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許振華
2020-11-08 10:21 來源:澎湃新聞
11月8日,緬甸迎來全國大選。緬甸全國約3700萬選民將選出1171名聯邦議會和省邦議會議員。緬甸選舉制度複雜,各級議會必須保留四分之一議席給軍方,各界普遍認為,由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領導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將再度贏得選舉,繼續執政。
2015年,翁山蘇姬與其領導的民盟在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建立了軍政府統治50餘年後的首個民選文官政府。
如今,許多緬甸人仍樂觀地期待翁山蘇姬能領導緬甸轉型,走上民主政體與持續發展的道路。但在2020年,新冠疫情引起的經濟停滯與頗受國際關注的羅興亞人問題等族群議題成了樂觀前景下的陰影。
翁山蘇姬的抱負與包袱據新華社報導,緬甸上一次全國大選於2015年11月舉行,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贏得議會絕對多數席位。2016年4月,民盟領導的新政府正式施政。
2020年的大選將選舉產生緬甸聯邦議會和省邦議會議員,目前有97個註冊政黨將參選。
《外交官》雜誌11月4日報導指出,儘管90多個政黨參與競逐讓此次大選顯得多樣化,但翁山蘇姬領導的民盟能取得勝利是幾無疑問的。
翁山蘇姬的父親是有「緬甸國父」之稱的昂山,翁山蘇姬自己的名字也長期和緬甸民主抗爭聯繫在一起。但在軍政府接受民主化轉型後,翁山蘇姬因軍方推動的憲法限制而無法親自出任總統。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儘管翁山蘇姬因子女是外國公民而無法出任總統,但她被廣泛認為是緬甸事實上的領導人。
2016年4月,民盟領導的新政府正式施政,翁山蘇姬也由此開展她關於經濟和民主改革的承諾,比如打擊官員腐敗、振興建築與房地產行業、管控過於龐大的「地下經濟」以擴大稅收、吸引外界投資等議程。
但四年多來緬甸改革進展顯得緩慢。「五十多年來,緬甸官僚系統都是為了操控資源和服務特殊利益而設。沒有任何一個新政黨或新政府能在數年內就成功翻新如此龐大的『舊船』。」經濟學家安德魯·鮑爾(Andrew Bauer)對《緬甸時報》說。鮑爾此前向緬甸政府提供政策建議,曾擔任緬甸官方自然資源部門(NRGI)諮詢師。
新冠疫情更讓緬甸經濟「雪上加霜」。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0月21日報導,受疫情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2020年緬甸GDP增長預期下調至2%。疫情暴發前,IMF對緬甸的增長預期為6.4%。
疫情也讓執意在11月8日舉行選舉的民盟政府遭受批評。目前,緬甸疫情形勢嚴峻。緬甸8月中旬時全國僅有不到400例確診病例,但10月底累計確診病例已超5萬。《外交官》報導指出,緬甸的第二波疫情讓已經封城的重要城市仰光變得毫無生氣,經濟活動大受影響。報導批評翁山蘇姬執意在疫情嚴峻時舉行選舉「根本是在賭博」。
民盟政府在政治上也受到軍方限制。緬甸有著奇特的混合政體。主導緬甸政治的除了翁山蘇姬領導的民盟之外,還有代表軍方的鞏固與發展黨(鞏發黨)。基於緬甸憲法,上下議院均為軍方保留四分之一的席位,這些席位不參與公開競選。路透社報導指出,這可讓軍方有效否決對憲法條款的任何修改。
但《外交官》報導指出,緬甸前軍政府以保證「紀律嚴明的民主」為由留下了這一保護軍方存在的政治設計,這雖然使緬甸政體的局限性明顯,但同時也催生了穩定的政治局面,而緬甸目前有著一定的個人與政治自由以及經濟增長,這在1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族群因素制約經濟與政治本屆緬甸大選中的少數族群議題引起世界廣泛關注。《外交官》強調,民盟與鞏發黨雖分屬朝野,但都是以緬甸主要族群緬族為主體的政黨。緬甸軍方與少數族群羅興亞人的衝突讓緬甸深陷國際輿論漩渦,這甚至影響了西方資本在緬甸的投資。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緬甸歐洲商會創會執行董事Filip Lauwerysen指出,緬甸國內不穩定的證據讓有興趣的歐洲商人望而卻步,羅興亞人危機也讓西方投資者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在緬甸投資時,西方投資者需要證明自己在緬甸的商業活動沒有侵犯人權,這讓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
緬甸自1948年獨立以來便陷入了複雜的族群政治局面。目前,緬甸邊境民族地區仍活躍著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多支民族地方武裝(「民地武」)。據聯合國新聞網11月6日報導,今年10月,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以武裝衝突為由,宣布將不會在部分省邦的56個城鎮舉行投票,受到影響的主要是若開邦等多個有獨立訴求、且正在與緬甸政府軍交戰的少數民族地區,共涉及大約150萬少數民族選民。此外,大約110萬羅興亞人由於沒有緬甸公民身份,也被排除在選舉投票之外。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6日發表聲明,再次呼籲緬甸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停火,以便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到抗擊新冠疫情上。古特雷斯強調,和平、有序和可信的選舉是推進包容性可持續發展、人道主義行動、人權和民主改革,以及鞏固文官政府執政的重要機遇。
族群糾紛制約了緬甸的經濟發展與政治改革,但也讓翁山蘇姬能有機會化危機為轉機。翁山蘇姬2019年出席海牙聯合國國際法庭,為緬甸政府面臨的「種族滅絕」指控辯護。BBC、《外交官》等媒體指出,這為翁山蘇姬在緬甸國內帶來了巨大的聲望。新冠疫情於緬甸暴發後,翁山蘇姬每周都會向緬甸公眾發表多次演講,強調社會團結與堅持,試圖鼓舞人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緬甸大選,民盟,翁山蘇姬,新冠疫情,族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