內的相關測試結果「被盜」,網傳皓影測試數據並非中保研發布,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而在最新的碰撞測試結果中,皓影正面25%偏置碰撞、側面碰撞測均為A(良好),其餘各項除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外均為G(優秀)。最終成績與6月份的疑似洩漏結果沒有多大區別。
疑點二補考生捲土重來。在去年年末中保研C-IASI測試中,2019款帕薩特在C-IASI偏置碰撞撞彎A柱成績墊底。而在最新公布的C-IASI測試報告中,包括正面25%碰撞測試在內,2020款帕薩特共取得7個項目優秀(G)。短短的一年時間,前後成績反差巨大,讓人不能不懷疑有什麼「貓膩」。
首先,從產品角度來看,一個款車型用了什麼技術能讓原本安全測試墊底的車一下變得門門功課都優秀,這種變化似乎有點太快了。
另外,針對去年成績墊底,上汽大眾高層心有不甘。在新款帕薩特上市後,他們多次表示正積極聯繫中保研C-IASI,希望再做一次測試。而2020年第二批碰撞測試這時剛好為帕薩特洗冤,多少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對於廠家主動要求再做一次測試,一些網友質疑中保研此次參加測試的帕薩特採購來源,是否存在「特供車」。說一千道一萬,只有拿出充分讓人信服的依據,才能緩解此次中保研C-IASI測試公信力的危機。
客觀看待碰撞安全性
對於用車安全來說,除了碰撞測試機構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有待外,也需要對安全碰撞測試數值有一個客觀對待。
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是什麼,為何中保研C-IASI兩批測試車輛在這個環節很少獲得高分?
耐撞性是對於低速(15km/h)行駛下車輛本身抵禦碰撞變形的能力,這主要分為正面碰撞和尾部碰撞;而維修經濟性是指車輛結構變形後的維修費用。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也直接關係到車輛後期維護的問題。
說簡單點,你開車等紅綠燈時追尾前面車輛或者被後面車輛追尾。儘管會造成車輛一些維修損失,但一般不會對車內駕乘人員造成多大危險。這塊損失是隱形的,需要廠家日後提升。
在發生碰撞時,車輛安全係數涉及到車輛各環節,比如在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中,有一些車輛A柱儘管會發生一定程度變形,在車輛結構和乘員艙上部有一定的侵入量,然而25%偏置碰撞評定標準是假人傷害、約束系統與假人運動、車體結構三部分組成,每個部分又會分許多評定細項,而A柱狀態只是「車輛結構」評定中的一個細項而已。
判定一款車在正面25%偏置碰撞環節中結構是否優秀,還要看位於車頭部分的動力/懸架系統等是否也入侵乘員艙,並對假人胸部、腿部等身體位置造成傷害,這也是碰撞測試重點考核的位置。
另外,在測試過程中還要考核則是車輛是否能為乘員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比如碰撞時,側安全氣簾和正面安全氣囊是否有效開啟,避免駕乘人員頭部與方向盤、車窗、車門等堅硬物體發生碰撞並造成頭部傷害。
在現實中發生的交通事故案例裡,我們經常看到儘管事故車輛車頭車身已經面目全非,但駕乘人員卻安然無恙或者只受輕傷。究其原因,就是在發生碰撞瞬間側安全氣簾和正面安全氣囊及時開啟,為頭部形成有效保護,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打造全球車 安全更靠譜
「不管中保研碰撞測試公信力如何,都只能當作一個參考依據。」對於此次中保研碰撞測試,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買車還是要綜合考慮,尤其重要的是用戶口碑。「因為用戶口碑是經過眾多車主用車體驗多年後形成,可信度很高」。
事實上,在中保研發布的幾批碰撞測試結果中,就有一些用戶口碑非常不錯並在歐美國家碰撞測試中優秀的車型,比如馬自達阿特茲就完成了中汽研(C-NCAP)、美國IIHS、歐洲E-NCAP、日本J-NCAP等權威安全認證機構的考驗。
在中保研2020年第二批碰撞測試中,一汽馬自達生產的阿特茲雖然在25%小角度偏置碰撞中評分是M,但是從公布的細節圖片以及錄像來看,側氣簾和氣囊及時彈出,假人頭部在氣囊預設保護接觸範圍內,側氣簾也很好的保護了測試假人頭部,從假人回彈狀態,肉眼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傷害,可能是承受的G值超出了範圍?而從公布的帕薩特的細節照片看,駕乘假人的狀態與阿特茲的區別沒有太大區別!在駕乘人員傷害考核中,阿特茲很好的完成了保護任務,要說失誤,不是沒有,畢竟日系強調的潰縮吸能,讓整個車的維修成本比較高,現場看起來有點慘不忍睹!但,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保護好駕乘人員,就是個好車!
按照廣大水軍的充值理論,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可能是他們說:這是充值了!但是,四爺說了,別人怎麼說不管,只要這個車沒有致命缺陷,就不應該被「黑」!所以,接下來這段就是充值的,哈哈哈哈哈,但是,我們還是建議你們看一看:
始終堅持全球標準,是一汽馬自達不斷贏得滿意度的重要原因。阿特茲不僅發動機採用原裝進口創馳藍天發動機&6AT變速箱,同時「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打造旗下每一款產品,全球標準打造全球車。(雖然有點水,但是還可以接受。)
首先,嚴格標準用料講究,提升安全係數。在阿特茲這款車上,一汽馬自達不計成本地使用了大量的1800MPa核潛艇級超高強度鋼板,能夠達到車身減重8%、強度提升30%的效果,極大加強了其自身的"防禦"能力。(A柱的屈服強度以及形變的方向對碰撞力分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對碰撞最好的處理是馬保國老師的理論「接、化、發」,但是這裡的「發」是消失的意思,做好應力分析,技術處理後,讓碰撞力消失,很好的保護好駕乘人員!)
另外,阿特茲預緊式安全帶提高衝撞初期固定性,SRS安全氣囊系統不僅保護前方來的衝擊,還可減輕側方對前後排的衝撞——這些越級配置對提升駕乘安全都起了重要作用。(在被動保護中,目前安全帶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行車前,所有駕乘人員,一定要系好安全帶!)
其次,強化車身結構,提高安全性能。阿特茲的設計團隊特別採用直線化、連續化的車架,在整體上形成了一個更結實的封閉環狀結構,同時M型車門防撞梁、整體衝壓車門、十字截面衝擊盒等細節上的精益求精,都讓阿特茲擁有更為強大的抗外部衝擊能力,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碰撞時,阿特茲總能第一時間吸收、分散、減少撞擊產生的能量,切實地守護車內人員的人身安全。(這段一點不水,評價結果已經證明,很好的保護了駕乘人員,防止受到較大傷害!)
最後,豐富智能配置,再次加大安全效果。阿特茲搭載了最新的i-ACTIVSENSE智能安全輔助系統:在原有ALH、AFS、HBC、BSM、RCTA、MRCC、LDWS、FOW、SCBS基礎上再升級,新增360°全景監控系統,TPMS智能胎壓監測、以及AEB夜間行人監測功能。(不要過分相信電子系統,但他們確實是錦上添花的配置,安全還是要靠人的意識,每個人都要有「遵守交通規則,從我做起」的意識。)
在正常用車過程中,這些智能科技能提前預判可能出現的危險,避免事故發生。即使在出現緊急、突發情況下,阿特茲這些主動安全的智能配置,也能有效地保證車內或行人安全,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舒適、更愉悅的駕乘體驗。
總體說來:「真金不怕火煉」。作為日系品牌中級車的代表,馬自達6(國內車型阿特茲)在IIHS上已經連續幾年獲得top safety Pick(最佳安全獎),2020年,馬自達6在IIHS的碰撞測試中同樣取得了大項全優(G)的成績。在國內,早在2015年中汽研就對阿特茲進行了相關碰撞測試,在當年同樣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通過對主被動安全的持續升級,阿特茲的安全如今已經武裝到牙齒,從中保研給出的成績看,阿特茲已經明顯超越了同級安全標準,再次展示了出色的品質和安全性能。
在品控管理上有著嚴苛要求,國內國外造車標準沒有區別。正是因為全球品質,讓阿特茲多次在安全碰撞測試中獲得高分。
#四爺有話說#,中保研之所以陷入輿論質疑漩渦,最主要的原因是不透明!比如,我們可以試著讓中保研回答三個問題:
1、 廣本皓影成績為什麼會所謂的提前在官網洩漏?追責到誰了?
2、 帕薩特送檢車輛購買流程!請公布最重要的,是否為現車還是需要等?等了多長時間?
3、 消失這四個月,中保研領導班子為何輪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