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2020年佛山企業100強」正式出爐,這是佛山第二次發布企業百強榜單。榜單以2019年企業營業收入作為入選和排名依據,其中,碧桂園控股、美的集團作為營業收入「千億級」企業,蟬聯冠亞軍,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海信家電、中國聯塑、海天味業等企業躋身前十。
現場還發布了《2020佛山企業100強發展報告》。從統計數據看,佛山企業100強總營業收入達15711.5億元,入榜門檻接近27億元。那麼,佛山企業100強實力到底有多強?在五區及鎮街分布中有何特點?集中在哪些產業領域?南都記者通過數據,挖掘這些「頭部」企業的特點,看看他們如何推動佛山產業結構優化和高質量發展。
「馬太效應」顯現
碧桂園、美的總營收7600多億元
就總體而言,2020年佛山企業100強總營業收入為15711.5億元,較2019年的13463.6億元增加2247.9億元,增長率16.7%。
碧桂園控股、美的集團兩家千億名企蟬聯榜單冠亞軍。營收合計達7641.24億元,佔佛山100強企業總營業收入的48.63%。其中碧桂園控股的營收再創新高,達4859.08億元,比上年増長1068.29億元,増幅28.18%,對2020年佛山企業100強新增總營業收入的貢獻達47.5%。
更值得關注的是,兩家「巨無霸」企業營收總額比去年增加1232.25億;20家百億級企業,營業收入比去年增加989億元。可以計算出,2020年佛山企業100強新增總營收,幾乎就是由這22家企業貢獻的,大者恆大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
此外,佛山企業100強排位競爭相當激烈,每家企業都面臨「被插隊」,甚至「被擠佔」掉隊的風險。與2019年的榜單相比,2020佛山企業100強榜單中出現了17家新面孔,這也意味著有17家企業落榜了。仍穩守榜單的83家企業,大部分在排名上都有變動。有41家企業排名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廣東星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從去年的81位上升到40名;南興天虹果仁製品,從99名上升到60名。但也有38家企業排名下降,有3家排名驟跌30-35名。
企業強壯指數 佛山略高於寧波
在本次榜單解讀中,佛山企業兩會執行會長、佛山商道學院院長楊望成博士引入了企業強壯指數的概念,以企業百強總營收與地區同期GDP的比值,來衡量這些「頭部」企業支撐作用。2019年佛山GDP為10751.02億元,按照公式計算,佛山百強企業的強壯指數為1.46。
從全省層面看,2019年廣東省的企業強壯指數為0.59,其中,廣州市1.56,深圳市2.62。可見佛山企業100強的強壯指數與深圳有較大差距,且略低於廣州,但遠高於廣東省全省平均水平。
放眼全國,在可以根據公開數據算出企業強壯指數的城市中,寧波市GDP與佛山最為接近,2019年寧波市企業強壯指數為1.44,與佛山2020年數據非常接近。成都企業100強總營收與佛山最接近,2019年成都企業強壯指數為0.98,明顯低於佛山。
鎮街各顯神通 近七成上榜企業在南順
縱觀佛山企業100強在五區及鎮街的分布,也能看出不同區位對「頭部」企業的吸引力。在區級層面,南海區數量最多,有36家企業上榜;順德區「急起直追」,比去年增加1家上榜企業,共33家,且由於兩家千億級企業都在順德,極大拔高了該區總營收水平。如果剔除碧桂園和美的的影響,順德31家上榜企業總營收3056.76億元,均值仍略高於南海區。此外,禪城區上榜企業比去年減少3家,記者從側面了解到是由於企業總部搬遷原因所致;三水區增加了3家。
在鎮街層面,佛山34個鎮街中,目前仍有南海丹灶、順德均安、杏壇,三水蘆苞、白坭、大塘、雲東海,高明明城、楊和、更合共10個鎮街還沒有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數量前三的鎮街為大瀝鎮、北滘鎮、獅山鎮,總營收前三名是北滘鎮、大瀝鎮和獅山鎮。其中,北滘鎮上榜企業主要集中在房地產行業、家用電器製造、電機製造等,現代產業體系相對完善;大瀝鎮則是集中在批發業、建材及化工產品批發,體現了商貿強鎮的力量。
值得留意的是,從地圖上看,佛山百強企業的分布呈現從東往西的梯級分布特點。東部大瀝、桂城、北滘、容桂等與廣州連接緊密的8個鎮街,集中了51家百強企業;中部8個鎮街有38家企業上榜,但南海西部三鎮到高明區全境的8個鎮街,只有4家企業上榜。可見,佛山東西部區域經濟發展仍有待進一步平衡。
三產結構更優 製造業仍是佛山產業脊梁
從企業的主體屬性來看,上榜的100家企業中,有81家是民營企業,總營收佔百強企業總營收的87%,充分反映了佛山民營經濟發達的本色。但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壯大,更需要資本力量「加持」,上市,成為企業發展重要推進器。今年上榜的百強企業中,有上市公司27家,總營收10104億元,佔百強企業總營收的64.3%,足見資本的強大力量。
從產業分布來看,百強企業中,第三產業營收佔比佔60.5%,第二產業佔39.5%。在《佛山市2019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佛山三大產業結構為1.5:56.2:42.3。而佛山企業百強的三產結構為0:39.5:60.5,經濟結構更優,呈現生產性服務業+優勢製造業的產業特點,這說明了佛山百強企業不僅在規模上有優勢,在產業結構和高質量方面也起著重要的領航作用。
具體在產業而言,上榜企業中,製造業總營收5897.7億元,佔百強企業總營收的37.5%;第二名是房地產業,佔比為34.2%。說明製造業仍然是佛山產業經濟最堅實的脊梁。上榜的製造業企業多集中在電器電子、設備製造、非金屬製品、金屬行業等。此外,上榜企業中,汽車製造業企業總營收達577.9億元,醫藥製造業企業總營收達143.2億元,這些現代製造業迅速崛起,為佛山製造注入了新動能。
在服務業方面,房地產業總營收佔服務業總營收比重高達56.5%,生產性服務業佔比40.2%,還有3.3%的生活和社會服務業。如果剔除了房地產業後,佛山生產性服務業的特徵非常突出。其中,批發業營收超2000億元,商務服務業超千億,貨幣金融服務、研究和實驗發展都有百億元以上的營收。值得思考的是,從佛山城市和產業升級的需求來看,社會和生活服務業的「短板」仍需加快補齊。
採寫:南都記者 關婉靈 實習生 劉鈺瀅 通訊員 陳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