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小夥伴們在討論明制漢服的時候,總會聽到明制漢服飄帶這樣的詞語吧!剛入坑的小夥伴們可能就有些迷糊了,大家都在說明制飄帶,可是明制飄帶到底是什麼呢?
看著和漢服髮帶一般的飄帶商品圖,許多萌新們可能就要更加疑惑了。明制漢服的飄帶是幹什麼的呢?好看歸好看,可是飄帶該怎麼佩戴呀?它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別急,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好好地了解一下明制漢服飄帶吧~
飄帶大約出現在明末,並且一直延續到清初的女裝禮服中,後來才慢慢的消失。飄帶也並非只有女子才能佩戴,男子同樣也有使用飄帶的情況。
在孔府典藏的服飾裡,就有一些男子的道袍上面也點綴著漢服飄帶。並且從文物上還可以看出,飄帶的使用也和服飾的類型有一定的關係:一般常服所使用的的飄帶為素色的,而禮服所使用的飄帶則一般為帶有繡花的。
在孔府的介紹文章中,曾經出現過對飄帶的介紹。在孔府的相關文物中,有一件彩繡香色羅蟒袍,這件蟒袍與其他蟒袍並無多大差異,但是仔細觀看的話就能發現一些小的區別——這件蟒袍在右側腋下綴有一條彩繡花蝶白飄帶,飄帶長約70釐米,寬約2至3釐米,飄帶下端的正反面都有繡花,上面是折枝花、松枝、黃藍蝴蝶等的圖案。
孔府的介紹文章裡這樣說道:「這件衣服從外觀上看,暫時分不出男服女服,但是根據這條飄帶及飄帶中透露的信息,我更願意把它歸到女裝上。」
宋東說,「圖案隱含的意味很像女人對男人的期望,比如飄帶上松和竹子象徵著男人應有的品格,猴子和蜜蜂象徵著立功封侯,喜鵲和折枝梅就是喜上眉梢,梅花、荷花、菊花,都是某種品格的象徵,包含著對自己丈夫或兒子的一種期望。」
這大概就是對飄帶的介紹了,從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飄帶基本都是女子使用的。然而,男子就真的不能使用飄帶了嗎?其實不然,雖說相關的畫作和文物不多,但是學者們也還是發現了,有一些畫作和文物顯示,飄帶也是可以被男子使用的哦!
看完這篇對明制漢服的飄帶進行介紹的文章之後,大家對於漢服飄帶的認識,是不是也變得更多了呢?大家喜歡這樣的漢服飄帶嗎?大家知道飄帶的作用是什麼了嗎?在穿著漢服的時候,大家有沒有佩戴過飄帶呢?一起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