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 10:43:05 來源: 南通日報
當前,全國上下奮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海安市1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3名江蘇省道德模範,18名「中國好人」,31名「江蘇好人」,180名「海安好人」率先垂範衝鋒在前勇於擔當,自覺主動參與「知識宣傳、物資籌集、捐款捐物、卡點值守」等愛心活動,他們用暖言善舉傳遞愛的力量。
捐款捐物
用愛心向疫情防控輸送「能量」
2月14日,「中國好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江蘇海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仲躋和帶著防疫禮包和現金來到海安高新區的困境兒童家中,為他們送去溫暖和祝福。此次仲躋和向144戶困境兒童家庭捐贈了包含洗手液、書包、點心的大禮包和愛心款43200元。在準備愛心物資的過程中,海安市同濟大藥房董事長張衛忠得知這一消息後,決定為孩子們送去2016隻一次性醫用口罩,為共抗疫情獻出一份力。同一天,「江蘇省道德模範」「中國好人」、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廣澤捐贈8萬元給海安市紅十字會,用於支援海安市防疫工作。
近期,「江蘇好人」「蘇寧愛心之家」發起人張玉華代表團隊部分愛心人士,向墩頭鎮捐贈了價值1.6萬元的防護物資,助力墩頭疫情防控;遠在東海進行遠洋捕撈的「中國好人」紀育明通過微信向海安市濱海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捐款1000元用於購買防疫物資;南通市文明新風典型、南通市奇香餅乾食品廠董事長丁燕梅向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捐贈1.2萬元,向海安市慈善基金會捐贈2000元,她還向南通赴武漢參加抗疫人員家屬、海安市抗疫一線人員捐贈酒精、口罩、脆餅等物資……
在身邊好人、道德模範的積極籌措下,一筆筆愛心款如雪片般匯聚,一份份救援物資向疫情前線輸送「能量」。
衝鋒「疫」線
以身作則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自疫情發生以來,「海安好人」劉小燕作為街道轄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聯絡員,她既是疫情阻擊戰的「戰地記錄者」,也是衝鋒在戰「疫」一線的戰士。「日常開展體溫檢查,配合小區大門值班人員憑臨時通行證出入」,「我的電話不關機,只要有需要24小時隨叫隨到」……從正月初一,劉小燕就放棄假期,堅守崗位,每天排查摸底回海人員的數據,晚上堅守巡查一線,用最短時間和最快捷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為爭取戰「疫」主動權爭分奪秒。
家住李堡鎮楊莊村十組的「海安好人」蔡正橋是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抗戰老兵,曾被原北京軍區授予「孤膽英雄」稱號,他的紅色家庭文化室是海安市首批五星級文明實踐點。蔡正橋帶著全家積極參與志願宣傳活動,挨家挨戶發放告知書,同時巡查走訪獨居老人,給他們送上口罩和消毒液,給他們普及防護知識,號召大家不串門、不宴請。
「海安好人」尤詠梅帶頭取消家庭聚餐,大年三十,衝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每天都會準時出現在全村每一名湖北返鄉人員家中,幫助他們測量體溫,講解衛生防護知識。
劉小燕、蔡正橋、尤詠梅只是阻擊疫情典型中的一部分。為了千家萬戶的生命健康,主動衝鋒在疫情防控一線各個崗位,以身作則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創新形式
讓防「疫」理念入腦入心
日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江蘇省道德模範」「中國好人」劉宏燕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居民宣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為當好疫情防控宣講員,她把疫情防控知識編成順口溜,廣泛宣傳,雖然一口東北話音,卻深深烙在居民心中。她還聯繫親朋好友、各大藥房,為轄區17戶分散五保戶捐贈1000隻醫用口罩,7箱醫用酒精。近日,他又預訂了1000隻醫用口罩,50公斤84消毒液,5箱洗手液,希望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喂喂喂,海安的父老鄉親大家注意了啊,目前形勢很逼人,喇叭宣傳聽精神……」近日,由南通市文明新風典型、「海安好人」、海安義工聯合會會長王美琴創作的海安方言快板疫情防控宣傳在海安人的朋友圈傳開,也在區鎮的「大喇叭」聲中響徹村頭巷尾,直白易懂的海安方言、貼近生活的宣傳內容讓疫情防控知識深入人心。
疫情發生以來,王美琴帶領義工聯成員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他們想方設法購買到400副護目鏡捐贈給一線工作單位,將500斤水果、20箱麵包分別送到328國道姜堰界防控點、S28海安西防控點、G15海安(西場)防控點等工作人員,他們還前往瀋海高速海安出口,協助復工返程諮詢工作。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南莫鎮的「中國好人」田志宏主動向所在村委會請戰,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一直堅守崗位,逐戶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頁,耐心宣傳防控知識。
疫情期間,「海安好人」踐行好人精神,投身志願服務,進村、社區宣傳、堅守卡點、後勤保障,配合收集疫情信息,幫助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科學知識,引導群眾提高防控意識,用創新方式讓防「疫」理念入腦入心,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一鍵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