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蜜湖金融風險管理2020年會特設四大分論壇,把脈金融風險管理未來

2020-12-19 證券時報

2020年11月28日,香蜜湖金融風險管理2020年年會在南方科技大學成功舉辦,年會以「嚴守底線思維,築牢風險防線」為主題,特設四個平行分論壇,聚焦討論當前主要金融風險類別,把脈金融風險管理未來。

平行分論壇一:『大資管』背景下資產管理行業風險及防控

平行分論壇一主題為「『大資管』背景下資產管理行業風險及防控」由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私募協會)承辦,南方科技大學商學院金融系助理教授陳琨女士主持。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副局長童衛華,私募協會副會長、鯤鵬資本董事長彭鴻林,私募協會秘書長莊志雲,私募協會副會長單位招商局資本風控合規部總經理韓軍平等嘉賓出席,近200名嘉賓參會。

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副局長童衛華作了題為「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推動深圳私募基金行業規範發展」的演講,圍繞深圳轄區私募行業現狀,私募機構存在的共性問題及風險,從監管角度系統介紹了強化轄區私募基金的監管實效,以及推動深圳私募基金行業規範發展的監管思路;私募協會副會長單位基石資本合伙人韓再武作了題為「創投機構的機遇與困境」的演講,分享了中國私募「成長的煩惱」以及尋找下一個十年的增長動力等話題;建信理財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黃海發表了題為「踐行新金融理念、構建數位化風控體系」的演講;私募協會副會長單位凱豐投資總經理王東洋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角度分享了對「募投管退」中重點風險的梳理,以及宏觀策略下的風險管理實踐。

圓桌環節由私募協會副會長單位松禾資本合伙人、首席律師官趙亮主持,南方基金督察長鮑文革,私募協會副會長單位達晨財智合伙人、風險控制部總經理劉武克,廣東華商律所高級合伙人王藝,微眾銀行人工智慧部副總經理吳海山參與了以「擁抱『大資管』時代,直面行業變革中的風險」為主題的圓桌論壇。圓桌論壇圍繞行業風險隱患的存在方式、風險管理邏輯及策略、跨領域及行業資管的競合關係等開展思辨和討論。

平行分論壇二:公司治理與中小銀行風險管控

平行分論壇二主題為「公司治理與中小銀行風險管控」,由深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李凱先生主持。

中國銀保監會深圳監管局副局長陳飛鴻作了題為「完善公司治理、促進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演講;深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光安作了題為「做實公司治理,築牢風控之基」的演講;平安銀行董事會/監事會辦公室總經理呂旭光作了題為「中小商業銀行公司治理風險和平安銀行的實踐」的演講;深圳證券交易所曾斌博士作了題為「上市銀行公司治理狀況分析」的演講;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李維安先生作了題為「金融機構治理風險與防範」的演講。

論壇邀請深圳銀保監局城市銀行監管處處長任雪梅,江蘇世紀同仁(上海)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朱增進,深圳福田銀座村鎮銀行行長李文榮,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陳欲曉,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黃軼琳等嘉賓進行了主題為「完善公司治理架構、促進中小銀行穩健發展」的圓桌論壇。圓桌嘉賓認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跨越常規性和長期性關口的關鍵階段,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中小銀行公司治理架構出現分化,股東股權失衡、董事會職能架空、監事會監督缺失、關聯方利益輸送等問題凸顯。中小銀行必須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司治理的重要論述,根據國務院關於公司治理改革要求,加強股東資質審核和延伸管理,做實董事會、監事會,健全公司治理的制衡機制,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加快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現代治理體系,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平行分論壇三:金融科技與數據治理

平行分論壇三主題為「金融科技與數據治理」,由微眾銀行承辦,金鍊盟常務副秘書長姚輝亞先生主持。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新東就「運用金融科技創新,打造地方金融數據要素市場新思路」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介紹了深圳通過結合政務數據的精準開放與用戶數據的自發補充,創新實踐了金融數據沙箱,在國內首創「還數於民」的數據要素應用模式;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慧官、香港科技大學講席教授楊強,以「人工智慧與AI金融落地」為主題,對人工智慧在各行業的實踐進行了案例分析,並表示聯邦學習有助於解決數據孤島和數據隱私的兩難問題;紅杉資本中國專家合伙人、阿里巴巴商學院特聘教授車品覺,發表了「智能轉型中的數循環」主題分享,提出打通「內外視角」對於構建全局化的數據戰略有著重要作用;招商銀行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陶光明就「建設金融科技風險管理體系」作主題報告,探討了新技術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隨後,由姚輝亞主持圓桌討論,觀韜中茂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渝偉、微眾銀行人工智慧部副總經理陳天健、招商銀行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陶光明及畢馬威中國管理諮詢合伙人赫榮科幾位行業資深專家參與討論。嘉賓就國內外在金融科技及數據治理制度上的共性和區別、金融機構應如何去應對和平衡金融科技創新和創新帶來的風險治理問題、以及大灣區的發展在跨境數據傳輸上的阻礙及解決方案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平行分論壇四:金融風險前瞻

平行分論壇四主題為「金融風險前瞻」,由平安集團承辦,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巡視員、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理事會副理事長林居正先生主持。

論壇特別邀請國際金融協會(IIF)全球副總裁Clay Lowery先生分享「全球金融穩定風險前景及政策應對」,從國際視角分析全球金融風險趨勢及各國政策的影響,提示應對全球量化寬鬆政策下的潛在風險給予高度關注,防止政策過快退出帶來的負面影響;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數字官張健先生分享了「大數據智能與金融風險範式挑戰」,深刻指出金融與科技融合下的新競爭,科技賦能金融風控的新能力和科技創新的新風險;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博士從金融科技的技術角度分享了人工智慧如何助力「前瞻性金融風險分析」,肖博士認為金融科技必須將技術落實在金融實際的應用場景上,只有技術與業務的深度結合才能將逐步提高對風險判斷的先知先覺;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分享報告「大國博弈、疫情衝擊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與論壇嘉賓探討了中美博弈格局的演變及對當前全球宏觀經濟的影響;平安信託副總經理戴巍先生發表了主題演講「轉型發展期信託行業的風險防控」,建議信託公司必須深刻理解信託業務的本質,從實操層面建立差異化的風險管理體系;第一創業首席風險官楊健博士就「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及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與嘉賓們分享了證券業在疫情影響下如何服務好實體,如何完善全面風險管理,以及金融科技及未來風險管理的前瞻思考與嘗試。

金融穩定一直是業內長期探索的主題,當前複雜的政治經濟環境在一定程度下積累了更大的風險隱患,為此本場論壇特別展開了題為「國內外新形勢下的系統性風險應對」的圓桌討論,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先生、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先生、平安證券首席風險官鄒麗女士以及華潤深國投信託首席風險官覃建禕先生共同就全球流動性持續寬鬆環境下的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如何應對金融機構之間的風險溢出效應等問題與嘉賓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相關焦點

  • 分論壇三:風險管理與期貨公司轉型發展
    來源:新浪財經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風險管理與期貨公司轉型發展」 論壇於2020年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舉行,並同步線上直播。
  • 在英國G5院校,讀金融風險管理碩士,是什麼體驗?
    接下來,我會結合自己親身經歷,講述我在UCL讀金融風險管理專業的一些感受和經歷,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講:一、專業師生情況和錄取要求;二、專業課程介紹;三、上課情況&考核&畢業要求;四、就業的一些經驗分享。
  • ...助推雙循環新格局 2020中國(深圳)風險投資高峰論壇CVCF盛大啟幕
    2020年12月10-11日, 2020中國(深圳)風險投資高峰論壇CVCF在深圳福田香格裡拉酒店隆重拉開序幕。本次論壇以「匯聚資本力量,助推雙循環新格局」為主題,為期2天的論壇,以2場主題演講,5場深入對話,2020中國新銳獨角獸大賽、深圳市四大平臺發布、LP&GP閉門圓桌會議等豐富環節,覆蓋宏觀趨勢、投資策略、熱門行業等熱點話題,同時匯聚中國頂層政策制定者、監管及經濟學家、風險投資大咖、國家及地方政府引導基金領軍者,市場化母基金及家族辦公室掌門人、上市公司總裁等多元視角探討行業投資之道。
  • 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 中國平安分享金融科技創新實踐
    當前,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如火如荼,新技術正在重塑金融產業全流程。近日,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在北京金融街開幕,論壇圍繞「全球變局下的金融合作與變革」的主題,與參會嘉賓共話金融高質量發展。為期3天的年會圍繞「金融合作與變革」、「金融服務與發展」、「金融開放與市場」、「金融科技與創新」舉行平行論壇。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平安科技總經理黃宇翔、金融壹帳通監事長黃潤中受邀出席。2020金融街論壇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人民銀行、新華通訊社、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舉辦。
  • 央行原行長戴相龍:未來網際網路金融應實行持牌經營等四項管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央行原行長戴相龍:未來網際網路金融應實行持牌經營等四項管理12月13日,2021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在京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在年會上發表演講時稱,在網際網路金融有關重要管理法規沒有公布實施前
  • 2021新財富資產管理年會在深圳舉行,聚焦核心資產,投資中國未來
    1990年中國資本市場建立至今,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用3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百年曆程,截至2020年中,中國金融機構資產管理規模已經排在世界第三位。當前,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確立,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直接融資市場的蓬勃發展疊加全球金融市場格局重塑,讓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資金聚焦中國資本市場、看好中國優質資產。
  • 銀保監會批覆銀河資產管理開業 五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齊聚北京
    2018年3月,國務院批准同意建投中信轉型成為中國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2020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並更名為銀河資產;12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同意銀河資產開業,註冊地北京市西城區。銀河資產也是自1999年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以來唯一獲批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 祝世虎:風險管理就是要找到機遇和損失的黃金分割點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原標題:祝世虎:風險管理就是要找到機遇和損失的黃金分割點本報記者 李暉 北京報導2020年11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盛大開幕。在首日舉行的「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上,光大銀行智能風控中心VP祝世虎在圓桌討論環節表示,風險管理就是要找到機遇和損失的黃金分割點。任何一筆貸款的審批,既是銀行風險的入口,也是銀行利潤的入口,更是銀行客戶的入口,智能風控能從風險管理、智能營銷、客戶管理等多個角度通過大數據方法進行黃金分割點的尋找。
  • 江蘇省律協高峰論壇聚焦化解金融風險
    中國江蘇網6月25日訊(記者 鄭弋 通訊員 王朝梅 範曉傑)6月22日,由省律師協會、揚州市司法局、揚州市律師協會與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的2018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法律高峰論壇在揚州舉行。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萬力,省律師協會會長薛濟民、秘書長彭兵,揚州市副市長餘珽、副秘書長王玉軍,揚州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許林燦等出席了論壇。
  • ...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三,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經參頭版評論:積極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推動高質量發展10個方面的具體措施,為2021年金融工作確定了原則和方向。這其中,最核心的是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積極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 聚焦風險管理,期貨公司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周曉雅)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風險管理與期貨公司轉型發展」論壇於2020年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舉行,並同步線上直播。
  • 破局與重塑 天陽科技受邀出席2020第六屆金融年會
    12月14日,由經濟觀察報、經觀傳媒、經濟觀察報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觀察報金融研究中心、新金融家聯盟共同主辦的「2020年第六屆金融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天陽宏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陽科技」)作為金融科技行業優秀企業受邀出席本次年會,並與行業領袖共同探討「新金融、新消費、新科技」背景下的金融科技驅動力。據了解,作為行業標誌性的年度盛典,「金融年會」邀請了優秀企業代表及行業專家共同為金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出謀劃策。
  • ...風險管理子公司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期貨工具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的「2020年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於12月19日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這是一年一度期貨行業最重磅的會議,證監會副主席、期貨業協會會長、四大期貨交易所和滬深交易所總經理,以及頭部期貨公司董事長雲集第16界中國(深圳)期貨大會,金融界作為合作媒體全程報導,為關心中國期貨業發展的投資者帶來最前沿的監管思考以及行業動態變革。
  • 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7屆全球年會在廣州南沙開幕
    繼CNBC全球科技大會後,被譽為全球金融領域「F20(Finance 20)」的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7屆全球年會11月21日南沙開幕。這是IFF永久會址落戶南沙以來,IFF全球年會首次在南沙召開,近百位全球金融大咖雲集本屆年會,圍繞「全面可持續發展——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主題全方位探索中國與世界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在討論中進行思想碰撞,分享真知灼見,貢獻精彩觀點。今年大灣區和南沙國際金融島成為年會熱點,全世界的目光透過盛會再次聚焦廣州南沙這座濱海之城,讓世界看到了廣州南沙的高站位、大視野和強擔當。
  • 第八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年會聚焦ESG融入主流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日,第八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SIF)年會在北京線下和線上同步舉行。與會嘉賓就「ESG融入主流——中國ESG投資的風險與機遇」展開深入討論。商道融綠董事長、China SIF 理事長郭沛源博士主持了此次年會。
  • 防範金融風險!深圳市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正式成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馬小晗12月13日,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成功召開,「深圳市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在會上正式成立。本次峰會以「金融科技塑造韌性世界」為主題,旨在更好推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金融科技的催生、融合與規範發展,保障金融科技行業行穩致遠。匯集了來自粵港澳三地監管部門、專家學者、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代表,圍繞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金融科技的機遇與挑戰、金融業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新興技術風險管控等話題展開討論。
  • 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對行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2020年5月,央行行長易綱發表文章指出按照「因城施策」原則,強化對房地產金融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管理。10月,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金融街論壇上表示,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重點健全房地產金融等宏觀審慎體系。11月,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20「一帶一路」金融合作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姜楠11月26日,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簡稱「文化中心」)主辦的2020「一帶一路」金融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國內外金融領域政府官員、企業高管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十四五」時期「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相關議題。2020「一帶一路」金融合作論壇是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研究院承辦的品牌論壇。文化中心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丹致開幕詞。
  • 論壇|GARP總裁:金融機構應審視全球流動性 適當改進信用模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紫豪)全球風險管理專業人士協會(GARP)總裁兼執行長裡奇·阿波斯多利克22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未來全球將會處於「低息」環境,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下應更加關注資本及現金流模型。金融機構應當仔細審視全球金融流動性的來源和支柱,適當改進信用模型使之與時俱進。
  • 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環境風險分析
    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環境風險分析 (2020年第9國內外的最新實踐表明,「強化金融機構的環境風險分析和管理」可以有效抑制汙染和高碳投資,應該成為綠色金融體系中重要的、有機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