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王小波筆下的性,秒殺一切寫性小說

2020-12-14 顏威說歷史

實際上這句話不是我說的,而是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說的。在一次王小波作品研討會上,白燁直接說:

王小波寫的性一出來,把以前所有寫性的小說全斃了。

這是他的原話。

他為什麼這樣說呢?王小波的妻子李銀河是這樣說的,因為小波寫性寫得非常非常乾淨,一點兒也沒有那種淫穢的感覺,或者煽情的感覺,簡直就像外科大夫的手術刀。

比方說,王小波寫到王二和陳清揚在山上做壞事的時候,在山上做愛的時候,陳清揚的乳房摸上去像一個涼涼的蘋果,然後說他們做完壞事後,一隻牛在旁邊吱的一聲就跑掉了之類的。

總之,成年人的男歡女愛在他的筆下成為讓人看上去非常乾淨、非常自然的東西。

表面上看,這是一本充滿情愛描寫的故事,實際上這是一本純情的愛情故事。這就是王小波的成功。

其實,《黃金時代》之所以這麼出名,靠的就是大膽直白的性描寫,這在當時真是非常非常少見的。

《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寫的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王二是一個知識青年,但當時為了響應號召,不得不當插青,知青下鄉。他被下放到雲南的一個農場。

在這裡,21歲的王二認識了當地26歲的隊醫陳清揚。陳清揚是一個已婚婦女,不過他的老公因為犯了事,被抓了起來,所以,她實際上等同於「寡婦」。

正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更何況她還是個醫生,又是一個漂亮的醫生。

惦記她的男人自然多,但當時社會背景下,就算惦記,也不能表現出來,甚至不敢有實際的行動,唯獨王二。

21歲的王二,正值青春年華,荷爾蒙泛濫的年紀,他把持不住自己的欲望,跟陳清揚交往上了。

後來王二不知怎麼搞的,被「流放」到了深山老林,陳清揚就去找他,然後兩個人就在山裡住了一段時間。

當然,這也是本書的高潮部分,裡面有大量二人同居的描寫。雖然這段日子對於二人來說,很快樂,但現實是殘酷的。

因為對於陳清揚來說,就是現在說的婚外情,這在當時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二人就被批鬥了,寫檢討。不過最後奇怪的是,二人並沒有被怎麼樣,最後反正是放出來。

王二和陳清揚到底有沒有愛情?

王小波在書中並沒有直接寫二人到底有沒有愛情,從始至終沒怎麼說愛,倒是寫了好多在一起的情節,比如說他們倆躺在河邊的黏土上,王二從身後抱住陳清揚,然後兩個人在那兒看天上的雲彩,有很多這樣的細節。

總之,王小波筆下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的愛,是一種朦朦朧朧的愛情,但就是這種模模糊糊的、沒有言明的,或許才是愛情最美的地方。

王二說,那段黃金時代,如果少了陳清揚,必定黯然失色。

陳清揚說,那也是她的黃金時代,即使說出愛是罪,也願意為他分開雙腿。

這所有的經歷,無論好壞,都是我們無法避免的生活,沒有後退可言,只能英勇抗擊。

不過關於本書,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王小波逝世後,有人專門跑到王小波曾經下鄉的農場,我們就打聽有沒有小波在小說裡寫的14隊、15隊什麼的,結果還真有。

但當問是不是有一個漂亮的女隊醫的時候,他們說隊醫倒是有一個,不過是個男的。

所以說,《黃金時代》這本小書其實就是源自小波的藝術想像力和生活經歷的改造。

因為王小波的確有下鄉的經歷,那個時代,16歲的他就遠赴雲南當起了知青。在他不算漫長的45年人生中,他還進過工廠,上過人大,赴美留學,當過北大講師教過書,還會寫代碼搞程序,結果最後以一個不太能養活自己的自由撰稿人終結此生。

沒有豐富的經歷,是寫不出這種小說的。苦難和失去充斥著所有人的年少時光,但在挨過痛苦,經歷挫折後,回想年少的經歷,那依舊是我們再也回不到的過去和最好的黃金時代。

高曉松曾說:

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王小波是可以和卡夫卡媲美的。

時光的濾鏡,為所有的過往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那些愛而不得,相忘於江湖也成了黃金時代最璀璨的存在。這正是本書《黃金時代》要向世人傳遞的道理吧。

《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三部曲一起構成了王小波的靈魂世界,全三冊,只要98元,點擊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末,有三本小說是最出名的:《白鹿原》、《廢都》,還有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性」,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描寫,而且正因如此,在出版的時候總是遭到很多的困難。而隨著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這才顧慮起了這個問題,開始對性生活展開了摸索,這就就是為什麼,這個年代反而會出現這麼多描寫性的書籍了。他代表著當時人們的好奇心,正式出版。《黃金時代》寫了什麼才會很難出版?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是無害的,但被壓抑久了,也就容易扭曲了
    《黃金時代》是已故作家王小波著名的《時代三部曲》之一,可謂是王小波心頭的寵兒。「我盼她時,她沒來;到她來時,我沒盼她。」王小波說。等他離世後,這本書才迎來它的黃金時代,4年時間大賣20萬冊,2001年,《時代三部曲》加印10次,印數20萬冊。王小波從此火遍了大江南北。
  • 文化大革命後,性也是一場革命,看王小波這樣描述「黃色小說」
    文化大革命後,性也是一場革命,看王小波這樣描述「黃色小說」「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後來,以雲南下鄉生活為藍本,王小波創作了一系列雜文和小說,尤其是《黃金時代》,王小波最為滿意,這部小說從起稿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
  • 王小波《黃金時代》最高明之處:直白的''性''卻被描寫得有趣乾淨
    用王小波的話來講,他認為中國描寫''性''的小說都不大對味,所以按自己的想法寫出了性,他描寫的性,就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乾淨,而且生動有趣。《黃金時代》--直白赤裸的''性描寫'',被王小波描寫得有趣《黃金時代》故事背景在動蕩的年代,發生的是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的知青故事。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被當「小黃書」出版,那是他們沒看懂?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部怎樣的作品?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從二十多歲一直創作到中年,是以他年輕時在雲南的經歷為背景創作的小說,裡面對王二和陳清楊大量直白細微的性描寫一度被編輯認為是「小黃書」、「色情文學」而拒絕出版。
  • 王小波《黃金時代》:一個敢把性寫進書的男人,究竟想幹什麼?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凝聚了王小波大半生的心血,歷時20年才定稿的作品,連王小波自己都說:「《黃金時代》是我的寵兒。」故事發生在文革時期,王二被下放至雲南,一天,王二腰傷疼痛,去找十五隊的美女醫生陳清揚看病,看完後,王二離開診所便下了山回到自己的住處。半個小時後,美女醫生找到王二,要與他討論自己被別人說成「破鞋」的事。
  • 王小波去世後大火的《黃金時代》:實則是性慾釋放下的精神解錮!
    ——王小波社會科學出版社的編輯白樺曾這樣評價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斃掉了!"著名主持人魯豫也曾說:"王小波的文字,有著無堅不摧的那種破壞力,但是又有著超強的癒合力,喚醒能力。"
  • 「吃軟飯」的王小波,用直白坦蕩的性描寫,鞭笞荒誕的現實和人性
    而這期間,天真爛漫的城市少年和廣袤無垠的農村生活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誕生了一批批以這段生活經歷為藍本的知青小說。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所講述的也是這段時期的故事。但這本空前絕後的小說,卻與 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說迥然不同。
  • 年少不懂王小波,再讀《黃金時代》,他用文字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觀
    在他去世半個月後的告別會上,也沒有一個作家同行來弔唁送行,仿佛王小波並不屬於文學界。然而他死後,一切都不一樣了,《黃金時代》迅速登上熱銷榜,瞬間一大批讀者就成為了王小波的忠實粉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
  • 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編輯冒險出版,王小波死後4年大賣20萬冊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王小波《黃金時代》在中國當代作家中,王小波一直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他沒有組織,不混圈子,卻被譽為「文壇外的高手」,也被稱為「喬伊斯和卡夫卡」的結合體。可是,很多人不知道,23年前的王小波,直到離世那一刻,都寂寂無名,無人問津。
  • 王小波寫了大半輩子「黃色小說」,有趣的靈魂把欲望寫得淋漓盡致
    ——王小波《黃金時代》中國人「談性色變」,他卻把性寫在了前端一談到性,大多數中國人都避猶不及。中國人骨子裡的刻板和封建,不允許把這個詞彙拿出來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有的時候關起來說也不行。1997年5月,中國現代文學館專門為王小波的作品召開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表示:王小波同志筆下的「性」,雖然有大膽直白的描寫,但卻不只是頹廢的日常化生活態度,而是精英化的價值倫理,我們不應該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待,而是應該從藝術的角度去剖析!比如《黃金時代》中描述的「性」,既是被拯救的對象,也是實現拯救的手段。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性描寫尺度有多大?網友:就怕被女人看到
    想起那段讀書的日子,感慨萬千,那是我的最美的黃金時代:混蛋發小,女友小紅,還有偉大的性啟蒙老師兼精神導師王小波都是最美的元素。那時候我感覺我擁有世界,跨著腳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雲,充滿詩情畫意,沒被生活所錘的日子真的好美。今天想起那段日子,不禁鼻子有點酸。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卻被稱為「黃色小說」,王小波真冤
    王小波說:《黃金時代》就是他的寵兒。《黃金時代》講的是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裡面就有很多的性愛描寫。在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此書時,就被直接命名為《王二風流史》,被收入「風月系列」。由於這部小說帶有著許多情愛的色彩,以至於被很多人稱為「流氓小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書中對性的描述很直白,揭開人性的遮羞布
    如此艱苦的下鄉生活,讓王小波刻骨難忘。之後他的作品《黃金時代》就是以此為背景創作出來的。他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思考,開始了他的小說創作,因為他覺得只有文學創作才能讓他的思想放飛。他要用自己的邏輯去對抗世界的邏輯。回顧一下王小波的一生,大家的對他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 高曉松:王小波是神一樣的存在,他的《黃金時代》你怎麼看?
    王小波《黃金時代》真是「黃色小說」:女神陳清揚要漢子王二,證明自己不是「破鞋」,而王二卻對陳清揚說:你確實是個破鞋。因為結了婚的女人不偷漢,該面色黝黑、乳房下垂。你臉不黑且白,乳房不下垂且高聳。後來王二借著「敦偉大友誼」,誘惑陳清揚和她z了愛。
  • 《黃金時代》的「性」描寫,被批格調低!白樺:「槍斃」文學小說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描寫了大量的「性」!可以說在讀過他的小說後都會有種瞠目結舌的感受。不過對小說裡面關於性的正面描寫,我還是感到很驚訝的,這手筆也太大膽了吧。這也是我第一次看的真實感受。《黃金時代》裡陳清揚說,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在《黃金時代》裡,最讓人產生誤解的是王小波所描寫的性,就像剛開始一樣「小黃文」一般。但如果你仔細看的話,其實他筆下所描述的特別乾淨,又是那樣的現實。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在國內,人們向來是談性色變,大家普遍認為這是一個不好的詞彙。人們把性和「色情」「汙穢」掛鈎,覺得這有傷風化,難登大雅之堂,於是大家也都默許了這種觀點。然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角王小波,他對待性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對人性自由的探索,及自我情感的靈魂救贖
    提到王小波,我們很自然就會想到他的《黃金時代》:「那一年我21歲,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然而正是這樣敢想,又敢說的王小波,在創作了數篇小說後,不幸在45歲因心臟病而離開了這個世界。
  • 身體的快樂,是我們唯一的精神武器——王小波《黃金時代》
    總之,對於王小波以及他的作品,這二十多年來一直是褒貶不一。喜歡他的,依然喜歡他;討厭他的,依然還是討厭他。不過我想無論這個時代怎麼變,王小波的作品依然還是有人讀的。就比如他的一部小說《黃金時代》。王小波曾經說過:「我寫《黃金時代》,寫了很長時間。現在這篇小說已經寫完,從此屬於讀者。」可以說《黃金時代》這本書,王小波在這上面上花費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小說,從構思到成文一共十多年。在王小波短暫的一生中,耗費心力最多的作品就是《黃金時代》。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生前被批「小黃書」,死後銷量暴增
    靈感是高潮寫在紙上射精——王小波張愛玲可以大把大把地寄錢給胡蘭成,瓊瑤不但寫書還做起了編輯,人們印象中很多作家的稿費並不低,王小波也曾坦言自己寫書一方面是因為愛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生計,但王小波的小說之路卻異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