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回山村種地養蜂,石板當紙水作墨練字,寫對聯抒情言志

2020-12-24 清水雷鳴

安康鎮坪,朱先鵬老人退休後回到山村生活已15年,當初回山村是因為要和老伴一起去照顧嶽母,慢慢的朱先鵬喜歡上了大山裡的生活,看書、練字、養蜂、種地,享受恬靜的田園生活。圖為老人在家門口練字,這塊天然石板是老人練字的「紙」。

山上撿來的石頭是一方天然的硯臺。

除了用清水在石板上練字,老人也在宣紙上練字。老人每天都會花一定的時間臨貼,最喜歡臨摹書聖王羲之的字。

和年輕人交流書法作品。

朱先鵬喜歡寫對聯,用對聯抒情言志。在他家只要有門、有窗的地方都貼著對聯。最近幾年,他和老伴都住過院,感受合作醫療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後,他寫下了「合作醫療增人壽,保健強身到百年」的對聯。

豬圈門上寫著「畜大如象,精工細養」的對聯。

奉獻第一」,「千辛萬苦」,「分工明確」,「組織嚴密」,這是朱先鵬老人寫在一個個蜂箱上,讚美蜜蜂精神的詞語。

相關焦點

  • 退休了翻修老房子回大山生活,練練字種種地養養雞,樂享田園生活
    安康鎮坪縣上竹鎮發龍村,64歲的謝道厚退休後不留縣城,回到化龍山腳下的老家生活,在翻修的老房子裡,謝道厚給自己設計了一個書房,每天都要在書房練幾個小時毛筆字,練過毛筆字,再到地裡乾乾活,去山上轉一轉,享受著寧靜的田園生活。
  • 《書法問集》240、在水寫布上練字能練好毛筆字嗎?
    提問者還留了一些話:每天練字的時間有限,有時候沒寫幾個字,就突然有事得走,如果用墨汁還得洗筆,水寫布挺方便,放下筆就能走,但是在水寫布上能把毛筆練好嗎?水寫布用久了,換成紙和墨汁還能寫好嗎?我是一人。練好毛筆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水寫布上的字,不是你真實水平。
  • 經常寫詩詞或對聯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文化水平?
    平臺上有人提了個問題:經常會寫詩詞或對聯的人,他們到底是什麼文化水平?這個問題的目的不單純。看上去是想解惑,實際上卻在字裡行間有比較嚴重的情緒表達。這真的是想搞清楚寫詩的人文化水平嗎?因為這個問題的兩個要素之間沒有必然關係——寫不寫詩與文化水平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一個人、一群人的文化水平不是寫不寫詩能夠反映出來的。寫詩、寫對聯充其量只能反映這個人的漢字使用水平。漢字水平和文化水平完全是兩個概念。
  • 教你一秒變大師,親手提筆寫對聯
    會寫對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以前春節求對聯,是考驗人際關係的時候。 十裡八鄉誰字寫的好,到了春節前,他家肯定紙滿為患,全是親朋好友送來要寫對聯的。
  • 練字用什麼筆最好?
    由此可知,用鋼筆練字,毫無疑問是可行的。並且,在某種程度上,鋼筆是可以表現出部分毛筆的書寫效果的,可以寫得很漂亮。使用鋼筆練字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前期不要使用美工筆練字。這種筆寫出來的字,因為筆畫可以變得更粗,所以更具有表現力。正是因為這樣,練字的時候才不能用這樣的筆,我們不知道是自己練的到位了,還是我們粘了筆的光。(2)寫的不舒適的鋼筆不要用。堵筆。
  • 退休教師發明坐標格書法紙獲國家專利 尤其適合低年級學生書寫漢字
    坐標格書法紙泰州姜堰區小甸址中心小學66歲的退休老師祁孝武,為讓低年級小學生寫好字,歷經十餘年揣摩、推敲,發明了坐標格書法紙,創新坐標格書寫方式。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坐標格書法紙外觀設計專利證書。祁孝武家住原興泰鎮沙垛村,退休前為小甸址中心小學語文老師,從事語文教學四十餘年。退休前五年,祁孝武感覺一輩子教學困惑的問題還沒解決,那就是低年級學生寫不好漢字,即便用上田字格或米字格本,也難盡如人意,要麼結構鬆散,要麼東倒西歪,抑或越線出格。「書法是我國的國粹和特有的民族傳統藝術。字如其人,言為心聲,可見寫一手好字何等重要。」
  • 退休老教師寫的對聯,太霸氣了!誰看誰服氣!
    咱們的人民教師退休後可沒閒著,幾副霸氣對聯送上!不愛身體等於零 下聯:有錢,有權,有成功, 沒有健康一場空 橫批:健康無價 06 再謹借李鴻章對聯祝福老朋友健康長壽
  • 西樵大同柏山村:留在青石板裡的古村記憶
    記者走進了位於西樵鎮西南部,剛入選佛山市古村活化名錄的大同柏山村,以圖為記,憶往昔繁華,望如今活力。「將柏山村崗頭市古驛道、開村古井、傅天仇故居、傅日東故居、六姓水埠、傅氏大宗祠、抗元英雄後代墓等一系列歷史遺址串連起來,把柏山村打造為歷史文化古村和嶺南特色水鄉農耕文化旅遊示範區。」村民穿行其中,頗有一番韻味。
  • 小學生練字有方法,硬筆軟筆寫得好,作業卻寫不好的原因你該知道
    在這個特殊的寒假裡,我也要求我的學生們練字,字寫得好的寒假作業,開學後我都會有獎勵。以此激發學生們把字寫好的決心和保持練字的習慣。寒假的延長,讓不少家長也開始關注孩子練字的問題。甚至有的家長給孩子報了網課,在線學習怎麼把字寫好。寒假期間,沒少練字的同學們,也終於在寫字這件事上有進步。
  • 潘長江字如其人,剛正不阿,書法專家:江湖書法,浪費紙墨
    本期話題:潘長江字如其人,剛正不阿,書法專家:江湖書法,浪費紙墨!聲明:本文系百家號原創首發,抄者必究。當然,潘長江寫書法只是業餘愛好,並把書法當作一種修身養性、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的修煉方式,而不是想當什麼書法家。就此而言,沒必要拿書法家的專業水平來衡量老潘的書法。不過有些網友說,潘長江的字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方方正正,如同他的性格一樣剛正不阿,正所謂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至少,比「吼書」「射書」強多了。
  •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讓我一家過上了「甜蜜」生活丨黃平縣紙房鄉...
    5年前一直在外務工,一度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農戶,2015年我返鄉創業,成了紙房鄉墮坪村一位養蜂人,我通過養蜂脫貧了,但是我最大的願望還是帶領村裡的貧困戶大力發展養蜂業,共同增收致富。然而,在外打工並非遍地是黃金,我同妻子每個月的工資勉勉強強夠一家人的開支,根本存不了錢,有時連過年回家的路費錢也難以湊齊,為節省開支,我和妻子經常是兩三年回一次家,甚至連家裡房子到處漏雨,我也拿不出錢來維修。
  • 小學生如何運用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手法,寫出好文章
    抒情是直接或間接的抒發內心感情的表達方式。寫作時,抒情和議論兩種方式很容易被混淆。抒情重在抒發感情。議論重在闡述道理,表明立場和觀點。議論是為抒情服務的,通過議論來抒情使文章深刻有哲理,有助於深化主題。抒情分為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兩大類。
  • 練字如何選擇筆(天天練寫——第二十二天)
    寫字的筆有很多種,但不是每種都適合練字。從上圖來看,鋼筆和粗中性筆(0.7以上,我常用1.0)有利於一定程度表現筆畫的粗細,適度克服硬筆書寫中線條乾癟、瘦細的不足。而鉛筆、細中性筆和原子筆加劇了這種不足,很難寫出有風韻有味道的字來(高手應該可以做到,但初學者最好避開)。其中,尤其不推薦練字時使用細中性筆和原子筆。
  • 對聯第8講
    (白頭,特指老人)李文甫對的,是說,水本來是沒有什麼煩惱的,他像鏡子一樣平靜,沒有一點皺紋,但當風吹過的時候就起了波瀾,就像起了皺紋。所以說,這就是讀懂了上聯,巧妙地對出了傳世的下聯。這副對聯中上下皆巧用了擬人手法,將普普通通的山和水,刻畫的生動,活潑,躍然眼前,引起讀者共鳴,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 練字經驗整理分享
    2.用紙如果是練字小白,那肯定是要用書法練習紙的,這樣臨帖能夠更好地把握字體大小和結構。格子的選擇從優到劣是:米回格、米字格、九宮格、田字格、方格,等到有一定基礎了可以換橫格紙以及空白A4紙。3.書法墊寫軟筆都會用書法氈,硬筆的話如果有條件還是推薦買一個專用的書法墊,或者夠大的普通滑鼠墊也是可以的(我比較喜歡大滑鼠墊),可以買一米二的長滑鼠墊,在上面書寫可以鍛鍊自己的控筆力度和拿筆用力的輕重,能夠做到寫出的筆畫輕重分明但紙還沒有透,就認為達到了效果。
  • 廣東青年書法家兩作入國展,行書寫了1700字,楷書僅寫14字
    創作手記文:董文科筆:加制山水(小)、狼羊一品(大)墨:紅星墨液、一得閣超濃紙:福建老玉扣、八尺鎏金蠟染宣硯:一是因為常年從事小學書法教學,工作需要,唐楷幾乎天天寫,熟悉。二是考慮到近年楷書入展作品80%以上是魏碑類,唐楷投展者可能不多,可以避開擁堵。三是我投的形式是對聯,字不多,工作量小,創作起來較為輕鬆,落選也不吃虧。
  • 為什麼練字最好用鋼筆?
    為什麼練字最好用鋼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寫出一手賞心悅目的好字,除了要有堅持練字的耐心和毅力外,選擇合適的工具也很重要。這時也許有人會說「善書者不擇筆」,字寫的好不好看跟工具好壞沒有任何關係。
  • 七旬老人種地養蜂一年收入七萬元,20年沒有出過大山
    由於老王的家就住在山裡面,除了當地農民種的莊稼的花兒以外,一年的春季、夏季、秋季,山坡上,深溝裡都有各種野花盛開,所以在當地養蜂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多年來,老王就一直在家裡養蜂,一共有80多箱蜜蜂。靠著這些蜜蜂,他可以賣蜂蜜、賣花粉、賣蜂膠、賣蜂王漿。一年的養蜂收入也要將近30000元。
  • 濟南大明湖鐵公祠對聯賞析,小對聯裡的大文化
    對聯,堪稱是中國文學藝術裡面的一朵奇葩,短小精悍,對仗工整,音韻鏗鏘,文辭優美。或寫景狀物,或言志抒情,或議事論人,以尺幅之促,收千裡之闊,憑寥寥數語,寫天地雄文。對聯是為鐵公而撰,撰者系清代文人嚴正琅。 聯意為: 大明湖尚且稱為「明白」,可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怎麼就那麼糊塗呢?叔侄相殘,不忠不義,大悖人倫,真是不堪回首啊!鐵公真是一塊「鋼鐵」啊!
  • 米芾練字——永|漢字故事
    1米芾練字——永宋代有一個著名畫家叫米芾(fú),他不但繪畫聞名古今,書法也很有造詣。米芾小時候曾經在私塾裡學習書法,私塾先生拿出一本字帖給米芾說:「你每天照著字帖寫,寫好再送我批閱。」米芾學字三年,不知用了多少紙,可是字仍然寫得普普通通。先生拿著戒尺敲了敲他的腦袋責備說:「笨小子,我是教不了你了,你還是回家放牛吧!」米芾作的《蜀素帖》但是,米芾不甘心,總想學習寫字。一天,一個秀才進京趕考,路過米芾家鄉。米芾聽說這秀才的字寫得極好,就跑去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