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張平
中國北鬥有後發優勢,而美國GPS卻有先發優勢,綜合來看,兩個導航系統各有優勢,差別不是很大。由於北鬥研製成功較晚,可以吸取之前的經驗,修正之前的錯誤,所以中國北鬥衛星要比GPS導航系統更先進一些。但是有了北鬥導航之後,我國就不再依賴GPS,不怕美國關GPS了,這才是最大的意義。
簡單來說,全球有四大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中國的北鬥。歐洲的伽利略雖然早於北鬥進入研發,但是整體發展非常緩慢。雖然完成全球組網,但遠未到可以穩定推廣應用的地步,更談不上發展相關產業。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同樣受限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導航衛星的工作壽命短、性能弱,發展緩慢,至今未能很好地完成全球組網並提供服務。
所以,在北鬥沒有建成之前,美國的GPS是全球最先進的導航系統,GPS具有強大的先發優勢,早在1994年,其全球覆蓋率就已經高達98%!憑藉24顆GPS衛星導航系統的布設,美國擁有了在全球導航系統的絕對話語權,並基於此發展出了相關晶片、應用等民用行業,幫助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政治、軍事、科技等壟斷性優勢。就算是在今天,美國的GPS仍然是最為先進的導航系統之一。
而作為後起之秀的中國北鬥,在技術上已經比肩甚至超過美國GPS,那我們來了解一下北鬥和GPS之間的技術情況:
第一,先從精度上看,美國GPS的民用(免費)的精度是「在95%的情況下精度可以達到7.8米」。
而北鬥在中國境內則是平面3.6米、高度6.6米,測速精度0.05米/秒,確實比GPS要強。但是美國的GPS,在軍用時,能夠達到1米以內的精度,最低是0.2米,只是不會對外開放。
所以說論精度,兩者差距沒有太大,只是軍用的美國GPS系統,在精度上面更好一些。
第二,在穩定性方面,GPS運行這麼久了,沒出現大的故障,這一點優勢明顯,而北鬥在穩定性方面,應該也有GPS差不多等級,不過在功能上,那就是雙向通信,可以發送短報文,而這是GPS不具備的。
也就是説,你可以用專用設備,朝北鬥發送短消息,從而通知到其它設備,實現定位。
如果你在茫茫海洋裡面出了事故,輪船的發動機壞了,這時候電話聯繫不到救援人員,就可以通過北鬥設備用短文,通過北鬥衛星聯繫到施救單位,從而對遇難船隻進行及時救援,但GPS就不行了。
第三,北鬥無論是星間鏈路技術、兼容性、互動技術等都是自主研發,關鍵的核心技術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而北鬥系統100%中國造,擁有絕對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所以,美國可以制裁華為,卻對中國的北鬥無可奈何。北鬥作為5G建設的基礎,美國方面目前無法動搖,而相關聯的一系列技術應用正在加快發展。之前美國還可以用各種通訊技術為由制裁華為,但是在北鬥方面,與美國技術無關,不再受外界的幹擾。
從總體上看,中國北鬥與美國GPS互有優勢,而且北鬥在某些領域比GPS更加先進一些,這主要是後誕生的導航系統肯定比前面的更加先進。
更讓國人歡喜的是,中國有了北鬥之後,我們不再依賴於GPS,就不怕美國關GPS了,這才是最大的意義所在。目前中國的北鬥與美國GPS一樣,都是全球最先進的導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