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假奶粉」事件背後 固體飲料和特醫奶粉該如何區分

2020-12-22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5月12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的視頻在全網流傳,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事件背後,固體飲料搖身一變成為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奶粉)成為整場悲劇的焦點。實際上,固體飲料佯裝為特醫奶粉的現象曾在我國多地上演。這兩者究竟有何區別,應該如何區分?

「大頭娃娃」悲劇再次上演

5月12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的視頻刷遍了各大社交平臺。視頻顯示,湖南郴州永興縣一家愛嬰坊母嬰店長期誤導多名家長給牛奶過敏的寶寶喝「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並稱其為最暢銷的「奶粉」。當多名寶寶將這種飲料當「奶粉」長期飲用後,出現了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顱骨突出、發育遲緩等症狀,經醫生診斷,這些寶寶均患上了佝僂病。據悉,這款「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的生產企業是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實際上,這不是湖南郴州第一次出現「假奶粉」事件。固體飲料搖身變為特醫奶粉的案例屢見不鮮。2019年底,在湖北武昌,身為固體飲料的雅樂迪,包裝成適度水解蛋白配方粉(特醫奶粉的一種),公然誤導消費者。在此之前的2019年6月,同樣身為固體飲料的浙江寧波特壹「佳瑞寶」和山東青島「金大洋」也佯裝成特醫奶粉甚至潛入了當地醫院商店,涉事產品包括六款,銷售區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大頭娃娃」的說法起源於2003年,彼時安徽阜陽多名嬰兒因飲用劣質的「空殼」奶粉出現了腹瀉、重度營養不良等情況,被稱為「大頭娃娃」事件,最終國家相關部門進行了嚴厲查處,涉及商家40家,嬰兒死亡數量高達13名。

固體飲料和特醫奶粉應如何區分

據悉,特醫奶粉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的一種。特醫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其中,特醫奶粉指的是適用於0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常見的特醫奶粉配方類別包括無乳糖配方或低乳糖配方、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胺基酸配方、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母乳營養補充劑、胺基酸代謝障礙配方。而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根據過敏程度可服用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胺基酸配方。

因為針對的人群不同,國家對固體飲料、普通奶粉、特醫奶粉制定的標準也大相逕庭。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固體飲料遵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9602-2013》。此標準規定,固體飲料的水分應不高於7%。此外,固體飲料分為果蔬固體飲料、蛋白固體飲料、茶固體飲料、咖啡固體飲料,四個細分品來分別對果蔬含量、蛋白質含量、茶多酚含量、咖啡因含量等有一定要求。但固體飲料對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並沒有要求。

而普通奶粉遵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9644-2010》。此標準對奶粉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雜質度、水份等都有要求。此外,此標準還規定了奶粉的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的數量。

特醫奶粉的要求則更加嚴格。據悉,特醫奶粉遵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25596-2010》。標準不僅對特醫奶粉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有要求,對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葉酸、生物素等含量都有限定,此外,此標準對特醫奶粉的鈉、鉀、銅、鎂、鋅等礦物質含量以及微生物含量等也有限定。

已拿到「準入證」的特醫食品有哪些

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規定特醫食品實施配方註冊管理。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在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2016年3月頒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特醫食品的註冊管理制在我國正式拉開帷幕。文件規定,從2018年1月1日起,無論是國內生產還是向我國境內出口的特醫食品,都應當依法取得特醫食品註冊證書。

2017年底,特醫食品的註冊期限延長了一年。即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國境內生產或向我國境內出口的特醫食品應當依法取得特醫食品註冊證書,並在標籤和說明書中標註註冊號。另外,在我國境內生產或向我國境內出口的特醫食品,生產日期為2018年12月31日(含)以前的,可在我國境內銷售至保質期結束。

據悉,2017年11月,首批獲得註冊的特醫食品包括達能紐康特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粉胺基酸配方、雅培親護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雅培菁摯呵護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三個。

截至目前,通過註冊的特醫食品共有54個,其中針對寶寶牛奶過敏的配方產品包括達能妞康特、雀巢超啟能恩、雀巢安兒寧能恩、雀巢肽敏舒、美贊臣安兒寶、美贊臣親舒、雅培親護、雅培菁智呵護、聖元優博敏佳等。

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特醫食品已經實現了全面註冊,並且對相關產品有了註冊、監管標準,正規產品的市場業績增長很好。不過,由於我國區域性明顯,目前農村市場依然充斥著假冒偽劣產品,監管存在嚴重問題,政府應加強對農村市場的監管。

宋亮認為,目前我國奶粉行業信心剛剛恢復,不能因為個別不法商販的惡劣行徑破壞整體行業秩序。他建議,國家應對涉事企業和個人進行嚴懲,並對四五線市場進行嚴格排查和全面整頓。

相關焦點

  • 湖南再現「大頭娃娃」,飲料冒充奶粉引眾怒 教你揭開「假奶粉」的...
    近日,關於湖南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的一則新聞引發廣大網友熱議。一母嬰店將「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欺騙消費者,導致多名幼兒患病。類似「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事件屢見不鮮,家長挑選奶粉,如何擦亮雙眼?
  • 廣州又曝冒充特醫奶粉事件!固體飲料的「坑」遠不止這些
    日前,湖南郴州市永興縣發生的「倍氨敏」事件曾引起廣泛關注,因當地母嬰店將名為「倍氨敏」的蛋白固體飲料作為「特醫奶粉」賣給家長,導致食用兒童出現了營養不良、體重偏輕、發育畸形等情況。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母嬰門店所售的「營養品」中,有70%屬於固體飲料,其中以益生菌、乳清蛋白粉最為常見。
  • 固體飲料冒充奶粉導致「大頭娃娃」 專家:特醫食品行業需加強自律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出現多名「大頭娃娃」的事件震驚社會。據媒體報導,多名孩子在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冒充「特醫奶粉」的固體飲料後,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被確診為「佝僂病」。目前,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組成工作專班開展全面調查,並安排患兒進行免費體檢。
  • 頻曝冒充特醫奶粉事件 固體飲料的「坑」遠不止這些
    來源:新京報網繼湖南郴州兩起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事件後,廣州近日也被曝出10餘家醫院醫生以奶粉的名義向過敏兒家長推薦固體飲料「貝兒呔」「敏兒舒」,廣州兒童醫院珠江新城分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市兒童醫院等捲入其中。目前,廣州市衛健委已介入調查。
  • 「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 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湖南郴州永興縣「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受到社會關注,也反映出部分公眾及醫護人員的特醫食品知識盲區。此次事件中的假特醫奶粉,其實只是「固體飲料」,而不是配方奶粉、特醫食品。相比較而言,含乳固體飲料對營養成分的限量比較寬泛,僅對蛋白質含量做了基本要求。從生產資質要求來講,特醫食品需參照藥品管理方式嚴格監管,廠家需同時取得特醫食品生產資質和產品的配方註冊資質;配方奶粉也需同時獲得工廠與配方的雙重認證或註冊;而固體飲料生產門檻較低,獲得生產許可資質相對容易。
  • 再現固體飲料冒充特配奶粉,誰為「大頭寶寶」悲劇買單?
    近期,據湖南經視「大調查」欄目報導,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嬰幼兒由於長期使用「假特配粉」導致顱骨突出成「大頭娃娃」,身體出現溼疹,經常咳嗽,各項指標都不達標,甚至還有孩子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頭部。該消息一經發出,就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各大行業媒體的廣泛關注。
  • 扒開郴州「大頭娃娃奶粉」真面目:固體飲料利潤是奶粉兩倍多
    李佳透露,特醫奶粉的進價便宜,只有普通奶粉市場價的六折,母嬰店在出售時也可以自己定價出售,利潤很高。「相比之下,固體飲料的市場價和特醫奶粉差不多,但進價要更低。所以一些母嬰店會用低成本的固體飲料充當特醫奶粉,以此獲取更高的利潤。」「發燒、溼疹、經常拍自己的頭。」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的朱女士多次向媒體提及女兒的身體情況。
  • 寶寶喝了兩個多月的奶粉是「固體飲料」?家長慌了!
    這兩天,發生在湖南郴州的「大頭娃娃」現象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據報導,當地有5個被診斷為「佝僂病」的孩子,原因疑似是因為食用了冒充特醫奶粉的固體飲料。事件被曝光後,家長坐不住了,因為在深圳,也有小孩吃了類似的產品。
  • 湖南又現大頭娃娃,「假奶粉」之害屢禁不止
    作者:時代財經 王言5月13日,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引發輿論關注。據湖南經視報導,湖南郴州永興縣的5名家長發現自己孩子在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後,身體出現溼疹、體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等症狀,後經醫院診斷,這些孩子都患上了「佝僂病」。
  • 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調查:喝了幾年才發現不是奶粉!專家:謀財...
    「都跟我們說是奶粉」「等於我女兒喝了兩年多的飲料」……繼2003年安徽阜陽「大頭娃娃」事件之後,湖南郴州又發生「大頭娃娃」事件。湖南郴州永興縣一家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蛋白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售賣給家長。當地多名兒童此後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等異常情況,被確診為佝僂病。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又是假奶粉惹禍!誰來呵護嬰兒第一口奶?
    食品安全大於天,嬰幼兒的奶粉更是重中之重。然而,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卻一次又一次在挑戰我們食品安全的底線!最近震動家長圈的湖南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續發酵。據媒體報導,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經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 官方:未發現醫生參與假奶粉事件 「大頭娃娃」奶粉事件原因
    針對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永興縣市場監管局宣傳負責人5月13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調查小組在盡力安撫患兒家長情緒,家長們提出的訴求是要求涉事門店及相關方賠償。目前調查小組已聯繫涉事企業,且暫未發現有醫院和醫生參與事件過程。該宣傳負責人還表示,調查小組已在昨日接觸一名患兒家長,今日會繼續與其他家長見面。
  • 倍氨敏奶粉事件:愛嬰坊母嬰店被調查 倍氨敏資料介紹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出現多名「大頭娃娃」的事件震驚社會。據媒體報導,多名孩子在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冒充「特醫奶粉」的固體飲料後,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被確診為「佝僂病」。目前,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組成工作專班開展全面調查,並安排患兒進行免費體檢。
  • 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專家:謀財害命!
    郴州「大頭娃娃」父母們聯名請求處理郴州假奶粉今年3月、5月,湖南郴州頻頻發生「大頭娃娃」事件。在兩起事件中,家長都因孩子出現對牛奶過敏的情況,到醫院或診所看病後,醫生告知需要使用「特醫奶粉」。然而家長在當地醫院或母嬰店卻購買到的是「假奶粉」。
  • 大頭娃娃奶粉營銷揭秘:醫生拿提成 銷售故意把固體飲料說成奶粉
    銷售人員稱,有商家與醫院合作出售這類固體飲料,醫生還可拿提成。銷售員甚至不清楚產品功效,但會按照公司的宣傳,「特意避開固體飲料而說成是奶粉。」 5月13日,湖南郴州永興縣針對「大頭娃娃奶粉事件」成立專班調查。
  • 湖南再現「問題奶粉」,多名嬰兒出現「大頭」「佝僂」症狀
    而這種「倍氨敏」奶粉,竟是出自同一家母嬰商店推薦的配方奶粉。出現問題的就是這款號稱法國進口的「倍氨敏」深解水解蛋白質的奶粉,經過檢測,這是一款固體飲料,也就是普通食品,蛋白質和營養素含量遠低於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醫奶粉。也就是說,這款「倍氨敏」的作用就跟糖水差不多,可是這一罐糖水,售價卻高達298元人民幣。
  • 固體飲料冒充奶粉導致「大頭娃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涉事商家...
    每經編輯:郭鑫震動家長圈的湖南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續發酵。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固體飲料冒充特醫食品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虛假宣傳特殊功能,涉嫌消費欺詐。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責成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商家進行徹查,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 「大頭娃娃」奶粉事件背後:真假過敏+真假奶粉,你分得清嗎?
    此前,媒體報導: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以蛋白固體飲料冒充特殊配方奶粉,銷售給牛奶過敏的孩子,造成很多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需要注意是一些商家混淆奶粉概念,比如特殊配方粉和特殊配方奶粉的概念混淆;固體飲料和營養品的混淆;營養品和保健食品的混淆等。我國曾在2010年和2013年先後出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兩套國家標準。
  • 假奶粉涉事廠家1年收入超千萬 實控人曾任澳優副總裁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湖南「假奶粉」涉事廠家一年收入超千萬 實控人曾任澳優副總裁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3日電 (閆淑鑫)湖南郴州「假奶粉」事件仍在繼續發酵。據湖南經視報導,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 湖南郴州驚現「大頭娃娃」,怎樣躲開毒奶粉?幾招教你輕鬆鑑別
    5月11日,經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報導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以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欺騙消費者」一事,將「毒奶粉」事件擺在了大眾輿論的風口浪尖;據悉,這款奶粉名叫「倍氨敏」,在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售賣,在售賣過程中,店員極力像消費者推薦該款產品,稱其銷量最火爆,是店內質量最好的奶粉,很多消費者聽從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