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野生物,也是蘑菇,俗稱「牛屎菇」,農民很少吃它,能治凍瘡
筆者我尤其愛吃菌類,不管是市面上常見的金針菇還是香菇等都是筆者我的最愛,菌類不管是用來炒還是用來煮湯都是特別鮮美的,就在昨天住在鄉下的遠房親戚,給我帶來了一小袋菇類,俗稱「牛屎菇」。可把我難住了,「牛屎菇」聽著名字,怎麼吃?
可別看「牛屎菇」的名字不太好聽,那只是一個稱呼,其實這也無傷大雅,畢竟農村對於牛屎,也沒有那麼不喜歡。所以,我們的在意點應該放在它的價值上。經我翻閱資料發現:牛屎菇其實本名叫馬勃,但是大家更有默契的叫它牛屎菇,牛屎菇它屬於擔子菌類,要說起它的外貌那還真沒什麼出彩的,看起來就像個小球一樣,聞起來也沒什麼味道。
牛屎菇這種野生物,野生野生菌,野生蘑菇,它剛長出來不久的時候,還是很嫩的,比較結實,是口感最好的時候,不管是用來炒,還是煮湯。那口感真是沒的說,不過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將它炒熟或者煮熟,不然容易中毒,可能也是因為如此,農村還是有不少人不喜歡它,農民很少吃它,多數人認為它是有毒的毒蘑菇。
等牛屎菇老了以後它就會變色,不再是白嫩嫩的像豆腐而是變成了灰色,表面還有許多的小孔,用手彈它還會飛出很多的細小的粉塵,因此,也有人叫它「灰包」。嘿嘿,小時候,可喜歡這種「灰包」了,一踩,砰的一聲,一團煙霧狀的粉塵就炸開了。
可別小看牛屎菇,它還有著很了不起的功效。尤其是它對止血很有一套方法,如果哪裡不小心被割傷流血了,只要將牛屎菇切開放到傷口上,輕輕對它施加壓力,牛屎菇就會主動的把血給吸收了,傷口立刻就不流血了。
一到冬天很多人都會生凍瘡,但牛屎菇恰巧也能治療凍瘡,可能現在有些朋友的手上就已經長上凍瘡了,先要將生有凍瘡的手用溫水泡一會兒,將切成小片的牛屎菇敷在手上,堅持一段時間凍瘡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據筆者我了解到,牛屎菇在《本草綱目》中有收錄,它對失音、瞌睡、積熱和早期癌等的有作用。但是牛屎菇一般只生長在腐木或者其他腐爛的草堆上,所以並不常見,因此也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反而認為它是有毒的蘑菇,所以以後遇到了請珍惜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