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筆者體驗了聯想新發布的YOGA 14s,並且對於這臺機子給出很高的評價,甚至認為對於輕薄本市場未來一整年的走向起到帶頭作用。如果,你只是在糾結「聯想YOGA 14s到底值不值得買?」的問題,那麼其實你不必猶豫,直接入手即可。
不過,筆者之前體驗的是搭載英特爾第11代酷睿i5-1135G7的版本,也有不少小夥伴在考慮另一款搭載AMD銳龍R7 4800H的聯想YOGA 14s。由於二者目前定價差距較小,糾結「究竟選擇誰好」問題的小夥伴們也是情理之中。這次就讓筆者來告訴你,AMD版和英特爾版應該咋選,適合哪類用戶。
在介紹兩者差別之前,還是簡單給那些還沒了解聯想YOGA 14s簡單介紹下。聯想YOGA 14s的外觀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跟近兩年聯想的小新系列同樣採用極簡低調的設計風格,A面的「YOGA」和聯想品牌Logo都被刻意地降低存在感,這點筆者其實非常喜歡。由於使用多達16道工藝打造的金屬材質機身,所以在質感方面基本無需擔心,顏色上會顯得偏藍一些。
關於便攜性方面,為了能給用戶提供相對一個較長的續航表現,聯想YOGA 14s內置一塊61Wh容量電池,重量來到1.38kg,算是目前14英寸輕薄本中的平均水準,因此在外出辦公情況下對於使用者的負擔壓力其實並不大。
另外,官方實測數據中,聯想YOGA 14s在1080P本體視頻播放時間約為21小時,續航基準測試約為17小時,日常辦公模擬約為11.8小時,總體而言非常不錯,同時它也支持PD快充協議,1小時充電即可恢復80%的電量。
這次搭載雙雷電4接口成為了目前聯想YOGA 14s能夠超越其他競品的關鍵之一,並且在這個價位段是首次,相信曾經「高端」象徵的雷電接口在明年會被快速普及。除了雷電4接口以外,聯想YOGA 14s比聯想YOGA 13s多預留的一個USB Type-A接口,實用性大大增強,一般情況下搭配藍牙滑鼠使用,外出基本無需再帶轉接擴展塢。
觸控板部分,根據官方說法相比上一代的面積增加了36.1%,並且表面為玻璃材質,因此手指的滑動操作非常順滑跟手,同時觸控板兩側按鍵按壓的手感也都不錯。鍵盤也經過了精心的優化,1.3mm的鍵程敲擊手感軟韌始終,長時間使用下來手指也不會有過多的疲勞感。除此以外,聯想YOGA 14s的鍵盤部分支持4種擋位的亮度調節,夜晚無燈環境下碼字也很輕鬆。
聯想小新Pro 13的那塊2.5K高解析度屏幕給筆者留下的很深刻的印象,這次隨著聯想YOGA 14s的屏幕尺寸的進一步加大,解析度也提升到了2880x1800,同時保留了100% sRGB色域覆蓋和16:10屏幕比例的兩大特色。除此以外,聯想YOGA 14s屏幕的峰值亮度更高了,從常見的300nits上升到了400nits,戶外陽光底下使用體驗更佳。
除此以外,90Hz高刷屏的加入讓聯想YOGA 14s多了點遊戲本的味道。雖然這與真正遊戲本所使用的144Hz甚至更高刷新率的屏幕相比差距甚遠,但在遊戲體驗上還是明顯比傳統60Hz屏要好上不少,筆者希望未來的輕薄本產品都能引進高刷屏。
接下來,我們走入文章的重頭戲,關於AMD銳龍版本和英特爾酷睿版本的性能比較部分。筆者手中這款AMD銳龍版的聯想YOGA 14s所搭載的R7 4800H處理器想必大家已經並不陌生,畢竟這款處理器已經得到市場的肯定。相較於i5-1135G7,R7 4800H的優勢自然是8核心16線程的豪華配置上。
通過使用CPU-Z和CINEBENCH R20進行測試,不管是單核性能方面,還是多核性能方面,R7 4800H或多或少都明顯強過i5-1135G7。
關於內存和硬碟性能部分,經過筆者使用AIDA64和CDM硬碟測速軟體實測,AMD版本與英特爾版本並無任何區別。因為聯想YOGA 14s並沒有使用聯想YOGA 13s的PCIe Gen4固態硬碟和LPDDR4X-4266內存,硬體規格依舊維持之前的規格水平,但即便是放到今天依舊是個相當強悍的水平。
除了處理器性能上的差別之外,二者內置的集顯性能也是有明顯的區別。英特爾版本的聯想YOGA 14s搭載的是全新的銳炬XE集顯,而AMD版本則是老常規的Radeon Graphics集顯。首先是通過3DMark進行跑分測試,果不其然,i5-1135G7內置銳炬XE集顯不管是在DX11下的Sky Diver和Fire Strike模式,還是DX12下的Night Raid和Time Spy模式,整體跑分都要稍強於R7 4800H內置的Radeon Graphics集顯。
遊戲實測環節,同樣是《英雄聯盟》、《守望先鋒》、《CS:GO》三款熱門網遊作為測試環境。AMD版本使用的Radeon Graphics集顯,在《英雄聯盟》2.8K解析度全開畫質下,泉水穩定在75~95fps之間,團戰維持在60fps左右,均低於英特爾版本的120~150fps和100fps。《守望先鋒》2.8K解析度高畫質,自然穩定在70~85fps之間,團戰時略低一些,同樣整體水平都低於銳炬XE集顯的幀數水平。
雖然Radeon Graphics集顯確實存在劣勢,但穩定性相比銳炬XE集顯要更好一些。在《CS:GO》2.8解析度中等畫質下,應該遊戲優化問題,銳炬XE集顯頻繁出現卡頓問題,相反Radeon Graphics集顯則沒有這個情況,40~50fps的遊戲幀數也算勉強能玩。
功耗表現方面,i5-1135G7與R7 4800H也稍有不同。單拷CPU模式下,R7 4800H的峰值溫度就來到了85°C,穩定在78~83°C之間,功耗峰值直接達到41W,之後穩定在34W左右,整體都要比搭載i5-1135G7的英特爾版本更高。
不過,轉到壓力更高的單拷FPU模式,R7 4800H的數據均沒有任何變動,而英特爾版本在此模式下才達到跟R7 4800H接近的穩定和功耗表現。總體來說,AMD銳龍版調校更加激進,而英特爾酷睿版本則稍微偏向保守。
總結:
就像開篇所說,聯想YOGA 14s是目前市場上非常值得入手的輕薄本型號,這點你無需懷疑。至於糾結AMD銳龍版和英特爾酷睿版的小夥伴們,筆者這裡給出的建議是如果你相對重視遊戲體驗,英特爾第11代酷睿晶片使用的銳炬XE集顯更能發揮90Hz高刷屏的優勢,至於部分遊戲優化問題可以等後續遊戲官方更新。至於這次作為主角的AMD銳龍版聯想YOGA 14s更適合那些對處理器性能需求更高,並且不太關注遊戲體驗的小夥伴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