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鬼怪之鬼在為誰服務

2020-12-04 佛系魏萊

今天咱們用更大的維度來說說鬼話。

中國的鬼故事和神話一樣,很早就擺脫了神秘無序的狀態,和人世間保持著高度一致,有很強的道德教化功能。我今天想解決一個問題:就是一個鬼故事編出來,到底是受哪種思想支配?我在這個專欄第一周《陰間世界進化史》那一講說:陰間世界的想像,是儒釋道三家混合的產物,整體結構上是佛教佔上風。那麼,鬼故事也是嗎?

不著急,先來說鬼故事。編鬼故事的第一要務是證明確實有鬼,對吧?

中國志怪小說的先驅是東晉的史學家幹寶。作為說鬼的先鋒,他就要先解決有沒有鬼的問題。這在魏晉真是個問題。那時候各種文化交鋒交融,士族文人可以比較自由地思考和爭論,無神論也是其中勢力很大的一派。幹寶就曾經是個無神論者,他後來為什麼信神信鬼了?歷史上有很多說法,我在《陰間世界進化史》那篇裡講過其中的一個,歡迎你聽完複查。

幹寶搜集當時的各種傳聞,寫成了志怪小說集《搜神記》,這本書還受到了皇帝的親切關懷,御賜他200張紙。紙張在晉代極其昂貴,有資料顯示,整個皇家倉庫也只有三萬張。

那咱們就先來說一個事關首要原則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和幹寶同時代的名人:竹林七賢阮鹹的兒子阮瞻,他也主張無鬼論。阮瞻口才很好,沒人能駁倒他。有一次來了位客人找他清談,最後說到鬼神,兩個人辯論得很激烈。客人最後理屈詞窮,臉上變了顏色,說:「鬼神是古今聖賢共同相信的,你為什麼偏偏說沒有?我就是鬼。」於是顯露出奇異恐怖的形象,不一會兒就消失了。阮瞻的神色非常難看,一年多後病死了。

幹寶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有那麼一個人他不信鬼,後來他死了」。但這個故事有點兒怪,都說事實勝於雄辯,那鬼怎麼不一上來就顯露痕跡,還非得辯論一番呢?我想,那是因為來的是一個士族文人的鬼。原文有句話,阮瞻自信他的無鬼論「足以辨正幽明」,就是足夠探究世界的本原,魏晉文人對本體論有很強興趣,喜歡追求智力和個性。這個鬼選擇能說服就不恐嚇,還真是值得尊敬。

我們看,這段歷史時期,正是佛教、道教興起和擴張的時代,從此以後,佛道為有鬼論輸送了源源不斷的支持,發展了廣泛的民間力量,有沒有鬼就不再是問題了。

接下來,我再來和你說說鬼故事和現實社會的關係。咱們來看政治中的兩大關鍵點:司法和科舉。

先說司法。話說乾隆年間,廣東一個地方發生了入室盜竊殺人案,一共抓獲了七個罪犯,贓證確鑿,按律是都要處斬,但官員覺得有點兒太嚴苛,讓辦案的師爺從輕發落幾個。當時的多數官員是不會辦案的,要請通曉法律事務的幕友,這被尊稱為刑名師爺。其中有個師爺晚上睡不著,聽到隔壁有奇怪的嘶嘶響動,就起來看。只見和他隔壁的師爺正在點著蠟燭奮筆疾書,桌旁站著三四個鬼,手裡捧著頭,地下還跪著好幾個個頭兒很矮的鬼。這可把偷看的師爺給嚇著了,一跤摔倒,不省人事。

他第二天醒過來,把情況告訴隔壁那位。那位師爺恍然大悟,說:「我明白了,我昨天晚上辦的就是那七個罪犯的案子。因為大人有意見,我是想讓其中的兩個從犯免於一死。你看到的那些跪著的鬼,就是這兩個人的祖宗了——他們為什麼個子小呢?因為傳說鬼死得時間越長,個子就越小。而那些站著的鬼,應該就是來索命的受害者。如此說來,我也不敢開釋他們,還是維持原判吧。」

這是最常見的一類鬼故事。舉頭三尺有神明,鬼不光能監督案件審理,還會為偵查提供線索。有的筆記小說寫道:甚至還有狡猾的罪犯,買通飛賊假扮鬼跑到總督府裡告狀,要不是師爺發現鬼是翻牆進出,在牆外留下了腳印,差點兒就成功了。

我們再來說科舉中的鬼故事。從明末清初開始,科舉考場有個不成文的儀式,考生入場的前一夜,試院要舉行祭祀各路鬼神的儀式,不是為驅鬼,而是召喚與考生有恩怨的鬼魂到場,軍卒們會搖著旗子為這些鬼魂引路,高喊「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

科舉考試為書生提供了進入官僚系統的機會,按照民間信仰,考生一旦做了官,鬼怪就難以侵犯了,和考生有冤讎的鬼會在考場裡竭力阻撓他中舉。

現實來看,考場不避鬼神,也是聰明的策略:如果承認有鬼,那為國取士要德才兼備,讓鬼通過報恩報仇來幹預考試結果,等於是完成了一輪道德審查。如果不信鬼,它也是個開脫的方法,考生不要抱怨考試不公平,那是你「祖宗沒有積下德行」。

這類故事在古代數不勝數。康熙年間,有個考生的卷子莫名其妙地裂開,飛到另一個場地,考生要求換卷子,監考官拒絕說:「這裡有鬼神,換卷子也沒用。」

這還算是輕的,還有考生在考場裡發狂或者上吊自殺的。有個考生,寫著寫著,突然做出彈琵琶的樣子,開始唱淫詞浪曲,然後放聲痛哭,用女人的語氣說:「害得奴家好苦啊」,最後趴在桌子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第二天夾著鋪蓋狼狽地走了。

要誰看,那也是他以前辜負了某個風塵女子,人家來報復了。不過呢,這用現實也解釋得通,我在上周和你聊《儒林外史》時說過,考場的環境和條件非常差,考生的心理壓力又大,是很容易精神崩潰的。

再加上之前那個允許鬼魂進場的流程,也有極強的心理暗示作用。美國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會要求證人作證前先把手按在《聖經》上起誓。根據心理學家和法學家研究,這個程序是很有效的。

那就要看對於執政者來說,這些故事到底是來幫忙的還是來添亂的了,是不是安全可控?

在判斷這一點之前,我們先得來解決一個更基礎的問題:中國傳統社會到底有沒有宗教?處於什麼狀態?

說中國沒有宗教的可是大有人在。

黑格爾有一套劃分方法,說宗教分三個層次。最低等叫自然宗教,就是迷信、巫術等等。比較高一點的是實用宗教,就是從政治需要出發,統治者讓大家信神鬼,但是自己不信。最高層次是自由的宗教或者叫啟示的宗教,就是不攙雜物質或者政治考慮,專注於精神上的是超越。哲學家稱為「作為宗教的宗教」。

要用這個標準比,中國傳統社會就算有宗教,也至多屬於第二層次。

不過,上世紀六十年代,著名社會學家楊慶堃說,中國文化特殊,直接使用西方話語和標準不準確,他寫了本《中國社會中的宗教》,這是研究中國宗教的經典之作,從社會功能角度重新解釋了這件事。剛才我們說的那套標準,指向的是制度性宗教,就是那種有獨立組織,獨立的宗教生活,和社會有隔絕性的宗教。然而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宗教形式是分散性的,也叫彌散性宗教。它的主體不是哪家宗教,而是儒、釋、道以及民間信仰混合起來,普遍滲透到世俗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宗族秩序和政治網絡的一部分。

那麼,這種分散性宗教的倫理觀念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就要觀察剛才那些鬼故事了。以前我們常說儒家精英主張神道設教,鬼故事是講給老百姓聽的,他們自己是無神論者。但楊慶堃認為未必如此。比如寫《閱微草堂筆記》的紀曉嵐說,他分不清自己寫的這些鬼故事是真是假,我們能肯定的是,他是擁護故事裡的鬼神觀念的。在宗教意識方面,儒家精英和普通老百姓,都身處分散性宗教之中,並不存在本質區別。

無論佛教還是道教,都沒有在中國社會裡真正發展出自己的倫理體系來,這在鬼故事裡的表現就是:那些使用佛教、道教元素的故事,講得還是儒家思想為主的道德法則。按照一部筆記小說裡的話是「佛和仙人,也都要從忠孝說起」。

這種混合性宗教局面下的鬼故事,是可以講事關司法、科舉這些政治問題的,因為它們對王朝政治來說是可控的。古代的統治者很早就發現:當佛教、道教以制度性宗教的面目出現時,會染指政治權力,會和王朝對抗;但把它們壓制在分散性宗教局面下,不允許它們發展自己獨立的觀念體系和宗教制度,它們就能為己所用,幫忙或者幫閒。從宋代開始,王朝政治就在不斷地加強對各種宗教的管理和控制,到了清代,已經達到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地步了。這時候,無論哪種宗教,都不能謀求任何道德權威,只能發揮對既定倫理規則的激勵和威懾作用。

鬼故事裡道德規則,嚴格地說,也不是所謂的儒家或是儒教,而是按照政治需要來組織的,看著好像是鬼在幹預政治,其實是鬼在積極維護政治權威。

學者楊慶堃有種描述:在傳統中國社會,宗教和倫理處於兩個領域,儒家學說通過宗教放大倫理和世俗制度的神聖性,而「宗教不是倫理道德的載體,只是一種懲罰力量」。我覺得,這句話是可以拿來給絕大部分古代鬼故事定性的。

好,今天的鬼話先說到這兒,期待你的不同感悟。下一篇我們再來說妖怪。

相關焦點

  • 解密古籍中的妖魔鬼怪:魔出自梵文,鬼分三十六種
    妖 謂之「反物」「精怪」妖魔鬼怪四字最早出自元代著名文人李好古《張生煮海》中的第一折:「我家東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個妖魔鬼怪,便信著他跟將去了。」 自此,妖魔鬼怪四字便時常被人們用來形容各種危害人民的邪惡勢力。但說起妖、魔、鬼、怪四個字的來由便可追溯到《說文解字》對此的記載。
  • 講講傳說裡的妖魔鬼怪
    老話說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與魔總是故事裡對立的一面,彼此之間水火不相容,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神話傳說中的妖魔鬼怪。妖與精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精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妖的過渡,在初具法力還未化作人形的時候可稱為精,比如兔子精、耗子精什麼的,另一種則是已修煉成人型法力高深,但是一直危害人間絕無機會升得天庭,比如白骨精、琵琶精之流。
  • 妖魔鬼怪自有趣
    《怪談》帶著日本傳統文學的細膩風格,總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出現怪異之事,它們就像嵌在日常生活之流中的一個個縫隙,進入這個縫隙,就是另一個有趣的世界。  妖魔鬼怪的世界是人類幾乎所有文明迷戀的世界。直到現在,在所謂的科學理性愈發「成熟」的情勢下,反理性的暗流依然洶湧。道理很明白,「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就越多」,如果給你的知識畫一個圓圈,那麼毫無疑問,這個圈越大,你所感知到的圈外世界也越大。
  • 普及:神話中的妖魔鬼怪是怎麼分辨的,他們有什麼共性和不同?
    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大家好,自從之前為大家普及了神與仙的區別之後,一直有讀者要求普及一下妖魔鬼怪的區別與共性,所以本期夜述封神就為大家講解神話世界裡的特殊異域生物——妖魔鬼怪。其實世人對妖魔鬼怪的認知從遠古就已經開始,遠古人民因為對於自然的敬畏,又無正確的科學解釋,所以人們逐漸產生了鬼神崇拜,經過歷史長河的洗滌,文獻和傳說逐漸形成了較為系統的鬼神領域,在這個領域裡,勞動人民的智慧最終將神話裡的物種逐一歸類,發展到元代,「妖魔鬼怪」終於系統的亮相了。《張生煮海》「我家東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個妖魔鬼怪,便信著他跟將去了。」
  • 盤點中國古畫中的那些妖魔鬼怪,膽小勿看
    你心中的鬼是什麼樣子的呢?古人筆下的鬼又是什麼樣的呢?其實我們誰也沒有見過鬼,腦洞有多大,鬼就長什麼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古畫中的「妖魔鬼怪」吧~見君畫鬼圖,方知鬼如許。知此趣者誰,其惟吾與你。周圍黑霧籠罩,小鬼面容慘澹,瘦骨嶙峋,的確是一幅地獄景象。
  • 中華小子:五大經典「妖魔鬼怪」,你還記得它們嗎?
    眾所周知,國產動畫《中華小子》是一部將武俠、仙俠、神話三合一體的作品,動畫中,不僅包含一些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和神獸,而且還包含一些不為人知的妖魔鬼怪。那麼,說到動畫中的「妖魔鬼怪」,不知觀眾們現在是否還記得它們?
  • 中華小子:五大經典「妖魔鬼怪」,你還記得它們嗎?
    眾所周知,國產動畫《中華小子》是一部將武俠、仙俠、神話三合一體的作品,動畫中,不僅包含一些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和神獸,而且還包含一些不為人知的妖魔鬼怪。那麼,說到動畫中的「妖魔鬼怪」,不知觀眾們現在是否還記得它們?
  • 《西遊記》中,孫悟空用金箍棒畫的圈真能擋住妖魔鬼怪嗎?
    孫悟空用金箍棒畫的圈真能擋住妖魔鬼怪嗎?《西遊記》中,孫悟空在獨角兕大王洞府前畫的圈有什麼功能?話說唐僧師徒四人一路向西,為了取經大業,勤勤懇懇,歷經千難萬阻。孫悟空也知道師傅唐僧步步該災,處處有難。孫悟空說: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牆鐵壁,憑他什麼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若出了圈兒,定遭毒手。唐僧當時將信將疑,也就坐了進去。誰知孫悟空剛去不久,山中颳起大風,豬八戒吃不了苦,又看見不遠處妖怪幻化的房屋,於是懶惰之心立起,搬弄是非的本事也顯現出來。
  • 鬼滅之刃也過萬聖節,眾人COS妖魔鬼怪,看著好可愛
    再過不久即將迎來一個名為「萬聖節」的洋節,雖然咱們國內沒多少人過這個節日,但是在日本,這個節日好像還挺普遍的,各種動漫作品、遊戲作品裡都有提到過類似的節日,甚至一些熱門動漫作品還會在這一天推出聯動活動,之前,《鬼滅之刃
  • 《滑頭鬼之孫》中的角色,你喜歡誰?
    《滑頭鬼之孫》中的角色,你喜歡誰?《滑頭鬼之孫》是由日本漫畫家椎橋寬以妖怪為題材的少年漫畫,講述了百鬼夜行總司令的少年在妖怪百鬼夜行的世界中勸惡懲惡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主要人物都有誰吧。奴良陸生人類與妖怪的混血少年奴良陸生,漫畫及改編動畫《滑頭鬼之孫》中男主角,人類與妖怪的混血少年,平時配戴眼鏡,留著短髮。父親早逝,母親和祖母都是人類,奴良組的妖怪皆以「少主」來稱呼他。及川冰麗雪女雪麗的女兒及川冰麗 ,漫畫《滑頭鬼之孫》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女主角。雪女雪麗的女兒,是可以操控冰雪的妖怪。
  • 魑魅魍魎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為何會成為妖魔鬼怪的代名詞?
    魑魅魍魎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為何會成為妖魔鬼怪的代名詞?魑魅魍魎出自哪裡,它們的真正本意是什麼?近兩年《沙漠駱駝》這首歌曾經紅極一時,受到無數人的青睞,其中有一句就有魑魅魍魎這一個詞語。魑魅魍魎出自這句成語最早出自《左傳宣公三年》,原文如下: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 關於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妖魔鬼怪的問題
    2.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小說《聊齋志異》,聊齋,為什麼只有鬼和狐狸(仙女),沒有其他動物?為什麼狐狸在這部小說和中國古語中如此重要?它們是真的嗎?有什麼根據支持這種說法嗎?聖經不是一本百科全書,不會對每一項目都詳加解釋,所以談到妖魔鬼怪,特別是靈界的東西,就只是簡略地論及,有撒但、惡鬼、汙鬼、鬼王、啞巴鬼、魔鬼、鬼……沒有深入地描述,如形狀……究竟鬼魔是否和人一樣,在不同地區有不同鬼族,如羅馬利亞是吸血鬼 Dracula,中國是狐仙……就不得而知了。
  • 滑頭鬼之孫:總有人在負重前行,二次元的世界也不例外!
    二次元中以妖怪為題材的動漫數不勝數,《滑頭鬼之孫》便是一部點睛之作。擁有人類與妖怪的混血少年,總是為自己是人類還是妖怪而煩惱,在人們所期望的世界裡權衡利弊,自始至終都貫徹助人為樂的精神。然而他還有另一個身份,由於他繼承了四分之一的滑頭鬼之血,所以他也算是個妖怪。自古以來,妖魔鬼怪總是與人類水火不容,妖怪擁有強於人類的力量,在他們心裡,人類不過是弱小的螻蟻,終究不能與他們平起平坐。人類擁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單體力量很弱小,他們的力量只有團結一致才能發揮到極致,異世界兩個不同的物種總是針鋒相對。
  • 遊漫談:寶可夢圖鑑的尷尬瞬間,當艾比郎遇見打擊鬼,誰醜誰尷尬
    本期有關寶可夢的故事我們來對比一組圖鑑精靈,它們在設計上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甚至到處都透露著設計師想要「復刻」某隻精靈的成功。然而卻偷雞不成蝕把米,最終只學得幾分形似,頗有種東施效顰的味道。這一組圖鑑的「正主」便是初代格鬥系經典寶可夢:艾比郎、沙瓦郎。而模仿的寶可夢則誕生於第五世代:打擊鬼、投射鬼。
  • 萬魔迷心魂,妖魔鬼怪也毀滅。掀起斬妖除魔風波乎?強神力!首發
    以火尖槍,為神力相結合的武器。來挑痛了,妖魔鬼怪的心扉!刺破了,黑暗之魂的心扉。用混天綾羅綢緞,弒殺了妖魔鬼怪的心靈世界。以乾坤圈,震懾一切的邪惡妖魔鬼怪!紀元之光,來殺害那些妖魔鬼怪!小龍女公主,她運用了,水族世界裡面的五顏六色神器。萬水之源,源源不斷流暢的韌性。來克敵制勝,斬殺妖魔鬼怪!由於,時間的考驗。
  • 《看得見的女孩》色氣又可愛的女主角與各種妖魔鬼怪的日常
    而就在此刻與今後,少女與妖魔鬼怪的日常就此開始。我們的女主「見子」,非常的可愛,尤其是被妖魔與鬼嚇哭的時候,作者會在這一刻把見子的面部表情描繪的非常好,尤其是嘴唇這一點,再加上眼睛上留下的眼淚,以及委屈這一點,都是見子身上的萌點。當然,在漫畫中,見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的nice!
  • 滑頭鬼之孫:想當年,誰還不是個帥哥
    哈嘍各位小夥伴們,又到了小白說動漫時間,今天小白來說一部顏值在線動漫,而我們主人公則是爺孫三代中的第三代奴良陸生,其看似是普通的中學生,實際上是妖怪「滑頭鬼」(滑頭鬼:隨便闖到別人家裡,偷吃別人的東西,給別人家裡添麻煩的日本妖怪)的孫子,繼承了四分之一滑頭鬼之血。
  • 妖怪動漫番《滑頭鬼之孫》:魑魅魍魎人間見,百鬼夜行妖怪現!
    妖怪文化作為日本文化最具神秘色彩的一部分,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崇尚神秘主義而又固執的日本人將怪談傳說中一切不見,不可聞,不可解釋的力量現象統稱為妖怪。妖怪這個名字不分好壞,只是一類傳說的統稱。這種天馬行空而又絢麗多彩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充斥著日本文化的每一個角落。
  • 同樣是鬼節,中西方人都怕鬼,為何行為差異如此之大?
    原創/醉裡看賤 2020.09 鬼,神秘,恐怖。鬼在人間有種種說法,上到青天,下至黃地,風雨雷電,奇景虛幻,說古論今,處處皆有。鬼這東西,是個神秘而又恐怖的產物。中國的鬼偏向於想像力,西方的偏重於一定的事實根據。
  • 《紅樓夢》裡的夜叉海鬼
    深有萬丈,遙亙千裡,中無舟楫可通,只有一個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撐篙,不受金銀之謝,但遇有緣者渡之。爾今偶遊至此,設如墮落其中,則深負我從前諄諄警戒之語矣。」話猶未了,只聽迷津內水響如雷,竟有許多夜叉海鬼將寶玉拖將下去。嚇得寶玉汗下如雨,一面失聲喊叫:「可卿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