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年講的這個電影一開始有這樣一段獨白:如果提前了解你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你要面臨的人生道路註定充滿坎坷和抉擇,而電影裡也講了不同時代的人他們所面臨的不同困難。這就是《無問西東》。
電影裡講了四代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阿年看到了他們在面對人生路上的選擇的時候,那種迷惘,但好在,時代精神的力量是有傳承的,他們在優秀的前輩那裡繼承了一種文化自信和民族氣節,這也成了他們選擇去追尋內心真實的力量來源。
故事從現代社會的張果果開始,他是一個廣告策劃公司的精英,因為為奶粉提案而認識到懷有四胞胎的一個家庭,但是提案的失敗,讓公司直接放棄了扶持這個家庭的承諾。張果果在幫他們租房,出醫藥費,取名後,面對同事衷心的告誡:有的人類的貪婪的,說不定你小小的善意會讓他們更加得寸進尺。這也讓張果果開始對人性,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產生了懷疑。不過,在清明節這天,父母不顧人潮擁擠,交通堵塞也要去給為拯救他們而犧牲的邊疆醫生李想掃墓,讓張果果對人性的善良有了自信。當然,結果是讓人欣慰的,四胞胎的家庭不是不懂感恩的寄生蟲,他們為張果果送來了四隻胎筆,這是對他善意最大的回饋和精神支柱。
給張果果人生導引的爸爸口中的李想,他和發小王佳敏還有陳鵬都處在動亂年代。他為了能夠支援邊疆,實現內心民族大義的理想,不惜犧牲了自己的夥伴,王敏佳。王敏佳是個善良且敢於出頭的人,因為師母家暴自己敬愛的中學老師,他和陳鵬模仿同學筆記寫了封匿名批鬥信給師母,想要進行恐嚇,讓她有所改正。不料事後卻被師母告到學校,並被誣陷成踏足他人家庭的第三者,但面對眾人批鬥和毆打的時候,李想沒有站出來。最後救他的是陳鵬。
陳鵬他是一個把愛情置於理想前的人。但是因為愛情的失意,他毅然決定投身為中國核事業研究。在電影裡,當王敏佳受到所有人不辯是非的殘害後,是他單純炙熱的愛給她「託底」,讓她在那個時代堅強的活了下去。而他內心那種堅決和善良都是來自於幼時給他們在空中送來食物的空軍「晃晃」。因為他接受過別人給的善意,所以他無私的將自己奉獻給了祖國,給了危險又偉大的核試驗。
「晃晃」就是抗爭年代的沈光耀。因為當時日軍對中國的侵略,大批的知識青年,教授都從北京,廣東沿海等地轉移到中國中部,西部,最終在川渝成立西南聯大,沈光耀也和著眾多學生一起在那個戰亂的年代繼續學習。他是個成績和身體素質都卓然超群的人,一次空軍招募會上他通過試驗,決定成為一名空軍。而他的母親只想他平平安安的讀書,千裡迢迢趕來阻止了他。
面對孝和忠的兩難抉擇,在他親眼目睹日軍空投下來的子彈將人們原本愜意學習的日子打得支離破碎,家破人亡後,他選擇了忠。選擇聽從內心的真實,這是他們在躲避空難時,教授他們的老師吳嶺瀾的教導。
無論最後的選擇將他們推向了怎樣的境地,阿年都感動於他們的那種真誠和無畏,感動於電影裡幾代人善良,奉獻精神的薪火相傳。他們在向別人投遞出的善良品質都是從先輩那裡傳承而來的,是先輩教會他們在今後的歲月裡也不要忘了對生命的探索,要聽從內心真實的想法。
突破世俗,不問西東是困難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反抗的「世俗」,且每個人面臨的抉擇和困難都是不一樣的。無論你最後選擇如何,阿年希望它都是你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希望你也能「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