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小編介紹了幾種淡水觀賞魚。關於這幾種魚的分類問題,我發現手頭的資料中,同一種魚的分類也有矛盾的說法。小編儘量參考可靠的資料,若是還有舛誤,歡迎大家批評指正。這一篇,我們接著介紹鯰科的幾種觀賞魚。
1、熊貓鼠
鼠魚有三種,包括甲鯰亞科中Aspidoras(擬甲鯰屬)、Brochis(弓背鯰屬)、Corydoras(甲鯰屬)這三個屬。熊貓鼠魚是第三類甲鯰屬,學名就叫 Corydoras panda。它的名字來源於身上的三塊花紋,近似於熊貓身上的花紋。這種魚原產於南美的秘魯,水溫要求22-28攝氏度,喜歡偏酸的水質,喜歡有底沙的魚缸。
熊貓鼠喜歡群遊,這樣會給他們帶來安全感。這種心理很有意思,往往弱小的物種就是這樣,集群的時候,會有安全感,是因為想到有危險的時候,被吃掉的總會是別人。熊貓鼠是雜食的,但比較起來還是喜歡吃活食。
2、小精靈
小精靈的學名是篩耳鯰,是吸甲鯰下的一種魚。不過小精靈這個名字起得有點惡俗,不如用學名有感覺。篩耳鯰以藻類作為主食加上體型細小,可以鑽到邊邊角角,用它來控制水藻是很好用的,據說它是迄今為止最好用的清潔工。
篩耳鯰也吃螺下的卵,可以控制螺的數量,不用擔心爆缸。
在水槽中的藻類減少到一定數量時,篩耳鯰容易死亡,可能是極端依靠新鮮藻類中的某種營養物質生存,所以水族箱應該有足夠的光線照射,這樣青苔會長得快一些,這樣他們不至於挨餓。
他們也會主動吞食飼料的殘渣,是常用的工作魚。
篩耳鯰適應的水溫是22—30攝氏度,喜酸性水,水的硬度不要太大。好像熱帶魚都比較適合酸性水,只要過濾好,就可以很久不用換水,這個比金魚方便。性情溫和,不和其他魚打鬥,可以和其他溫和的小型魚混養。
3、印第安鼠
印第安鼠學名是弓鼠,英文名是Arched corydoras,也屬於甲鯰屬的一種魚。身長5公分左右,從頭至尾也有一條黑線,不過是弓形的。印第安鼠產自南美洲的亞馬遜流域,底棲,適合的水域是22-28攝氏度,喜偏酸水域。
印第安鼠比較好養,喜群居,不挑食,搶食性強,新手開始的時候,可以選擇這個品種。
4、直升機
直升機這種商品名還真是尷尬,我每次聽到花鳥市的老闆介紹的時候,都好難為情。直升機是鱘身鯰的俗稱,鱘身鯰是哈氏甲鯰的一類魚的總稱,其下有多個品種,我們可以認為他其實也是一種異形魚,跟清道夫是近親。以其頭胸大而身尾及各鰭細長,如直升機爾,故坊間稱之為直升機。
它的產地在南美洲,因此適應的水域跟其他的南美熱帶魚差不多。有不同的是,它的身體細長,容易卡在布景的縫隙中所以,布景的縫隙不能太小。它在夜間又喜歡附在沉木上休息,沒有布景還不行。
鱘身鯰的食性雜,不太挑食,喜食沉性的食物,飼料、血蟲、豐年蝦都行。
鱘身鯰的品種有不少,什麼須鱘身鯰、巴拿馬鱘身鯰、大吻鱘身鯰、單盔鱘身鯰等等,但是市場上都以直升機來命名,還出現一些雜交品種,命名就更難以規範了。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