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5歲的王小波離開了人世,被發現時,他的頭抵著牆壁,牆上有牙齒刮過的痕跡,高曉松反反覆覆說,王小波是「神一樣的存在」,「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且甩開第二名很遠」。
去世前9天,文學編輯李靜最後一次見王小波,王小波給她看剛辦來不久的貨車駕駛執照,說:「實在混不下去了,我就幹這個。」
李靜後來回憶道,我看見他走路的腳步很慢,衣服很舊,暖瓶很破。
王小波生前屢遭退稿,窮的「吃軟飯」,生活全靠妻子李銀河資助,無論學歷還是收入,王小波都不如李銀河,但李銀河卻從內心崇拜王小波的才華,不讓王小波打工,她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妻子李銀河曾經勸說過他加入作協,這樣發作品時方便些,可是他卻拒絕了:「我不想被束縛,我想要更多自由,只有按照自己的意願,才能夠寫出內心渴望的東西。」
他自認一生沒幹「傻事」,別人看他,幹的每一件事都是「傻事」。他那部最滿意的作品《黃金時代》說從起稿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
為了出版《黃金時代》,王小波奔波了兩年多卻頻頻被退稿,無人賞識。
懷才不遇的王小波,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郊區的家中,突發心臟病猝死,死的時候,身邊一個人都沒有。王小波在文壇沒有朋友,追悼會上也沒有文學協會的人參加。
但諷刺的是,沒想到生前如此寂寞的人兒,死後卻火了起來。
在他死後一個月,他的《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集結成《時代三部曲》 ,公開出版發行。
王小波生前不被認可,死後卻被封神。高曉松說他是「中國的卡夫卡」,馮唐說自己是王小波的門下之犬。而他的《黃金時代》剛一出版,就成為當時社會的暢銷書,一時間洛陽紙貴。
2001年,他的《時代三部曲》加印了10次,印數20萬冊,卻依然售罄。如今,20多年過去,他的《時代三部曲》累計銷量已達到上千萬了,而且,在北大圖書館的借閱排行榜上,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一直排在前3名!
在王小波的世界觀裡,保持獨立是一種很有力的抗爭方式,他是文學圈的局外人。王小波是一個為自己的真理觀服務的作家,他所寫的《時代三部曲》影響了很多人,他用大膽直白的描寫,揭開人性最後一塊遮羞布!
王小波曾說過:「想愛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為人性的障礙。然而,在我的小說裡,這些障礙本身又不是主題。真正的主題,還是對人的生存狀態的反思。」
那句「哪個男人不讀王小波」說的正是這部很多青少年的啟蒙小說。
莫言說:「他以幽默的角度表達出對歷史進程的『看穿』,常令我有醍醐灌頂的快感。」
中國當代作家、編劇、京劇代表人物王朔說:他比我厲害,如果他活著,我不如他!
才華橫溢的高曉松說:在我有限的閱讀量中,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行第一,而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中是神一樣的存在。
我把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讀了2遍,從看似奔放的「性」描寫背後,感受到了王小波對於自由的渴望,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如果你對生活感到困惑,如果你想在喧囂中還保有一絲清醒,如果你想在平淡生活中追尋有趣的靈魂, 不妨讀一讀王小波的作品,他在書中對生活中的困境有非常透徹的解讀,《時代三部曲》一套3本,一頓飯錢,卻能讓你與這個最有趣的靈魂相遇! 正版圖書點擊這裡「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