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看了《黃金時代》後,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力量,他有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治癒力,喚醒了我,文字很解渴。」
高曉松也曾高度評價:「王小波寫的小說,在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而且甩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
這兩位大咖為什麼會給王小波如此高的評價?
為什麼很多人看了《黃金時代》後,只看到了文字的表面,只看到了直白的描寫,甚至還誹謗這是一本黃色小說?
莫非是名人的眼光獨到,對文章有著獨到的理解?
其實,《黃金時代》看似荒謬的情節,卻是寫出了那個時代人的心聲,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王小波描寫的有多麼真實。
王小波下過鄉,經歷過高等教育,後來放著教授不當,偏偏要去寫小說,很多人說他不務正業,但他的媳婦李銀河,被稱為性學家,卻非常支持他。
有人說,王小波人長得醜,文字更醜。
其實,說王小波人長得醜,那僅僅是你以為,李銀河可不這麼認為,有才華的人都長得特立獨行。
而你說他的文字醜,那是因為你心裡裝著一個醜陋的靈魂。
這本書其實就是一塊試金石,能從裡面看到醜陋的人,心裡其實也是醜陋的,而從中看到那個時代的荒誕和無奈的人,卻是體會到了王小波的文字魅力。
因為真實而被誤解,因為誤解而被誹謗,因為以訛傳訛,這本書差點就被毀掉了。
當然,王小波也想不到這本書竟然在自己死去之後火了,如果他知道這本書會火,他也會瞑目了!
看上去文字直白,簡單粗暴,但這本書可不是他一揮而就,而是改了又改,不知道有多用心。
越是直白簡單的文字,就越要花心思,這一點尤為難得。
能過直抒胸臆的人不多,拐彎抹角的寫法的作者倒是比比皆是,為什麼?因為要兜圈子,因為要規避一些潛規則,他們怕違規,怕被「河蟹」。
王小波寫了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今天我推薦給大家,你仔細看看,是我說的對,還是那些人說得對,這本書讓你看透人性,直指人心,那個時代青年男女的情愛被壓抑,而書中人物,卻是十分的鮮活的將被壓榨的愛,通過逆反的抗爭表現出來。
這是和時代在對抗,這才是這套書的終極奧義,筆不前馳,如果你想了解王小波的筆下世界,就請點擊下面連結購買,正版書籍僅需89元,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