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編輯冒險出版,王小波死後4年大賣20萬冊

2021-01-07 彪悍貓先生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王小波《黃金時代》

在中國當代作家中,王小波一直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他沒有組織,不混圈子,卻被譽為「文壇外的高手」,也被稱為「喬伊斯和卡夫卡」的結合體。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23年前的王小波,直到離世那一刻,都寂寂無名,無人問津。當時是1997年的一個深夜,王小波慘叫2聲,但沒有一個人回應,在痛苦和不甘中,一個天才孤獨離世。

為何說痛苦?因為他在彌留之際,突發心臟病,把頭磕破了,牆上白皮也咬下了幾塊,他的指甲裡還塞滿了牆屑,可是,身體疼痛沒有絲毫緩解,最後,他倒地死亡。據他的鄰居描述,王小波當時面頂南牆,身體呈弓形,渾身冰冷。

他姐姐說:他忍受多少悲痛,只有上天知道。

是的,他死亡時,身邊沒一個親人,當時妻子正好在英國訪問,和他遠隔重洋,對他的情況一無所知。

為何說不甘?如果是完成了使命,然後離開世界,生命還算圓滿,可是,王小波在離世那一刻,他前前後後寫了近20年才發行了6000冊的《黃金時代》還沒賣完!

《黃金時代》這本書,可以說耗費了王小波畢生的心血,王小波說:「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它是我的寵兒」。

01 性描寫太多編輯冒險出版

1991年,王小波的導師許倬雲向《聯合報》推薦了《黃金時代》,後來這本書獲得了第十三屆《聯合報》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大獎,拿了25萬新臺幣獎金,還得以在臺灣出版發行。

雖然《黃金時代》得了獎,但在真正出版時,卻舉步維艱。了解過《黃金時代》的朋友都知道,裡面有鋪天蓋地的性描寫,把情色描繪得像吃飯喝水一樣稀鬆平常,這在現在看來,沒什麼,但在當時,卻遭到退稿等重重阻力。

當時香港出版社在出版這本書時,就特意把《黃金時代》改成了《王二風流史》。他們看到書裡大量的性描寫,覺得這是一本描寫「風月」的書。王小波很無奈,他文學中的性描寫都是為了情節服務。

後來在內地出版更是遇到了一系列的阻礙,首先是《人民文學》的朱偉編輯,他看完後,就把稿件退給了王小波。王小波不甘心,他到處找人推薦,可是,得到的答覆都是:你的小說很精彩,但現在不方便發!

華夏出版社的趙潔平說,她第一次讀,就極度興奮,書中大量直白的性描寫,讓她讀起來酣暢淋漓,而對人性的反思和對生存狀態的反抗,又讓她嘆為觀止。

她讀完後,決定了不管如何,都要把這本書出版。還趁總編外出的時候偷偷把《黃金時代》出版發行了。但是,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總編知道後,對趙潔平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她壓力山大,大病了一場。

直到1994年,《黃金時代》終於在內地出版,但是卻被限制不能進入正規發行渠道,不能打廣告。王小波不得不找整捆的書去找批發商,拜託他們幫忙賣書。

他還親自拿著一摞摞的書,走街串巷去推銷,但是,賣了3年,直到1997年王小波離世,6000冊的印數還沒賣完!

02 王小波死後4年大賣20萬冊

但神奇的是,1999年,在王小波離世第2年,卻出現了「王小波熱」,他的作品《黃金時代》也一下爆火,一下就把庫存清空了,還供不應求,一時間洛陽紙貴。趙潔平的堅持,王小波的奔波,終於得到上天的青睞了。

《黃金時代》究竟講了什麼呢,竟然受到重重阻撓,卻又受到萬千讀者的喜歡?

其實是一個荒誕不羈的情愛故事。

說《黃金時代》是一個愛情小說,一點都不錯。換另外一批名字也是完全可以的:我的知青生活;下鄉生活裡的女醫生;文化大革命與我的初戀;雲南往事;21歲那年的初戀;那遠去的女醫生等等。諸如此類吧。都挺好。擱現在放在網上,假以時日,指不定也會是一個大IP。

故事就發生在王二"下放"雲南的日子裡。那一年王二21歲。他想愛,想吃,還想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朵。他腰傷難忍,找到十五隊的美女醫生陳清揚看腰病。看完便頭也不回地下山去了。半個小時後以後陳清揚下來找他,跟她討論自己被人說成破鞋一事。

於是陳清揚為了驗證自己不是「破鞋」,就找「王二」給自己證明。可是,王二雖然長相奇醜,但人小鬼大,他反其道而行之:既然證明不了你是破鞋,那就證明你是破鞋。

王二擺出了偉大友誼的論述,陳清揚被偉大友誼的說法迷住了,也和他發生了「偉大友誼」,成了名副其實的「破鞋」,後面,隨著他們多次發生不可描述的關係,陳清揚還愛上了王二。

還陪著王二在僻靜的山上住了半年多。然後下山接受各種批鬥。文革結束,各自散去。二十年後他們重逢,再一次建立「偉大友誼」。從此,王二再也沒有見過她。

本來可以對他們所發生關係的場景和情節一筆帶過,就能省去很多爭議,可是,王小波卻劍走偏鋒,把陳清揚、王二的情愛場景,描寫得太過直白,甚至是可以用淋漓盡致來形容,這讓人一度認為這是一本「黃色小說」!

其實,王小波是想通過這種大膽的性描寫,揭開被壓抑的情愛欲望的遮羞布,從而對荒誕的現實進行批判和諷刺。但是這種觀念太過超前,人們難以接受,許多出版社也拒絕出版,直到後來人們看到它背後隱藏的深意時,才把它奉為「神作」,爭相搶購。

因為《黃金時代》大獲成功,出版社乘勝追擊,接連出版了王小波的《白銀時代》、《黑鐵時代》,與《黃金時代》合稱《時代三部曲》,銷售量也非常火爆;2001年,《時代三部曲》加印10次,印數20萬冊,一上市,就銷售一空,王小波從此火遍了大江南北。可惜的是,斯人已逝,再也無法看到這種盛況了!

03 為何那麼多人追捧王小波?

王小波之所以特別,是和他所處的年代和國家的語境相輔相成的,許多時候他說的只是常識,但因為在那個語境裡,使人更有回顧的興趣。

王小波的熱度非但沒有隨著他的去世的消退,反而成為後來青年追憶的對象。他的文字不僅出現在紀念日當中,也活躍於輿論場的公共事件,仿佛王小波沒有死去,依然用他的筆冷峻地劃開事件的謊言。

這是他和魯迅相似的地方,魯迅希望自己的雜文速朽,可他的雜文穿越百年,卻比當下的時評家還要一針見血。王小波亦然,他的文字雖不如魯迅般令人脊背發涼,但他自由底色的智性表達,和魯迅一樣直刺人性。

我們來看看大佬對王小波的評價:

王朔說:王小波要是活著,他比我厲害,但這不意味著我不好,我們交相輝映吧。高曉松說: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行第一,而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魯豫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詭異的力量,它有一種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癒合力,喚醒能力,改變了我的一生。

對於我而言,我一開始看《黃金時代》,也像很多人一樣,把它當做小黃書來看的,可是,看過第2遍之後,才了解性描寫的背後,是對荒誕現實的反叛和嘲諷,寫完這篇文,我覺得需要去讀第3遍,才能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

魯迅和王小波的雜文不會速朽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分析不停留在事件本身,而是追究到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習性、這個社會的組織結構,他們追究的是事情重複發生背後的必然原因,他們的筆觸也不為迎合熱點情緒負責,而是他們眼中的那個真相。正是這種對真的冷峻眼光,讓他們的雜文超越熱點的局限。

你在讀第1遍王小波時,你可能會大笑;讀第2遍你會大罵;讀第3遍你會大哭;讀第4遍時,你會大悟;讀第5遍……總之,好書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讀過的網友評價:王小波的文字有穿越時空的魔力,既超凡脫俗,又與我們聯繫緊密,既荒誕又真實,既汪洋恣意又收放自如,男女通吃又自成一體,既能給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又能給我們帶來精神的啟迪,每個國人都應該讀一讀天才作家王小波的作品。

你讀過幾遍了呢?還是現在還沒開始讀?如果是,可以買一套來讀一讀。

END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編輯冒險出版,王小波去世4年卻大賣20萬冊
    王小波離世時,他寫了二十年的《黃金時代》更是銷量慘不忍睹。在這本書剛剛寫完,被他投進各大出版社,編輯們看到裡面大量描寫性的文字後都紛紛退稿,一時間誰也不敢出版這本書。王小波不甘心,得到的回覆卻是:你寫得很好,就是內容不太適合出版。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被當「小黃書」出版,那是他們沒看懂?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部怎樣的作品?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從二十多歲一直創作到中年,是以他年輕時在雲南的經歷為背景創作的小說,裡面對王二和陳清楊大量直白細微的性描寫一度被編輯認為是「小黃書」、「色情文學」而拒絕出版。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生前被批「小黃書」,死後銷量暴增
    靈感是高潮寫在紙上射精——王小波張愛玲可以大把大把地寄錢給胡蘭成,瓊瑤不但寫書還做起了編輯,人們印象中很多作家的稿費並不低,王小波也曾坦言自己寫書一方面是因為愛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生計,但王小波的小說之路卻異常艱難。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是無害的,但被壓抑久了,也就容易扭曲了
    《黃金時代》是已故作家王小波著名的《時代三部曲》之一,可謂是王小波心頭的寵兒。「我盼她時,她沒來;到她來時,我沒盼她。」王小波說。等他離世後,這本書才迎來它的黃金時代,4年時間大賣20萬冊,2001年,《時代三部曲》加印10次,印數20萬冊。王小波從此火遍了大江南北。
  • 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45歲撞頭離世,葬禮無人死後追捧!
    寫了20年的"小黃書"的出版之路在美國的日子,王小波一直堅持寫作,他在美國完成了《黃金時代》的初稿。王小波認為,這是一部花費他非常多心血的著作,從起稿、初稿、終稿到定稿,花了整整20年。王小波說:"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它是我的'寵兒'!1992年,《黃金時代》在臺灣出版,獲得認可,王小波憑藉此作品,獲得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同年,《黃金時代》在香港出版,但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卻被改為了《王小二風流史》,令王小波哭笑不得。
  • 王小波:寫了20多年「黃色小說」!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被封神
    ——王小波自古以來,性這個話題對於保守的中國人來而已,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如同《金瓶梅》一本在文學上有著極高造詣的書,但由於其中描寫內容的不堪而被列為禁書之一。千百年來的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談性色變,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反應,在描寫這方面的文章是隱晦而羞澀的;即使現在,關於性教育的話題還始終存在著爭議,就連教師向學生講述懷孕的過程就會受到家長的破口大罵。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末,有三本小說是最出名的:《白鹿原》、《廢都》,還有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性」,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描寫,而且正因如此,在出版的時候總是遭到很多的困難。幸運的是這三本書最後都順利出版並且成為了當今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出名的小說。為什麼那個年代,對性的描寫頗豐?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裡,對性這個字一直都非常的隱晦,在各個朝代之中,只有唐朝的時候才會有關於性的諸多文字。
  • 《黃金時代》的「性」描寫,被批格調低!白樺:「槍斃」文學小說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描寫了大量的「性」!可以說在讀過他的小說後都會有種瞠目結舌的感受。不過對小說裡面關於性的正面描寫,我還是感到很驚訝的,這手筆也太大膽了吧。這也是我第一次看的真實感受。《黃金時代》是一本被誤解了的書!1992年,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在香港和臺灣地區出版,並且獲得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王小波是第一個拿到這個文學獎的大陸作家。雖然《黃金時代》在臺灣、香港很受歡迎,好評如潮。但是到了國內,卻遭到了諸多的阻力。
  • 王小波《黃金時代》出版慘遭拒絕,死後卻大賣,高曉松劉心武推薦
    王小波一直以來都是喜歡思考喜歡發呆的人,在小的時候還被稱為「傻波子」,但是,在閱讀寫作方面,從小王小波就展現出了自己異於常人的優異。在1992年的時候,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寫出來了,這本書王小波確實是非常滿意的,因為從開始寫到最終寫完王小波足足花了20年的時間。
  • 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封神」
    1977年,李銀河被他《綠毛水怪》裡對「性」的描述所吸引,兩人也因此很快成為了戀人,經過3年的戀愛長跑,王小波終於在1980年1月抱得美人歸。4月,王小波正在電腦完善《黑鐵時代》,卻突發心臟病,45歲的他趴在電腦前再也沒有站起來,妻子李銀河在得知噩耗後,號啕痛哭。
  • 王小波:一個寫了20年「黃色小說」有趣的人,生前寂寞,死後封神
    他是一個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有趣的人,生前寂寞,死後封神的人。1977年,李銀河認識王小波的時候,剛大學畢業,在《光明日報》做編輯。偶然的一次機會,李銀河讀到了王小波《綠毛水怪》這本小說,並被其中的真情深深打動。她暗自思忖,到底是怎麼的一個人才能寫出這樣充滿詩意的小說啊!
  • 王小波《黃金時代》:大尺度性描寫,不是對抗荒誕現實的唯一據點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當大多數人第一次讀到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時,都會覺得這只是一部有顏色的小說,裡面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性描寫,但為什麼這麼少兒不宜的作品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甚至被評為「20世紀中國小說一百強」呢?
  • 王小波去世後大火的《黃金時代》:實則是性慾釋放下的精神解錮!
    ——王小波社會科學出版社的編輯白樺曾這樣評價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斃掉了!"著名主持人魯豫也曾說:"王小波的文字,有著無堅不摧的那種破壞力,但是又有著超強的癒合力,喚醒能力。"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對人性自由的探索,及自我情感的靈魂救贖
    王小波與《黃金時代》的跌宕起伏路1952年出生的王小波,從小生活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小時的他性格孤僻,喜歡發呆。長到10來歲時,他喜歡上了父親家中的藏書,於是時時偷來看。1968年,王小波作為知青去雲南參加勞動,這段經歷,也為他後來創作《黃金時代》留下了豐富的創作題材與靈感。
  • 王小波生前屢遭退稿,窮的「吃軟飯」,死後登上北大圖書借閱榜前三
    他那部最滿意的作品《黃金時代》說從起稿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為了出版《黃金時代》,王小波奔波了兩年多卻頻頻被退稿,無人賞識。懷才不遇的王小波,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郊區的家中,突發心臟病猝死,死的時候,身邊一個人都沒有。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的情慾,扯開荒誕現實與人性的遮羞布
    1977年,李銀河初見王小波,當時就被嚇了一跳,她對王小波說:「你居然這麼醜,不但醜,醜中還帶著兇樣。」這讓王小波氣急敗壞。要知道,那時候的李銀河是報社的編輯,青年才女。她曾經看過王小波寫的愛情故事《綠毛水怪》,故事寫的很有趣,她也順便記住了這個作者名字——王小波。
  • 年少不懂王小波,再讀《黃金時代》,他用文字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觀
    在他去世半個月後的告別會上,也沒有一個作家同行來弔唁送行,仿佛王小波並不屬於文學界。然而他死後,一切都不一樣了,《黃金時代》迅速登上熱銷榜,瞬間一大批讀者就成為了王小波的忠實粉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
  • 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45歲撞頭病亡,葬禮上竟無一同行送行
    說起王小波,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的「時代四部曲」,即《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和《黑鐵時代》。而除了這四部經典的小說集外,讓你記得他的,應該就是他小說中鋪天蓋地對「性」的描寫了,特別是《黃金時代》中對「性」的描寫最為突出,故而有些讀者還打趣地將他說成是:一個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
  • 王小波《黃金時代》:身體的快樂,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黃金時代》內地出版慘遭拒絕後來,以雲南下鄉為藍本,王小波創作了一系列雜文和小說,尤其是那部《黃金時代》,王小波最為滿意,這部小說從起稿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王小波說:「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後來,王小波把自己從小獨立思考的瞬間,都轉換成素材融入了小說情節中。歷時20年的經典之作,卻被低估視作「小黃書」《黃金時代》這是王小波的經典之作,這本堪稱完美的著作前後編寫歷時近20年,最終於1992年在臺灣出版,王小波也因此獲得了一系列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