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裡廢舊自行車怎麼清理?這裡的居民能用它換生活用品

2021-01-07 北京日報客戶端

廢舊的自行車和三輪車,佔地又不美觀,成了居民心中的一件煩心事兒。今天,玉橋街道玉橋東裡南社區以黨建為引領,開啟以舊換物活動,鼓勵居民用手中的廢棄自行車來兌換生活用品。

玉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薛美麗告訴記者,小區裡的「殭屍車」越來越多,佔了很多空間,導致居民日常使用的自行車都快沒地方放了。之前街道治理過好幾輪,也貼過告示請居民自行清理,但清理了一批又反彈一批,效果始終不明顯,居民們意見很大,成了大伙兒的一件煩心事兒。「很多居民的車不用了也不捨得扔,還當『寶貝』留著,也不讓我們清理,佔領了很多空間。」

此次,街道以黨建為引領,採取以舊物換新的方式,吸引居民主動前來參與。鼓勵大家拿著家中不用的廢舊自行車來換取生活用品。

上午10時,居民趙永利和王德明兩人相約一同前來,她們各自推著一輛家裡已經用不上的廢舊自行車,換取了洗滌靈、衛生紙等生活用品。「藉此機會把不用的自行車處理了,騰出地方挺好,還能換點實用的。」趙永利非常滿意這次的活動,稱此舉也算是幫了自己的大忙。

為了美化社區環境,街道還找來設計師,讓居民志願者一同參與設計了一面廢舊自行車改造的藝術牆面。記者看到,藝術牆上都是自行車的元素,有車輪、車座等,居民用毛線將車輪裝扮成了花球、波紋等不同的造型。

63歲的柳正寬就和20多名居民志願者一起參與了設計,他們拿著毛線,結合個人的想像,發揮創造,打造出不同的藝術造型。「挺有意思的,設計師給我們工具,讓我們自由發揮,動腦也動手了。」

一面藝術牆成了小區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居民們紛紛前來拍照留戀,「裝扮得真好,這下都不用去森林公園了,直接藝術牆前拍一張也挺好看。」居民們如是說。

廢舊自行車解決了,居民日常使用的自行車的停放問題也有了更便民的舉措。在每一棟單元門前,都施劃出了一個大約兩三平方米的「袋鼠」車位,這是可以讓居民停7至10輛自行車和三輪車的微車位。「自行車棚離居民有些遠,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就喜歡放在樓門口,方便出行。我們統一規劃好區域也是為了避免大家亂停放,影響小區整體環境。」薛美麗說。

據悉,以舊換新將作為一項長期活動開展下去,同時將根據居民的需求,不斷更新內容。「今天就有居民提出說,廢舊自行車換了,那廢舊的柜子怎麼辦,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問題。」玉橋東裡南社區書記胡海燕說,社區也將不斷搜集居民需求,按居民所需,幫忙解決各種難題,讓社區長久維持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

相關焦點

  • 「舊車換物」 「袋鼠車位」 通州這個街道清理「殭屍」車有一手
    廢舊的自行車和三輪車,既佔地兒又不美觀,成了居民心中的一件煩心事兒。近日,通州玉橋街道玉橋東裡南社區開啟以舊換物活動,鼓勵居民用手中的廢棄自行車來兌換生活用品。同時,針對居民樓門口自行車亂停放問題,打造「袋鼠車位」方便老弱病殘居民就近停車。
  • 紙箱、摺疊桌、廢舊自行車……北京社區樓道裡的雜物何時能清一清
    不少市民呼籲,這些影響美觀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的雜物,何時能徹底清一清?自行車電動車堵了半個單元門「這自行車在這兒放了得有幾年了,一看就是年久失修,人家也不要了。」家住豐臺區東大街西裡社區的陶女士每次帶著孩子下樓玩耍,看到堆在一層的廢舊自行車,就著實頭疼。
  • 居民無奈拉「飛線」?南京老舊小區電動車充電難題怎麼破
    交匯點訊 電動自行車充電導致的失火事故屢見不鮮,事故背後的「飛線充電」、樓道充電等現象屢禁不止,這一難題如何破?交匯點此前報導戳這裡。想實現充電安全和便利,能否兩全其美?交匯點記者今天再次實地探訪,發現南京已有不少老舊小區通過安裝充電樁的方式,率先讓小區居民實現「充電自由和充電安全」,消除了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
  • 老舊小區換新顏,楓林這些書記都用了哪些「法寶」?
    老舊小區換新顏,楓林這些書記都用了哪些「法寶」?在榮譽牆上亮出樓組長、黨代表、婦女代表、業主代表、志願者、樓道保潔員等名單,引導居民自覺愛護樓道環境。↑美麗樓道榮譽牆二是東四美麗樓道宣傳欄。居委通過居務會進行研究商討,設計了宣傳欄,再配以「磁性A4貼」張貼於每個門洞,既乾淨又整潔,讓居民能在第一時間看見發布的通告。
  • 老舊小區換新顏 居民生活「暖」意融融
    家住太原市小店區營盤街道長治路統建宿舍的趙增卯大爺家卻溫暖如春:窗臺上,幾盆栽植的多肉在太陽的照射下,泛著嫩綠嫩綠的光;臥室內,魚缸裡的金魚悠閒地遊來遊去;書房裡,老伴愜意地一邊曬太陽,一邊練著書法……  「自從去年老舊小區改造以來,窗戶上的玻璃換成了雙層中空玻璃,牆體外加了一層厚厚的保溫層。
  • 「舊貌換新顏」北京大興區老舊小區改造快馬加鞭
    私搭亂建拆除了,院內雜物清理了,地面重新鋪修了,車棚、娛樂設施都換了新裝……近期,大興區林校路街道林校北裡社區1號、2號、16號、17號院進行了提升改造,居民愉快的說:「現在一出樓門,看著院裡的敞亮勁,心裡都痛快多了。」
  • 清理小區「垃圾山」營造乾淨舒適環境
    東北網11月24日訊 幾日前,警衛小區居民路過警衛小區7號樓東側時,都不免用手掩住口鼻快速通過。原來,位於警衛小區7號樓東側有一處空地,一些建築垃圾臨時堆放在這裡,有的居民順手將生活垃圾也丟棄於此。前程社區的工作人員在巡邏時發現,該處已堆積成一座「垃圾山」,總是發出陣陣的惡臭味,居民出行也受到影響。11月16日8時30分,記者來到現場看到,警衛小區7號樓東側的路面上散落著許多塑膠袋和一些建築垃圾。在一處垃圾旁,工作人員及志願者正在清理。「警衛小區7號樓樓前的空地上有個土包,我們工作人員在巡查時發現,有居民將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丟棄到那裡。
  • 山西省資訊|山西太原:廢舊物品新玩法,社區居民「消消樂」
    山西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山西太原:廢舊物品新玩法,社區居民「消消樂」您家裡有沒有常年不用的舊物品呢?不過,在晉源區的新城社區,過去的半年時間裡,很多居民家裡的這些舊貨,就通過「以廢換新」的活動,妥善地處理掉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居民任彩虹:這衣服本身也就沒用了,能捐給有用的人吧,也挺好的,還能再換一個東西,還是挺不錯的。這裡是晉源區新城廣場,今天上午,「以廢換新」大型置換活動正在這裡熱熱鬧鬧地進行著,居民們拿著舊衣服、舊家具、紙板等,經過稱重後,換取食用油、洗衣液、衛生紙等各種物品。
  • 金地商務中心B座、文華美景、萬裡巷……這些小區被舉報!
    此外,在西餘窯小區1號樓西側路邊,記者看到這裡扔著一個舊轉椅,在靠近王陵路的小區門口路邊,扔著兩輛缺少車座和電瓶的電動自行車,車體已生鏽。I幢樓後最東側,單元樓道裡一輛電動車正在飛線充電,而該幢樓後已安裝有充電箱並能正常使用。
  • 小區「大管家」 居民貼心人
    這個亭子建設之初主要是方便居民休息、聊天,有時也會討論一些小區存在的問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次無意見聽到亭子裡的「聲音」,劉明先都會銘記於心,「我決定把這個亭子更好地利用起來,既然居民們習慣在那裡聚會,那我們就把亭子打造成收集居民群眾煩心事的場所!」
  • 舊址「新」家好風景 居民樂享新生活——南寧市高水平整治提升住宅...
    如今,一個個老舊住宅小區鳳凰涅槃,一批批高顏值、氣質佳的「新」小區應運而生,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極大提升。居民社區(望仙坡小區)內創城文明宣傳隨處可見。科學對標對表 高位整改提升住宅小區是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窗口,也是創城工作的難點所在。
  • 那些被換下來的廢舊滑板到底能做什麼?
    10月NIKE推出的Nike SB Dunk Low「Crater」,正是用回收的廢料進行製作的一款滑板鞋。 然而比鞋子換得更快的,還有板仔們的滑板,常規的使用狀態下,兩三個月就得換一次板面。小編作為一名不太勤奮的板仔,前前後後也已經換了十多塊的滑板,而一些玩得比較狠的板仔,換過多少次滑板估計已經不記得了,疊起來可能比自己還要高。
  • 整治「蜘蛛網」 小區「無線」好
    > 整治「蜘蛛網」 小區「無線」好「廢舊線纜和現用線纜混在一起,早該清理了。」
  • 普陀這裡來了「清道夫」!居民住了安全又乾淨!
    而樓道裡的雜物從圓桌臺面、自行車鞋架、到滑板鞋、拖把、紙箱、玻璃瓶……種類繁多、大小不一。「真的是啥都有,有些是居民嫌擺在家裡不好看又不忍心丟掉的,還有些是居民囤積在外面,準備攢夠一波再去賣廢品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發現了一臺壞掉的空調外機。」劉震告訴記者。針對不同的樓道,按照堆物數量、堆物種類進行了分類掛圖。
  • 安慶多家小區樓道變成「雜貨鋪」 相關部門:公共消防通道不得佔用
    記者探訪:老舊小區樓道堆放雜物在國泰商業花園小區,記者發現,個別樓棟走廊裡放著廢舊易拉罐、兒童玩具、塑料瓶等物品,一些樓棟前還放著廢舊家具,外觀大部分已腐爛,上面已經積滿了厚厚的灰塵。且大多樓道轉角處或多或少都放著一些雜物,這使得原本就不太寬敞的過道擁擠不堪。「這些都是業主不想要的,很多業主又不想扔,所以就堆在外面了。」小區居民黃慧說。
  • 解決居民「急難愁」小網格發揮大能量
    社區晨報記者 嶽敏平日裡遇到困難,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找樓組長、找居委會幹部,而在長寧區周家橋街道,大家可以直接去找「網格長」。經過了長達3年的實踐付出和經驗積累,如今的黨建格長制建設更加成熟,網格覆蓋面也逐步擴散至更多與屬地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
  • 北京西城區新安中裡部分居民用「破爛兒」佔車位 消防通道難保障
    新安中裡居民於先生每天晚上回家都格外小心,小區內道路狹窄沒有路燈,道路上很多自行車和釘在地上的鐵鏈已經延伸到了路邊,稍不留神就會被絆倒。「這些都是小區居民用來佔車位的,只要車不回來,這些東西就在這裡放著,太危險了,所以我打了12345,看看能不能解決。」
  • 「小裡幫忙」渭南一小區「私接」水管被停水 居民生活受影響
    11月18日上午,在站北路濱河小區,一名居民推著一輛自行車,後座上載著一個裝滿水的水壺。他說,家裡沒水他只好到外面去接水,但這也不夠家裡用。居民楊先生說,停水是從11月13日下午3時許開始的,家裡沒水他詢問左鄰右舍,才得知整個小區都停了水。
  • 泰和公寓:居民自治 17年老舊小區「蝶變」
    別看現在的泰和公寓這麼幹淨整潔,以往的它可不是這樣的:環境髒亂差、綠化滯後……老舊小區存在的「頑疾」,在泰和公寓一個也不少。如今,以往雜草叢生的綠化區變成了紅花綠葉的景觀帶,路面破損的小巷變成了乾淨整潔、綠樹成蔭的步道……泰和公寓究竟是如何蝶變成如今的市級文明小區的?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北京市朝陽區勁松北社區老舊小區換新顏
    209號樓附近,殘存了幾十年的雜亂停車棚搖身一變成了時尚的「匠心工坊」,為附近居民提供針頭線腦、換配鑰匙、換電池等便利生活服務。車棚的另一邊則升級成智能車棚,為電動自行車等提供充電服務。廢舊車棚改造後的「匠心工坊」,為附近居民提供針頭線腦、換配鑰匙、換電池等便利生活服務社區南大門進門右手邊的理髮店牆皮掉了一大半,窗戶歪歪扭扭,成了「老破小」的典型,店主原本以為這個理髮店會在改造過程中被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