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如何建設?這幾點尤為關鍵

2020-12-14 瀟湘晨報

10月14日,中國科技峰會系列活動——青年科學家沙龍第六期「培育青年科學家支撐航天強國建設」主題沙龍在北京召開。來自航天領域的專家及青年科學家,圍繞航天工程領域青年科學家創新隊伍建設與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等問題進行研討與交流,為航天領域發展獻言獻策並提供新思路。

青年科學家沙龍第六期培育青年科學家支撐航天強國建設主題沙龍現場

培養青年人才科研動力 支撐航天強國建設

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張學攀表示,對於跟前沿技術相關的青年人才,首先要激發他們的科研動力。其次,前沿技術一定要能落地,不能沒有邊界地去探索。人工智慧技術能否跟航天中的遙感、5G、通信,或是星空探測技術結合起來,這一點值得思考。

強化科技人才管理建設 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長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人才開發處副處長王藝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人才開發處副處長王藝妮針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提出來了四方面建議:

第一方面,強化工程實踐的力量,加快培養青年型領軍人才。針對專業技術好,但缺乏型號研製經驗的青年科技人才,我們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參與重大工程和重點型號的研製,在工程實踐中進一步學習,不斷提升知識的廣度,拓展專業的深度。

第二方面,進一步拓展職業發展的空間,引導青年人才專業化。目前,我們著力抓兩個體系的建設,第一是崗位體系建設,另外一個體系是專家體系建設。

第三方面,加強培訓和交流,提升青年人才的專業素養。建立分層分類的培訓教育體系,針對不同的崗位特點和要求,明確人員培養的重點內容和時限。

第四方面,強化崗位的交流和知識傳承,助力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長。針對青年人才經驗不足的特點,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兩個強化,一是強化崗位的交流,另一個是強化知識傳承。

加強與高校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中心常務副主任馬明表示,對於航天工程團隊的建設,可以考慮和高校進行互動和交流。一方面,可以通過交流合作將航天的種子撒播在高校,促進高校文化生態的良性發展和校園航天文化品位的建設提升。另一方面,可為航天工程團隊注入新鮮血液,推動團隊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

最後,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宏鑫表示,希望航天青年科技工作者能夠傳承航天精神、不斷學習,勇於創新,肩負起建設航天強國重任,爭做航天事業創新的排頭兵。

【來源:人民網科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網絡安全專家談」人才隊伍建設是國家網絡安全事業的關鍵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網絡邊界的逐漸模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數據和個人隱私都面臨新的威脅和風險,網絡安全逐步呈現出「以人為本、以數據為中心」的新特點。其中,「以人為本」意味著,要築牢網絡安全新防線,教育是基礎,人才是關鍵。
  •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能力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印發,描繪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藍圖,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作出了部署。在「雙一流」建設方案中,建設一流師資隊伍被列為首要建設任務;在2019年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被列為十大戰略任務之一。
  • 《上海律師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綱要(2020—2022)》來了!
    上海律師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綱要(2020—2022)律師人才隊伍作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的一支重要力量。,建立健全律師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
  • 上海市司法局關於印發《上海律師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綱要(2020...
    上海市司法局   2020年12月2日 上海律師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綱要(2020—2022)   律師人才隊伍作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的一支重要力量
  • 匯聚青年人才 助力振興發展
    發揮自身優勢,凝聚、培養和服務青年人才,把服務大局與服務青年有機結合起來,是共青團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度的關鍵點和著力點。近年來,團吉林省委在團中央和省委的領導下,深入開展青年人才工作,努力為吉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青年人才資源。一、高位統籌,健全青年人才工作體系。
  • 選「鳳凰」栽「梧桐」 經開區人才隊伍、科技創新亮點頻頻
    西部網訊 教育強則國家強,人才興則民族興」,建設教育強區,是惠及優質人才,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基礎。近年來,經開區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擁有大批國內外頂尖人才,科技創新能力愈發不容小覷。人才興、則科技興。
  • 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專題論壇舉行
    12月16日下午,西安市科技局(市外國專家局)、中共西安市碑林區委、碑林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碑林區委組織部、碑林區科技局、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管委會、碑林區金融辦承辦的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專題論壇
  • 打造「名醫工作室」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日前,市衛健部門出臺《德陽市名醫工作室管理辦法(試行)》, 正式啟動我市「名醫工作室」建設項目。據介紹,「名醫工作室」建設項目旨在推進我市衛生健康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帶動醫學技術進步。該項目針對學術的關鍵需求和難點問題進行創新,以名醫的學術思想為中心,以平臺建設、機制創新和制度完善為重點,將工作室建設成為學術傳承平臺、特色服務平臺、人才培養平臺、學術交流平臺,形成德陽市特色突出的學術傳承的工作機制,讓更多的德陽市民享受到名醫服務。
  • 「四化」助推飛行隊伍思想政治工作
    其中,飛行人員的隊伍管理尤其重要。校驗中心黨委十分注重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發揮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在實踐過程中也摸索出一些經驗。  學習形式多樣化  作為一線飛行單位,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調動一線人員積極性,讓他們在完成生產任務的同時,將「要我學習」轉化為「我要學習」,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打造學習型組織,是值得飛行單位基層黨務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 廣東建設實戰化公共衛生應急人才隊伍 提高前哨預警意識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周紫霄31日稱,廣東率先啟動公共衛生建設完善補強工作,有針對性地對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進行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3月2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等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我省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對全省公共衛生人才隊伍體系進行完善。
  • 「科協改革研討」加強智能製造領域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智能製造領域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智能製造,高技能人才是重要支撐。隨著製造強國建設深入推進和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產業蓬勃發展,智能製造領域高技能人才瓶頸愈發凸顯。為此,重慶市科協組織相關專家,深入分析傳統技能人才面臨的嚴峻挑戰,查找重慶市智能製造領域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並提出加強重慶市智能製造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建議。
  • 青年人才為科技創新注入新活力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專題論壇舉辦
    12月16日,由西安市科技局(市外國專家局)、碑林區委、區政府主辦,碑林區委組織部、碑林區科技局、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管委會、碑林區金融辦承辦的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專題論壇在西安創新設計中心舉行。論壇上進行了科技成果發布及項目籤約儀式。
  • 合肥:青年人才發力 讓科技美好與生活「環環相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12月17日,記者跟隨科技部「走進魅力合肥」採訪團來到合肥市經開區和肥西縣,領略科技創新平臺的魅力,感受高新技術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但科技創新的道路並不容易,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也需要多方努力。38歲的張杰是博士後,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專業,他來肥西縣工作已20年,見證了科技發展。他是合肥泰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裝車部經理,帶領一支平均年齡27歲的技術研發團隊,「從0到1」「從無到有」是這個團隊不懈追求的目標。
  • 宜春市袁州區:強化六項舉措,全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中國發展網訊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人社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著眼於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切實做好人事人才管理工作,積極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不斷優化人才隊伍結構,促使該區的人才總量得到不斷加強、人才結構不斷優化。
  • 做好新時代青年人才的培養工作
    會議強調,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 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的關鍵鑰匙。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當代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時也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青年人才有專業的技能,有創新的活力,有奮鬥的激情,他們正引領著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青年人才的培養和使用關係全局、關乎長遠。
  • 原子鏈Atoshi大力發展人才隊伍建設
    隨著原子鏈項目的急速發展,各個板塊的落地與完善,原子鏈Atoshi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原子鏈Atoshi決心大力發展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精英團隊,為原子鏈Atoshi保駕護航。饒良,瑞士西北大學 (FHNW, Olten 瑞士) 商業信息系統碩士,伯爾尼理工大學 (BFH, Biel 瑞士) 軟體與通信學士,熟悉漢語、英語、德語、法語四國語言,熟悉歐美海外市場,曾就職於華為公司,北京途伴雲遊科技有限公司(天使融資700萬人民幣)創始人、 CEO,Chinovis
  • 金華武義推進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
    12月6日,在金華市武義縣技能帶頭人選拔大賽現場,來自武義展業管網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的吳杭俊獲得電焊組第一名,被授予「縣技能標兵」人才稱號,並獲得一次性補貼2000元。他憑這本證書還可獲得每月300元津貼、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就讀公辦學校等縣內拔尖人才同等待遇配套獎勵。
  • 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完善人才工作機制,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下面將以「青年拔尖人才計劃」為例,介紹學校在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上的核心舉措。對基礎學科,重在看他們研究的原始創新性,通過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度來進行評判;對工程學科,強調是否解決了國家重大問題、攻克了行業關鍵技術、推動了行業科技進步、產生了重大社會經濟效益;對生命醫學學科,強調是否解決了生命健康和醫療技術方面的關鍵技術,是否在臨床醫療上有新突破;對人文社科學科,強調對國家、地區政策制定、執行、管控等方面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 教育部談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教授本科授課納入基本制度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作出頂層設計。《意見》圍繞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深化教師管理綜合改革,不斷提高教師地位待遇,確保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那麼,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在切實理順體制機制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 看西部高校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
    視察團成員一致表示,建設高素質創新型高校教師隊伍,最根本的是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真正落到實處,確保取得實效。要堅持黨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進一步壓實地方和高校黨委主體責任,進一步抓好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這個根本,進一步加強高校教師專業培訓,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培養使用,激發教師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