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蔚來走高端路線,對標BBA,不降價,特斯拉降價沒影響!
數天後,蔚來首款中大型轎車ET7上市,售價:44.8萬-52.6萬(補貼前),從定位看ET7顯然是硬剛特斯拉Model S。ET7用價格證明,李斌所言不假!
蔚來ET7真能與特斯拉Model S抗衡?定價44.8萬,是否表明蔚來徹底膨脹?我們不妨先看看ET7產品如何。
ES8縮小成了ES6 ES6壓縮變成ET7
一年前,蔚來向外公布ET Preview,那會我在蔚來展臺上圍著這車仔細瞧了一會,當時感覺它的前臉挺彆扭,看著像縮壓縮版ES6,側面倒是可圈可點,但到了車尾顏值又跨了,總之最早亮相的ET Preview設計方面欠缺火候。
量產的ET7輪廓與之前的ET Preview基本一致,前臉設計做了一些調整,之前造型複雜的大燈和前包圍設計簡化了不少。但細節設計仍美中不足,比如6顆前駐車雷達在光禿禿的包圍襯託下顯得突兀,整個前臉視覺重心高,既不運動也不豪華,就是很獨特。
側面還是能看出ET Preview的影子,但車身腰線和裙線稍許做了改動,五輻雙色輪轂造型很酷。前翼子板上的突起物,可能是側後方高清攝像頭,外形處理比較生硬。
藏於輪轂內的Brembo四活塞前制動卡鉗是亮點配置,ET7百公裡到零制動距離只有33.5米。
重新設計的車尾比之前協調很多,溜背造型顏值很高,貫穿式LED尾燈辨識度有提升,需要單獨說的是,ET7尾箱蓋不是掀背設計,車尾和前臉一樣視覺重心很高。
同樣是電動轎車,保時捷Taycan就是另一種感覺,Taycan電池也塞在底盤下方,為什麼看起來低矮?多提一句,ET7車身風阻係數只有0.23Cd,Taycan為0.22Cd,數據非常接近。
外觀這東西見仁見智,但從工業設計角度看,Model S造型已經算得上爐火純青,蔚來ET7還是感覺差那麼一點點。
國產,就沒一個內飾差的
初看ET7內飾配色,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沒錯就是北歐風。這種簡約冷淡內飾風格,一眼望去可能有些單調,但非常耐看。
黑白雙色內飾顯檔次,因為白色給人心理上一種純淨感,視覺上又顯得特別寬敞,所以頂級豪車偏愛白內。
簡約風格雖然溫馨經典,對內飾用料要求可不低。Nappa高級真皮、可再生藤木裝飾板、Microfiber超纖絨頂棚、64色內飾氛圍燈,ET7用料很下本。
科技配置ET7也很能打, 12.8英AMOLED中控屏、10.2英HDR數字儀表、後排HDR多功能控制屏、HUD增強平視顯示系統,三代高通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硬體相當給力。
ET7 車身尺寸針對性太強了,長5098毫米、寬1987毫米、高1505毫米、軸距3060毫米,每項指標都剛好超過Model S。
ET7的內飾更勝一籌,無論設計、用料、配置都達到了豪華品牌水準,哪怕與BBA對比,也不遜色當然價格也是如此。
可能是目前性能最佳的國產電動轎車
ET7前期只有77千瓦時(度電)和100千瓦時兩種電池規格,對應的續航裡程分別是500公裡和700公裡(NEDC循環),續航與特斯拉Model S 水平一樣 ,也就說電耗一樣低,這是因為ET7採用了碳化矽功率模塊,電耗更低同時支持更高的電壓。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比亞迪漢也採用了同類別功率模塊,國產電動車電控系統已經是行業領先水平。ET7還有一個優勢,高配也就是100千瓦時電池版,電池採用液冷系統(可以叫水冷),性能穩定性應該好於Model S。
底盤和動力從來都不是國產轎車的強項,但蔚來ET7改變了這種局面。動力系統,ET7前橋配備180千瓦永磁電機,後橋採用300千瓦感應電機,總功率480千瓦,總扭矩850牛·米,百公裡加速時間3.8秒,性能與Model S 長續航版旗鼓相當。
而車身方面,ET7採用鋼鋁混合,車身扭轉剛度37100N·m/deg(應該是帶電池包的數據),車身性能絕對好過傳統豪華品牌燃油車,也應該好過Model S。高剛性帶來的好處很多,比如隔音、操控、安全性更好。
另一個優勢是底盤設計,ET7前懸為五連杆式,後懸為多連杆式。這在國產純電轎車中非常罕見,懸架規格高於Model S。也不要瞬間高潮啊!只要錢到位供應商什麼懸架都願意給。總之,這臺車舒適性和動態性能值得期待。
營銷趕上特斯拉 硬體趕超特斯拉
特斯拉一直把自動駕駛當作最大的賣點來宣傳,但自動駕駛技術路線上,很多車企與特斯拉觀念不同,比如是否該採用雷射雷達!簡單的說,自動駕駛分為感知、算法、算力三個部分,感知就好比人的眼睛,算法是人的思考邏輯,算力好比人的腦力。
ET7有33個感知硬體,其中有11個800萬像素攝像頭、1個雷射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等等。感知硬體規格可能是目前電動車中最高的,而這裡面最吸引人的是雷射雷達。
最先配備雷射雷達的是奧迪A8,這個雷射雷達裝在車牌下方,雷射雷達性能很優秀,首先雷射雷達開度角度達145°,而傳統的長距毫米波雷達只有60°左右,另一個優勢是探測距離,雷射雷達高達500米,傳統雷達只有100多米,差距一目了然。
ET7雷達布置很隨意,雷射雷達裝在車頂最前側,周圍兩個可能是高清攝像頭的硬體,造型也很突兀。當然不能單獨用硬體去評判自動駕駛性能,好不好用最終還看軟體也就是算法。
ET7上市同時,蔚來還公布配備150千瓦時固態電池的期貨版,為什麼叫期貨版,因為要2022年底才能交貨。
配備150千瓦時固態電池的ET7,續航達到了1000公裡(NEDC循環),這個數據幾乎可以與燃油車媲美。官方透露,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360Wh/kg,這個數據應該是指電芯,啥水平?作為參照,特斯拉21700電池(電芯)能量密度為300Wh/kg。
將來沒錢不配開電動車?
為了方便車主在家充電,大部分電動車都支持交流充電,交流充電樁安裝很簡單不用對電網做多少改造。但它的充電功率很低,一般只有幾千瓦或者幾十千瓦。
交流電不能給電池充電,所以支持交流充電的車,會在車內配備整流器成本隨之提高。ET7發布後,官方取消了交流充電口,也就說在自己車位充電的想法行不通了。
毋庸置疑,取消交流充電口當然是為了省錢,但更深層次用意是引導車主去蔚來換電站或者官方的快充網點,充電網絡建設是一筆不菲的投入,要是蔚來車主不用,這筆資產就沒有多大價值,運營成本也難以令人接受。
雖然蔚來支持換電,但換電也不是想的那麼完美,網上有個段子說,換電5分鐘,排隊1小時!
寫在最後
ET7的的確確是一款豪華純電轎車,它的成本和售價之間差額產生的那點利潤,可能真的非常非常低。現階段買電動車,廠家其實都不為賺錢,只是交個朋友而已。不過造了三四款後,蔚來也沒之前那麼豪氣,現在都學蘋果砍充電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