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生前屢遭退稿,窮的「吃軟飯」,死後登上北大圖書借閱榜前三

2020-12-22 小可可娛記

1997年,45歲的王小波離開了人世,被發現時,他的頭抵著牆壁,牆上有牙齒刮過的痕跡,高曉松反反覆覆說,王小波是「神一樣的存在」,「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且甩開第二名很遠」。

去世前9天,文學編輯李靜最後一次見王小波,王小波給她看剛辦來不久的貨車駕駛執照,說:「實在混不下去了,我就幹這個。」

李靜後來回憶道,我看見他走路的腳步很慢,衣服很舊,暖瓶很破。

王小波生前屢遭退稿,窮的「吃軟飯」,生活全靠妻子李銀河資助,無論學歷還是收入,王小波都不如李銀河,但李銀河卻從內心崇拜王小波的才華,不讓王小波打工,她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妻子李銀河曾經勸說過他加入作協,這樣發作品時方便些,可是他卻拒絕了:「我不想被束縛,我想要更多自由,只有按照自己的意願,才能夠寫出內心渴望的東西。」

他自認一生沒幹「傻事」,別人看他,幹的每一件事都是「傻事」。他那部最滿意的作品《黃金時代》說從起稿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

為了出版《黃金時代》,王小波奔波了兩年多卻頻頻被退稿,無人賞識。

懷才不遇的王小波,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郊區的家中,突發心臟病猝死,死的時候,身邊一個人都沒有。王小波在文壇沒有朋友,追悼會上也沒有文學協會的人參加。

但諷刺的是,沒想到生前如此寂寞的人兒,死後卻火了起來。

在他死後一個月,他的《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集結成《時代三部曲》 ,公開出版發行。

王小波生前不被認可,死後卻被封神。高曉松說他是「中國的卡夫卡」,馮唐說自己是王小波的門下之犬。而他的《黃金時代》剛一出版,就成為當時社會的暢銷書,一時間洛陽紙貴。

2001年,他的《時代三部曲》加印了10次,印數20萬冊,卻依然售罄。如今,20多年過去,他的《時代三部曲》累計銷量已達到上千萬了,而且,在北大圖書館的借閱排行榜上,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一直排在前3名!

在王小波的世界觀裡,保持獨立是一種很有力的抗爭方式,他是文學圈的局外人。王小波是一個為自己的真理觀服務的作家,他所寫的《時代三部曲》影響了很多人,他用大膽直白的描寫,揭開人性最後一塊遮羞布!

王小波曾說過:「想愛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為人性的障礙。然而,在我的小說裡,這些障礙本身又不是主題。真正的主題,還是對人的生存狀態的反思。」

那句「哪個男人不讀王小波」說的正是這部很多青少年的啟蒙小說。

莫言說:「他以幽默的角度表達出對歷史進程的『看穿』,常令我有醍醐灌頂的快感。」

中國當代作家、編劇、京劇代表人物王朔說:他比我厲害,如果他活著,我不如他!

才華橫溢的高曉松說:在我有限的閱讀量中,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行第一,而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中是神一樣的存在。

我把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讀了2遍,從看似奔放的「性」描寫背後,感受到了王小波對於自由的渴望,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如果你對生活感到困惑,如果你想在喧囂中還保有一絲清醒,如果你想在平淡生活中追尋有趣的靈魂, 不妨讀一讀王小波的作品,他在書中對生活中的困境有非常透徹的解讀,《時代三部曲》一套3本,一頓飯錢,卻能讓你與這個最有趣的靈魂相遇! 正版圖書點擊這裡「獲取

相關焦點

  • 王小波:一個寫了20年「黃色小說」有趣的人,生前寂寞,死後封神
    他是一個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有趣的人,生前寂寞,死後封神的人。王小波在成為專職作家前,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資深程式設計師,許多中關村的科技公司,都邀請王小波加入做程式設計師,但被他一一回絕。值得一提的是,他清華畢業的外甥也是資深的程式設計師,是QQ炫舞的開發者之一,後來加入了「水木年華」樂隊,他就是姚勇。
  • 王小波:生前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死後卻成了「教父」
    而對於王小波來說,生前的他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他討厭權威,反對權威,但是可能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死後的他卻被別人捧成新的「權威」,被冠為青年「教父」,不知道這件事如果王小波泉下有知,又將如何?但無論怎樣,生前無名的王小波,卻在逝世後,名聲大噪。
  • 被奉為白話文第一的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
    ——王小波王小波,「中國版梵谷」!他的作品在生前連出版都做不到,但在他去世後不久,卻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封神」,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的作品被誤解為「黃色小說」!他的書位列借閱榜眼2010年,北大圖書館根據年度紀錄,搞了個「讀者借閱次數排行榜」,結果令很多人大跌眼鏡。
  • 生前作品不被看好,死後卻被大賣,寫「小黃書」的王小波有多悲哀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生前作品不被看好,死後卻被大賣,寫「小黃書」的王小波有多悲哀。《青銅時代》由《萬壽寺》、《紅拂夜奔》和《尋找無雙》這三篇作品構成,主要介紹的是生活在唐朝時期的知識分子和傳奇人物。這些知識分子和傳奇人物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個性並追求自由生活。至於《黑鐵時代》,則主要收錄了王小波早期著就的18部短篇作品。而且該部作品的文筆和意境一點都不比他之後寫的那些作品差。再加上這部作品中出現的主角來自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甚至還存在人和怪物的區別,所以讀起來才更加引人入勝。
  • 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封神」
    」 ——王小波王小波生前照1890年5月,梵谷生前創作的《加歇醫生》在紐約拍出了8250萬美元的天價這是對已經故去的梵谷最高的認可,梵谷也因此成為最典型的生前不出名,死後被「封神」的人物。王小波,「中國版梵谷」!他的作品在生前連出版都做不到,但在他去世後不久,卻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封神」,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的作品被誤解為「黃色小說」!
  • 1997深夜,王小波撞南牆病逝,身後封神,好友接唁電忙到昏厥
    可他死前卻重重的錘在了「冰冷的南牆」上,房偉教授看來所言非虛。他的死是突如其來的子彈,射入了每一個關心他的人的心房;亦是弔詭的卓別林默劇,充滿了現實主義的黑色幽默。從不斷退稿到不斷加印,實際上只相隔了一個「死亡」的距離。
  • 王小波:想到你,這張醜臉就會笑,李銀河:誰都抵擋不了他的純情
    1982年,王小波夫妻二人相繼前往美國進修。他們唯一收入是李銀河每月400美元的獎學金。為了生活,王小波不得不去餐廳洗碗,一天下來累死累活只有20美元。他對朋友吐槽:「真他娘的累。像這麼幹,一星期幹六天都湊不夠學費」,李銀河知道王小波的夢想,也不想他那麼辛苦,就不讓王小波去洗碗了。她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生前被批「小黃書」,死後銷量暴增
    靈感是高潮寫在紙上射精——王小波張愛玲可以大把大把地寄錢給胡蘭成,瓊瑤不但寫書還做起了編輯,人們印象中很多作家的稿費並不低,王小波也曾坦言自己寫書一方面是因為愛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生計,但王小波的小說之路卻異常艱難。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被當「小黃書」出版,那是他們沒看懂?
    「王小波認為:性是自然的人性,要用一種「偉大的真誠」來做這件事,不要羞答答地表演,而在生活中,王小波又是一個「性道德」非常傳統的人,他認為性亂是社會的負面現象。《黃金時代》王小波死後4年大賣20萬冊王小波《黃金時代》前後共拖了兩年多的時間才由華夏出版社的編輯趙潔平力排眾議出版。
  • 1997年王小波突病身亡!生前作品被稱「死囚車」,死後與魯迅齊名
    」生前寂寞,死後爆紅歷史上從來都不缺少這樣的人,而王小波卻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也會加入這個行列。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是家裡的第二個兒子,一出生就長得挺特別。王小波在那個年代思想過於大膽,性的描寫較為露骨,導致出版社不敢出,怕引起負面轟動。王小波在生前對寫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他寫作的風格一如既往,調侃的無拘無束,違禁詞也特別的多,大部分出版社都沒辦法給他發表,有的編輯甚至說他的稿子是送死囚犯的囚車,來一個斃一個。
  • 王小波:寫了20多年「黃色小說」!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被封神
    他就是作家王小波。1、王小波人們看到這種對性的開放,就想著他必然不是出自於中國的學習,而是更多地受到西方文學思想的影響,王小波恰恰也是如此,他畢業於美國匹茲堡大學。而且他還有著一段門當戶對的婚姻,妻子李銀河,也許你不知道李銀河是誰,但是提到對同性戀的研究你就知道了。
  • 半夜慘叫離世,身後空無一人,45歲王小波生前無人問津,死後爆紅
    ——王小波1952年,王小波出生在了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年幼的他不但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反而因為家庭的一場變故,對王小波的個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王小波的名字「小波」,就是這一事件的紀錄。很多人都嘲笑王小波,嘲笑他不去幹活賺錢,當什麼作家,但是王小波把這些嘲笑當成自己的動力,即使當時的自由撰稿人收入非常低,沒有保障,但是王小波仍然為他的夢想堅持著。
  • 45歲王小波猝死,生前不受同行待見,死後作品卻火了!妻子道出真相
    45歲王小波猝死,生前不受同行待見,死後作品卻火了!妻子道出真相「看到白灰牆上,留下了他牙咬過的痕跡,牙縫裡還留有白灰。為什麼?為什麼他獨自掙扎,而聽到他慘叫的人,卻沒有幫忙送他去醫院?哪怕聽見的人去報警也好啊!」
  • 《黃金時代》背後的女人,為王小波生前身後事嘔心瀝血、背盡罵名
    在李銀河的追求者中,王小波可謂是最沒有希望的一個:拼能力,考上大學前的王小波只是一名普通的街道工人拼長相,王小波的長相可謂是一言難盡,在李銀河與王小波結婚後,王小波的丈母娘說過這麼一句話:「小波實在太醜,我拿不出手。」
  • 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今天說這個人是王小波一個沒有嘴角開始向下的男人,用他的的這本書:《黃金髮展時代》,說盡中國人性的肉慾、人性的追求,看過後讓人「欲罷不能」。王小波以他獨特的黑色幽默,希望可以讓你在讀這本書是真實的,實際的荒誕。
  • 二年級語文園地五,口語交際:圖書借閱公約,知識點分析
    圖書借閱公約是什麼?請孩子們試著說一說吧!圖書借閱公約——從字面意思上我們可以理解為圖書借閱的條約或規定,一般情況下每個班級會設置一個圖書角。圖書角放著很多很多書供孩子閱讀,為保持書本的完整性和借閱的條理性應設置合理的條約,全班同學需嚴格按照規定借閱圖書,如有違反的情況將受到必要的懲罰。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討論,班級圖書角應該怎樣管理?共同商議後並完成班級「圖書借閱公約」。
  • 語文微課堂:統編語文(二下)《口語交際:圖書借閱公約》
    三、獻計獻策討論會從借閱圖書的每一個細節出發,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 怎樣借閱圖書?3、凡在圖書角借閱圖書者,須經圖書管理員填寫「班級圖書借閱登記表」後方可借閱,借書時要檢查原書,如有汙損、缺頁等情況應及時說明,否則由借書人負責。
  • 「吃軟飯」的王小波,用直白坦蕩的性描寫,鞭笞荒誕的現實和人性
    這正是王小波小說的魅力之處,語言樸實直白,但卻讓人在清晰明了中讀出一種荒唐之意。在王二的慫恿下,陳清揚果真和王二過起沒羞沒臊的「破鞋」生活,「陳清揚說,她決定上山找我時,在白大褂底下什麼都沒穿。」用王小波的話來說,那是一個「非性」時代,所以「性」才會成為生活的主題。後來,王二和陳清揚成了批鬥的重點對象。破罐子破摔以後的陳清揚,對此很高興。
  • 王小波《黃金時代》:書中對性的描述很直白,揭開人性的遮羞布
    在小說作家中,王小波可以說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小說家。至今王小波已經去世有23年之久,但他留下的作品卻成了最受歡迎的,也許連王小波自己都沒有想像到,生前一無是處,死後作品卻紅遍全中國。王小波褒貶不一的一生1997年4月突發心臟病離世,為自己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句號王小波,1952年出生,籍貫北京,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因為王小波先天發育不良,還嚴重缺鈣,所以小時候被家裡人都叫做「傻波子」!
  • 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寫的是90年代,實是現實的反叛及自由的嚮往
    在中國現代作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莫過於王小波,他出生時發育不良,經常生病,卻長成了184的大高個;他又窮又醜,卻憑一本小說追到了"白富美"李銀河;他45歲猝死,死前籍籍無名,葬禮上無一同行送行,卻在死後第二年被封神,作品暢銷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