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真的有「喜女厭男症」嗎?

2020-12-24 好書天天伴

《紅樓夢》中的男一號賈寶玉,他銜玉而生,可以說一出生就與眾不同。

賈寶玉對女性的態度,大家耳熟能詳,他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人便覺濁臭逼人。 」

賈寶玉還說,男人只不過是「渣滓濁沫」、「鬚眉濁物」,而女兒集天地間靈淑之氣。

然而,賈寶玉真的有「厭男症」,只喜歡女性嗎?顯然不是。

賈寶玉並不是喜歡所有的女性

首先,賈寶玉是多情的。他可以不顧身份,和丫鬟們嬉鬧玩耍;他喜歡吃女孩嘴上的胭脂;看見那些不幸的女孩,他都會心生幾分憐意。

然而,在第77回中,他有一段關於女人一生的著名「三段論」:

女孩子沒有出嫁前是顆「無價寶珠」;出嫁後就有很多毛病了,變成了「死珠子」;再老了,就變成全無生氣的「魚眼睛」了。

所以,大觀園的老太婆,除了那些他不敢反抗的長輩,賈寶玉基本都很反感。比如他的奶媽李嬤嬤,他就十分厭惡她,要將其攆出去。

平時生活中,給寶玉端茶倒水的都是年輕女孩。寶玉寧可受渴,也不願意讓老婆子去端茶。

第19回,黛玉讓寶玉去外面哪一個枕頭,一起躺著說話,他嫌棄是骯髒老婆子用過的。

賈寶玉確實憐香惜玉,但是他的愛,似乎更多地給了年輕美貌的女性,這來自男性最基本的本能。

他與襲人偷試雲雨情,是因為素喜襲人「溫柔嬌俏」。

薛寶釵經常勸他走仕途經濟之路,他十分反感。但是他對寶釵也沒有忘情,比如當薛寶釵露出雪一樣白的酥臂時,露出桃花般的美麗臉龐時,他還是不由得看得呆住了,然後想著為什麼沒長在黛玉身上。

他與晴雯吵架,一度想將晴雯攆走,但在襲人的求情下,還是將她留了下來,晴雯的「伶俐標緻」不能不說是重要原因。

第30回,賈寶玉回賈府時,下雨了沒帶傘,但他敲門時,小丫鬟們在裡面嬉鬧沒有開門,於是襲人去開門,寶玉以為是小丫鬟開門,就猛踹一腳。

當寶玉發現是襲人時,態度馬上就變了,變得十分關心。

從這裡可以看出,寶玉對待不同的年輕女孩,態度也是有區別的,絕非一視同仁。

總之,賈寶玉喜愛的女性,既要年輕貌美,又要考慮志同道合、意氣相投。當然,如果二者兼備,對他來說再好不過。

賈寶玉也喜歡顏值與氣質兼備的年輕男子

上面所說的賈寶玉「死魚眼」論斷,很多人認為賈寶玉的意思是由於嫁給了「濁臭」的男人,女人才會跟著變質,所以他還是厭惡男性。

實際上,寶玉也喜歡男人。

《紅樓夢》中,有幾位男子,是賈寶玉十分喜愛的。

書中主要描寫了他和秦鐘的情誼。他生得「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寶玉一見秦鍾便痴痴地念道:「天下竟有這等人物。」於是,他痴了半日。

此外,還有溫柔嫵媚的蔣玉菡,風流俊俏的柳湘蓮,面如美玉的北靜王,都是寶玉喜愛的對象。

賈寶玉與蔣玉菡一見面就彼此惺惺相惜,互贈私物,後來招致王府的人前來賈府索要琪官,以致寶玉遭受挨打。

小說中對北靜王有詳細的描寫:

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可見,賈寶玉喜愛的男子都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年輕、顏值高;二是人品好、氣質佳。這兩點缺一不可。

所以,賈寶玉的絕非是「喜女厭男症」,準確點說,應該是屬於青春期綜合症。

脂硯齋對賈寶玉的評語是「情不情」

筆者的理解是:賈寶玉有著一顆菩薩般的心腸,但他又不是菩薩,逃脫不了凡人的七情六慾。

總之,曹雪芹沒有將賈寶玉塑造成 一個完美的反封建鬥士,而是為人們栩栩如生地 呈現了一個既雅又俗,有幾分叛逆,又有著煙火氣息的青春期少年,讓這個人物形象顯得更有張力。這樣的寶玉,更讓人喜愛!

相關焦點

  • 厭男症都是怎麼傷害男人的?
    厭男症都是怎麼傷害男人的?那些不允許男生「玩娃娃」「看言情」的不 OK 發言,本質上也是在限定「玩娃娃」「看言情」是只有女生才會做的事,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厭女」。性別不應該成為一種限定我們做什麼不做什麼的規範守則。做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人生,應該由我們自己決定,而不是性別,不是嗎?
  • 常明:《紅樓夢》的厭女傾向與性別視角
    「厭女」一詞源自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在2010年出版的《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一書,與通常意義上的「女性歧視」相比,後者是僅限於社會公平角度的,而「厭女」的含義則更為廣泛,包括的不只是狀態或行為,也包括其背後的心理。
  • 厭男症?法國妹子寫了本書《我恨男人》引發性別爭論
    她甚至直言稱,「我們應該有權利討厭男人!」而負責出版這本書的法國小出版商Monstrograph更稱該書為「一本女權主義的離經叛道之作」,「證明了厭男(misandry)如何能夠為女性開闢空間」。她在書中的直言不諱,儘管引起極大的爭議,但也開始獲得一批「厭男」女性粉絲的支持,她們都紛紛表示男人真的不是個好東西:他們出軌、撒謊、只用下半身思考、沒有家庭責任感、拋妻棄子....比如28歲的單親媽媽Carer Toni Warrior,如今她與6歲的女兒一起住在埃塞克斯郡。
  • 謾罵背後,厭女症作祟
    謾罵背後,厭女症作祟隨著國內大多地區疫情趨於穩定,聚集性的活動逐漸被提上了日程。這不,上海cp26漫展近期就在上海拉開了帷幕,並迅速登上了熱搜。不過,這熱搜可不是因為活動有多火,而是因為漫展上的一場JK制服鬧劇。時間還要倒回到7月25日。漫展中,有一位身著JK制服的小姐姐,長相甜美,引來了不少攝影師或觀眾駐足圍觀。
  • 「你太強勢了,一點也不女人」:「厭女症候群體」的前世今生
    女性的「厭女症」只有男性才存在這樣的現象嗎?女性對於「女人」這個概念的厭惡,並不比男性少,就像「斯德哥摩爾症候群」,那些長期接受厭女症思想的女人,討厭起女人來,比起男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自然,這樣長大的女兒,很有可能就成為新一代的厭女症候群體。
  • 漫畫:總裁厭女症的由來,因為變成了機器人,不被趙母發現的謊言
    編造謊言稱他得了厭女症不能跟女性接觸。 舅舅的這種做法對嗎?A、思念趙昊無可厚非B、不對,應該接受現實,讓趙昊入土為安請將自己的看法回復到下方評論區哦原創漫畫,每日連載
  • 馬上評|從殺妻案到「恐男症」,誰在散播社會焦慮?
    「這是要全社會恐男嗎?」這句話是8月4日通報的南京失聯女生李某被男友殺害並埋屍案件中,相關新聞微博評論區最熱門的評論。恐男症,一般來說指的是女性對男性或男性氣質的恐懼,也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種特異形式。通常來說,這應該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因某些心理刺激或生活經歷對與男性打交道感到恐懼和害怕,但是熱門新聞上的「恐男症」顯然不屬於這一種。看到男性犯罪的新聞就開始對男性表示厭惡,明顯是將「恐男症」的概念泛化了。
  • 《紅樓夢》裡,賈寶玉有幾個分身?
    其實,賈寶玉才是主角,女主裡,感覺上寶釵和黛玉出場的鏡頭差不多,算是雙女主,可是男主,只一個賈寶玉。 寶玉是個典型的富四代,哪怕他心地善良,有同情心,呵護女孩子,可是到底,脫不了一身的紈絝,能腳踢襲人,一生氣,要攆晴雯出去。
  • 為何腐女也厭女,男同也恐同?從肖戰「女化」爭議談起
    在此次論戰中,不論是舉報者還是辯駁的肖戰粉絲也大都是女性,她們實際上自身就一直處在一種「女化」的狀態當中,卻把「女化」自己的男偶像當做一種羞辱,這樣的措辭顯示出對父權結構的認同和身為女性的自我厭惡。為什麼腐女也厭女?這樣的困境本身也是父權結構的產物,一部分耽美作品可能在無形中夯實了這一結構。
  • 楊靖︱法國大革命的「厭女症」
    更有甚者,還有人指控她為「狐媚惑眾」,每日生食孩童(肉醬),以養童顏。所有控訴中最令人髮指的一則罪狀,是她引誘八歲的兒子路易十七行「亂倫」之事——僅僅因為後者的供狀中有一句:「我睡在媽媽和姑姑中間。」據歷史學家考證,上述罪狀大多捕風捉影,荒誕不經,王后本人也不屑於一一反駁。
  • 聰明人找伴侶,不只看「喜點」,更會看「厭點」
    什麼是「厭點」,就是你討厭的東西、難以忍受的行為習慣等。什麼是「喜點」?就是你喜歡的東西、感興趣的事情等等。以前我也以為兩個人在一起,關注「喜點」相同就行,因為喜歡的東西一樣,價值觀可能就相近,兩個人在一起就會有共同語言,相處起來也輕鬆,怎麼都能走下去。
  • 被無情嘲諷「油膩」,男性氣概已經不合時宜了嗎?
    如果說「厭女症」(misogyny)是一種紮根於父權制具體歷史之下的心理結構,那么女力崛起的時代存在「厭男症」(misandry)嗎?「厭男症」會成為今天政治經濟結構變動之下,性別角力的新症候嗎?寫過《散播厭男症》(Spreading Misandry,2006)的保羅·內桑森(Paul Nathanson)和凱薩琳·楊(Katherine Young)也持有類似的觀點。顯然,「厭男症」概念本身的內涵還需要進一步辨析,不能僅僅停留在總結「現象觀察」層面。
  • 美媒:川普是種族主義者和厭女症,所有女性都應該離開共和黨
    僅僅六個星期,就有六萬七千多名美國人死於這種病毒,超過110萬美國人被感染。美國經濟已經失去了3000萬個工作崗位。民調數據顯示川普在全國和關鍵戰場州的支持率落後於拜登。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現在也岌岌乎殆矣。對我們來說,這一切都不足為奇。
  • NU SPACE 中世紀資本主義的厭女症——《卡利班和女巫》放映暨主創到場交流
    放映後將有一場討論。多數對這段社會整體對女性施暴的研究認為這場運動源自中世紀愚昧的宗教迫害和厭女症。由於女人被認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性慾望,因此容易被撒旦引誘。父權制中的厭女情由此結將女性的情慾同魔鬼聯繫在一起。那些在父權制中不受控制的女人(通常是老年婦女和寡婦)則被指控為女巫,遭到殘暴的殺戮從而父權統治得以維護。
  • 從襲人到夏金桂,賈寶玉真的喜歡香草香花嗎?
    從襲人到夏金桂,賈寶玉真的喜歡香草香花嗎?中國的香文化源遠流長,調香制香、品香賽香,除了祭祀禮神、重大儀典場合用香,在才子佳人的日常生活中香也是須臾不能離開的,佩戴香包,用香薰衣服,暖衾被,渲染室內環境。
  • 楊笠「冒犯」了嗎?單口喜劇、厭女文化與「大家保護的人」
    這類笑話集年齡羞辱、身材羞辱等厭女行徑之大成,許多表現為明示或暗示女性性濫交。這種厭女笑話在相聲裡也是有的,例如郭德綱經典倫理哏「于謙的爸爸王老爺子」,本質上就是在暗示女性私生活作風問題,但利用的卻是男性「綠帽恐懼」心理。同理,西方單口喜劇中的厭女笑話模式也是經過處理的,例如「你媽路痴,下樓買菜,國足拿到世界盃冠軍了她還沒回來。」厭女的隱蔽性在於看似諷刺國足實力不足,實際上卻是在貶損女性智力水平。
  • 李碧華《胭脂扣》:媽寶男不配擁有愛情,十二少與賈寶玉共命運
    看《胭脂扣》時,總是覺得張國榮扮演的十二少非常像賈寶玉。賈寶玉容貌出眾,直率可愛中透出勃勃英氣,瀟灑飄逸,自帶風流。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雖怒時而似笑,即瞋視而有情。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 賈寶玉和光源氏:從男主人公的行為比較,看中日文化觀念的異同
    所以,將《紅樓夢》的男主人公賈寶玉,和《源氏物語》的男主人公光源氏放在一起比較,通過分析他們的行為、性格間的同與異,可以看出中日文化觀念的異同。2,《紅樓夢》與《源氏物語》的男主人公,都有英俊的外貌和高貴的出身其次,《紅樓夢》與《源氏物語》的男主人公都有英俊的外貌、聰明的頭腦和高貴的出身。其一,在《紅樓夢》裡關於賈寶玉的容貌曾有這樣的描寫:"面如敷粉,唇若施脂。
  • 林青霞女扮男裝演賈寶玉,舊照復原後顏值太驚豔!
    林青霞還演過賈寶玉?很多人都沒看過她出演的《金玉良緣紅樓夢》這版電影,1977年上映的老電影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都很古老了!很少有人會認認真真的「考古」翻看老電影,因此對於當年的那一代女神都知之甚少!不過,林青霞自己在社交平臺上提起這一段往事時,她自曝自己原本是去面試林黛玉的,但是沒想到導演李翰祥看到她時,靈機一動讓她女扮男裝出演賈寶玉,搭檔張艾嘉一起出演了這部《金玉良緣紅樓夢》。在當年的這部電影當中,林青霞反串演風流公子賈寶玉,從形象和顏值上來說,形神俱備,俊朗迷人,而且劇中演技就能看出她很早就顯露出在演戲上面的天賦了。
  • 外國「剩男」找不到女友就殺人:厭女浪潮下,藏著多少人性的惡?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一起發生在加拿大的兇殺案。警方在明確兇手殺人動機後,將案件性質定義為恐怖主義,引發全球關注。據悉,兇手是一名年僅17歲的未成年人,他在今年2月前往多倫多一家色情按摩院行刺,致一名24歲的女店員身亡,2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