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亞洲農業食品領域有8000億美元投資機會

2021-01-07 第一財經

在11月18日~22日於新加坡舉行的亞太農業食品創新峰會(Asia-Pacific Agri- Food Innovation Week)上,普華永道(PwC)、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和淡馬錫(Temasek)聯合發布了《亞洲農業與食品行業挑戰報告:收穫未來》(The Asia Food Challenge Report: Harvesting the Future)。該報告預計到2030年,亞洲食品支出將在現有規模上增加一倍,達到8萬億美元以上,每年增速約7%;未來10年,亞洲農業食品領域將存在高達8000億美元的投資機會。

在世界各國努力應對食品短缺和氣候變化的影響之際,該報告闡述了亞洲農業食品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缺乏投資是在整個食品和農業生態系統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一個關鍵障礙。亞洲農業食品行業的投資目前落後於其他地區,特別是北美和西歐,一部分是因為區域內國家的自然條件多樣性、參差不齊的經濟發展水平、小農經濟廣泛存在和不同的政府監管體系、貨幣體系等,讓一些技術創新難以實現大規模應用。

另一方面,亞洲正處於快速的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到2030 年還將產生2.5 億新增人口,相當於另一個印度尼西亞,全球最大的25個城市中將有17個位於該地區,僅中國就佔全球蛋白質需求量的26%以上。對食品的基本安全需求和可持續、升級的消費需求,亞洲市場存在巨大的消費和投資空間。

淡馬錫綜合農業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馬世文(Anuj Maheshwari)認為,亞洲整個食品供應鏈需要經歷根本性的變革,以確保和維持區域的食品安全。初創公司、企業和政府擁有巨大的機遇來攜手打造創新的解決方案,以推動全球食品系統的轉型。

該報告分析,未來10年亞洲的食品和農業行業在現有投資水平的基礎上,將需要額外增加8000億美元的累計投資來達到自給自足和可持續發展的規模,其中2500億美元將用以提高食品產量,養活亞洲不斷增長的人口;約5500億美元投資則將用以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可持續、安全、營養健康和便利等方面的需求。

創新技術將是滿足這些不斷變化需求的關鍵推動因素,而這需要對整個行業進行大量的投資。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大數據、機器人、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將徹底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引入新的食品和農業解決方案。記者在亞太農業食品創新峰會上,看到了諸如替代動物類蛋白質、更節省用地且更安全的垂直農場種植技術、可顯著降低魚類死亡率和汙染水平以提高產量的現代水產養殖技術等前沿技術趨勢,這些以技術為主導的創新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一個關鍵的方法是建立農業食品創新中心,將生態系統中的相關市場參與者聚集在一起,如特拉維夫、聖路易斯、舊金山和鹿特丹。這些農業食品中心或門戶的公共部門將為初創企業和投資者營造合適的環境,而私營部門則將成為關鍵的推動力。

普華永道新加坡亞太區交易服務戰略與運營管理主管合伙人Richard Skinner 表示,亞洲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投資的缺乏以及整個食品和農業供應鏈中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進程緩慢,讓我們停滯不前,不得不依賴他人。另一方面,我們有機會可以扭轉這一局面,通過引領農業食品技術的創新、顛覆和應用,推動行業轉型,為企業和投資者帶來回報,造福消費者,並在亞洲創造高附加值的就業機會。」

他表示,這些投資將使亞洲農業食品市場以每年約7% 的速度增長,其中有落地應用潛能的創新型技術或項目,將成為企業和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荷蘭合作銀行食品與農業研究部亞洲區主管周彬表示,亞洲需要創新和技術,將現有的農業食品體系轉變為在生態和經濟上可持續發展的體系,唯有大家齊心協力、即刻行動,亞洲才能在自給自足的同時為後代保護地球。為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產業技術創新也可以創造市場價值,並且有很多機會可以轉變為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來解決食品、農業資源浪費和相關供應鏈效率低下的問題。

該報告提出,為了克服這些挑戰,亞洲的公共(政府、NGO等)和私營(企業、投資平臺等)部門之間需要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共同承擔責任。需要政府在支持新技術和創新政策立法方面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以及組建企業風險投資團隊和孵化平臺。報告預計,北京、上海、香港、孟買、新加坡和東京等亞洲城市有望成為全球性農業食品創新中心。這些城市具備的重要條件包括為初創公司和投資提供有利的監管環境、技術專長、人才和強大的投資者。

以新加坡為例,由於國土面積小、可用種植土地等農業資源極為有限,該國農產品、食品進口率高達90%,自給率非常低。當地政府為解決食品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倡議,大力扶持農業食品領域的科研項目和投資孵化平臺,致力於將新加坡發展為全球性的農業食品科技創新中心。新加坡食品局還定下目標,即通過新的解決方案和技術如室內垂直農場、新型水產養殖技術等,以更少的資源種植更多的農產品,在2030年之前實現30%的食品營養需求自給。

(實習記者彭思雨對此文亦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報告|亞洲農業食品業資金缺口8000億美元 中國機遇巨大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1月27日報導稱,近日發布的《亞洲糧食挑戰報告》指出,亞洲需要在未來10年再投資8000億美元才能生產更多糧食,滿足本地區的需求。
  • 報告稱亞洲農業食品業最大機遇或在中國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美媒稱,近日發布的《亞洲糧食挑戰報告》指出,亞洲需要在未來10年再投資8000億美元才能生產更多糧食,滿足本地區的需求。而這部分投資中大約一半可能流向中國。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1月27日報導稱,這份報告由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荷蘭合作銀行和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編纂。
  • 又一重磅亞洲基金誕生,253億,KKR來勢兇猛
    值得一提的是,除吸納知名基礎設施投資者外,在本次募資中,KKR也通過公司自有資金和員工跟投,向該基金投入超過3億美元。「未來,該基金將專注于波動性低、下行保護強的關鍵基礎設施投資,從而實現有吸引力的經風險調整投資回報。」KKR提到,同時,該基金將於新興和已開發亞太地區展開廣泛投資,關注包括廢物、可再生能源、電力和公用事業、電信和運輸等基礎設施領域。
  • 網絡安全領域浮現2000億美元投資機會
    Savitz) 編輯 | 郭力群 華爾街預計明年網絡安全領域支出將大幅增長20%,高於此前預測的15%。未來五年雲安全領域將出現價值2000億美元的增長機會。 上周,SolarWinds (SWI)的安全漏洞促使投資者大舉買入各類安全軟體股票。
  • 估值超35億美元,農業獨角獸Indigo Ag志在顛覆現有農業系統
    2020年1月6日,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地區的農業科技初創公司Indigo Agriculture(以下簡稱Indigo Ag)披露已完成新一輪2億美元融資,FedEx和 Pacific Western Bank也加入了投資隊伍。該公司表示,將利用新一輪融資發展農業微生物、數字科技、穀物流通等業務,提高農戶的盈利能力、環境可持續性和消費者健康水平。
  • ...基食品賽道,兩億美元領投瑞典燕麥奶巨頭OAT!娜塔莉·波特曼等...
    風口下,黑石布局植物乳製品賽道據外媒報導,OAT以兩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公司10%的股份,該公司計劃用這筆資金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對植物性食品和飲料日益增長的需求,並可能進行IPO。今年早些時候,曾有市場消息稱,其可能在未來12~18個月尋求在倫敦或紐約登陸資本市場。
  • FANCL亞洲代理商物色買主,售價或達10億美元
    日前,《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日本的無添加護膚及健康食品品牌FANCL在亞洲(日本除外)的代理商陳志明(Chris Chan)已聘請摩根史坦利研究賣盤事宜,交易作價可能達到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21億美元)。
  • Keep宣布獲8000萬美元E輪融資 成為運動科技領域首家獨角獸
    IT商業新聞網5月21日訊,近日運動科技公司Keep宣布,已於今年年初完成 8000萬美元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時代資本 (Jeneration Capital) 領投,GGV紀源資本、騰訊、晨興資本和 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等老股東跟投,泰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至此,Keep成為運動科技領域首家獨角獸。
  • 【焦點】三星計劃2021年向半導體領域投資300億美元;
    【焦點】三星計劃2021年向半導體領域投資300億美元; 1.三星計劃在2021年向半導體領域投資300億美元;2.OPPO、vivo、小米大舉追加訂單,聯發科擠下高通成為臺積電第三大客戶;3.聯發科去年營收3221.45億元新臺幣,創歷史新高;4.力積電:8英寸廠機器已恢復正常,跳電影響低於1%;5.IC缺貨或更嚴峻
  • 他超馬雲成亞洲首富,曾10億美元建豪宅,女兒結婚請希拉蕊到場
    在財富值上,他與馬雲不相上下,二人多次在亞洲首富的位置上「爭奪」,這次超越馬雲是因為Facebook宣布以57億美元收購信實工業子公司近10%的股權,這個消息導致信實集團當日大漲10%,穆克什·安巴尼的身家也隨之暴增46.9億美元至492億美元。
  • 2020國際未來農業食品百強·白馬峰會在寧舉行
    中國江蘇網訊 12月4日,2020國際未來農業食品百強·白馬峰會(IFA 2020)在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大會集中展示全球科技創新背景下農業食品領域新場景應用。吸引來自農業食品產業各細分領域的世界500強企業、上市公司等超千人次報名參會,溧水區相關部門領導出席峰會。
  • 後疫情時代 四大維度支撐亞洲美元債的投資機會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後疫情時代 看好亞洲美元債的投資機會 中國基金報記者 房佩燕高騰國際固定收益董事總經理朱惠萍認為,宏觀、基本面、技術面、區域政治不確定性這四個維度,支撐了亞洲美元債下半年投資機會。
  • 日本智慧農業設備價格高出普通50%;專家:農業要創新才有優勢
    小龍坎的方便類食品近期銷售額超3000萬元,同比去年增長90%;盒馬工坊的半成品菜品,從春節至今,日均銷量為平時的10倍以上;自推出方便食品和半成品後,春節期間小南國銷量同比增長5514%,吳大娘水餃成交額超同期45倍……長期關注消費領域的麥星投資董事總經理鄭重就曾表示,2019年中國家庭戶均消費半成品菜市場規模,大概只達到日本2004年家庭戶均消費的5%。
  • 不甘落後 日本兩大移動運營商未來10年投資380億美元發展5G
    據報導,日本兩大移動運營商軟銀和KDDI計劃在未來10年向日本的5G網絡投資總計380億美元,在超高速移動通信領域趕上世界領先水平。向5G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預計5G技術將影響包括網際網路服務和汽車在內的許多行業,並在未來幾年內對日本整體經濟起到提振作用。
  • 亞洲倉庫投資潛力大
    2019年,亞洲電商銷售額增長25%,達到2.271萬億美元,佔全球自2013年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2019年,其在線銷售額約為1.935萬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54.7%,幾乎是緊隨其後的五個國家(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和德國)總和的兩倍。
  • 雪球完成1.2億美元E輪融資 蘭馨亞洲投資集團獨家投資
    【TechWeb】12月9日消息,在2020雪球嘉年華上,雪球聯合創始人兼CEO李楠對外宣布,雪球完成1.2億美元的E輪融資。此次融資由蘭馨亞洲投資集團獨家投資,瑞銀擔任本輪交易的獨家財務顧問。美元的強勢在當前周期中已見頂,這預示著美國長期增長將放緩,新興市場、黃金、大宗商品等在未來更具有優勢。此外洪灝認為,未來12個月我們將會看到價值板塊王者歸來。在未來5-10年裡,由於美元相對強勢的走弱,市場會看到非美元的計價資產,包括人民幣計價資產、A股、新興市場、黃金、比特幣等,這些資產會有一波非常好的,相對於美元走軟的價格走強的行情。
  • Keep完成8000萬美元E輪融資 成運動科技領域首家獨角獸
    原標題:Keep完成8000萬美元E輪融資,成運動科技領域首家獨角獸   運動科技
  • 美國貝爾實驗室院士畢奇:亞洲今年5G能帶動投資8000億
    亞洲今年在行動裝置的投資約4000億元,中國運營商在5G設備上的投資約2000億元,因此,5G能帶動上下遊投資8000億元左右。5G技術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AI,將為產業創新和發展提供機遇,為各行各業的數位化發展提供平臺和動力。
  • AI初創公司Scale獲得投資要約 估值或超30億美元
    此前有報導表示,截至今年8月,該公司有望實現8000萬美元的年收入,而在2019年年中,該公司的年收入為4000萬美元,前年是400萬美元。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的不斷成長,加上獲得了美國國防部的合同,激發了人們對其最新一輪融資的興趣。如果Scale接受了投資前估值為32億美元(即不包括新籌集的資金),則該公司的估值會高於其主要競爭對手Appen的公開市場估值。
  • Keep宣布完成8000萬美元E輪融資
    5 月19日消息,運動科技公司 Keep 正式宣布於今年年初完成 8000 萬美元 E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時代資本 (Jeneration Capital) 領投,GGV紀源資本、晨興資本和 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等老股東跟投,泰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