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中風偏癱 打亂一家人生活

2021-01-14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8月7日訊 每個人都談癌色變,其實,癌症並不是我國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中風才是!

我國居民的死亡原因,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肺癌。

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統計,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中風,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於中風。

浙江省中山醫院針灸科韓德雄主任中醫師說,中風致殘率極高,約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各種功能障礙,如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失語、吞咽困難、記憶減退、痴呆、抑鬱等。

「肢體運動功能障礙也就是常說的『偏癱』最為常見,早期的針灸幹預治療,對肢體功能的恢復能起到很大作用。」他說。

燒飯時暈倒突發中風

中風擊倒了爸爸和一家人

75歲的陳大伯家住杭州濱江,平時除了血壓比較高,也沒什麼大毛病。今年4月初,他在家裡燒菜,突然感覺頭暈,右手、右腿發麻,呼吸也顯得急促。

被送到醫院,陳大伯確診為中風,接受了緊急治療,命雖保住了,但留下較為嚴重的後遺症:右側半邊身子幾乎沒法動,話都說不清楚,更別說自理。

痛苦的不僅是陳大伯,自那天起家裡也亂了套。

「母親身子也不好,沒法長期照料,我是獨生女,父親住院時我請了長假陪著,但很多陪護的工作他不願意讓我做。如果請護工,經濟壓力很大,我還有孩子要照料。」女兒說。

無奈之下,住在外地的婆婆趕來幫忙帶孩子,女兒和女婿輪流照料父親。住院一段時間之後,陳大伯病情未見起色,家人決定將他轉到浙江省中山醫院針灸科試試。「如果他能說話,完成一些簡單的動作,我們就很滿足了。」

剛進院,同科室的一位病人給了一家人很大的信心。

蕭山人張大姐,54歲,兩個月前中風,發病時意識障礙,右側身體不能動彈,但如今卻神智清楚,言語清晰,右側手腳都能完成抓物、踢腿的動作。

張大姐兒子說,因為和省中山醫院醫生熟,母親一發病就送過來了,急性期時接受了必要的神經內科治療,而及時的針灸幹預對中風後的各種功能恢復幫助挺大。

陳大伯一家有了信心,但韓德雄醫生還是強調個性化治療。陳大伯入院時舌苔很厚、口氣重、大便不通,再結合肢體障礙、言語不清的情況,他制定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恢復期的中風患者,治療肢體運動功能異常,有特定的穴位,尤其是頭部。」

經過近3個月的治療,陳大伯如今舌苔情況明顯好轉,能說一些簡單的話,肢體肌力評級從0級上升為2級。女兒感嘆,要是早點用針灸幹預父親恢復能更好。

發病3個月內是治療黃金期

建議針灸、康復「雙管齊下」

隨著求診患者越來越多,韓德雄醫生發現,腦中風呈年輕化趨勢。據統計,我國中風患者平均年齡為65歲,比美國年輕了7歲,調查發現,35歲以下人群發生中風佔總數的9.77%,以缺血性中風為主。

「長期熬夜、缺乏運動、高油高鹽高糖飲食,都可能導致中風年輕化。」他提醒,中風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中風偏癱患者恢復期長且可能伴有言語障礙,對心理和認知也會產生影響。

那如何減少中風後的後遺症呢?韓德雄醫生說,中風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早期針灸治療有利於儘早康復,半年之內是很好的恢復期,3個月內更是「黃金時間」。

浙江省中山醫院針灸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由它牽頭完成的浙江省重大公關項目中風病研究結果顯示,針灸對偏癱急性期、恢復期針灸治療效果更好。對中風後吞咽困難、記憶減退、失語、痴呆、抑鬱同樣有很好的療效。

「我們團隊在充分吸收多種特色針灸療法,如醒腦開竅法、靳三針療法、百會長留針的基礎上,辨證論治,分期診療,提出『三位一體綜合療法』。」韓德雄醫生說,從臨床上來看,針灸治療中風越早越好,而且需要辨證論治,聯合康復 「雙管齊下」效果更為理想。

如今,各方對針灸治療中風也更為關注。今年5月14日,浙江省中山醫院針灸科學科帶頭人方劍喬教授團隊主持的「中西醫結合綜合康復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和方案推廣」獲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該獲獎項目針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省內多家三甲醫院開展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其制定的診療方案在省內10家醫院進行推廣,培訓人次超過2800人,應用住院患者3000餘例,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患者及其家庭減輕了負擔。

相關焦點

  • 偏癱老人要避免保姆式養護 預防痴呆玩剪刀石頭布-廣西新聞網
    老人能自己完成的事情,子女不要代為完成家有偏癱老人要避免保姆式養護核心提示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鄧色迎)該怎麼照顧因中風偏癱的老人?怎麼預防老年痴呆症?介護一詞來源於日本,是指以照顧日常生活起居為基礎、為獨立生活有困難者提供幫助。其基本內涵為自立生活的支援、正常生活的實現、尊嚴及基本的人權的尊重和自己實現的援助。1老人偏癱也要做自己能做的事該怎麼照顧因中風偏癱的老人?
  • 中風偏癱、失語、吞咽困難、認知障礙,腹針治療選七穴
    中風之發生,病機雖較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溼痰)、氣(氣逆)、血(血淤)六端,其中以肝腎陰虛為其根本,此六端在一定條件下,互相影響,互相作用而突然發病。有外邪侵襲而引發者稱為外風,又稱真中風或真中;無外邪侵襲而發病者稱為內風,又稱為類中風或類中,從臨床來看,本病以內因引發者居多。
  • 九旬老人突發中風倒地,民警現場施救使其化險為夷
    牟警官憑工作經驗判斷,老人應是突發中風之類症狀導致昏厥。事不宜遲,他立即運用學到的突發疾病急救知識,現場採取救治措施,與保安特衛合力將老人扶起,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用紙巾擦拭他臉部,用拇指按壓臉部人中,同時讓保安特衛聯繫120急救人員。
  • 臺北老人悶死中風妻子,日本媒體揭開了長期看護家人的慘烈現實
    近日臺北檢察院以殺人罪起訴了一位老人,但考慮老人的動機和悔罪表現,建議輕判。被害者是老人的妻子,故意殺人,本應該被嚴懲的行為,為何建議輕判呢?原來老人的妻子已經臥床養病近30年了,還曾經7次中風,一直都是老人在身邊照顧。
  • 老人中風癱瘓,兒子照顧十幾天後用被子捂死:他本來就想死!
    在江蘇有位老父親因為中風了,他又回到嬰兒似的狀態,咱都說投桃報李,他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大兒子照顧了他一二十天,卻讓他死不瞑目!庭審現場,法官質問犯罪嫌疑人朱大川:「你晚上在那邊睡不好,老頭子經常喊你,你要買一點安眠藥給他吃,這個話你有沒有和你家屬說過?」犯罪嫌疑人朱大川回答:「我不記得了。」朱守仁朱大爺,83歲,年輕的時候也是幹活的一把好手,可人老了之後就會疾病纏身。
  • 10年裡3次腦梗2次腦出血,右側偏癱、失語一年半,靠胃管進食 如今...
    之後再隨院士石學敏教授,研習「醒腦開竅針刺法」,並將這些方法結合到劉氏中醫心法中,進行中風偏癱的治療。在河南行醫幾十年,2017年,劉永輝來到杭州。10年裡3次腦梗2次腦出血65歲範叔叔右側偏癱失語一年半範叔叔65歲,有高血壓史,卻不肯吃藥,生活習慣也不好。
  • 77歲偏癱老人臥床23年突然失明,醫生:任何人都能追求光明
    突如其來的失明77歲的老周患高血壓、糖尿病20多年了,在23年前工作中突發腦出血,導致右側肢體偏癱、失語。雖然家人精心護理,但是他的偏癱還是漸漸進展,最終只剩下左上肢可以活動。1年前,家人發現老周對移動物體和光亮的反應沒有之前敏感了,究竟是他的偏癱進展了,還是他的視力出現了問題?
  • 看霽達康復的康復機器人如何幫助中風患者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人中風,大約有500萬人死亡,500萬人治癒,500萬人留下殘疾。霽達康復的治療團隊向我們表示,中風後會出現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甚至癱瘓在床等一系列的後遺症症狀,所以中風後如果不及時進行神經康復治療,甚至會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很多人甚至會覺得中風瞬間能讓人失去生活的尊嚴。
  • 什麼叫做「小中風」 小中風五大症狀經常出現
    寒冷季節也是中風的高發季節,而中風死亡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發生中風之後想要身體完好無損,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在發生中風之前的幾小時或幾天,身體往往會出現一些症狀,這也稱為小中風。小中風又稱為中風預兆,一般患者在發生小中風後1-2周內會發生大中風,而如果能夠在小中風發作時及時治療,那麼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中風危害。
  • 血塞通軟膠囊治偏癱怎麼樣?血塞通的作用和副作用大嗎?看證據
    血塞通軟膠囊是常用的口服劑型,多用於中風恢復期,很多中風患者在出院時醫生都會開具這個藥,並叮囑長期服用。那麼,血塞通軟膠囊治中風偏癱究竟怎麼樣?血塞通的作用和副作用大嗎?能長期服用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血塞通軟膠囊具體是個什麼藥?
  • 中風非死即殘?了解這些或可救人一命
    腦卒中患者往往都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慢性病,對於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有所了解,但是當腦卒中真正到來時,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以致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如果能夠對腦卒中多一些認知,關鍵時刻或可救人一命。
  • 糖尿病引發腦中風 男子一覺醒來偏癱失語
    福州新聞網11月1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60歲的老孫平時沒啥不舒服,近日卻突然偏癱,走不了路,說話也變得含糊不清。經福建省級機關醫院醫生檢查,老孫系腦中風,病因與糖尿病有關。醫生提醒,隨著氣溫逐漸下降,腦中風進入高發期,市民要注意防護。
  • 中風的這幾大徵兆,家裡有老人的都必須知道!
    中風的這幾大徵兆,家裡有老人的都必須知道!中風是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中風是一種常發於中老年人群的突發性疾病,並且危害非常大,輕者會出現面癱、半身不遂等症狀,重者可能會導致死亡。同時,中風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很多中老年朋友對於中風都會談之色變。
  • 避免中風、記好這5個先兆、10個要點很關鍵
    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醫體融合,預防卒中」,口號為「科學運動,健康生活」。 每年會有新發病例300萬左右,有30多萬人死亡,目前存活的中風病人有800萬左右,且大部分有身體各種功能的缺失,出現臥床、偏癱、功能失調等。而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 高血壓竟是中風重要導火索!高血壓為何會是「大腦殺手」?
    高血壓中風多發於老年人,很多人認為腦卒中是「老年病」。據統計,我國腦卒中患病率以每年8.1%的速度增長,腦卒中患病率隨年齡逐漸上升,60歲至64歲達到患病高峰。然而我國腦卒中年輕化趨勢嚴重,腦卒中患者一半為30~40歲。這是因為中青年人工作壓力大,熬夜,飲食不規律,常伴有「三高」,不良的生活習慣使腦卒中易發。
  • 出現中風別忽視,小毛病可能有大危險,身體的症狀,要多重視
    導語:中風是中醫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一種腦血液循環障礙,主要症狀是突然暈倒,意識不清,嘴巴彎曲,語言困難和偏癱。由於突然發作,症狀是多方面的,病情迅速變化,善行的特徵類似於中風,因此被稱為中風和中風。中風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多。
  • 老人嗜睡的原因 4種原因造成老人嗜睡現象
    但是嗜睡有時候是身體疾病的預兆,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老人嗜睡的原因、老人嗜睡怎麼辦以及老年人嗜睡的危害,大家一起關注一下吧。老人嗜睡的原因1、環境因素老年人如果生活比較孤獨、單調,環境比較寂寞,再加上老年人由於體力欠佳,心臟功能不好,或患有骨關節病等,往往不愛活動,容易出現嗜睡。
  • 【科普】安宮牛黃丸是一款隨意服用的預防中風的保健藥嗎
    6、高熱神昏,中風昏迷等口服本品困難者,當鼻飼給藥。 7、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使用本品應遵醫囑。 8、過敏體質者慎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
  • 為什麼中國人容易中風
    為何中國人更易中風?幾個因素是關鍵 中風,包括出血性中風(腦出血)和缺血性中風(腦梗死),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和高經濟負擔「五高」特點。
  • 中風後該如何做針灸?頻率如何?過了黃金恢復期還有必要針灸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風病已經很常見了,中風後引起的一系列後遺症影響人們的生活。中風後的治療尤為關鍵,其中有很多治療方法,有物理治療、針灸推拿、功能訓練等等。其中,最關鍵的就少不了針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