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氣功是武術氣功的一項特技項目,它「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通過運氣,調動全身氣血、精力,使肌肉產生強大的爆發力,或遍於全身,或聚於一點,運用於技擊實戰時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技擊中各流派對硬功都有較高的要求。
在練法上雖然各門各派都各有特點,但從運氣上則不外乎吸氣、呼氣、吞氣、閉氣、噴氣、頂氣這六種既適用於單獨練習又可連貫練習的運氣法。這是練硬氣功的關鍵,常言道「先練一口氣,氣裡出功夫」就是這個道理。現試述其要於下:
吸氣:姿勢不拘。舌抵上顎,口唇微圓,口、鼻同時吸氣,微提上腹,收縮肛門。吸氣時,速度不要過快,做到慢、細、自然、深長有力。
當氣進入時,應氣沉丹田,通過膈肌與腹肌的運動,使腹腔內臟產生相應的蠕動,與此同時,大腦應有意識地指導將氣迅速上提,使腹壁肌向內收,胸腔不斷擴展,肩帶肌亦同時收縮,從而使全身肌肉關節收緊、氣流自下往上衝騰。並以意念提拉地氣,從兩足心湧泉穴上升,引氣入丹田,略沉於丹田,再引丹田氣至羶中穴。
呼氣:姿勢不拘,口、唇微張,舌抵上顎,將濁氣細勻地呼出。同時使胸部寬舒,腹部充實而稍凸,松腹松肛,胸膈下降,放鬆全身肌肉,從而使氣流往下行。意念慢慢移下丹田,引羶中氣下沉丹田。
吞氣:用口吸氣,舌尖自然下落接觸下齒,吸入後舌尖向上捲起,將口內的氣團聚成一團,如吞食物似的咽下去,腹部稍凸,放鬆肛門,放鬆全身肌肉,從而使氣流往下行,聚於丹田。氣團沿咽喉、羶中而下,循任脈送達丹田,意守丹田。
閉氣:姿勢不拘,先吸氣,在吸氣將結束時,緊接著來一下由慢漸快的半呼氣,並頓然閉口閉氣,即暫時不呼不吸。閉氣要自然,強行閉氣會引起頭昏、眼花。閉氣是為了將內氣儲存於丹田,以便為在短暫的時間內發出而做準備,此時應當全身放鬆,精神集中,意在丹田,自然而然。閉氣後,以意領氣、氣歸於丹田,意念氣在丹田處旋轉,即圍繞丹田作緩慢的圓周運動,一圈復一圈。
噴氣:姿勢不拘。在閉氣結束時微啟聲門,將儲存在口中的濁氣短促有力而又較猛烈地從鼻、口吐出。噴氣是硬氣功中用力發力動作的特定形式的呼吸,不僅有利於以氣催力「聚氣成力」增強發力,同時還能避免由「憋氣」而可能引起的胸悶、頭昏等不良現象,使動作剛勁有力,增強爆發力。
同時要求收提肛門,腹部收緊,十趾抓地。以意領氣,從丹田經會陰、尾骶部沿夾脊至大椎,然後再向兩肩分開,經肩並沿臂外側至手掌勞宮穴。若手持器械拍打身軀時,要在下落接觸身體之際,全神貫注受擊部位,配合噴氣,發出「嗨」、「哈」之聲,以貫氣增勁,使聲到氣到、氣到勁到。這樣練習,久而久之,皮肉堅硬或產生強大爆發力。
頂氣:姿勢不拘,嘴唇微張,舌抵上顎,將濁氣呼出,呼出時以意領氣,將氣送至頭頂百會穴,意想頭頂有根長繩懸著,同時要求十趾抓地、收提肛門。意想內氣下循丹田、會陰沿夾脊至大椎,到達腦後玉枕,達於頭頂百會穴。
這六種運氣法,可單練亦可連貫練習,練功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掌握好練功進度。
不過,應該指出,硬氣功也和其他氣功一樣,並不是懂得它的練功方法便算是掌握了這門功夫,它必須持之以恆地鍛鍊,要待以時日循序漸進才能練出銅皮鐵骨的功夫,一曝十寒之輩是難出功夫的。(曹陽)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