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5月12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的視頻在全網流傳,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事件背後,固體飲料搖身一變成為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奶粉)成為整場悲劇的焦點。實際上,固體飲料佯裝為特醫奶粉的現象曾在我國多地上演。這兩者究竟有何區別,應該如何區分?
「大頭娃娃」悲劇再次上演
5月12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的視頻刷遍了各大社交平臺。視頻顯示,湖南郴州永興縣一家愛嬰坊母嬰店長期誤導多名家長給牛奶過敏的寶寶喝「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並稱其為最暢銷的「奶粉」。當多名寶寶將這種飲料當「奶粉」長期飲用後,出現了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顱骨突出、發育遲緩等症狀,經醫生診斷,這些寶寶均患上了佝僂病。據悉,這款「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的生產企業是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實際上,這不是湖南郴州第一次出現「假奶粉」事件。固體飲料搖身變為特醫奶粉的案例屢見不鮮。2019年底,在湖北武昌,身為固體飲料的雅樂迪,包裝成適度水解蛋白配方粉(特醫奶粉的一種),公然誤導消費者。在此之前的2019年6月,同樣身為固體飲料的浙江寧波特壹「佳瑞寶」和山東青島「金大洋」也佯裝成特醫奶粉甚至潛入了當地醫院商店,涉事產品包括六款,銷售區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大頭娃娃」的說法起源於2003年,彼時安徽阜陽多名嬰兒因飲用劣質的「空殼」奶粉出現了腹瀉、重度營養不良等情況,被稱為「大頭娃娃」事件,最終國家相關部門進行了嚴厲查處,涉及商家40家,嬰兒死亡數量高達13名。
固體飲料和特醫奶粉應如何區分
據悉,特醫奶粉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的一種。特醫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其中,特醫奶粉指的是適用於0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常見的特醫奶粉配方類別包括無乳糖配方或低乳糖配方、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胺基酸配方、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母乳營養補充劑、胺基酸代謝障礙配方。而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根據過敏程度可服用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胺基酸配方。
因為針對的人群不同,國家對固體飲料、普通奶粉、特醫奶粉制定的標準也大相逕庭。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固體飲料遵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9602-2013》。此標準規定,固體飲料的水分應不高於7%。此外,固體飲料分為果蔬固體飲料、蛋白固體飲料、茶固體飲料、咖啡固體飲料,四個細分品來分別對果蔬含量、蛋白質含量、茶多酚含量、咖啡因含量等有一定要求。但固體飲料對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並沒有要求。
而普通奶粉遵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9644-2010》。此標準對奶粉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雜質度、水份等都有要求。此外,此標準還規定了奶粉的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的數量。
特醫奶粉的要求則更加嚴格。據悉,特醫奶粉遵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25596-2010》。標準不僅對特醫奶粉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有要求,對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葉酸、生物素等含量都有限定,此外,此標準對特醫奶粉的鈉、鉀、銅、鎂、鋅等礦物質含量以及微生物含量等也有限定。
已拿到「準入證」的特醫食品有哪些
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規定特醫食品實施配方註冊管理。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在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2016年3月頒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特醫食品的註冊管理制在我國正式拉開帷幕。文件規定,從2018年1月1日起,無論是國內生產還是向我國境內出口的特醫食品,都應當依法取得特醫食品註冊證書。
2017年底,特醫食品的註冊期限延長了一年。即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國境內生產或向我國境內出口的特醫食品應當依法取得特醫食品註冊證書,並在標籤和說明書中標註註冊號。另外,在我國境內生產或向我國境內出口的特醫食品,生產日期為2018年12月31日(含)以前的,可在我國境內銷售至保質期結束。
據悉,2017年11月,首批獲得註冊的特醫食品包括達能紐康特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粉胺基酸配方、雅培親護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雅培菁摯呵護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三個。
截至目前,通過註冊的特醫食品共有54個,其中針對寶寶牛奶過敏的配方產品包括達能妞康特、雀巢超啟能恩、雀巢安兒寧能恩、雀巢肽敏舒、美贊臣安兒寶、美贊臣親舒、雅培親護、雅培菁智呵護、聖元優博敏佳等。
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特醫食品已經實現了全面註冊,並且對相關產品有了註冊、監管標準,正規產品的市場業績增長很好。不過,由於我國區域性明顯,目前農村市場依然充斥著假冒偽劣產品,監管存在嚴重問題,政府應加強對農村市場的監管。
宋亮認為,目前我國奶粉行業信心剛剛恢復,不能因為個別不法商販的惡劣行徑破壞整體行業秩序。他建議,國家應對涉事企業和個人進行嚴懲,並對四五線市場進行嚴格排查和全面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