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一池清水 鋪展興水富民壯美畫卷

2021-01-13 北青網

    羅建華

    習近平總書記8月30日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充分肯定鄉親們60年來為建設和保護密雲水庫、改善首都生態環境作出的重要貢獻。習總書記回信在首都各界引起熱烈反響。北京市水務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表示,一定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一步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實現清水下山、淨水入庫。(相關報導見04版)

    2020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作為北京最大的地表水源地,密雲水庫蓄水量對保障北京城市供水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京城「大水缸」之稱。經過60年的建設發展,密雲水庫不再只是京城的「大水缸」,也成了山區農民的「聚寶盆」,真正實現了保水與富民融合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密雲水庫建成60年來,村民們在水庫周邊大搞植樹造林,特別是1985年成為首都飲用水源地以來,大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著力將生態、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如今,主動退出養殖業的村民們,轉變思路,從綠水青山中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生態產業化的致富之路,正形成重點項目帶動、閒置資源利用、文化村落發展等七大旅遊產業發展模式,促進民眾增收。

    憑藉獨具優勢的自然環境,密雲還通過政策及資金扶持庫區農民發展養蜂、露地菜田、現代高效果園、果品安全生產基地等7類佔地面積小、科技含量高、汙染少的特色農業項目。數據顯示,密雲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008年的106.9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40.9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3605元增至68323元。密雲水庫建設和保護的實踐充分證明,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密雲水庫鄉親們發揮好山好水的優勢,日子越過越紅火的鮮活事實告訴我們,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方能使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共存,讓生態優勢和經濟發展優勢互相成就,讓人民獲得更大福祉。

    對各級黨委和政府來說,就要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抓,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涵養區建設,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築牢生態文明之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並不穩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密雲密雲,氣象萬千。潤我淨化,福利無邊。」一幅興水富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美畫卷,正在北京密雲山水間徐徐鋪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們一定能打造更多像密雲水庫那樣的「北京綠色樣板」,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相關焦點

  • 北京密雲區涵養生態、促進增收 守護一池清水 做好兩篇文章
    2015年下半年開始,密雲水庫開始接受南水北調進京之水,承擔起北京市水資源的戰略儲備功能,密雲水源保護責任更加重大、任務更加艱巨。密雲區始終把生態保護作為頭等大事,高標準履行保水首要責任,嚴格落實「五保水」要求,健全保水制度,細化完善各項保水措施,將保水工作納入經濟社會責任考核,堅決保護好密雲水庫。
  • 瓷磚龜池用什麼膠粘 外牆瓷磚鋪貼注意事項
    那麼瓷磚龜池用什麼膠粘呢,要選擇牢固性比較強的瓷磚比較好。外牆如果選擇瓷磚的話需要對外牆瓷磚鋪貼注意事項有一定的了解,來看看這些具體的內容介紹。瓷磚龜池用什麼膠粘瓷磚膠又稱陶瓷磚粘合劑,主要用於粘貼瓷磚、面磚、地磚等裝飾材料,廣泛適用於內外牆面、地面、浴室、廚房等建築的飾面裝飾場所。
  • 閬中市千佛鎮譜寫一幅民富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一村一品」鋪就鄉村振興富民路  「一村一品」是閬中市千佛鎮興鎮之本,也是當地脫貧攻堅的有力助推器。近年來,千佛鎮結合各村自身實際,立足產業發展和地理資源優勢,把發展全域特色產業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主攻方向,努力發展生薑、生豬、獼猴桃、毛葉山桐子、川明參等產業,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 清水:靈芝種植探索生態富民路
    原標題:清水:靈芝種植探索生態富民路  記者 李雙勝  「採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靈芝在人們心目中象徵著神奇名貴,是治病養生的妙藥。在清水縣秦亭鎮麥池村,這種原本長在懸崖峭壁或深山老林裡的野生藥材被引種進日光大棚。
  • 泛舟三峽畫卷,捧飲丹江清水,援鄂醫療隊員深度遊覽宜昌十堰
    他們泛舟三峽畫卷,捧飲丹江清水,欣賞美景,感受親情。請君入畫,山清水秀饋恩人感受了三峽大壩的雄偉壯觀,更期待三峽人家的秀美風情。8月10日上午,28位援鄂醫療隊代表的「荊楚文化之旅」最後一站,走進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
  • 用愛心守護一江清水
    保護好蜀河生態環境,對保證一江清水意義重大。2016年以來,高坪社區移民搬遷陸續入駐340戶1200人,比原來增加一半住戶和人口,社區衛生和河流環境都受到挑戰。從小生長在蜀河岸邊的朱先萍,十分喜愛家鄉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她和姐妹們在河邊散步時,經常撿拾河道垃圾雜物;閒暇之餘還組織大家對社區公共場所進行清掃,努力保持社區和河道乾淨整潔。
  • 「農文體旅」融合共興,繪就浦口永寧「富民畫卷」
    這「一山一水」,彰顯著永寧優越的自然稟賦,也為永寧發展文體旅事業奠定了基礎。近年來,永寧堅持「生態立街、農業鑄牌、旅遊富民」的發展定位,搶抓江北新區戰略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機遇,以沿滁河風光帶為軸打造融珍珠村、農業大地景觀為一體的全域美麗鄉村建設已初具規模。
  • 內蒙古林西縣大營子鄉:描繪村美民富壯美畫卷
    三年來,在「基礎設施完善、富民產業強大、生態環境宜居」的總體思路指引下搶抓機遇,奮勇爭先。全鄉通過爭取項目資金1.3億元、招商引資2.1億元,共落地達產項目63個。通過項目拉動經濟收益、增加就業崗位,帶動村集體經濟收益380餘萬元,惠及村民6800餘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
  • 發現光明最美治水景觀 | 東坑水調蓄湖:一灣清水棲白鷺
    東坑水調蓄池。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蔣婷婷/文 謝瑩/圖)十一月的鵬城,秋高氣爽,陽光明媚。俯瞰東坑水河道,一條玉帶繞著整個調蓄湖奔向遠方,一湖清水水映入眼帘。在調蓄湖中央,池中點綴兩座綠島,恰似兩顆綠寶石,岸邊綠植縈繞,細柳新蒲,滿目青翠。忽然,一陣微風吹過,湖面泛起層層漣漪,也驚動了遠處草叢深處的白鷺,騰空飛起,划過湖面,轉而落入了蔥鬱的楊柳上,在枝頭深處隱了去。這裡,便是東坑水調蓄湖,昔日「渣土場」,搖身一變,成為附近居民賞景散步、休閒運動的好地方。
  • 描繪贛鄱「藏糧於地」壯美畫卷
    原標題:描繪贛鄱「藏糧於地」壯美畫卷   初冬的贛鄱大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熱潮處處可見。
  • 「光影人物」朱文洪:守護一池「仙水」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雲貴鄉的仙水村平均海拔2200米,年降水量少,屬於典型的高原缺水貧困村,全村498戶人畜飲水來源主要依靠「屋簷水」「望天水」的收集,仙水村由此而得名。今年44歲的仙水村村民朱文洪是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長期的飲水現狀使他像其他村民一樣對自來水非常期待。
  • 李旭東:立足文化澤城 描繪一幅康養宜居的山水畫卷_新華訪談_新華網
    富民縣城最突出的特點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從縣城區位看,富民縣位於昆明市西北部,縣城距昆明核心區23公裡(從武昆高速至昆明二環快速僅19公裡、15分鐘車程),是距離主城昆明最近的輔城。從城市特色看,富民縣城地處富民壩子,壩子外圍四面環山,山山呼應,構成環狀山體,風景優美。
  • 守護「清水活水」揚州江都供電以「電」護「水」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10多年來,作為取水源頭的江都為保證北送江水質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國網揚州市江都區供電公司以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了「清水活水」。2012年起江都對取水口的三河六岸實施水源地淨化工程,該區域30多家企業一律進行搬遷。江都未來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就是搬遷企業之一。
  • 陝西旬陽縣雙河鎮「娘子軍」義務巡河 守護清水門前過
    55歲的隊長朱先萍個頭不高,開朗、爽快,臉上透著一股倔強勁兒。隊員們在農閒時義務巡河,有固定參與的,也有臨時來助陣的。  遠處河流如絲帶環繞,腳下清泉正汩汩流淌。  「這兒的水,有大用哩!穿過大山、大河,譁啦啦一路去北京。」隊員們穿上隊服,只認一個理兒,「它從俺家門前過,俺們就要照看好。」
  • 守護清水門前過 陝西旬陽縣雙河鎮「娘子軍」義務巡河
    55歲的隊長朱先萍個頭不高,開朗、爽快,臉上透著一股倔強勁兒。隊員們在農閒時義務巡河,有固定參與的,也有臨時來助陣的。遠處河流如絲帶環繞,腳下清泉正汩汩流淌。「這兒的水,有大用哩!穿過大山、大河,譁啦啦一路去北京。」
  • 山東成武:繪就水韻畫卷!
    「一湖四河」從3000年前的古郜國流淌至今,從未停歇。  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優勢、發展優勢,成武縣立足實際,擘畫了修復水生態,打造「伯樂故裡,水韻新城」的美好藍圖。  圍繞「伯樂故裡、水韻新城」總體規劃,以文亭湖、郜城河、樂成河、東魚河為骨架,重點打造文亭湖溼地公園、周自齊溼地公園、樂成河溼地公園、郜城水街、東魚河國家級溼地公園,構建生態水系,實現活水進城、活水秀城,城區水系面積近5000畝,並實現通航。
  • 佛教:一杯清水,這樣如法供養,功德無量!
    而一杯清水,隨手可得,供養它能有功德嗎?實際上,以「水」供佛,因緣殊勝,甚至可以追溯到佛陀住世的時代。《過去現在因果經》中有載,昔日摩耶夫人於藍毗尼園誕下悉達多太子,彼時難陀和優波難陀龍王,就曾吐「淨水」,灌滌太子身。這也就是浴佛節的由來,可見以水供佛,清淨身心,功德無量。
  •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揚州:系統治理,守護「一江清水向北流」
    「近年來,揚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繪好生態廊道藍圖,守護『一江清水向北流』。」揚州市發改委(長江辦)副主任韓長金說,揚州在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廊道沿線1公裡範圍內規劃建設1800平方公裡的江淮生態大走廊,系統推進生態修復,努力把長江揚州段沿線建成生態良好、開發科學、發展綠色的示範段。
  • 「享車」9折加油資金池崩盤 富民銀行、永達小貸等深陷逾期 投資人...
    所以監管部門對銀行助貸業務從嚴從緊管理,我是極力支持的;你不清楚有些不良機構會玩出什麼么蛾子,這就好比前幾年P2P行業,有機構想正經做事,好好做人,但架不住很多資金池、詐騙平臺無底線操作,最後把行業全部拖下水。助貸行業個別銀行、持牌機構現在的展業模式也是在玩火,但最終買單的一定是全部從業機構。
  • ...鹽源縣農牧局幹部探訪二灘庫區甘塘鄉——雅礱江,一池清水還庫區
    記者跟隨鹽源縣農牧局幹部探訪二灘庫區甘塘鄉——雅礱江,一池清水還庫區     蹲點調查  溪洛渡、二灘、瀑布溝等水電站建成後,隨著電站的蓄水,庫區內網箱養魚的現象也陸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