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升本語文—山居秋暝

2020-12-19 騰訊網

山居秋暝

王維

No.1

早起鳥

一、作家作品

1. 字:摩詰 世稱:王右丞(官終尚書右丞)

2. 地位及評價:

(1) 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作家,「王孟」並稱;(王維,孟浩然)

(2) 被譽為「天下文宗」

蘇軾稱其詩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 代表作品:《王右丞集》——以官職命名

二、文體知識

五言律詩,近體詩,山水詩,抒情詩

No.2

Morningbirds

三、內容要點

(1) 本詩主旨:這首詩描繪了秋日傍晚雨後山林的景色,表現了作者陶醉自然景色,樂於歸隱,潔身自好,不同流俗的生活情趣

(2) 最能體現詩人樂於歸隱生活情趣的字眼是什麼?(本事的詩眼是什麼?)

「空」字,既寫出了山林的清幽寧靜,又表明作者淡泊名利,樂於歸隱山林的恬靜心態

(3) 首聯:點名時間、季節、氣候、地點頷聯、頸聯:動靜相襯,視聽結合.

前三聯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

尾聯:表達了作者歸隱山林的心志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No.3

早起鳥

(4) 本詩的主要抒情方式是什麼?寫景上採用了怎樣的手法?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 寫景採用白描手法

全詩對明月、青松、清泉、翠竹、浣女都採用了白描寫意手法,輕描淡寫,筆致簡約,表達出清新的景色和高雅的意境,體現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

(4) 「明月、青松、幽石、翠竹、蓮葉」的象徵意義:詩人志趣高潔

「春芳」象徵意義:世俗追逐名利的生活。

升本路漫漫

早起鳥始終與你在一起

相關焦點

  • 五上語文:21課古詩《山居秋暝》知識點學習
    五年級上冊語文(五四制部編教材)21、古詩詞三首山居秋暝作者:王維(唐)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的這首《山居秋暝》到底描寫的是什麼樣的意境呢?我們可以從這首詩的字面看出大意是這樣的:縹緲幽空的山谷,剛剛沐浴了一場新雨,天色漸漸暗了襲來,傍晚來臨,冥冥中似有秋意。
  • 兩種章法草書創作——王維《山居秋暝》(書法:張德進)
    山居秋暝王維 〔唐代〕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詩中描繪的景象仿佛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一、從形式上 看標準五律五言律詩要注意平仄、押韻、對仗、和黏連四個要素。
  • 《山居秋暝》賞析:動靜相宜,灑脫隨意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看王維的詩歌作品《山居秋暝》也是詩人隱居期間所寫,是王維詩歌中我最愛的一首:寧靜,但不空寂;明澈,但不冷清,整首詩動靜相宜,灑脫隨意,純潔美好。每次讀到,都感到心曠神怡,為此情此景心醉。
  • 《山居秋暝》——佛系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比如,偉大的詩仙李白,登上廬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句子就噴薄而出;詩聖杜甫登上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句子也脫口而出。王維成就自己的點在哪裡?沒錯,就是輞川。輞川是王維的精神家園,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安放在了這裡。只要回到輞川,他的所有才情都顯露無疑,詩思如泉湧。
  • 有人把王維《山居秋暝》改成了現代詩,別的不說,至少勇氣可嘉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是王維《山居秋暝》的全文,高中時代我們都曾經學過。這首古詩寫得很美,雖然寫的是秋天,但是完全沒有了之前詩詞當中一提到秋天就非常傷悲的那種傳統,呈現出一種美麗的詩情畫意。整首古詩用語非常的簡單,唯一有一點不好理解的就是最後一句「王孫自可留」當中的王孫。
  • 《山居秋暝》中二聯的寫景,暗藏著王維人氣不如李白的秘密
    《山居秋暝》是王維的名作。晚年王維在安史之亂中被迫成為偽政權高官,叛亂平定後被清算,險些因此掉了腦袋。幸虧在被叛軍羈押期間寫過念舊主的詩,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縉有功且請求削籍為兄贖罪,王維才得到寬宥,降為太子中允。自此王維隱居輞川別墅,深入簡出,與山水為伴,修佛以避世事。
  • 明代王世貞的七律,充滿禪意,頷聯不輸王維的《山居秋暝》
    下面介紹明代王世貞的七律,充滿禪意,頷聯不輸王維的《山居秋暝》。宿香山寺明代:王世貞白雲深鎖上才幽,躡屐無勞問惠休。竹裡布金千月至,松間鳴玉片泉流。談經石聽蟾蜍轉,卓錫天回象罔愁。在細味頷聯兩句,「竹裡布金千月至,松間鳴玉片泉流」,對仗工整,描寫細膩,相比於王維《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竟然有異曲同工之妙。王世貞喜歡唐代詩人的優秀作品,也經常研究仿效。他受到王維這首詩的啟發,用「千月至、片泉流」,抒寫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感受,也表達了一種禪悅之情。
  • 224.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雨後秋夜,明月清泉浣女,隱士妙土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跟黛玉每天讀一首詩:《山居秋暝》王維 「山雨清秋,自在無礙」
    山居秋暝盛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山居:居住於山中。《戰國策·韓策一》:「 韓 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秋暝:【前漢·五行志】晦暝也。【玉篇】夜也。秋天太陽落下去後的暗夜。空山:幽深少人的空曠山林。唐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 王維的這首《山居秋暝》給人一種人已在畫中遊的深切感受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此聯上句寫山中的景色,在空曠、寂靜中,剛剛下過一場新雨。下句寫雨後的夜間,秋色更濃,使山中添了幾分涼爽,空氣是那麼的清新,景物是那麼乾淨,山川是那麼的淡雅,像在水墨畫中一樣。「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進一步描繪山中傍晚的景色。此時月亮已經出來了,明朗的月光輕瀉在松竹間,清澈的泉水則從石頭上悄悄地流過。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大綱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大綱根據2019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大綱,預計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大綱不會有太大的變動,建議考生參考往年成人高考考試大綱進行備考複習,全國成人高校招生統考科目依據教育部頒布的《全國各類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複習考試大綱》(2011年版)命題。制卷工作由省招辦負責。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模擬卷三_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報名...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模擬卷三11、《灰姑娘》是德國著名童話作家()A、安徒生的作品B、夏爾。貝洛的作品C、魯迅的作品D、格林兄弟的作品12、結構主義語文學的代表人物是()A、迪卡爾B、薩特C、羅蘭。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試卷及答案四_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試卷及答案四16、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 緝私  編輯  舟楫開門揖盜  疾惡如仇B. 奴婢裨益  麻痺懲前毖後剛愎自用C. 強勁頸椎  勁頭 涇渭分明不脛而走D.
  • 2020山東專升本考試:大學語文每日一練(15)
    2020山東專升本考試:大學語文每日一練(15) 2020山東專升本筆試時間:6月20日-21日,大學語文是山東專升本考試的必考科目,備考階段中知識的積累很重要,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複習備考,今天山東中公教育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寫景方法,孩子掌握了,就能寫出好作文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別是《古詩詞三首》、《四季之美》、《鳥的天堂》和《月跡》。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四時景物皆成趣。在寫作學習上要讓孩子把握幾篇課文的寫景方法,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寫看到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寫聽到的。四、色彩的變化。《四季之美》中寫魚肚色的天空、紅紫的彩雲,就是從色彩變化的角度來寫景物的。這一單元的作文就是要求學生寫景的。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怎麼理解?人和自然是什麼感情?
    王維的名作《山居秋暝》無疑便是「詩中有畫」的傑出代表。這首詩寫秋季傍晚雨後之景,將山林中的美景描繪的十分美好,讓人一讀之下,連心靈都能感到澄淨,如果靜下心來多讀幾遍,即便身處鬧市,也能獲得寧靜的心態。詩曰: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欣賞天然靈璧奇石,山型奇美遠近觀之,各自成景,倍受有錢人喜愛
    靈璧石山型石,山型奇美,千峰矗立,遠近觀之,各自成景。山中環抱有一小天池,聚財聚福。千奇百態的外形變化,倍受有錢人寵愛懷月峰,詩心懷月對蒼穹,揮筆填詞柳永同。向夜撫琴歌一曲,小院閒吟日數盅。天然太湖石,圓潤可愛,半圓明月,鞠攬胸懷,詩酒歌賦,閒人情懷太湖石,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小孔群星,松間穿行,若隱若現,山居秋暝,王維禪境黃靈璧奇石,石質潤滑,色澤豔麗,就如同玉一般特別漂亮!
  • 29條適合秋天發朋友圈的詩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暝》 2.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劉禹錫《秋風引》 3.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王績《野望》 4.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