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濟南經十西路2518號的特斯拉體驗中心店,於2019年11月27日正式營業。
據記者觀察,一個小時之內,至少有六七波顧客到店體驗、詢價。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濟南報導
1月1日,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特斯拉丟出重磅「炸彈」——於中國製造的(以下稱「國產」)Model Y正式上市銷售,並大幅調低售價。
元旦過後,特斯拉瘋狂降價的新聞熱度不減,持續刷屏。據特斯拉中國官網消息,新年第一天,國產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定為33.99萬元,相較之前48.8萬元的進口版,直降14.81萬元;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價為36.99萬元,相較之前53.5萬元的進口版,直降16.51萬元。
新年「上新」,便拋出「跳水」價。這波操作,直接帶動了特斯拉的品牌熱度,拉升了特斯拉的汽車銷量。
1月5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位於濟南經十西路2518號的特斯拉體驗中心店。
據記者觀察,一個小時之內,至少有六七波顧客到店體驗、詢價。而汽車銷售卻說:「這是最近幾天顧客最少的一天了。」
新年第一天,國產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定為33.99萬元,相較之前48.8萬元的進口版,直降14.81萬元。
元旦3天特斯拉訂單達四五百輛
「全輪驅動,全景天窗,雙電機,純電動,594公裡續航裡程,1919升超大儲物空間,360度視野範圍,160米前置雷達,15英寸中央觸摸顯示屏……」濟南特斯拉體驗店裡的汽車銷售,熱情地介紹著一款1月1日剛到店的灰色Model Y。
這家店是濟南第一家特斯拉體驗中心店,於2019年11月27日正式營業。整個體驗店大廳內,總共放著四輛車,一輛黑色Model X,一輛灰色Model Y,一白一黑兩輛Model 3。比起售價較高的Model X的「高冷範兒」,新上市的Model Y和全新升級的Model 3,則以親民的價格,吸引了不少顧客競相上車體驗、試駕。
「1月1日至3日,短短3天,我們店裡Model Y的訂單量達到了四五百輛。」汽車銷售告訴記者,「在價格公布當天,有媒體報導說特斯拉訂單量激增,10個小時賣出10萬輛車,直接導致官網系統癱瘓好幾次。其實這個數據是被誇大了,沒有10萬輛,但是七八萬輛還是有的。」
記者了解到,現在如果要購買Model Y,只需在官網系統支付1000元定金便可完成預訂,剩餘尾款需在提車當天支付。即使現在預訂,最快也要等到3月份才能提車。
圖為原裝進口的特斯拉Model X車型。
粉絲難掩對特斯拉的喜歡
家在聊城的程興全,今年37歲,他於2019年5月底專程到青島,購買了一輛原裝進口的特斯拉Model X,總價花了78萬多元。
說起特斯拉一貫使用的「不定期降價」的銷售策略,程興全開玩笑說:「一降價就被『割韭菜』,我們特斯拉車友群裡一直在討論今天誰又被『割韭菜』了。」
儘管明知道被「割韭菜」,但是程興全依然保持對特斯拉汽車的喜愛。
「其實特斯拉降價,汽車自帶的程序系統和功能就會有所減少,附加值也會相應減少。」程興全告訴記者,到現在他的車已經行駛了將近兩萬公裡,沒有出現過任何故障,總體車況良好,這讓他覺得車買得很「值」。
在濟南市特斯拉體驗中心店,汽車銷售針對汽車降價問題也作出解釋,「以Model 3為例,最初上市時賣到40多萬,現在售價是24.99萬。但是40多萬元的汽車是純進口,本身就包含了稅費、運輸費,以及國內外差別較大的人工費用,並且不包括完全自動駕駛功能,僅這項功能就價值6.4萬元,並且可以在超級充電樁終身免費充電。」
在汽車銷售和消費者程興全他們看來,特斯拉實現國產,售價下調,是理所應當的,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
在汽車銷售和消費者程興全他們看來,特斯拉實現國產,售價下調,是理所應當的,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
國產新能源汽車有自信、不「陪跑」
在濟南市特斯拉體驗中心店採訪時,汽車銷售們會很自然地講起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提出的「四步走」計劃。特斯拉的「野心」,就是要努力為每一個普通消費者提供其消費能力範圍內的純電動車輛。
面對特斯拉的「瘋狂」降價,近日,國內的蔚來和小鵬等車企在面對媒體採訪時,也展現出了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自信。
1月3日,在蔚來二手車業務發布會上,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秦力洪明確表示,「蔚來不會跟隨特斯拉降價,我們會堅守自己的市場定位。」
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代表,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則對自家產品很有信心,「降價僅僅是營銷的方式而已,而且還肯定是『雙刃劍』。」
有業內人士分析,特斯拉實現國產後大幅降價主要還是對傳統豪華品牌車企有衝擊。以BBA(奔馳、寶馬、奧迪)為代表的傳統豪華品牌車企由於種種因素,在本輪全球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等變革中顯得步伐緩慢,導致很多原本潛在購買人群轉投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興新能源車品牌,蔚來、小鵬、理想實際上也是本輪應運車企變革而生的新勢力。這些新勢力車企如果自身定位和運營不出現錯誤,可以和特斯拉形成協同效應,促進整體新能源車銷量份額的提升。
這是一場誰與爭鋒的較量。
儘管特斯拉已在這條跑道上領跑了17年,但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誰是「後來者居上」,誰是真正的「黑馬」,誰是行業的顛覆者,一切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