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韓國電影《寄生蟲》成為最大黑馬,一舉拿下了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這也使得韓國電影逐漸走進更多觀影群體的視野,受到了人們的關注。韓國電影以極大的寬容度聞名,題材與內容包括政治諷刺、犯罪事件改編以及對社會黑暗面的真實反映。
然而在眾多犯罪題材的影片之中,有這樣一部特殊的存在。它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在影片上映後的十幾年中,犯罪分子依舊處於潛逃狀態,直至16年後才被確認抓捕歸案。
這就是在《寄生蟲》之前,導演奉俊昊與演員宋康昊的「雙昊組合」的首部合作作品——《殺人回憶》。
01影片內容
故事發生在韓國的一個普通小鎮上,幾起做法手法極其相似的姦殺案引起了當地警方的注意。鎮上一位姓樸的警官發現了第一起命案現場,隨後便與從漢城來的蘇警官一起展開了調查。二人性格截然不同,樸警官相信知覺,為人粗俗,好用武力,蘇警官則看重證據與資料,顯得更為理性。
第一位嫌疑人是白家烤肉店患有智力障礙的兒子白光昊,他曾在女孩被害當晚被人看到尾隨受害者。樸警官找到光昊,在各種威逼利誘之下,光昊說出了案發時的一些細節,而這也警方當作證據,將光昊緝拿歸案。
然而事情很快發生反轉,蘇警官在查閱資料後發現,以光昊的體格並沒有能力對女孩施暴,同時,光昊在指認犯罪現場時情緒失控,警方也由此被懷疑對嫌疑人使用了私刑,無奈釋放了光昊。
第二位嫌疑人是一位案發地附近工地上的工人,名叫喬秉淳。他舉止怪異,在夜間來到案發現場,身著女性內衣,並拿著內衣褲進行手淫,被警方迅速鎖定。在遭到了和光昊一樣的暴力執法後,喬秉淳不得不認罪。但隨後蘇警官在調查中了解到,犯罪分子「手很柔軟」且長相英俊,由此也否定了喬秉淳的罪名。
第三位嫌疑人是前一年九月來到附近工作的樸興圭。警方通過對前面幾起案件的調查,發現兇手作案時間都在雨天,且當晚廣播臺都會有人點播一首叫《悲傷情書》的歌曲,通過點播臺收到的點歌明信片,他們找到了樸興圭。
結合作案時間和已有線索,樸興圭具有重大的嫌疑,但卻因為沒有目擊者和證據,警方依舊無法實施逮捕。兩位警官有些無奈,原本理性的蘇警官也似乎急躁起來,表示希望通過暴力手段讓樸興圭認罪。
就在這時,他們回想起審問第一位嫌疑人光昊的時候,對方竟然準確地將犯罪場面描述了出來,那他一定就是第一起命案的目擊者。可就在他們找到光昊,即將問出相關信息的時候,他卻瘋癲起來跑到火車軌道上,被撞身亡,由此線索又中斷了。
在隨後的調查中,警方在受害人的衣物上發現了兇手留下的精子,並將其送往美國進行檢測。就在等待結果的時候,又一起命案發生了,受害人是曾經向蘇警官提供過線索的女學生。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將樸興圭拉了出來進行毆打,逼他承認了罪行。可這時樸警官卻拿來了精子的檢測報告,結果顯示其DNA與樸興圭的並不匹配,無法給其定罪,案件也就這樣無果。
多年以後,樸警官已經辭去了警察的職務,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在一次坐車路過當年第一次案發現場的時候,他下車進行了查看。這時,一個小女孩告訴他,就在前幾天,也有一個人跟他一樣趴在這裡看,說是回憶自己曾經在這裡做過的一些事情。樸警官連忙問她那個人的模樣,女孩卻說他長了一張大眾臉,十分普通。
樸警官情緒激動起來,眼眶溼潤,轉過頭來,死死地看著鏡頭。
02真實案件
電影《殺人回憶》根據轟動韓國的「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在1986年至1991年期間,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的一個人口不過兩萬人的小鎮上,共有10名女性被害,僅1人倖存。隨著案件的增加,兇手作案手段愈發殘暴。
2003年,《殺人回憶》在韓國上映,而兇手卻仍然逍遙法外。導演奉俊昊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在創作這部電影時心裡也有過擔心,害怕兇手會找上門來傷害自己,同事們也告訴他,兇手或許就在觀影群體之中。於是,導演在最後安排了宋康昊直視鏡頭的畫面,希望能與兇手進行眼神的交匯。
案件在當時的韓國反響巨大,創下各種偵查紀錄。警方動員了約二百零五萬警力,約兩萬個嫌犯接受了調查,五百多組的DNA和四萬多枚指紋送往鑑定,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電影上映16年後的2019年9月18日,案件終於出現了突破性進展,經過DNA檢測比對,正在監獄服刑的56歲男子李某與案件兇手的DNA一致,他因在1994年姦殺自己妻子的妹妹而被捕,被判無期徒刑。
電影中的警官原型、當年負責華城連環殺人案的河勝均警官,在退休前給兇手發了一封公開信,信中這樣寫道:
「那個電影《殺人回憶》,你也看了嗎?作為一個連犯人都抓不到的警察,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走進熙熙攘攘的電影院觀看。」「始終沒能逮捕你,對於晚輩和被害者遺屬來說,我是一生的罪人。」「我發誓抓到你一定不讓你站在法庭上,我要親自下手解決你。」「請務必不要比我先死,我們定會見面。」
如今案件終於水落石出,不知河警官能否感到一絲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