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飲料冒充奶粉導致「大頭娃娃」 專家:特醫食品行業需加強自律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出現多名「大頭娃娃」的事件震驚社會。據媒體報導,多名孩子在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冒充「特醫奶粉」的固體飲料後,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被確診為「佝僂病」。目前,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組成工作專班開展全面調查,並安排患兒進行免費體檢。

對此,多名食品領域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特醫食品門檻高、利潤豐厚,巨大的商機讓部分不法商家乘機而入坑害幼兒。有專家呼籲,特醫食品行業應加強行業自律、自我管理,並希望有關政府部門認真核查審批、備案程序和市場監管的漏洞,對這一行業加強嚴格監管。

「大頭娃娃」重現 罪魁禍首披「特醫」外衣冒充奶粉

5月11日,據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報導,永興縣一家名為愛嬰坊的母嬰店以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的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導致食用的患兒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大頭娃娃」、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被確診為「佝僂病」。

視頻顯示,這些幼兒在體檢時被診斷為牛奶過敏,醫生建議家長購買胺基酸奶粉給孩子食用。家長們在愛嬰坊母嬰店的導購員強烈推銷下,購買了「倍氨敏」這款產品。當有家長對產品包裝上的「固體飲料」字樣提出質疑時,導購聲稱「倍氨敏」是店裡最好的奶粉,許多過敏寶寶都在吃。當有家長發現孩子情況異常準備停用時,導購聲稱是家長給孩子喝的量不夠,甚至要家長加大服用量。

有家長在調查中發現,這款倍氨敏無乳糖深度水解蛋白二合一配方粉,實際上並不是奶粉,而是一款打著「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旗號的蛋白固體飲料。

事件一經曝光,立刻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根據北京雲創網訊市場監管輿情大數據中心數據,截止到2020年5月13日10:20,共監測到評論超6300條,其中約62%的評論認為應嚴懲生產商、經銷商;約14.29%的評論認為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應從過去的教訓中吸取經驗,加大監管力度;約7.6%的評論認為家長也有責任,應購買大品牌;另有16%的評論指向醫院、境外勢力等。數據分析顯示,該事件激起了公眾強烈的憤怒情緒,紛紛對不法行為表達貶責和厭惡情感,同時期待進一步了解事情細節和背後原因。

針對這一事件,有專家直言,「大頭娃娃」時隔多年捲土重來,令人感到「吃驚」、「恐怖」。

「特醫食品是一類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為臨床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的保證健康需求的食品,以維護正常生命和健康生活狀態。不法商家借『特醫』之名,行謀財害命之實,特別是坑害幼兒,罪責當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劉秀梅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

對於這一事件,永興縣已成立工作專班,對愛嬰坊母嬰店依法依規進行全面調查。同時,安排縣人民醫院對患兒們進行免費體檢,對有症狀的嬰幼兒進行臨床醫學診斷治療。此外,永興縣還啟動了為期一個月的食品安全特別是嬰幼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質量不合格、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

據媒體報導,這款「倍氨敏」奶粉生產銷售公司為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實繳資本90萬,人員規模小於50人,法定代表人為肖詩弧。公司於2017年起才在經營範圍中新增了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在此之前,其主要經營範圍為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進出口和各種日用品的批發和零售。

據新京報報導,該公司官方客服稱涉事產品「倍氨敏」已於去年停產,目前公司已介入事件調查。

特醫食品門檻高、利潤豐厚 假冒偽劣「乘虛而入」

在「史上最嚴奶粉新政」的影響之下,我國奶粉行業整體呈現出安全健康發展的勢頭,近年來國產奶粉抽檢合格率高達99.5%,已經位居全球最高,可以說是目前所有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品類之一。

然而,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幼兒群體無緣這些高標準、嚴要求的奶粉。由於飲食中需要限制牛奶蛋白的攝入,這一嬰幼兒群體只能選擇無/低致敏性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其中就給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機」。

「由於特醫產品目前審批程序嚴格、時間長,截止目前批准的特醫產品僅48項,這就給假冒產品搶佔市場空缺的機會。在銷售環節,由於特醫食品一方面需要臨床和營養指導銷售,另一方面又未能進入醫院目錄,造成較大市場銷售問題。」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厲梁秋對記者表示。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羅雲波教授指出,特醫資質門檻高,但利潤豐厚。「因此企業打擦邊球利用,把普通食品說成是特醫食品,以牟取利益。」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趙亞利也直言,固體飲料被濫用的行為也存在已久。

同時,羅雲波指出,部分媒體報導中將這一行為描述成「生產銷售偽劣食品」的說法並不準確。「郴州市準備對涉事產品進行檢測,但參照的標準只能是固體飲料標準,也許產品是合格的,不存在假冒偽劣的現象,和皮革奶或三聚氰胺奶有本質差別。」

他表示,如果按照固體飲料檢測仍有不符合項,可按照固體飲料的不符合項進行頂格處罰。「不知道企業是如何宣傳的,如果只是文字遊戲,那麼最終企業仍有較大可能逃脫刑責。」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條指出,利用會議、講座、健康諮詢等方式對食品進行虛假宣傳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消除影響,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五款的規定進行處罰;屬於單位違法的,還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七十五條的規定對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罰。

專家呼籲:加強行業自律 重視消費者食品科普教育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市場上售賣的嬰幼兒產品種類繁多,鼓吹的概念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在導購的「忽悠」中很難分辨真偽。那麼,消費者到底該如何分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普通食品之間的區別呢?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表示,購買嬰兒奶粉或特殊醫學用途嬰兒奶粉應仔細閱讀標籤信息,不要輕信推銷信息。

「第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所有產品都應該在醒目位置清晰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因此家長選購時可以留意外包裝上的』嬰幼兒配方』、』特殊醫學用途配方』或類似含義的字樣。第二,嬰幼兒奶粉(包括特殊醫學用途的)在我國嚴格實行註冊管理和批批檢驗,市場抽檢頻繁,有較好的安全保障。通過產品外包裝上的註冊號可以在市場監管總局官方網站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檢索產品信息。查詢不到相關信息的產品有可能尚未註冊或假冒、偽造,消費者請勿購買。」鍾凱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特殊食品不能和普通食品混放銷售,企業也需要有銷售資質,消費者只需要知道這些就可以防騙。」羅雲波表示。

對於那些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幼兒,正規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就可以長期食用了嗎?羅雲波指出,部分消費者在使用這些產品上的認知仍然存在問題。「防過敏深度水解奶粉的用法用量上是有說明的,不能長期作為主食食用,只是短期過渡。」

「防騙千萬條,科普第一條。」羅雲波表示,「企業違規營銷手段翻新,消費者防不勝防,食品科普教育不能鬆懈。他同時也指出,嬰幼兒配方乳粉仍有待豐富產品種類,滿足特定人群的營養需求。

「目前大量廠商看到了特醫食品是一片藍海,但對特醫食品的投入的研發還不夠,消費者對特醫食品的了解也不夠,因此固體製劑假冒特醫食品的事情頻出。」厲梁秋表示,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今年正在啟動一個普及計劃,加強對行業和消費者的科普宣傳,同時,協會正在制定健康應用師資格考核,希望通過對銷售、護理人員資格考試,來規範市場和服務消費者。

厲梁秋還表示,一方面需要儘快出臺特醫食品上市後監管措施,打擊普通食品冒充特醫食品行為,另一方面還是敦促政府積極響應「放,管,服」的精神,加快特醫食品審批流程。只要有更多安全有效的真正特醫產品進入市場才會從商業上擠兌這些假特醫產品,同時引導消費者正確選擇。

「我國特醫食品行業尚在起步階段,呼籲特醫食品行業,加強行業自律、自我管理。希望有關政府部門認真核查審批、備案程序和市場監管的漏洞,真正做到嚴格監管。」劉秀梅對記者表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劉瀟瀟 王城)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 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湖南郴州永興縣「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受到社會關注,也反映出部分公眾及醫護人員的特醫食品知識盲區。此次事件中的假特醫奶粉,其實只是「固體飲料」,而不是配方奶粉、特醫食品。相比較而言,含乳固體飲料對營養成分的限量比較寬泛,僅對蛋白質含量做了基本要求。從生產資質要求來講,特醫食品需參照藥品管理方式嚴格監管,廠家需同時取得特醫食品生產資質和產品的配方註冊資質;配方奶粉也需同時獲得工廠與配方的雙重認證或註冊;而固體飲料生產門檻較低,獲得生產許可資質相對容易。
  • 固體飲料冒充奶粉導致「大頭娃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涉事商家...
    每經編輯:郭鑫震動家長圈的湖南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續發酵。5月13日晚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信息,要求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違法行為,責成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商家進行徹查。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固體飲料冒充特醫食品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虛假宣傳特殊功能,涉嫌消費欺詐。
  • 扒開郴州「大頭娃娃奶粉」真面目:固體飲料利潤是奶粉兩倍多
    全文4099字 閱讀約需5分鐘官方已介入郴州「大頭娃娃奶粉」事件。我女兒一開始有大頭的情況,停用之後慢慢好了。」但他也覺得,孩子們服用這款固體飲料會否導致出現大頭、佝僂症病狀還需要專業的醫學鑑定。5月13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永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已經組織5名患兒前往醫院檢查,並找專家進行論證。
  • 湖南再現「大頭娃娃」,飲料冒充奶粉引眾怒 教你揭開「假奶粉」的...
    近日,關於湖南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的一則新聞引發廣大網友熱議。一母嬰店將「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欺騙消費者,導致多名幼兒患病。類似「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事件屢見不鮮,家長挑選奶粉,如何擦亮雙眼?
  • 湖南「假奶粉」事件背後 固體飲料和特醫奶粉該如何區分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5月12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的視頻在全網流傳,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事件背後,固體飲料搖身一變成為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奶粉)成為整場悲劇的焦點。實際上,固體飲料佯裝為特醫奶粉的現象曾在我國多地上演。這兩者究竟有何區別,應該如何區分?
  • 再現固體飲料冒充特配奶粉,誰為「大頭寶寶」悲劇買單?
    近期,據湖南經視「大調查」欄目報導,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嬰幼兒由於長期使用「假特配粉」導致顱骨突出成「大頭娃娃」,身體出現溼疹,經常咳嗽,各項指標都不達標,甚至還有孩子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頭部。該消息一經發出,就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各大行業媒體的廣泛關注。
  • 為何今天仍有「大頭娃娃」?專家:固體飲料造成營養不良
    又見「大頭娃娃」!這鍋誰來背?!近日湖南郴州多名家長發現孩子體重下降,有的孩子頭骨畸形好似「大頭娃娃」,這些孩子有個共同之處,都食用了一種名為「倍氨敏」的「奶粉」。13日,品牌方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回應紫牛新聞記者,產品質量合格,作為固體飲料出售,並非奶粉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不知道銷售商將產品作為奶粉出售。專家提醒,「固體飲料」營養成分單一、不足,無法滿足代替母乳要求,長期綜合性營養不良會造成佝僂病、低蛋白水腫即「大頭娃娃」。
  • 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調查:喝了幾年才發現不是奶粉!專家:謀財...
    「都跟我們說是奶粉」「等於我女兒喝了兩年多的飲料」……繼2003年安徽阜陽「大頭娃娃」事件之後,湖南郴州又發生「大頭娃娃」事件。湖南郴州永興縣一家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蛋白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售賣給家長。當地多名兒童此後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等異常情況,被確診為佝僂病。
  • 廣州又曝冒充特醫奶粉事件!固體飲料的「坑」遠不止這些
    文中提到,廣醫三院兒保科某張姓醫生參與奶粉品牌「某兒呔」的推銷,導致新生兒出現發育遲緩等問題,目前醫院已介入調查。部分廣州兒童家長稱,此前在醫生的推薦下,給牛奶過敏的孩子長期食用名為「貝兒呔」、「敏兒舒」的營養粉,但看到「倍氨敏」的相關新聞後發現,這兩款產品都是固體飲料。目前,上述家長均對孩子的健康狀況表示擔憂。
  • 頻曝冒充特醫奶粉事件 固體飲料的「坑」遠不止這些
    來源:新京報網繼湖南郴州兩起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事件後,廣州近日也被曝出10餘家醫院醫生以奶粉的名義向過敏兒家長推薦固體飲料「貝兒呔」「敏兒舒」,廣州兒童醫院珠江新城分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市兒童醫院等捲入其中。目前,廣州市衛健委已介入調查。
  • 倍氨敏奶粉事件:愛嬰坊母嬰店被調查 倍氨敏資料介紹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出現多名「大頭娃娃」的事件震驚社會。據媒體報導,多名孩子在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冒充「特醫奶粉」的固體飲料後,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被確診為「佝僂病」。目前,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組成工作專班開展全面調查,並安排患兒進行免費體檢。
  • 「大頭娃娃」再現,我們深扒了這種害人不淺的假「奶粉」
    後經證實,不法分子用澱粉、蔗糖等價格低廉的食品原料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香精等添加劑進行調香調味,製造成劣質奶粉出售,從而釀成了「大頭娃娃」的慘劇。沒想到的是,17年後的今天竟再次出現了一起因食用假冒奶粉而造成的「大頭娃娃」事件,著實讓人揪心。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事件,孩子到底咋喝到假奶粉的?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再現「大頭娃娃」事件震驚社會。據報導,多名孩子在食用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產品後,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被確診為「佝僂病」。目前,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組成工作專班開展全面調查,並安排患兒免費體檢。
  • 「大頭娃娃」涉事公司介入調查 「倍氨敏」去年已停產
    據湖南經視報導,近日,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經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 大頭娃娃奶粉營銷揭秘:醫生拿提成 銷售故意把固體飲料說成奶粉
    銷售人員稱,有商家與醫院合作出售這類固體飲料,醫生還可拿提成。銷售員甚至不清楚產品功效,但會按照公司的宣傳,「特意避開固體飲料而說成是奶粉。」 5月13日,湖南郴州永興縣針對「大頭娃娃奶粉事件」成立專班調查。
  • 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專家:謀財害命!
    最近,湖南郴州5名家長發現孩子頭骨畸形似「大頭娃娃」,這些孩子有個共同之處,都食用了一種名為「倍氨敏」的「奶粉」。實際上,「倍氨敏」僅作為固體飲料出售,並非奶粉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湖南郴州此事不斷發酵,越來越多的家長發現「中招」:自己家的孩子也有長期將飲料當奶粉飲用的情況。「不是新聞曝光,自己根本沒注意。」
  • 飲料當奶粉賣?多名嬰幼兒成「大頭娃娃」,家長要重視!
    近日,又出現了一起奶粉事件!湖南郴州永興多個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變成了「大頭娃娃」。調查顯示,這些狀況很可能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佝僂病,也就是孩子的飲食裡嚴重缺乏維生素D和鈣,進而導致軟骨不能鈣化。「我們去門店問有沒有適合嬰兒過敏體質的奶粉,店員說倍氨敏就是適合的奶粉。我們中途提出過固體飲料的質疑,店員說這是二合一的產品,是奶粉,也是固體飲料。」李強說,在食用「倍氨敏」過程中,孩子的過敏症狀「從來沒有減緩」,一直伴有溼疹等過敏症狀。「我們中途就過敏問過門店,店員說過敏孩子吃什麼奶粉都會有症狀,讓我們補充營養,然後繼續推薦孩子吃倍氨敏。」
  • 「大頭娃娃」再現!浙大教授教你5招挑選好奶粉
    大頭娃娃,指嬰兒因食用劣質奶粉而造成的病症。2003年,安徽阜陽100多名嬰兒因食用劣質奶粉,導致營養不良,臉大如盤,四肢短小,這一轟動全國的「大頭娃娃」事件成為無數家長心頭的噩夢。令人震驚的是,近日,湖南郴州市永興縣再現「大頭娃娃」。
  • 寶寶喝了兩個多月的奶粉是「固體飲料」?家長慌了!
    這兩天,發生在湖南郴州的「大頭娃娃」現象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據報導,當地有5個被診斷為「佝僂病」的孩子,原因疑似是因為食用了冒充特醫奶粉的固體飲料。事件被曝光後,家長坐不住了,因為在深圳,也有小孩吃了類似的產品。
  • 大頭娃娃家長拒絕退一賠三?298元一罐,牛奶過敏寶寶確診佝僂病
    大頭娃娃家長拒絕退一賠三小編的話:近日,「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引關注,一家「愛嬰坊母嬰店」疑將「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充當「特醫奶粉」銷售給患兒家屬!據「湖南經視」報導,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經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事實上,這並非彬州第一次被曝出「大頭娃娃事件」,此前涉事的產品「舒兒呔」與「倍氨敏」一樣均為固體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