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盟:一線防疫排查的「數位化」速寫

2020-12-14 億歐網

先給大家講一個自己的真實經歷。

憋了十天,我終於向母上大人和物業人員爭取到了出門採購物資的機會。當我戴著珍貴的口罩,排了半小時隊,終於可以走進超市大門時,被保安大哥要求必須登記。我暗搓搓表示:「這麼多人排隊,會不會增加傳播危險啊」。大哥在旁邊嘿嘿一笑,「沒辦法,規定」。

都2020了,人手一部手機的時代,為什麼就不能無接觸登記呢?

比起我們這種偶爾出門一趟的宅家黨,奮戰在社區門口、營業場所、交通路口等場合的一線工作人員恐怕面對的風險更高,登記排查的工作強度、難度更大。

自那次出門以後,我就一直關注著一線基層的疫情數據如何被統籌的問題。如果說疫情防控是這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大地上的主調,那麼數據技術與基層工作的融合,就是一段至關重要的有力篇章。

剛剛得知,眾盟科技在2月5日免費上線了防疫隱患排查信息收集小程序「曉表哥」,讓一線人員信息普查進入完全無接觸的數位化階段,大大緩解了一線防控人員的燃眉之急,同時也讓傳播風險進一步降低。

這背後的原因和預兆,都值得細品。

基層防疫畫像:

拿什麼拯救一線的信息焦慮?

社區書記小張的鼠年除夕是在大雪天戶外度過的。她所負責的小區有上萬戶人家,每天車流如織。但根據防疫工作的需求,他們現在需要每天對進出的社區人員進行信息核查,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工作人員數量有限,扔下碗筷趕去登記核查的情況每天都在上演。

2020年,和小張一樣堅守在信息防控排查一線的人並不罕見。面對即將到來的返工潮,小張很有些緊張,那麼多人的登記和健康管理追蹤,已經讓她和同事身心俱疲。

比勞累更令人絕望的,則是一些有意無意的拒絕和瞞報。亂填信息、拒不配合的民眾並不在少數,但一一核實準確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精力極限。「無力」——小張這樣說。

毋庸置疑,防疫工作正在給線下數據管理帶來特殊的考驗。一方面,管理人員不足,僅登記工作就已經不堪重負,信息核實、隱患排查更是雪上加霜。同時,居民們在恐慌之下,不願意近距離接觸,也不難理解。

隨著返工潮的來臨,「三步一關、五步一卡」的防控形勢下,如何更有序地加強線下人員登記和數據管理,也是時候提上日程了。我們可以將一線的數據需求總結為三點:

1.無接觸的安全感

目前,戰鬥在公共場所的防疫人員的核心任務就是做好信息排查,找出A類感染者和C類密切接觸者,減少B類隱形接觸者的活動範圍,這對於控制病毒傳播來說意義非凡。然而這些工作人員自身卻置身於龐大的人群數量與繁重的工作量之中。而網際網路化工具完全可以取代線下工作,實現無接觸登記。

2.信息收集的全面性

為了避免過多接觸,再加上居民的防備心理,出現少報、漏報、謊報等情況都十分常見,要求一線工作人員一一核實是奢侈且不切實際的,更多需要的是藉助技術工具的力量來填充,提供格式化的數據規範,才能保證收集到的數據有效、完整,為後續的排查管理奠定基礎。

3.智能化的數據應用

在參與配合防控登記的過程中,想必不少人會和我產生同樣的疑惑:這樣各點分散的紙質數據,無法被快速找到內裡聯繫,如何才能及時發現隱患呢?目前只能等待病患自己整理出活動路線,再一一整理對標並發布預警。通過智能大數據技術的作用,可能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上述的「登記焦慮症」,恐怕是普遍縈繞在一線防疫人員與普通民眾心頭最為切身且真實的謎題。這時候,專注數據商業智能的眾盟科技,也第一時間意識到了這一命題,並快速交付出了一劑「解藥」。

既要複方藥,也要靶向藥:

眾盟的防疫解題思路

一位趕往支援湖北的醫務工作者說——這道題不是我們出的,但我們要去答題。

而各地公安、社區、物業等所要解決的信息收集與追蹤工作,則是新冠病毒出給全社會的一道「附加題」。

其中,眾盟作為科技企業的一員,也讓我們看到了技術力量在防疫工作中的價值:既是複方藥,也是靶向藥。

為什麼這麼說?

作為科技企業,必須有的放矢,精準輸出自身的技術力量,解決特殊時間社會的效率問題,線下數據就是當下最需對標的「靶心」。

而之所以要複方,因為不僅需要考慮前線的排查、登記、上報,中臺的數據清晰度、結構化、圖譜邏輯、預警模型,還需要與人性的恐懼、欺騙等鬥智鬥勇,善於發現問題,為決策提供幫助,這既要求平臺的技術能力,更考驗產品思路、研發水平。

那麼,眾盟是如何答題的呢?

首先,下沉到縣市「毛細血管」的需求洞察。

自2013年以來,眾盟一直在下沉市場深耕服務,在全國300多個城市均開展業務,業務觸角甚至覆蓋四五六線城市,此外眾盟長期服務各級政府及公安部門公共場所風險防控需求。這種下沉到基層「毛細血管」的服務網絡,也讓眾盟擁有了需求高效觸達的渠道。在此次疫情期間,眾盟就第一時間了解到鐵路乘警的防疫物資短缺情況,發現一線乘警執勤口罩消耗量很大,就快速響應號召,與7家愛心企業共同出資出力,不懈努力地從俄羅斯購進了10萬隻口罩,並分發給全國65個支隊的乘警們。

與此同時,眾盟也得知了一線防疫人員在隱患排查過程中所遭遇的難題,迅速調集開發資源、免費開放技術,推出了運用AI+大數據免費排查疫情的新工具。

其次,服務線下的數據產品能力。

據我們了解,此次眾盟向防疫一線免費提供的隱患排查產品「曉表哥」小程序,是其幾位工程師花費了數天時間開發出來的,於2月5日上線,快速被一線公安、社區物業、各類機構團體等人員應用。

儘管留給「曉表哥」的開發時間並不多,但從功能來看,卻充分考慮到了基層的實際情況與數據應用的潛力,一方面,通過無接觸的小程序掃碼,進出人員可以快速完成填表操作,並且能夠多方同步,既降低了群眾的負擔,更減少了工作人員的機械勞作,避免了錯漏信息,同時也避免了在服務時的近距離接觸,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

與此同時,「曉表哥」充分搭載了眾盟的AI+大數據能力,在信息收集之後還會更進一步實現智能化處理,比如對重點疫區關係者進行預警,實時監控重點人員的健康狀況第一時間掌握其接觸範圍,無疑會更高效地助力排查。

顯然,這個免費開放的產品也匯聚了眾盟人的誠意。而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開發出滿足基層應用、提供綜合智能解決方案的前因,也源於眾盟多年服務於數據智能化的經驗與產品能力。

另外,深耕多年的大數據基礎。

之所以能夠快速對個體用戶的運動軌跡、身體情況等建立起大數據關係圖譜,並通過智能模型對用戶的支付、車票行程、住宿等信息進行整合分,篩出潛在傳染用戶,來幫助一線防疫工作,眾盟多年深耕線下實體所積累的數據規模與技術能力至關重要。

線下數據涉及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多源異構的數據結構,以及各式各樣的場景體系,這些結合在一起能夠為決策者提供更多維度的參考,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龐大的資料庫支撐、精準有效的算法模型,自然也很難實現數據的比對和印證,自然也就無法發揮作用。如果說資料庫是內功,算法就是招式,想要將無形的疫情斬殺,二者缺一不可。

也正是因此,眾盟所交付的「曉表哥」,既是面對防控疫情這一難點的「靶向藥」,更是一個集合了數據+AI+研發的複方藥,來綜合發揮作用,支撐起防疫排查的關鍵能力。

而今邁步從頭越:衝破商業智能的「雄關」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已經成了這個春節最令人心痛的註腳。但在眾志成城防疫之餘,我們也必須正視:長期的封閉管理,已經導致了不少線下商家紛紛關停,甚至傳出倒閉等消息。

疫情之後的實體商業如何復甦?是一個令人擔憂,也飽含希望的話題。為此,我們特地與堅持服務線下實體經濟的眾盟聊了聊。

目前看來,實體經濟的復甦或許有三個要點需要注意:

第一,線下流量重新洗牌,商業轉型處於關鍵時期。

對於眾多中小微實體企業來說,在此次疫情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僅面臨著無限期停業,還要面對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客戶群逐漸失去聯繫、消失殆盡。但當市場重新按下重啟鍵,也意味著能夠搶跑的商業體將迎來新的先發優勢。

因此,除了一味恐慌,實體經營者也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必然到來的復甦。這個關鍵時期也讓我們意識到了客戶本位的重要性,不僅在疫情期間不能中斷與客戶的聯繫,恢復經營後如何圍繞目標客戶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建立長效的聯繫,也考驗著經營者的魄力。利用門店網際網路化來重新認知客戶,顯然正處於蓄力階段。

第二,技術改造,是線下實體的必由之路。

實體行業的數位化、智能化浪潮,因為疫情的到來而暫停。但伴隨著社會經濟生活恢復正常,技術賦能將重回實體經濟的視野,而大數據這一連接點更將起到關鍵作用。

以眾盟深耕線下數據的經驗來看,線下商業的技術改造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線下場景數位化。將以往「X時X分X位顧客消費了XX元」這樣的模糊數據,轉變成能夠支撐智能化分析的數據資產,比如某個終端消費者性別、客單價、消費習慣、喜好等等,由此增進用戶黏性;

二是營銷智能化。讓小微門店通過海報、H5等營銷活動來沉澱客戶,無疑需要大量的學習時間和營銷成本,如何降低門店的獲客成本,尋求增長轉化,無疑是AI科技企業的殺手鐧。比如一個重新開業的便利店,通過眾盟ABM智能技術(AIot+Big Data+Marketing),對用戶畫像進行分析,進而影響選品、營銷節奏、社交互動,不斷擴大私域流量池,生意自然會加速恢復元氣。

第三,韜光養晦,專注提升自身「智商」。

簡單來說,就是經營者運用智能技術的能力。疫情時期,經營者只能「閉門不出」,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梳理思路沉澱自身、尋找精準用戶、思考迭代發展方式、規劃商業路徑的關鍵時期。

如何從數據上認知自己的生意,藉助智能工具來判斷人流、客群、復購率,進而做出發展決策,這是此前許多經營者想了解學習,又受限於時間精力而無法做到的事。據了解,眾盟也即將推出針對企業經營者的免費課程,幫助商家打造線上超級門店,把線下生意搬到線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不難看出,這場防疫戰爭,也是一場社會自身的抵抗力錘鍊。無論是外出配合登記,還是居家做貢獻,今日各行各業所面臨的選擇與思考,也是令未來充滿希望的破與立。

關於眾盟

上海重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眾盟科技」),是一家商業智能化的技術服務平臺,圍繞企業「降本增效,控制風險」的生存命題,以「智能營銷」與「智能風控」雙輪驅動,打造線上線下商業智能化生態體系。

眾盟科技以「用數據與智能,讓生意更好做!」為使命,以「成為頂級的本地化數據與媒體平臺」為願景,始終以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為最高綱領,立志成為商業智能化企業服務領域的領跑者,成功為阿里巴巴、京東、天貓商城、復星國際、寶寶樹、海爾、格力、中國工商銀行等全國數萬家企業、數十個垂直領域提供商業智能服務。

相關焦點

  • 戰疫一線黨旗飄 堅守防疫崗位的武警湖南總隊黨員群像速寫
    劉小利(右)用她豐富的防疫經驗帶領官兵同心抗疫情。楊田在未婚妻老家參加當地誌願者防疫行動。我們鄭重向組織提出申請,堅決要求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應急隊伍,奔赴一線!」夫妻倆率先寫下請戰書,白大褂上的黨徽在星光下熠熠生輝。黨旗指引戰役路,黨員先鋒衝在前。在三湘大地座座軍營,湧現出一大批像姜遠柏、李晶夫婦一樣的黨員先鋒,他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把鮮紅的黨旗高高舉起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陣地。
  • 這就是山東|煙臺開發區一線防疫「守門員」排查車輛114514臺次
    自1月24日起,煙臺開發區在轄區高速出入口、重點路口,部署專門人員力量,24小時輪班,布控發熱監測點,嚴防嚴守外來人員車輛,對進區人員落實最嚴格的詢問、登記,截至2月5日早,累計排查車輛114514臺次。在長江路東口檢查站路口,一名年輕的小夥子正在執行任務。
  • 防疫一線|黨員袖章飄紅光明之路
    10天來,這個街道辦事處和各社區的黨員幹部佩戴起共產黨員袖章,帶領工作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為社區居民帶來了信心,築起了屏障。在這次抗疫鬥爭中,共產黨員衝在一線。1月24日,光明街道辦事處接到區裡的防疫通知,當晚就開始布置工作努力創造,明確了領導幹部和人員的任務分工,當晚就開始張貼通知,向社區居民告知防疫事宜。同時,從24日當晚到25日上午,迅速採購了一批物資,這為後來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 昌平黨員幹部再赴防疫一線
    來源標題:昌平黨員幹部再赴防疫一線 為充實基層一線防控力量,近日,昌平區重新啟動下沉幹部工作機制,區屬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再次下沉社區、村參與疫情防控,82家區屬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共向14個鎮街、230個社區、70個村派出下沉黨員幹部
  • 張黎:從脫貧戰場到防疫一線
    原標題:張黎:從脫貧戰場到防疫一線 走田間、進羊圈、鑽樹林、入農家,風雨無阻。這是貴州省岑鞏縣新場村第一書記張黎近兩年來的每日「必修課」。只要是村民的事,他都有求必應。而這些天,流行病學調查、病毒採樣、核酸篩查成了他的日常工作。從脫貧攻堅戰場「無縫銜接」到疫情防控一線,他「逆行」而上,衝在最前面,用「疾控人」的一絲不苟詮釋著一名黨員的擔當。
  • 武裝戰線的巾幗力量最美麗——向戰鬥在防疫 一線的女專武幹部、女...
    3月8日,盂縣人武部為一直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女武裝部長和女民兵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和慰問。劉丹在執勤點排查群眾秀水鎮武裝部部長劉丹正在秀水鎮擔負值班任務的武裝部長劉丹接過鮮花,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她說:「這段時間雖然很累很辛苦,但看到這束鮮花,所有的疲倦仿佛都煙消雲散了,感謝同志們的關心,我會繼續努力的,我做的工作,和其他基層幹部做的是一樣的,都是職責所系,使命所在!」。
  • 江南區志願服務隊奮戰一線築牢「防疫牆」
    【原標題】志願服務隊奮戰一線築牢「防疫牆」  當江南區吹響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號角時,江南區各鎮(村)、社區廣大黨員、群眾志願者們按照「不留死角、不漏一人」的要求,積極投身防疫一線,在構築群防群治嚴密防線,堅決阻斷疫情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揚美古鎮是江南區一張亮麗的旅遊文化名片,揚美村便坐落在古鎮當中。
  • 防疫一線的警察群像 | 龍崗分局出入境大隊郝博園:「外防輸入,我們...
    作為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副大隊長,郝博園帶領外管組的同志們衝鋒在前,連續多日奮戰在抗疫一線。「我們嚴格檢查,就是為了確保轄區群眾的安全」面對防範境外輸入的壓力,由龍崗公安分局牽頭,協同區衛健、外事部門成立龍崗區境外防疫組,把轄區內25個派出所,111個網格社區及衛健、外事等部門連結起來,按「四位一體」工作小組(民警、翻譯、衛健和社區網格)的模式組成突擊分隊,統籌安排工作。
  • 致敬社區工作者 奮戰在基層防疫一線的「逆行者」
    大年初一早上七點不到,很多人還在睡懶覺,她又帶領社區工作者緊張地整理資料、臺帳,排查所有的數據統計情況,一刻都沒有鬆懈。 連日來,張愛民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打電話核實居民家庭情況,對武漢探親回來的居民進行特別登記,針對外地返京人員也進行詳細登記。
  • 戰鬥在防疫一線毛石派出所民警朱德靜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朱德靜同志就一直忙碌在前線防控工作中,未曾休息,嚴峻的防疫形勢讓這位從事多年基層工作的老黨員、老民警深感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艱巨性。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崗位盡職責朱德靜同志舍小家,顧大家,一心撲在工作上,很少回家,他家裡有80歲多病的母親,有患糖尿病的妻子,有身患有怪病女兒,他平時也就一、兩月回家一次,他對他的家人說:「從事警察特殊工作的人,忠孝不能兩全,請媽媽原諒不孝的兒子」,朱德靜同志在抗擊疫情、防控病毒10多天來,一直堅守在崗位,2月2日正值大年初九,在防疫卡點值守的朱德靜接到弟弟打來的電話
  • 海安好人模範率先垂範衝鋒在防疫一線
    海安好人模範率先垂範衝鋒在防疫一線 2020-02-19 10:43:05 來源: 南通日報 當前,全國上下奮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海安市1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3名江蘇省道德模範,18名「中國好人」,31名「江蘇好人」
  • 眾盟科技COO楊海玲女士蟬聯三屆創業邦年度最值得關注商業女性領導...
    眾盟科技COO楊海玲女士蟬聯三屆創業邦年度最值得關注商業女性領導者榜單  近日,創業邦 2020 年最值得關注商業女性領導者榜單正式發布,本次評選歷經三個月評審調研,從女性創業者個人影響力
  • 讓黨旗在防疫一線飄揚
    &nbsp&nbsp&nbsp&nbsp衝鋒一線當好疫情防控阻擊員。該局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要求作為行動方向,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責任、工作責任,堅持統一思想、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帶領全體黨員幹部提升政治站位,高效展開行動,做到防疫工作統攬、防疫監控精準、防疫人員精幹、防疫戰場牢固。
  • 抗疫一線擦亮「火焰藍」底色
    原標題:抗疫一線擦亮「火焰藍」底色滅火救援,他們衝鋒在前;防疫一線,他們奮勇當先。因為出現2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瑞麗市9月14日按下暫停鍵。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德宏州消防救援支隊這群可愛的「火焰藍」,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樹立「戰時意識」,進入「戰時狀態」,扛起「戰時責任」,把抗擊疫情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成為抗疫一線美麗的色彩。
  • 「社區防疫」看一線戰「疫」剪影,樹責任擔當意識
    政協主席腳步為親,殫精竭慮指揮防疫。肅肅宵徵,夙夜在公。開福區政協主席熊建偉作為湘雅路街道聯點領導,自正月初二起,每天都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湘雅路街道有六個社區,他堅持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步行檢查一個社區的防疫工作,10天不到,每個社區都走訪了2~3遍,對街道、社區的摸排落實、基礎臺帳、物資保障、安全防護、輿情引導等工作進行部署調度和檢查監督。
  • 成都24小時:一線防疫觀察
    但在挨家挨戶敲門排查的過程中,一線人員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人手緊缺、恰巧部分居民不在家等諸多問題,摸排工作費時費力,覆蓋面和覆蓋效果進度卻不盡人意。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芳草街街道便想到了線上調查,並很快開發出了疫情調查表微信小程序,開始試點推廣。隨後,芳草街街道在此前基礎上進行優化提升,立即開始在全街道推廣使用小程序問卷調查形式。
  • 防疫一線的「巾幗之花」——記東湖區杏苑社區書記周莉芳
    7月6日,南昌市東湖區杏苑社區書記周莉芳像往日一樣在社區進行防疫巡查。周莉芳告訴記者,「黨員就是旗幟,作為社區支部書記,我必須帶好頭,擔起擔子,帶領全體黨員幹部嚴格落實好全區疫情防控工作各項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抗擊疫情工作。」
  • 黑河防疫一線「青年突擊隊」
    有一種擔當叫「青年突擊隊」 在「急、難、險、重」中主動出擊 在防疫一線 (二)黑河市林草局青年突擊隊 黑河市林草局為響應當前疫情形勢,在保證青年職工防疫安全的同時,組建市林草局青年突擊隊,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號召全市林業系統團員青年
  • 最高廳局級,這些幹部在防疫一線被「火線」提拔
    像山西一樣,疫情防控期間,多地「火線」提拔了在一線「表現突出」的幹部,有的還是破格提拔。「火線」提拔的依據是,中組部在防疫期間發出通知,要求注重在防控一線考察識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要大膽提拔使用表現突出、堪當重任的優秀幹部。此後,多個省份據此相繼出臺文件,落實中組部的通知。「火線」提拔多名廳局級張曉清不是第一個被提拔的廳級幹部。
  • 戰鬥在農村防疫一線的氣象駐村書記們|戰「疫」故事⑤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有的氣象人主動留守,做好防護奮戰在業務一線;有的氣象人盡己所能,遠程辦公;還有眾多氣象人緊急時刻挺身而出奔走於村莊排查疫情、開展防疫宣傳而他,又冒著寒風回到了村口的執勤點……一桶泡麵,兩根火腿腸,便是戰「疫」一線最豪華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