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背後的女人,為王小波生前身後事嘔心瀝血、背盡罵名

2020-12-22 說史君說文史

談起當代文學,王小波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而談起王小波,則又繞不開一個女人——李銀河。

「白天鵝」與「癩蛤蟆」的戀情

1977年,盤靚條順、胸大有腦的李銀河還在國務院研究室上班,擱在那個年代,有這麼一份體面、能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是多少人羨慕也羨慕不來的事(就算擱到現在,也是令人羨豔),前程似錦、長相漂亮的她,當然,也受到了眾多男孩子們的追捧。

在李銀河的追求者中,王小波可謂是最沒有希望的一個:

拼能力,考上大學前的王小波只是一名普通的街道工人拼長相,王小波的長相可謂是一言難盡,在李銀河與王小波結婚後,王小波的丈母娘說過這麼一句話:「小波實在太醜,我拿不出手。」最後,就連兩人結婚時,也一應從簡,婚禮沒有操辦操辦,簡簡單單地吃個家常便飯,就在一起了。拼身高,1米84的大高個子,可能是王小波外在上的唯一優點了,「下隊插秧時,撅在田裡,就像是一個大蘿蔔」。

雖然,拼外在拼不過,但是拼內在,王小波卻勝在有趣。一天,李銀河在《光明日報》上班,同事給她看了一篇文章《綠毛水怪》,李銀河看得十分感動,心中便偷偷刻下了那個署名叫王小波的印記。隨後,李銀河尋機去王小波家裡拜訪,見到王小波時,所有的美好想像都破碎了,什麼「騎著白馬的王子」、「蓋世英雄般的意中人」、「君子顏如玉」,王小波一樣沒沾上。甚至,李銀河後來回憶兩人初見的場景時,腦海中的影響還是:「不但醜,醜中還帶著一點兇樣。」

可命運就是這麼神奇,別人眼中的「癩蛤蟆」王小波,靠著一封又一封的情書,硬是俘獲了李銀河的芳心,把這位「白天鵝」追到了手,兩人建立起了「偉大友誼」。

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是不願意,我就永遠相思。——王小波

王小波的身前事

李銀河與王小波是在大學時結婚的。1982年,李銀河到美國讀書,1984年,王小波為尋找李銀河,找尋到了美國。

王小波到了美國,才發現什麼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不會英語(後來靠自學,英語有所小成),找到的最好一份工作就是,只能到餐廳後廚刷碗。對王小波的求職經歷,李銀河心疼不已,為了不讓王小波出門受辱、工作受累,拼了命的學習,終於,拿到手了400美元獎學金,用這筆獎學金,供兩人開銷。李銀河為了鼓勵王小波,還深情地對王小波說:「我不忍心讓那樣一個智慧頭腦去幹粗活。」

在李銀河的經濟支持下,王小波總算才有了自己的時間,為了不辜負李銀河的付出,整天整日都泡在圖書館中,瀏覽中外名著,積蓄素材。

事實證明,李銀河的支持,給予了王小波莫大的勇氣和決心。終於,在1994年,王小波用20年時間辛苦打磨出的《黃金時代》,登上了華語文壇,在《聯合報》發表榮獲著名文學獎,還獲得了25萬臺幣獎勵。

王小波的身後名

按理說,一《黃》成名的王小波,本該享受無盡的榮耀和讚譽。但是,比讚譽先來的,卻是接二連三的打擊。1993年,《黃金時代》書稿被中國戲劇出版社、《十月》刊物、《黃河》刊物、北嶽文藝出版社等眾多雜誌社接連拒絕出版,理由是「《黃金時代》這本書對「性」的描寫太過赤裸,內陸不敢出版。」

在王小波和李銀河兩人的奔波下,直到94年《黃》的書稿才問世,可僅僅三年後,1997年,王小波的便溘然長逝。這時,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才僅僅發行了十分一。

「《時代三部曲》的出版,成為王小波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事情。可惜,他沒能等到這一天!」——艾曉明

王小波去世的太突然,李銀河怎麼也想不到,那個說要陪他一輩子的男人,竟然會先她而去,把她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世上。可是,這時的李銀河顧不上悲痛,她深知:「王小波的最大心願,便是《時代三部曲》,能夠成功發行。」於是,她便到處聯繫書商、出版社、二道販,踏平各種坎、趟過各種坑,為王小波做宣傳,出版遺作。

《黃金時代》背後的女人

可以說,王小波生前是沒有多少名氣的,作為小說家,他的小說,一點都不暢銷,作為文學家,他超前時代的思維又不被文壇接受。甚至,書中的一些暴露描寫,還遭到了社會輿論的攻擊,同行的貶斥,長時間不能出版。這時,唯一不離不棄,給予他物質支持和精神鼓勵的是這個女人——李銀河。

「好好寫,將來諾貝爾文學獎一定就是你的。」——李銀河

李銀河在看王小波寫作

但並不是誰都理解李銀河的苦心,也並不是誰都理解這份精神至上的愛情。總有些陰謀論家,會往她身上潑髒水,說她炒作,甚至人身攻擊。對李銀河來說,背負這些罵名是十分不公平的,但凡理解王小波和李銀河往事的朋友,都會發現李銀河是一個有知識、有見地、有相貌、有文採的人。

王小波生前,她默默付出,只做他背後的女人,從不喧賓奪主,王小波去世後,又不餘遺力的宣傳、推廣王小波,繼續堅持王小波未完的事業,這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地方。

王小波死後突然聲名鵲起、震驚文壇,不但以《黃金時代》為首的時代三部曲,受到讀者手不釋卷的捧讀、入選《亞洲周刊》中文小說一百強,還被譽為「70、80後心中追求精神自由的旗幟」、「中國的卡夫卡」。這些,除了是王小波超乎尋常的才華外,更多的是她——李銀河,挑燈夜戰、校對編輯遺稿、努力推廣宣傳王小波精神思想的付出!

《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黑鐵時代》是王小波作品中的精華,包括了王小波生前出版的所有小說,「《時代三部曲》的出版,也是王小波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一天」,可惜直到他逝世前,《時代三部曲》才僅出版了三分之一,他終究沒有等來這一天。但幸運的是,王小波的妻子是李銀河,在王小波逝世後,李銀河繼承王小波的遺志,艱辛萬分地把《時代三部曲》全部出版,向世人展現出了王小波對文學的關懷和理解,展現了王小波極為深刻、極為高超的藝術水準,讓世人知道了,20世紀的華語文壇裡最耀眼的一顆星——王小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入手一套。

相關焦點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生前被批「小黃書」,死後銷量暴增
    因為在《黃金時代》裡,王小波大膽、裸露的對性進行了描述,放在現在依然有很多人無法直觀,更別說在那個極其保守,談性色變的歲月,性是一個極其隱晦的話題,是一個見不得光的骯髒的東西,王小波這樣的寫作風格,不被認為是色狼就已經很不錯了,結果可想而知,王小波和妻子跑遍了很多出版社,最後卻一無所獲。
  • 被奉為白話文第一的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
    ——王小波王小波,「中國版梵谷」!他的作品在生前連出版都做不到,但在他去世後不久,卻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封神」,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的作品被誤解為「黃色小說」!他的書位列借閱榜眼2010年,北大圖書館根據年度紀錄,搞了個「讀者借閱次數排行榜」,結果令很多人大跌眼鏡。
  • 半夜慘叫離世,身後空無一人,45歲王小波生前無人問津,死後爆紅
    很多人都嘲笑王小波,嘲笑他不去幹活賺錢,當什麼作家,但是王小波把這些嘲笑當成自己的動力,即使當時的自由撰稿人收入非常低,沒有保障,但是王小波仍然為他的夢想堅持著。半夜慘叫離世,身後空無一人1997年4月10日,在北京郊區的順義小區,在半夜11點的時候人們就聽到王小波所住的樓內傳出兩聲非常痛苦的慘叫。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性描寫尺度有多大?網友:就怕被女人看到
    這時候我們語文老師進來了,看到班裡譁然一片,同學們都目光都注視著我,老師走過來問我發生了什麼事。我不敢說,這時候,我那個混蛋發小跟老師說:「XX在偷偷讀小黃書」。老師拿起書,原本以為老師要指責我,沒想到老師卻跟同學們講,這不是一本「小黃書」,這是一部文學作品。
  • 王小波45歲貧疾而死,一生孤獨而自由,生前寂寞、身後聲名鵲起
    曾有人評價道,王小波將會和魯迅一樣地影響幾代人,並且成為中國文化的經典。23年過去後,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這句「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而把「變得有趣」作為人生目標。「王小波的名字是一個接頭暗號,我們靠他來辨別對方是否同類。」
  • 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封神」
    」 ——王小波王小波生前照1890年5月,梵谷生前創作的《加歇醫生》在紐約拍出了8250萬美元的天價這是對已經故去的梵谷最高的認可,梵谷也因此成為最典型的生前不出名,死後被「封神」的人物。王小波,「中國版梵谷」!他的作品在生前連出版都做不到,但在他去世後不久,卻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封神」,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的作品被誤解為「黃色小說」!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聽起來有些調侃的意味,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中得知,王小波外形條件確實很差,厚嘴唇皮膚黝黑,滿臉褶子蒜頭。大家請不要嘲笑,因為王小波先天身體就有缺陷,心臟瓣膜閉鎖還缺鈣,這意味著他將無法和正常孩子一樣劇烈運動,只要過度勞累嘴唇就會發紫。「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
    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時,直接定名為《王二風流史》。不是說看這本書的人,審美有多低俗,所謂食色性也。在《黃金時代》中,王小波對男女之事的細節描寫,都是為「人性」的呈現。太過含蓄的,根本不是王小波的風格。
  • 年少不讀王小波,讀遍經典也枉然,你讀懂《黃金時代》了嗎?
    說到王小波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他可不是一個普通人,作為一個作家,在生前的時候幾乎沒什麼人知道他,死了二十多年之後卻被封神。王小波的長相真的談不上好看,簡直就是醜,那究竟有多醜呢?就是他的妻子李銀河第一次看見他的時候心裡想的是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醜的人。
  • 《黃金時代》:滿紙荒唐言,儘是風流事,魯豫:文字很解渴!
    王小波長得那麼醜,怎麼會有女人愛?李銀河為什麼會被王小波迷得顛三倒四?是王小波的才氣吸引了李銀河,還是他的甜言蜜語打動了李銀河?有人說,王小波有著一個有趣的靈魂,那麼,這個有趣的靈魂,怎麼會寫出讓很多人面紅耳赤的《黃金時代》?
  • 王小波:《黃金時代》是我的寵兒(上)
    有一種流氓氣的詩意叫做王小波,有一種愛情叫黃金時代。「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這是小說《黃金時代》裡的一段話,因為這一段話,我對這本小說產生了興趣,更對王小波這個人產生了興趣。這個故事王小波斷斷續續寫了十多年,不停地修改與變動。在一個採訪裡,他說現代小說有一種寫法非常簡約非常完美,有些作者會把一生的心血耗費在那裡。
  • 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01、《黃金時代》:面熱心跳打開的「小黃書」,卻是斑駁陸離的人性世界王小波足足歷經20年才定稿的《黃金時期》,能夠說是他的「驕子」,當初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把它當做人生中的第一本「小黃書」來看。在中上的男人和女人的情況細節王小波這部小說描寫的時間,以示「人性化」。
  • 如何評價《黃金時代》?魯豫:王小波的文字很解渴
    初識《黃金時代》,幽默風趣的文字,別開一面的畫風,會讓你心跳加速,驚嘆王小波的魄力。二讀《黃金時代》,你會在字裡行間讀出人物的無奈與苦逼,以及作者字裡行間所控訴的荒誕,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酸苦。「他甚至好心的建議陳清揚,不想背上「破鞋」罵名最好的方式就是,真的去偷個漢,還說自己可以幫他。這樣的情節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後來兩人的事被戳破,在寫交代材料的過程中,當代人被極度壓抑欲望而導致的病態心理,被展現得非常透徹。
  • 年少不懂王小波,再讀《黃金時代》,他用文字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觀
    王小波寫下這句話後不到一年,就在北京郊區順義的一個家徒四壁的小小的寫字間裡,意外去世了!雖然現在的王小波備受追捧,但生前的王小波卻十分落魄,當時的他並沒有被大家認可和接受。直到去世前,在中國文壇他也只是一個「無名小卒」的邊緣人。
  • 王小波《黃金時代》辛辣的10句話,看完或許改變你的下半生
    王小波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在王小波的所有作品中,不得不提就是他的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在3部曲中,首推《黃金時代》,就連王小波都認為,《黃金時代》是它的寵兒。死掉以後的事我看不到。但在這活著的時候,想到這件事,心裡就很高興。8、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願意結個大的就結個大的,願意結個小的就結個小的。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王小波生前屢遭退稿,窮的「吃軟飯」,死後登上北大圖書借閱榜前三
    王小波生前屢遭退稿,窮的「吃軟飯」,生活全靠妻子李銀河資助,無論學歷還是收入,王小波都不如李銀河,但李銀河卻從內心崇拜王小波的才華,不讓王小波打工,她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他自認一生沒幹「傻事」,別人看他,幹的每一件事都是「傻事」。他那部最滿意的作品《黃金時代》說從起稿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為了出版《黃金時代》,王小波奔波了兩年多卻頻頻被退稿,無人賞識。
  • 「我不是破鞋」展開了王小波《黃金時代》,高曉松稱他神一樣存在
    王小波的生命結束在了他的黃金時代,卻為後人們留下了一本珍貴的《」「她(陳清揚)要討論的事是這祥的:雖然所有的人都說她是一個破鞋,但她以為自己不是的。」「但是我(王二)偏說,陳清揚就是破鞋,而且這一點毋庸置疑。」
  • 被世人誤解的王小波!《黃金時代》被「嚼耳根」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其實人們對於王小波的理解太片面了,世人認為他在文章中寫了一些露骨的文字就認為他是一個粗鄙之人。在坊間有人認為: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人,品性能夠好到哪裡去呢?《黃金時代》也是被很多人「嚼耳根」,其實這是對王小波的誤解。
  • 《黃金時代》描述的是性愛?別天真了,那是王小波對抗世界的據點
    談到王小波,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最出名作家」,而是,生前無名、死後出名的「最可憐作家」!「如果小波不死,或者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就是他了」。1993年,《黃金時代》的書稿,先被送到中國戲劇出版社,受到編輯陳瓊芝的喜愛,但被領導婉拒。後被王小波的好朋友丁東送到山西省作協刊物《黃河》的主編周山湖高度認可,並親自用給王小波寫了封毛筆信,高度誇讚《黃金時代》這本書。時運不濟的是,《黃河》刊物因發表的其他作品出了點事,時間上有點敏感,暫時不便發表爭議類作品,只能婉拒,建議王小波另選報社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