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朋友和筆者一樣都是來自於美麗的農村,在那裡除了有讓人青睞不已的風景,更是有口味獨特的野菜。記得小時候筆者還經常去採回家吃,若是太多的話就會拿到集市上賣錢,因為在城裡這些東西是比較稀罕的。現如今可惜的是當年見過的野生物卻很少有機會再碰見,或許它們是受到了生長條件的變化及其他原因導致稀少的。目前而言筆者對山中的一草一木,不論是否有價值都沒有隨意的採挖和破壞,主要是大自然賜予的這些資源始終是有限的。不知道你們對所見過的植物有怎樣的定義呢?本次除了提倡保護環境,也要繼續分享一種大多人沒有耳聞過的「列當」,要是有幸遇到可別破壞,它多年來都很珍貴不凡。
筆者這些年雖然去過很多省份,但這種「列當」還真的沒有見到過幾回,若是在八九年的時候應該比較多,因為在當年還沒什麼人重視,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後,原本陌生的東西也漸漸被熟知,因此也就受到了破壞。根據了解:它屬於一年寄生草本,個子高約50釐米左右,也有存在偏矮的,具體要看它生長在哪個地區。它常年以來是不會有分枝現象的,基部有些膨大,葉子乾燥後會呈現出黃褐顏色。開花結果期一般在4-10月間,每當到了開花階段就是它綻放出最美麗的一面,花數較多,外表為淡紫。看似簡單,卻不是該有的獨特與不凡的氣息。
有些地方人士還稱其為馬木同,獨根花草等。在我國的四川,雲南,西藏,西北,華北有分布。之前筆者的朋友還告知國外等地也有生長,經過查閱後確實如此。它喜歡生長在沙丘,山坡,溪邊草地,以及寄生於某些植物的根上。曾經還有農民特意的種植,但在後來卻放棄,估計是不太容易達到所需的條件及養分。由於現代的技術提升,在民間也實現了種栽,對於沒有一定經驗的還是比較難種活。
價值參考:
從整體來講,欣賞度還是有的。另外,就是針對:腰杆痛,化痰,祛風,瘧疾,五勞七傷等是存在功效的。但要記住本文旨在科普的範圍,是完全不建議大家去擅自親測的。當哪天遇到有他人為了利益採挖,還望勸阻並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