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電影《範蠡獻西施》已開拍近半月,12月10日下午,廣州市原市長黎子流與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倪惠英及廣州市廣播電視臺臺長崔頌東一行到電影拍攝現場「探班」。探班之時,影棚現場正在緊張有序地拍攝「範蠡」黎駿聲與「西施」陳韻紅「西施啟程、話別範蠡」的戲份。據悉,這場戲是整部影片情感最為強烈的一場。
通過電影藝術,將經典的粵劇藝術保留下來
影片《範蠡獻西施》根據經典同名粵劇舞臺劇改編,講述了範蠡與西施兩人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影片由國家一級編劇、導演鄧原與青年導演潘鈞執導,粵劇名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黎駿聲、陳韻紅分飾男女主角。
探班過程中,黎子流盛讚黎駿聲、陳韻紅二人為「最佳拍檔」:「男兒有淚不輕彈,駿聲演繹這場戲淚灑現場,實在是演技老道、用心用情;兩人配合得非常好,體現了他們優秀的藝術表現力。」近年來,黎子流一直非常關注並致力於粵劇發展。他表示,「粵劇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我認為,拍好粵劇電影,便是傳承好、發揚好粵劇最具體的工作。」他還表達了對影片的期待:「希望影片能表達出主人公為國家、為民族、為反抗侵略而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們的深刻感情。」
在現場,崔頌東代表影片出品方之一——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對黎子流表示感謝,感謝他幾十年來對粵劇、對廣府文化的支持。崔頌東表示,《範蠡獻西施》是「廣州市粵劇電影精品工程」中的重點影片,也是繼《刑場上的婚禮》、《南越宮詞》、《睿王與莊妃》之後,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並聯合攝製,由廣州市廣播電視臺與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又一部粵劇電影。影片在各部門的配合和支持下,拍攝進展非常順利。他說道:「前段時間,《刑場上的婚禮》獲得了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這對於我們是很大的肯定和鼓勵,未來我們會繼續與各主創團隊一起呈現出好的作品。」
倪惠英在採訪中則表示:「《範蠡獻西施》是粵劇界的經典劇目之一,此次改編成粵劇電影,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一件事。通過電影藝術,將經典的粵劇藝術保留下來,也將演員最好的狀態記錄下來,這十分有意義。」
在舞臺上千錘百鍊的片段,都會根據電影的要求進行調整
粵劇電影《範蠡獻西施》講述了勾踐囚吳,而後範蠡薴蘿訪豔,經別館定情、分別,西施於吳宮迷惑夫差使其殺伍子胥,越國反攻滅吳,範蠡費盡艱辛終與西施再會的故事。其中黎駿聲塑造的「範蠡」,智勇雙全、為國為民,是一個捨生忘死的復國志士;陳韻紅飾演的「西施」,性情溫婉,忍辱負重,以身報國。影片原舞臺劇目,文武並重、故事性強,且表演生動、唱腔動聽,因此備受戲迷追捧,長演不衰,而兩個角色間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也一直為戲迷們津津樂道。
雖然在舞臺上演繹過無數次《範蠡獻西施》,黎駿聲依然「有壓力」:「電影表演和舞臺表演有區別,舞臺上我只要對著觀眾那一面,電影有自己的語言和手法,從不同的角度去展示粵劇表演藝術。我們在舞臺上十分鐘的戲,這裡可能要拍一天甚至兩天。在藝術展示上,電影和舞臺很不一樣,比如對視,有時候還要借角度。演員的情感、戲劇節奏也和舞臺上不一樣。以前在舞臺上千錘百鍊的片段,現在都會根據電影的要求進行小的調整。」
這是陳韻紅第一次演粵劇電影,她坦言:「不同的角度,真的很考演員。」
不過兩位名家也表示出演粵劇電影「同時給了我們提高的機會」,「舞臺上比較寫意,電影裡有再現真實的要求,導演提出來之後我們不斷消化,感覺稍微變化一下,這些也可以用在舞臺上。拍攝粵劇電影,我們也學習了舞臺藝術之外的手段,能更加豐富我們的舞臺表演。」黎駿聲說。
連拍幾部粵劇電影,團隊的年輕人愛上粵劇走進了劇場
被問及電影和戲劇間的關係,影片導演鄧原認為:「拍攝粵劇電影的意義一為傳播,二為傳承。電影手法的運用,是在展現原汁原味的粵劇魅力的同時,最大化地升華、發揚戲劇之美。」
導演潘鈞介紹了影片重頭戲「夢會太湖」的拍攝手法:「我們會用全合成的方式去營造整個夢境,渲染離彆氣氛,在背景的設計上會更寫意和虛幻,讓觀眾更能沉浸在這一戲劇藝術的場景之中。」
鄧原已經拍了幾部粵劇電影,「我發現戲劇電影的魅力是獨有的,我國的第一部電影、第一部彩色電影都是戲曲片。紅線女也拍了近百部戲劇電影。中國戲曲很寫意,有傳統的美學思維。」他認為,「戲曲的繁榮,必然帶來戲劇電影的繁華。拍攝方式在創新,舞臺都在不斷變化中。我希望在探索戲劇電影的這條道路上,盡一份力量,也創出自己的風格。」
「我們團隊有很多年輕人,這幾年拍攝粵劇電影的過程中,他們中的不少人愛上了粵劇,走進了劇場。」 潘鈞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蘇俊傑、實習生石亮浩治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李亞妮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