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其實看到這很想問一下大家,第一次認識這句詩是在什麼時候?
小矣第一次知道這句詩是在看《新還珠格格》的時候,依稀記得是紫薇說的,不過那時候她說的是「道是無情卻有情」。
而這首詩原詩呢,則是劉禹錫所作,詩名為《竹枝詞》,共有二首,這是其一。
其實劉禹錫的作品,單就我們學過的,都不止於此。
認識劉禹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開始;
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開始;
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開始;
從「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開始;
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開始;
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開始。
是不是覺得,忽然發現都是學過的詩?
轉回正題,《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
劉禹錫任夔(kuí)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富於生活氣息。
這首詩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裡,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詩人描寫了一幅在楊柳青青,江水平平的春日裡,伴著歌聲乘船而來的情郎與岸邊等待的姑娘的鮮活生動的場景。
男子踏歌而來,這歌聲就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江水,濺起一圈圈漣漪一般,牽動了姑娘的感情波瀾。怎麼說呢?小矣光是想想,都覺得十分浪漫!試問哪個少女能擋得住呢?
女子早就愛上了這個小夥子,但對方還沒有明確表態。今天從他的歌聲中多少聽出了點情意,於是她覺得:這個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氣一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卻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卻又出著太陽。
這可真是太複雜了!而這也很符合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的狀態。含羞不露卻又貼切自然。實乃好是一首!
而這次,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多次帶來經典之作的譚維維再一次創新,把川江號子巧妙地融進劉禹錫《竹枝詞》中,當低吟淺唱遇上豪邁號子,剛柔之間一唱一和,歌聲仿佛將我們的思緒帶到了那青山綠水之間。
我仿佛看到了那個暖暖春日,少女在江邊玩耍,而她心愛的兒郎,正踏歌而來。
他帶著一點小希冀,一點小含羞,帶著少男少女含蓄的愛,慢慢朝她而來。青山綠水之間,他們是最美的風景。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