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鳳公然挑戰華雄,未過一招,便命喪黃泉

2020-12-18 熱愛歷史的貓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歷朝歷代都無法避免戰亂之苦。然戰火瀰漫各地的年代當屬三國時期。三國時期,梟雄之間的故事傳唱大江南北,比如說曹操、孫權、劉備、司馬懿、諸葛亮等等,甚至官渡之戰、空城計、草船借箭一系列的傳奇故事更是使後人瞪目結舌。常言道:「亂世出英雄」。在三國動亂的時期,有戰爭就有俘虜,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有人建功立業,亦有人棄主投敵。但也有部分英雄猶如剎那煙火,過眼雲煙。與此同時,與英雄有關啼笑皆非的故事也在三國時期不斷上演。

東漢末年時期,也就是三國時期的初期,董卓還在漢室大堂禍亂朝綱之時,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高舉漢室大旗,齊力討伐董卓。當然這個時候曹操以及袁紹、劉備等人還是一個戰盟裡的搭檔。袁紹在中原大地上威望極高,再加上其世代輔佐漢室,論兵力與威望,袁紹當屬亂世之下的帶頭人。所以袁紹理所應當被選為盟軍的統領。為漢室替天行道,誅殺董卓。而與此同時,猶如小綿羊一般聽之任之的各路諸侯,假裝獻媚,實則各懷異心。

袁紹作為頭領,率先舉旗開始討伐,曹操以及孫堅等人紛紛追隨。不過話說回來,袁紹與其他盟友看似兵強馬壯,但卻並未使董卓退卻,所以他並不會坐以待斃。董卓雖是漢賊,但身邊的將才卻是雲集,比如華雄和呂布等人。個個驍勇善戰,絕不輸於袁紹身邊的猛將。為了抵抗董卓的軍閥,必先斬殺董卓身邊的核心人物才可以獲勝。這個時期,袁紹身邊有一人主動請命,願意去斬殺華雄。這個人就是潘鳳。潘鳳因其個子極高,且猛力過人,在當時袁紹的軍隊,是很顯眼的一位將士,其驍勇很受軍中將士的欽佩。所以潘鳳主動請求出戰,必然是有信心將華雄斬於馬下。

然而,事出意料之外,華雄與將士潘鳳不過是一輪較量,未過一招,潘鳳便命喪黃泉。戰敗的消息傳到將軍袁紹的耳朵裡後,袁紹氣得大呼大叫。首戰告敗,自然是漲了敵軍士氣,滅了自己威風。 俗語有言曰:「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潘鳳看似威猛卻不勝兵力的結局,看似充滿了諷刺,而這也恰恰說明了當時袁紹用人不察。而正是潘鳳這小小的一次露臉,公然挑戰華雄的爆笑故事,卻成為了中國三國時期歷史上的一個爆笑點,也為後來袁紹幾十萬大軍大敗曹操埋下伏筆。雖得人才得天下,但識人、用人更是重中之重,三國時期的諸多英雄故事依舊被後世廣為流傳。

相關焦點

  • 上將潘鳳的人生滑鐵盧,實力可與華雄一較高下,兩個錯誤讓他必敗
    ,諸多勢力為了一統天下而徵戰數十年,期間經歷過無數次令後世都神往的大戰。然而,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這些人揚名天下的同時卻有著許多的將領們成為他們的墊腳石,從側面烘託了他們強橫整個時代武力。正如溫酒斬華雄這個故事可不就是烘託關二爺用的。而這些死去的將領中,則有這麼一位猛將令人惋惜不已,他就是潘鳳。
  • 孫堅戰敗潘鳳戰死,關羽溫酒斬華雄,曹操為何不讓夏侯惇典韋許褚出戰?
    在三國名將中,死得最憋屈的可能就是董卓麾下的驍騎校尉華雄了——在他的大刀之下,江東猛虎孫堅狼狽而逃,上將潘鳳身首異處,但是關羽在轉瞬之間,就把他的首級扔在了十八路諸侯面前。羅貫中甚至都沒寫關羽斬華雄用了幾招,這可能是因為陣斬華雄太過容易,整個戰鬥過程乏善可陳。
  • 「關西呂布,關東潘鳳」,虎牢關五虎之一的潘鳳為何千年後爆紅?
    的他,毅然決然的拖著日趨嚴重的病軀在關前與華雄展開殊死的搏鬥,試問手握180斤大斧以一力降十會見長的潘鳳,又怎會是敏捷系華雄的對手呢,即便如此,雖然潘鳳最終被斬,但其氣勢絕不落華雄分毫:「陣前殘肢斷劍高積如山,上將潘鳳靜立其上,背中數箭,口餘黑血,雙目已閉,面含微笑。」
  • 華雄的武藝到底什麼水平?為何除了關羽無一人應戰?
    董卓仗著有呂布這個乾兒子而獨霸朝綱多年,並且還與18路漢家諸侯展開過大戰。就在呂布還沒有出馬的時候,董卓手下的華雄就把諸侯們揍得幾乎找不著北,好在後來關二爺看不過眼才出去一刀劈了華大猛男。當時董卓把持朝廷,於是曹操、袁紹聯合其他16路大佬一起討伐董老闆。
  • 潘鳳:三國中最搞笑的武將,出場就被敵軍斬於馬下
    董卓成為中郎將後回到西涼掌權,董卓很有手段,輕易擊敗了韓遂、馬騰收復部分失地,華雄在某一次作戰中被董卓俘虜。董卓和華雄算是同鄉,因為欣賞華雄的勇武特意招他為部將,從此華雄成為了董卓手上一把刀,幫他攻打韓遂馬騰,後來又轉戰塞外,和羌族人,匈奴人作戰,曾經斬殺不少敵軍大將。因為戰功彪炳,華雄在董卓陣營內職務越來越高,虎牢關之戰時已經成為都督。
  • 7隻水獺捕殺鱷魚,不到3分鐘,鱷魚便命喪黃泉!
    7隻水獺捕殺鱷魚,不到3分鐘,鱷魚便命喪黃泉!野外的水獺一般是生活在河流以及湖泊一帶。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就是水裡的魚。7隻水獺捕殺鱷魚,不到3分鐘,鱷魚便命喪黃泉!一隻水獺吃飽喝足之後就準備找一個地方休息一下。可以看到水獺找到這個地方周圍都有鱷魚的身影,可是這隻水獺卻不在乎,自己睡自己的。主要是因為水獺雖小,但是它們的捕食能力是不容小覷的,一隻鱷魚在樹蔭底下埋伏的時候被幾隻水獺發現了,水獺憑藉高超的潛水能力靠近鱷魚。
  • 《三國演義》裡三大經典畫面:吾有上將潘鳳、奉先何在、誰敢敵我
    華雄心想,我是上單,看呂布這意思,孫堅是只菜雞,我上我也行啊!不行,一血不能讓:「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華雄引鐵騎到汜水關後,意氣風華,主動挑戰,先後殺死了孫堅手下的祖茂和袁術手下俞涉,一時風光無二。 此消彼長,討董聯盟接連失利,袁紹這個盟主發愁了:「還有誰敢去戰?」
  • 華雄單挑甘寧凌統周泰太史慈,結局如何,華雄武力在三國排第幾
    華雄然後就是華雄不到三個回合斬殺袁術驍將俞涉,數個回合斬殺了冀州上將潘鳳,注意潘鳳是上將,什麼是上將?一般來說是指一個地方軍隊中最能打仗的武將,潘鳳來自冀州,冀州自古以來就是人傑地靈,而潘鳳能成為上將,武力自然不會弱,但是數個回合就被華雄殺死。
  • 被低估的歷史人物,上將潘鳳,他絕對不應是小說的結局
    潘鳳在小說裡面是一個很低調的人物,被華雄一刀斬於馬下的他,實在是配不上一個上將的名聲。然而小說和戲劇本身就具有自身的不足。那麼翻開這些小說,我們來看看被低估的歷史人物,上將潘鳳,絕不應該是小說中所說的結局。 在三國的正史裡,一直有這樣的一句話:關東潘鳳,關西呂布。既然能夠和呂布同名的人物,自然不會是很差的一位將軍。因此小說裡面對潘鳳的描述恐怕是有一定的誤解。
  • 十八鎮諸侯被華雄堵在汜水關,除了關羽,還有誰有實力斬華雄?
    東漢末年,西涼刺史董卓以平亂為名入駐京城,自此他便「挾天子以令諸侯」並做出了許多倒行逆施的事,而他的所作所為也遭到了人神共憤,隨後,天下的十八鎮諸侯從各地出發前往京城討伐董卓!當他們到達汜水關時,遇到了董卓手下猛將華雄的攔截,於是雙方便在汜水關外擺下了戰場廝殺了起來。在這一過程中,華雄一回合斬殺了鮑忠,三回合斬殺了俞涉,不多時斬殺了潘鳳,並且還在偷襲孫堅時斬殺了他手下大將祖茂。連殺四將的華雄曾一度讓「盟軍」將領們心生膽寒了,沒人敢再去挑戰華雄。
  • 上將潘鳳和萬人敵邢道榮,這兩人到底誰更強一些
    在《三國演義》裡有不少自詡高手的庸將,邢道榮和潘鳳就是其中之二。原本在演義裡他們戲份不多,出場沒多久就領了便當直接退場,屬於標準的雜魚級龍套。不過這些年來因為新版電視劇裡的臺詞,一時間在網上邢道榮和潘鳳倒也成了網紅。
  •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華雄在營外挑戰,曹操為何不派夏侯惇等人出戰
    華雄也沒讓董卓失望,一到汜水關就斬殺了濟北相鮑信的弟弟鮑忠。接著華雄夜襲孫堅大營,將孫堅擊敗,還殺死了孫堅手下大將祖茂。  意猶未盡的華雄又到聯軍營前挑戰,先後殺死了袁術手下驍將俞涉和韓馥的上將潘鳳。一時眾諸侯都面上失色,袁紹感嘆手下顏良、文丑不在身邊,無人能敵華雄。幸好關羽主動請纓出戰,將華雄斬殺,才解了聯軍之危。
  • 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河北四庭柱斬得了華雄嗎?
    再來說張郃張郃可以說是運氣不太好,除了與關羽未交過手外,在剩餘四虎手下基本上都吃過虧,看下張郃的交手記錄。好基友高覽被趙雲一槍刺死後,與趙雲打了三十回合跑路,葭萌關打黃忠,打了二十多回,眼見後路被嚴顏抄家了,立馬撤退,在瓦口關與張飛大戰五十回合不敵逃跑。潼關之戰,被馬超二十回合擊退。
  • 華雄斬將闖關,十八路諸侯束手無策,曹操手下6將為何按兵不動?
    前言:在《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的故事非常精彩,講的是關羽在十八路諸侯無人敢應戰之際挺身而出,面對嘲諷關羽憑藉自己的實力,在酒溫未散之前將華雄斬殺了,讓十八路諸侯面面相覷的一個故事,體現出關羽的勇猛,當然這僅僅是小說,真正歷史上華雄被孫堅所殺,以下分析僅針對小說來講。
  • 華雄秒殺祖茂,武力能否稱雄江東十二虎臣?至少有兩人比他還厲害
    華雄是董卓帳下驍將,也是關羽遇到的第一個強勁對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在汜水關和虎牢關連番受阻,其中逞威汜水關的正是華雄,眾諸侯麾下有鮑忠、祖茂、俞涉和潘鳳四大猛將都被華雄斬殺,就連孫堅也敗在華雄手下,以至於華雄耀武揚威:「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
  • 虎牢關若沒有關羽,誰還能斬華雄?在場的只有他能做到
    而董卓知道後,華雄就成為了董卓的先鋒。華雄在虎牢關前叫陣,各路諸侯多次派出將領都沒有將其斬殺,最後還是關羽出面才將華雄斬殺。那麼要是關羽沒有在虎牢關中,又有哪些人能夠去斬殺華雄?首先分析一下在場的有哪些諸侯,而在這些諸侯中袁紹,劉備,孫堅,馬騰四人的實力比較強,因此他們手下能人比較多,因此如果要找出斬殺華雄之人,只能靠他們。
  • 華雄囂張叫陣,張飛為何默不作聲?原來他早就看透了背後的潛規則
    別以為十八路諸侯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華雄,真要對付不了他們還不如趁早解散。十八路諸侯聯盟討伐董卓,誰都知道一開始的功勞最好賺,往後大BOSS呂布、董卓出場了,功勞就難拿了!所以一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的諸侯都開始做小動作。比如說鮑信就讓弟弟鮑忠搶在孫堅之前攻打汜水關。
  • 東潘鳳、西呂布、南曹性、北道榮,4人武力對比,該怎麼排名?
    比如演義中的三性家奴呂布、大斧饑渴難耐的潘鳳、射掉夏侯惇眼睛的曹性,聽吾之名嚇汝一跳,讓張飛趙雲諸葛亮這樣組合才能打敗的上將邢道榮,他們被戲稱為東潘鳳西呂布南曹性北道榮,算是用金庸先生的南帝北丐東邪西毒來闡述四位將軍的勇猛。四位戰將在我們認知中除了呂布之外其他三位好像就是搞笑一般的存在,其實這是我們存在的一個誤區,四位論戰力而言對得起東潘鳳西呂布南曹性北道榮的稱號。
  • 關羽溫酒斬華雄的細節便是證明,難怪他能成就...
    在新三國的改編中,應該以「關羽溫酒斬華雄」改編的最為成功。關羽之所以能在溫酒之際斬殺華雄,全是因為劉備所說的一句話,足以彰顯出劉備的用人之道和心計。 十八路諸侯相聚虎牢關,每個人都想著建功立業,可第一場戰就被猛將華雄挫敗。華雄用竹竿挑著長沙太守孫堅的旗幟,在寨外大罵眾諸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