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陳甘露 湯晨 實習生姚竣傑
2008年8月22日的八點不到,廣漢市三水鎮中心村一百多名村民湧到了陳家均的小院,熱情的陳家均和譚金英夫婦早就借來一臺大電視,擺好了煮花生、瓜子、茶葉和幾大壺開水。陳家的女兒陳朝霞即將出現在電視畫面裡,她是中國女曲的隊長,北京奧運決賽夜她們對陣世界第一的荷蘭。
一個多小時的比賽結束後,村民在陳家均的院子裡放起了鞭炮兒,噼裡啪啦的火炮聲在安靜的夜空久久迴蕩。這裡走出了一位北京奧運會亞軍。這枚銀牌不僅是中國曲棍球歷史最好成績,也是那一屆奧運會集體項目的最好成績。
她曾是省隊最能吃苦的人
陳朝霞的辦公室和曲棍球的訓練場只隔一條馬路,這條位於成都三環路外的小道,車子開得非常野,總會捲起一大股沙塵。
訓練場裡沒有人,「大娃娃們去參加全錦賽了,只有小娃娃們在力量房訓練。」球場的牆壁上,貼著四川女子曲棍球隊的戰績、球員和教練的照片,一張張有年代感的全運會集體合影裡,都能找到陳朝霞的身影。
陳朝霞選擇曲棍球其實是被動的,1990年還在廣漢業餘體校練田徑的她,被推薦給了省隊教練孔慶傑。當時,推薦她的教練說,陳朝霞的優勢或許現在還沒有表現出來,但她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是很多小隊員所缺乏的,只有願意刻苦訓練的人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果然,在省隊的六年陳朝霞是最能吃苦的那一個,早上6點起床,出早操,吃早飯。然後訓練到中午,午休約1個小時。下午3點,又開始練習,直到晚上七八點才結束。回到宿舍,9點半必須上床睡覺。沒有周末,沒有逛街,每天就這樣重複。不論是當年帶她的孔慶傑,還是後來帶她的楊紅兵,每一位教練記住陳朝霞的都是她的能吃苦和不怕練。
曲棍球需要體能,需要技術和力量,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訓練量積累,曲棍球日曬雨淋的苦,只有練過才能懂。6年的省隊基礎後,陳朝霞進入了國家隊。「1996年1月份,我被尤寶東教練選到國家隊去訓練。那個時候就很激動,覺得自己練了這麼幾年真的沒有白付出。」
魔鬼教練金昶伯麾下的「最佳射手」
來到國家隊不久,陳朝霞的那股激動和開心就被「魔鬼訓練」衝淡,「第一眼看起來,感覺他挺慈祥的,可後來才知道金教練是一個『魔鬼』!」不管天氣多麼惡劣,都必須奉行「一日四練」的原則:早上6點開始出早操,跑4000到5000米,上午的訓練從9點到12點,下午是3點到7點,晚上還要練力量或者看比賽錄像。
20多年過去,陳朝霞依然記得有一次處罰。「當時,我們國家隊跟廣東女隊打比賽,金指導要求我們打進10個球,我們只進了1個。比賽後就罰我練衝刺,一直練到晚上6點還沒完成,就先去吃飯,吃了飯後又到場地上練,直到晚上11點過才把所有罰的任務完成,第二天早上6點照常起來,早操繼續跑4000米。」
不知道練吐過好多次,也不記得多少次晚上10點、11點才結束訓練。中國女曲在金昶伯的魔鬼訓練下,第一次出成績是2002年釜山運動會,中國女曲第一次拿到了亞運會冠軍。「當時我們擊敗的就是韓國隊,我記得韓國好多球迷現場都在罵金老師,真的和《奪冠》裡面罵郎平的情節一模一樣。」那一屆亞運會,中國隊進了7個球,其中4個都是後衛陳朝霞射進的,她得到那屆亞運會「最佳射手」。同樣是2002年,中國隊又獲得女曲世界錦標賽冠軍,成為繼女排之後中國第二個球類集體項目的世界冠軍。
復出收穫北京奧運會銀牌
20多年的曲棍球生涯,陳朝霞記憶最深的一場比賽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隊第一次闖入奧運會半決賽。「我們是有機會衝擊獎牌的,半決賽我們與德國隊打。之前在教學賽中都是能贏她們的,然後在這場半決賽中,我們全場也壓著她們打,但是得勢不得分,就是不進球,後來加時賽完了打點球,我們就輸給德國隊了。」受低落心情的影響,中國隊後來在三四名比賽中也輸了,「其實那一屆奧運會對我們來說機會很大的,沒有抓住,大家都很難受,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曲棍球人也沒有放棄,從頭再來。」
從頭再來,說起來容易,備戰北京奧運會前,陳朝霞已經退役了,但國家隊的一聲徵召,她又回去了。此時的她已是國家隊的核心,也是隊裡的精神領袖。半決賽,她們再度和德國隊「狹路相逢」,四年前的窩囊的平局讓姑娘們憋了一口氣,3:2擊敗對手,歷史性挺進決賽。那枚寶貴的銀牌是中國女曲目前為止在奧運會上的最好成績,也是幾代人的付出和努力,她們從倒數第二到世界冠軍、奧運銀牌的傳奇被譽為「冰山雪蓮」——「永不言敗,就是在困難的時候,在逆境中也能堅持不懈地努力,就像冰山雪蓮一樣耐得住寂寞,在山崖上的絕縫中生存。」陳朝霞說,這也是四川女曲的精神。
從臺前到幕後「大姐大」離不開曲棍球
35歲那年,陳朝霞「高齡退役」,但她依然沒有離開這支隊伍,從教練幹到了棒壘曲中心人事科,真正地從高光的領獎臺、流汗的賽場走到了幕後——運動員的籤證、訓練補貼、機票……每天迎接她工作的開始,不再是早上六點半的「早操」而是事無巨細的繁雜。「我三個角色都擔當過,所以我能體會三種不同角色的辛苦。做行政以後更能體會到,我們運動隊取得的成績和後勤工作人員的默默奉獻是分不開的,以前我都是在臺前,現在到了幕後才知道,其實在後勤也挺辛苦的。」
20多年的運動員生涯,陳朝霞其實還是有過遺憾,「參加了三屆奧運會、三屆亞運會、四屆全運會、三屆世界盃,然後有7次世界冠軍。除了奧運會最好成績是拿了銀牌,然後世界冠軍杯拿了冠軍,亞運會拿了冠軍,唯獨就是全運會沒有取得冠軍,所以對我來說也是挺遺憾的。」
不過這個遺憾在2017年被陳朝霞的小師妹彌補上了,她們在點球賽落後、受傷的逆境中拼贏了遼寧隊,這支建隊以來一直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傳統強隊終於在2017年加冕,那一天的全運會領獎臺上,有攙扶著的、有哭著的、也有大笑的,現場得見四川女曲登頂,陳朝霞熱淚盈眶。
2017四川女曲登頂全運會冠軍
四川女曲的隊徽是一匹狼,象徵著這支西部勁旅的「狼性」,狼是扎堆的動物,也最講究團隊協作。走進球場上,放眼望去這片熟悉的球場,陳朝霞忍不住摸了摸球桿,「我覺得主要還是一種精神傳承,你看到她們光輝的一面,但你不知道後面付出了什麼。就像冠軍只有一個,但第二名第三名一樣付出了。當你走下領獎臺以後,一切從零開始,你不可能永遠拿著一個時期的成績過一輩子,你每時每刻每個階段都必須努力付出,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才能學到你想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