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王二來到了極為荒蕪的雲南南部的農村,這裡只有甘蔗、橡膠和水稻,以及旱季裡永不停歇的熱風。在這種環境下,他覺得非常苦悶。同時他又是個21歲年輕的男子,對於未來有夢想,對現實有強大的欲望。
後來他遇到了26歲的寡婦陳清揚。王二編造了一通關於「偉大友誼」的胡說八道,就像500年前至尊寶對青霞說的那段「愛你一萬年」一樣。
兩次瞬間在野草地、破帳篷擦出了不少愛情的火花。
《黃金時代》投稿內地出版社遭拒,原因是低俗
《黃金時代》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全書僅僅3萬字,但是對於性的描寫,佔據了很長的篇幅。在大部分的人眼裡,雖然語言非常赤裸,卻讀不出什麼色情的味道。
1992年,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在香港和臺灣地區出版,並且獲得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獎金足足有250000元新臺幣,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天文數字」!
隨後,王小波利用這筆錢買了房子,趁著手裡還有餘錢,便下定決心,開啟了自己的寫作生涯。
但是沒想到,《黃金時代》在臺灣等地飽受歡迎,但是到了內地,單是出版都成了問題。
最後為了能出書,不光王小波,他的朋友也一直幫忙聯繫出版社,可無論怎麼努力,這本書還是很難和讀者見面,當時的文壇猶如「一潭死水」,那些評論家們寧願從那些晦澀的小說中闡釋出莫名其妙的美義來,卻對那些又好讀、有深刻、又有創意的小說避而不談!
這令王小波和他的朋友們都很憤慨!後來費了很大的勁兒,前前後後用了兩年時間,《黃金時代》才最終得以出版,而這個要歸功於華夏出版社的編輯趙潔平,是她力排眾議把書出版出來的。
為此,趙潔平在單位還被排擠,穿了很多小鞋,但是幸虧有她的堅持,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這部偉大的作品。
為什麼是從黃金時代到黑鐵時代?
首先要理解王小波之所以要運用大量性描寫,我覺得首先要理解當時所處的環境。
人不是一個理性的動物(儘管我們一直標榜),又其最原始的一面,暴力,自私,當然還有最原始的——性。性是人類區別於其他低等動物的很重要的方面,因為性不僅是繁衍,也是歡愉的表達。在文革所處的環境下,人完全沒有獨立人格的存在前提,被一種高度的愚蠢思潮所衝刷,灌輸一種愚昧的理念,結果當然是變得人不人鬼不鬼。
整天提心弔膽,內心飽受政治的煎熬,在這種環境下,最原始的一種生存態度——性,被無情的抑制和打壓著。當人脫開表面的文革去殼,成為正常的我時,一種對性的渴望便在那一剎那爆發了,成為填補空虛,平衡壓抑甚至找回自尊的藥劑。
在王二的生活中,性成了生活中唯一的精神慰藉品。當生活被政治佔領,當工作變得可有可無,當經濟背景貧瘠潦倒,當知識訊息變得封閉單一,當個人尊嚴變得卑微扭曲,我們還能幹什麼?
通觀本書,我們發現,其實性愛描寫不一定就是骯髒媚俗的,當它能好的詮釋出作者要表達的意圖時,就是好的描寫手法,遠者如《金瓶梅》,近者如李敖的《上山上山愛》,不能說它就不是藝術。藝術與性向來都是不能分開的,維納斯、大衛莫不如此。接受了這點再回頭去看這本《黃金時代》,就不難理解為何它是「中國當代文壇最美的收穫了」
高曉松力推王小波,並給予高度評價
高曉松不止一次在節目當中說:
「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許多讀者粉絲心中,也許正是講真話這點,最能引發靈魂震顫和情感共鳴吧!
如果你想在喧囂中還保有一絲清醒,如果你想在平淡生活中追尋有趣的靈魂,開始讀王小波吧!
原價143元的王小波「時代三部曲」之一的《黃金時代》現價只需61.5元,一頓飯錢,卻能讓你與這個最有趣的靈魂相遇!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