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描述的是性愛?別天真了,那是王小波對抗世界的據點

2020-12-17 說史君說文史

談到王小波,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最出名作家」,而是,生前無名、死後出名的「最可憐作家」!

「如果小波不死,或者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就是他了」。——李銀河

王小波和妻子李銀河

差點胎死腹中的《黃》

在網際網路還未進入大眾生活的上世紀九十年代,要發行一部小說,只能通過出版社和雜誌社,但是,傳統的編輯和出版公司,對這麼一本大篇幅描述「性」的先鋒著作,還是持保守態度。在大部分的普通人眼中,王小波的文字太過原始、狂熱、赤裸,讀起來就像是一本色情小說。

作家劉心武

讀名作的人多,但真正深讀名作的人少,即使有眾多文學名家、大咖背書,也躲避不了被人接連退稿命運。

1993年,《黃金時代》的書稿,先被送到中國戲劇出版社,受到編輯陳瓊芝的喜愛,但被領導婉拒。後被王小波的好朋友丁東送到山西省作協刊物《黃河》的主編周山湖高度認可,並親自用給王小波寫了封毛筆信,高度誇讚《黃金時代》這本書。時運不濟的是,《黃河》刊物因發表的其他作品出了點事,時間上有點敏感,暫時不便發表爭議類作品,只能婉拒,建議王小波另選報社發表。

之後,手稿便輾轉北嶽文藝出版社、《十月》雜誌等多個出版社,受到各出版社編輯的深度喜愛,卻總在總編那裡被卡下來,得到回覆也是統一的一致:「小說很精彩,但不敢發。」

最後,還是靠著華夏出版社編輯趙潔平女士,因為特別喜歡這本小說,不願如此精彩的小說,就此埋沒,便趁總編輯出差時,偷偷發表了這篇小說。這才,終於在1994年,《黃金時代》問世,一問世便受到讀者哄搶,一時間洛陽紙貴。而促使此書發表的最大功臣趙潔平女士,受到了嚴厲處分,事後大病一場。也就在這一年,王小波去世。

王小波的錯,就是他對「性」與「愛」的理解,超前了時代一步。

王小波

《黃》到底講了啥?

《黃金時代》這本小說,講的故事主要發生在六七十年代的「那一段」時期。那時候,在鄉村插隊做隊醫的知青美人陳清揚26歲,鄉村混混王二21歲。

26歲的陳清揚青春、亮麗、有學問,談吐風雅,本來有著幸福的家庭,但不幸的是老公被抓進了監獄,她的人生也迎來了「轉折」。村民們想通過羞辱她,得到快感,把她稱為「破鞋」,並經常利用找陳清揚看病的機會,藉機揩油。可王二從不這樣,雖然王二也經常因為腰疼找陳清揚看病,但是從不趁機揩油。

久而久之,被羞辱的陳清揚,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真正的破鞋,便與王二展開了一段「深度友誼」。

陳清揚與王二的愛有三重境界

第一階段:嚮往未知的單純探索

一開始,王二與陳清揚的愛,是隨性且真切的,他就像彎著指頭數著日子等待夢中歸人的一個孩童,他們之間也就是十分單純的肉體分享,兩人相互間對身體未知地方的開放和探索。此時的愛,不是愛,兩人相接觸,不是因為那個東西有多好看,只不過是出於生物的本能。從《黃》這本書中看,即使陳清揚抱著和解的語氣和王二談話,依然坦言那東西「醜的要命」。

我們倆吵架時,仍然是不著一絲。我的小和尚依然直挺挺,在月光下披了一身塑料,倒是閃閃發光。我聽了這話不高興,她也發現了。於是她用和解的口氣說:不管怎麼說,這東西醜得要命,你承不承認。——《黃金時代》節選

第二階段:肉體歡愉多過精神歡愉

不是破鞋,而被戲稱為破鞋,使陳清揚難過。但當真正成為破鞋,再被村民們稱為破鞋時,陳清揚反而有一種愚弄了村民的開心,有了一種惡作劇成功式了的驕傲。

陳清揚和王二的第一次「相愛」,兩人的事情,還沒鬧到人盡皆知,因此,兩人的「愛」,還是背負著沉重的思想包袱的。而當他們之間的關係被傳的人盡皆知時,他們才終於放下了思想包袱,口中說著:「自知罪孽深重,早晚要遭報應」。但實際行為卻很誠實,陳清揚對王二的每一次「邀請」,都來者不拒。

當然,雖說「相愛」,但這個階段的兩人,只有「性」沒有「愛」,只不過是有過魚水之歡的兩個陌生人。陳、王二人過分的沉浸在了肉體的歡愉中,而忽略了靈魂層面的交流,。

第三階段:靈魂層面的共鳴

終陳清揚和王二的戀情,被人抓了個現行,兩人被關在一個小房間裡寫檢討。也正是在我筆書我意的境界中,陳清揚和王二兩人,開始更深層次的剖析自己的行為、心態和思想。兩人一次的寫,一次次的撕碎,又一次次的修改,在這一次次的重書中,兩個終於頓悟。愛不是貴在肉體上的「互動」,而是貴在靈魂層面的交流。

檢討書寫完後,兩人被放了出來,便又去了山後沒人的地方驗證了一次。這次,一向理智的陳清揚,也終究放下所有包袱,在結束的那一刻:

她覺得如春藤繞樹,小鳥依人,她再也不想理會別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間把一切都遺忘。在那一瞬間她愛上了我,而且這件事永遠不能改變。——《黃金時代》節選

從心理學的層面來看,一般單純的肉體上的聯繫,是不會產生「愛上」這種心理反應的,「永不改變的愛」的出現,說明兩人,已經由生物本能產生的吸引,深化為了精神層面的共鳴。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對抗世界的據點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對知青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時代。在時代的浪潮面前,那時的知識分子展露出的只是無力,並在無力對抗大環境中,會摒棄自我意志和個人尊嚴。既然無力反抗,那就只能學《阿Q》式的超脫,如陳揚清和王二式的超越:既然不能證明自己不是破鞋,那就證明自己是破鞋。在無法抗拒的人生裡,不反抗無力反抗的行為,就是一種反抗。這也是哲學家何懷宏被《黃金時代》所吸引的一種邏輯。

當然,這種描述方式,也給王小波帶來了很多爭議,可謂是:「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如果僅從內容來看,這本書無疑是情事啟蒙、性學教典,而從深度表現出來的思想內涵和情感特質來看,則不能僅以「有色」眼光看待。對於王小波來說,幸運總是來遲一步,在世的時候他感受到更多的是困擾。他扛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人生就要迎來「高光時刻」,旅程卻戛然而止,實在令人唏噓。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之一,同《白銀時代》和《黑鐵時代》兩部一起,構成了王小波作品的精華,三部小說從容地跨越各種年代,展示了中國知識分子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命運。

作者唾棄中國現當代文學那種軟弱、感傷和媚俗的虛飾風氣,以其尖銳的批判,深刻的思考和豐富的想像,對人世間的苦難和荒謬進行最徹底的反諷。

可以說《時代三部曲》代表著王小波對文學的關懷和理解,更代表了他渴求達到的藝術水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入手一套。


相關焦點

  • 王小波《黃金時代》:大尺度性描寫,不是對抗荒誕現實的唯一據點
    以前我寫過幾篇書評,專門討論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是如何寫性的。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想撇開「性」這個話題來探討為什麼《黃金時代》能成為經典。這要從《黃金時代》的創作背景說起,那是一個「人人失語」的年代。然而,他擺脫了傳統知識分子的壓抑和憤怒心態,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方式:把性作為對抗荒誕世界的最後堡壘。這也是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大量描寫「性」的原因。他是以「性」為武器,來揭露現實世界的荒誕性。
  • 王小波《黃金時代》:書中對性的描述很直白,揭開人性的遮羞布
    如此艱苦的下鄉生活,讓王小波刻骨難忘。之後他的作品《黃金時代》就是以此為背景創作出來的。他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思考,開始了他的小說創作,因為他覺得只有文學創作才能讓他的思想放飛。他要用自己的邏輯去對抗世界的邏輯。回顧一下王小波的一生,大家的對他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黃金時代:對性愛的大膽描寫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時代三部曲」之一。王小波以特立獨行著稱,而這本書也同樣別具一格。關於知青小說有很多,但王小波在書中加入性愛的正面描寫,這就使得這本書看起來似乎很荒誕。作者簡介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卻被稱為「黃色小說」,王小波真冤
    王小波說:《黃金時代》就是他的寵兒。《黃金時代》講的是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裡面就有很多的性愛描寫。在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此書時,就被直接命名為《王二風流史》,被收入「風月系列」。由於這部小說帶有著許多情愛的色彩,以至於被很多人稱為「流氓小說」。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然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角王小波,他對待性的態度卻截然不同。王小波寫了29年的小說,他用文字向大家傳遞了一種新的思想:性是一門藝術,它並不骯髒,每個人都應該正確看待。在他的作品中,將「性愛」與「人性」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修飾地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 《黃金時代》:荒誕的故事,滿篇的肉體歡愉,王小波到底想說啥
    說到王小波,褒貶不一,李靜在給《黃金時代》作的序裡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王小波說《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時代三部曲中,《青銅時代》、《白銀時代》他不是那麼看好,只適合讀9遍,而《黃金時代》,則必須讀十遍。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
  • 王小波《黃金時代》:陳清揚甘心當「破鞋」,用自由情慾對抗荒謬
    另外一種,則是小說建構世界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一個元素,比如西方的《十日談》,某些篇章就是借用性來對抗當時的封建神學,一開始也被列為禁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價值不斷的被挖掘出來,現在已經是世界名著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屬於前一種,還是後一種?
  • 俗語「萬惡淫為首」,為何《黃金時代》的性描述,要顯得崇高呢?
    依然是在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描寫了大量的性愛場面,其描寫尺度之大常常讓第一次讀《黃金時代》的讀者們瞠目結舌。在小說中,作者主要講述了男主角王二和女主角陳清揚的「偉大友誼」。為了發展並且鞏固兩人的「偉大友誼」,書中細緻地展現了一次又一次的名場面。
  • 王二和陳清揚的黃金時代是荒誕對抗時代的短暫勝利
    高曉松更是直言不諱地讚美王小波是「神」一樣的存在:「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在王小波眾多有趣的作品中,《黃金時代》是不可磨滅的存在。被壓抑的性愛自由和戀愛自由無處不在。與王二在一起的歲月,也是陳清揚的黃金時代。她不但引導了王二從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男人,他還引導王二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王二之後,再無一個男人和她談「偉大友誼」。
  • 王小波《黃金時代》最高明之處:直白的''性''卻被描寫得有趣乾淨
    王二在他二十一歲的黃金時代的奢望是這樣,他想愛想吃,想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想和陳清揚''敦偉大友誼''。就此,《黃金時代》拉開了其''驚世駭俗''的性愛帷幕。在那個''非性''的年代,王小波卻以''性''這樣透視靈魂的窗口,賦予了黃金時代一個不一樣的境界。他對時代的描述是這樣的:人保組的同志說,要我們交代男女關係問題。你看見了嗎?他們說,那你就交代投機倒把問題。
  • 王小波:作品有大量的「性」描述,為啥高曉松說是白話文作者第一
    可是,當你發現世界上原來有這樣醜帥、有趣的傢伙,恨不得和他喝上幾杯的時候,他已經一別經年、再也不見了。這個人就是王小波。王小波?王小波是誰!別問我,網絡上對王小波的介紹、評論鋪天蓋地,我也就不多浪費時間,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寫小黃書的這個傢伙,有一顆對世間的洞察心」。《黃金時代》故事很簡單:名叫王二的男青年和女青年陳清揚之間,發生的荒誕的情愛故事。
  • 如何評價《黃金時代》?魯豫:王小波的文字很解渴
    王小波,一個嘴角下垂,談戀愛時被嫌棄長得太醜的男人,卻對這個世界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用犀利觀點和獨特文風,解剖人性慾望和荒誕現實,他是「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黃金時代》是他的代表作,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讓你重讀人性慾望的真實,真實世界的荒謬。
  • 身體的快樂,是我們唯一的精神武器——王小波《黃金時代》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知道王小波的,另一種則是不知道王小波的。知道王小波的,又分兩種人,一種喜歡他的要死,另一種雖然喜歡王小波這個人,但是覺得這個「臭流氓」,寫得東西顛三倒四的,什麼鬼?王小波曾經說過:「我寫《黃金時代》,寫了很長時間。現在這篇小說已經寫完,從此屬於讀者。」可以說《黃金時代》這本書,王小波在這上面上花費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小說,從構思到成文一共十多年。在王小波短暫的一生中,耗費心力最多的作品就是《黃金時代》。
  • 黃金時代下的王小波,他既是瘋子也是天才,正因為瘋才敢對抗現實
    那東西太醜,簡直不配出現在夢幻裡。當時陳清揚也想大哭一場,但是哭不出來,好像被人捏住了喉嚨。這就是所謂的真實。真實就是無法醒來。那一瞬間她終於明白了在世界上有些什麼,只有無盡的痛苦和醜陋。這正是王小波的性理念,他也是這樣看待人生的。只有明白了摧殘虛偽的一切,掀開那最後的遮羞布,真實的快樂才會切實地產生。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魯豫看了《黃金時代》後,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力量,他有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治癒力,喚醒了我,文字很解渴。」高曉松也曾高度評價:「王小波寫的小說,在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而且甩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這兩位大咖為什麼會給王小波如此高的評價?
  •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
    王小波在雜文、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影響深遠。除此以外,他的代表作品還有中篇小說《黃金時代》、長篇小說《萬壽寺》《紅拂夜奔》等。王小波以高級的幽默感、智識上的理性主義和奔放的想像力著稱。
  • 《黃金時代》少兒不宜?年少不懂王小波,縱情於性也枉然
    他就是——王小波。有趣的人,才能撩動這個冷若冰霜的世界。他的才情、幽默、不羈深深地影響著一代人。或許王小波超前的思想更適應現在這個時代,以他的幽默和有趣,一定成為一個人們超級喜愛的「巨星」。一個人活在這世界上第一要好好做人;第二不要慣壞了別人的壞毛病。王小波說:「希望你看我數的時候,會笑出來」談起王小波大家首先先想到的可能是他寫的「小黃書」少兒不宜,但是我讀王小波不僅僅是喜歡他的幽默,更是喜歡他的通透。
  • 《黃金時代》:年少不懂王小波,讀遍小說也白費,他的文字很解渴
    而黃書,指的是他的《黃金時代》,今天我們不談王小波,只談談這本書。王小波——黃金時代,粗俗又有趣王小波的作品,更多的體現的是對現實的關懷,作品重思維、重批判,文筆又幽默硬朗。"那一刻她感到渾身無力,就癱軟下來,掛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覺得如春藤繞樹,小鳥依人。她再也不想理會別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間把一切都遺忘。在那一瞬間她愛上了我,而且這件事永遠不能改變。"為什麼打完屁股,陳清揚就放心愛上了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