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三,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2021-01-13 市商網

【經參頭版評論:積極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推動高質量發展10個方面的具體措施,為2021年金融工作確定了原則和方向。這其中,最核心的是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積極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第一,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強化支持實體經濟。第二,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三,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需要完善法律,強化制度保障。2021年,應統籌推進金融法治體系建設,加快完成相關法律修改,並及時修訂、制訂相關規章制度。

*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相關焦點

  • 央行2021年工作會議:構建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體制機制
    面對重大考驗和挑戰,人民銀行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金融委統籌指揮下,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全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持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認真履行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 付芳: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經濟穩健發展
    深化改革需要攻堅克難  現實地看,我們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不小進展,但實現深化改革目標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一是政府、市場的邊界不夠清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越來越嚮往和期盼,對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和行政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加快提升金融核心...
    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打造金融人才優勢。體制、機制、人才,是一國金融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因為體制、機制決定著金融資源的配置與使用效率,決定著金融業創新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也決定著對金融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對行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2016年,IMF、FSB和BIS聯合發布《有效宏觀審慎政策要素:國際經驗與教訓》報告,將宏觀審慎政策定義為利用審慎工具來防範系統性風險,降低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及其影響程度。宏觀審慎政策本質上採用的是宏觀、逆周期、跨市場的視角,實行自上而下的衡量方法,以防範系統性風險為主要目標,著力於減緩金融體系的順周期波動和跨市場風險傳染對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造成的衝擊。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是包括政策目標、治理架構、評估、工具、政策實施與傳導等一系列組合的總稱。
  • 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環境風險分析
    但是,在如何防範汙染性和高碳投資的領域,還沒有形成十分系統的激勵機制和方法措施。國內外的最新實踐表明,「強化金融機構的環境風險分析和管理」可以有效抑制汙染和高碳投資,應該成為綠色金融體系中重要的、有機的組成部分。
  • 後疫情時代我國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對策
    二是完善中國金融業「宏觀審慎+微觀監管」 兩位一體管理框架,進一步釐清和明確「一委一行兩會」的關係,金融委是統籌國家金融應急管理體系構建的常設決策機構,「一行兩會」是統籌國家金融應急管理體系構建的常設具體執行機構,國家應急管理部是日常配合協同機構。
  • 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沈如軍:強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 市場化參與維護...
    為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有必要調動各種有效資源參與風險處置,維護經濟金融穩定大局。中央匯金公司通過市場化方式參與問題金融機構風險救助和改革重組,充分發揮自身多年積累的專業化救助經驗、良好的市場形象和較強的財務基礎等優勢,以較低成本推動化解金融風險,為維護國家金融體系健康穩定做出貢獻。
  • 王兆星:提升金融核心競爭力 要從打造金融人才優勢提升創新能力等...
    所以我們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的改革,增強對高端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來進一步激發金融人才的創造性。二,要進一步完善金融體系結構,加快提高資金配置的能力。因此,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能力都是金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和構成。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要進一步來改進金融監管,借鑑國際監管改革的成果,進一步提升我國的金融監管能力,包括對風險的識別、度量、判斷、預警、控制、處置能力,在這樣一個能力下來大力進一步促進金融創新。四,進一步深化金融機構內部改革,加快提升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能力。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發布 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
    據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評估辦法》作為《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的實施細則之一,是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認定的依據,也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
  • 央行參事室主任紀敏撰文:最大限度減少金融監管的自由裁量權
    論文通過比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後全球經濟特別是中美兩大經濟體循環格局的變化,分析了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必然性和基本特徵。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一個時期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相適應、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著力點。
  • 央行: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規範發展 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
    會議指出,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金融工作責任重大。人民銀行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 ...關於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實施意見(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精神,優化本市國有金融資本戰略布局,完善管理體制機制,促進國有金融資本保值增值,結合本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依法保護各類產權為前提,以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為原則,以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為導向,加強國有金融機構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提高國有金融資本效益和國有金融機構活力
  • 如何抓好七個方面的改革任務,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編者按: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擘畫。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何要點和要求?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您梳理。
  • 香蜜湖金融風險管理2020年會特設四大分論壇,把脈金融風險管理未來
    2020年11月28日,香蜜湖金融風險管理2020年年會在南方科技大學成功舉辦,年會以「嚴守底線思維,築牢風險防線」為主題,特設四個平行分論壇,聚焦討論當前主要金融風險類別,把脈金融風險管理未來。;建信理財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黃海發表了題為「踐行新金融理念、構建數位化風控體系」的演講;私募協會副會長單位凱豐投資總經理王東洋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角度分享了對「募投管退」中重點風險的梳理,以及宏觀策略下的風險管理實踐。
  • 央行、外匯局調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意味著什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圖/圖蟲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胡天姣 編 輯丨周鵬峰12月11日,央行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 切中肯綮,行政機構改革全面開啟
    在「網際網路+」推動下,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快速發展,各個領域都有體制機制障礙亟待破除。   面對政府管理「碎片化」、政府部門存在職能交叉和重疊等詬病,創新行政管理體制,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深化機構改革成為一個重要抓手。
  • 樓繼偉重磅發聲:為防止大而不能倒 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
    需要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要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宏觀槓桿率可以穩住並逐步下降。  4、對某金融數據平臺的約談暫停上市是防範系統性風險於事前事中  樓繼偉表示,近期對某金融數據平臺的約談暫停上市,其實質是防範系統性風險於事前事中。  5、中國的影子銀行一點正面作用都沒有,嚴重影響國內大循環  樓繼偉表示,金融亂象對國內大循環產生危害。
  •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 兩部委釋放穩定匯率信號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再次調整,引發市場關注。  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11 日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這是自今年3月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後,時隔僅9個月的再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