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黃金時代》:寫寡婦和痞子王二的愛情,經歷過的人會明白

2020-12-17 時間簡史淺談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之一,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背景的系列作品構成的長篇,其實把它歸結為一本愛情小說也是可以的。

在某文學平臺上可以取名叫什麼:我的知青時代;鄉下的女醫生;文革和我的初戀;雲南往事;21歲不得不說的故事等等。諸如此類,說不定炒作一番,也能出個大IP。

從前的寡婦陳清揚,活得辛苦,過得糊塗。她說她不討厭破鞋,可她不是破鞋。她不明白為什麼別人都這麼說她,連流氓王二也這麼說,直到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於是,她變成了破鞋。

王小波和妻子李銀河

別人都說,王二是不存在的,連他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那麼,寡婦陳清揚想,可能王二真的不存在吧,一切只是一場夢。

她活在別人的口中。別人說了,她就要信了

就這麼一個流氓,一個破鞋,兩人搞在一起,讀者卻並不嫌惡,甚至覺得他們做的很有道理。因為在一個原本就不道德的社會,反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最後,回到《黃金時代》所要探討的主題,關於人的生存狀態。我以為文中的這幾段,是通篇的文眼,也是王小波試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陳清揚說,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陳清揚說,那也是她的黃金時代。雖然被人稱做破鞋,但是她清白無辜。她到現在還是無辜的。

陳清揚說,這就是所謂的真實。下一瞬間她就下定了決心,走上前來,接受摧殘,心理快樂異常。

一直到小說的結尾,故事裡過了二十年,陳清揚才坦言,她那時確實愛上了王二。在她的回憶裡,天上白雲匆匆,深山裡只有他們兩個人。王二把她扛在肩上,並且在她屁股上狠狠打了兩巴掌,癱軟下來,掛在王二肩上。在那個時候愛上了他,而且這件事「永遠不能改變」。那麼王二愛不熬陳清揚呢?知青王二後來做了大學的教員。這完全不符合他的本性。以他的手藝之靈巧,做技術工人豈不更有前途。這只能說明,他在努力抵達陳清揚的世界。

二十年後,陳清揚坦露了一切,直面了內心。王二不發一言,是作者故意留白。一切,也都流進了他心裡。

正如王小波所言:它不是旁人想的那樣不堪,想做的是關於「人」的生存狀態的反思。」

這個主題也貫穿了王小波的整個寫作生涯,在小說中,他的主角大多是兩個「奇怪」的男女,從兩個人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無雙的故事、紅拂夜奔的故事、綠毛水怪的故事。這本《黃金時代》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看,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兩個人的愛情,背後更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裡面的人卻都是真實的個體,他們也許生活的年代不同、所遭遇的事情不同,但他們所追尋的事情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個體的價值。

一本書遇到知音,那是作者最開心的事情。王小波說過這本書,是他在二十多歲時就開始寫得,斷斷續續寫了二十多年,傾注了許多心血。如果有些人簡單地把它定義為不堪的書,那對作者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很多人在第一次讀到《黃金時代》時,內心是翻騰過的,此外王小波的這套「時代三部曲」除此之外還有《白銀時代》和《黑鐵時代》現價只需98元,一頓飯錢,卻能讓你與這個最有趣的靈魂相遇!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哦!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26歲寡婦和痞子王二的愛情,只有歷經風雨的人才懂
    在我看來,王小波和其他作家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他算是極少數有閱讀門檻的作家。所謂的閱讀門檻,就是沒有一定的社會經歷和閱歷,缺少生活歷練的讀者,讀王小波,就越覺得此人就是一介逗比,完全感覺不到他的厲害之處。換而言之,感受不到王小波厲害的人,多半是不經風雨,生活幸福,無憂無慮。
  • 王小波《黃金時代》:關於寡婦和痞子王
    從前,寡婦陳慶陽過著艱苦的生活,很困惑。她說她不討厭破鞋,但她不是。她不知道明白為什麼人們會這樣對她,連和王二這樣說直到她不知道她是誰。所以她成了妓女。王小波和妻子李銀河其他人說王二根本不存在,即使他這麼認為。所以,寡婦陳想,也許王二不存在,這只是一個夢。
  • 讀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王小波筆下的性,秒殺一切寫性小說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寫的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王二是一個知識青年,但當時為了響應號召,不得不當插青,知青下鄉。他被下放到雲南的一個農場。在這裡,21歲的王二認識了當地26歲的隊醫陳清揚。
  • 《黃金時代》:王二陳清揚「屁股上的愛情」,是對人性的批判
    王小波擅於用江洋恣肆的筆觸描繪男歡女愛,言說愛情的動人美麗場景及勢不可擋的威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輯白樺說:「《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槍斃了!」看似荒誕的邏輯,卻正是王小波的高明之處。還有人說,這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是「屁股上的愛情」。
  • 《黃金時代》:21歲王二如何收穫愛情?
    特殊的友誼,拍屁股產生了愛情王小波寫《黃金時代》寫了將近二十年,三萬多字,他從二十歲寫到快四十歲才正式結稿。誰也沒有料到,21歲的王二因打女人屁股的動作,收穫了愛情。這一切都太過於湊巧了,沒有人能預想到會在人生哪種時刻或地點發生何事。就算是同一件事,如果時機不對產生的情緒和後果也將大相逕庭,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王小波筆下的人物生動而痞氣,王小波筆下的愛情故事則與他的情話一樣,簡單粗暴卻有些荒誕且浪漫。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
  • 《黃金時代》:論「破鞋」陳清揚和知青王二,偉大友誼中的愛情
    《黃金時代》:論"破鞋"陳清揚和知青王二,偉大友誼中的愛情在一生的黃金時代,我們有很多想法,我們渴望愛妻,渴望吃喝玩樂,甚至在某些時刻希望自己能成為天空下飛翔的雄鷹,無憂無慮。王小波曾說過,生活就是緩慢受槌的過程,人會老,想法會消失,最後就變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樣,沉默而已。王小波用自己超越年代的思維,創作了《黃金年代》,講述了一段現實而又迷茫的青春。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卻被稱為「黃色小說」,王小波真冤
    王小波說:《黃金時代》就是他的寵兒。《黃金時代》講的是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裡面就有很多的性愛描寫。在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此書時,就被直接命名為《王二風流史》,被收入「風月系列」。由於這部小說帶有著許多情愛的色彩,以至於被很多人稱為「流氓小說」。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黃金時代》:荒誕的故事,滿篇的肉體歡愉,王小波到底想說啥
    說到王小波,褒貶不一,李靜在給《黃金時代》作的序裡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王小波說《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時代三部曲中,《青銅時代》、《白銀時代》他不是那麼看好,只適合讀9遍,而《黃金時代》,則必須讀十遍。
  • 王小波:為什麼就從黃金時代到了黑鐵時代?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那年夏天,王二來到了極為荒蕪的雲南南部的農村,這裡只有甘蔗、橡膠和水稻,以及旱季裡永不停歇的熱風。在這種環境下,他覺得非常苦悶。同時他又是個21歲年輕的男子,對於未來有夢想,對現實有強大的欲望。後來他遇到了26歲的寡婦陳清揚。
  •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高曉松說: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黃金時代》講述的是那個畸形政治年代對人性的扭曲,它表面看寫了許多性愛過程,其實是要寫正常生活如何變成了不正常,正常人又如何變成了動物。王小波使用了黑色幽默的寫作方法,反諷這種荒誕。
  • 高曉松:王小波是神一樣的存在,他的《黃金時代》你怎麼看?
    王小波《黃金時代》真是「黃色小說」:女神陳清揚要漢子王二,證明自己不是「破鞋」,而王二卻對陳清揚說:你確實是個破鞋。因為結了婚的女人不偷漢,該面色黝黑、乳房下垂。你臉不黑且白,乳房不下垂且高聳。後來王二借著「敦偉大友誼」,誘惑陳清揚和她z了愛。
  • 王小波《黃金時代》:一個敢把性寫進書的男人,究竟想幹什麼?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凝聚了王小波大半生的心血,歷時20年才定稿的作品,連王小波自己都說:「《黃金時代》是我的寵兒。」二十年後,兩人再次重逢,但此後,王二再也沒有見過陳清揚。在王小波的心裡,想要表達的並不是性的本身,而是通過寫性表達那個時代,對壓抑的反抗,對想要控制人的環境的反抗。
  • 王小波和《黃金時代》同病相憐:人有其命,文有其運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
  • 仰慕已久的王小波《黃金時代》,用王二的半生講述別樣似水流年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賈平凹的《廢都》,莫言的《豐乳肥臀》。以我現在三十多的年紀來看,似乎很容易接受。要是一二十歲的青少年來讀,是有點過於辣眼睛的。畢竟情色部分佔了相當的篇幅。在我的想像中,總覺著黃金時代,要寫那種不一樣的故事,其實故事是比較現實的,也是發生在文化青年下鄉插隊時的故事。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對人性自由的探索,及自我情感的靈魂救贖
    王小波與《黃金時代》的跌宕起伏路1952年出生的王小波,從小生活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小時的他性格孤僻,喜歡發呆。長到10來歲時,他喜歡上了父親家中的藏書,於是時時偷來看。1968年,王小波作為知青去雲南參加勞動,這段經歷,也為他後來創作《黃金時代》留下了豐富的創作題材與靈感。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生前被批「小黃書」,死後銷量暴增
    靈感是高潮寫在紙上射精——王小波張愛玲可以大把大把地寄錢給胡蘭成,瓊瑤不但寫書還做起了編輯,人們印象中很多作家的稿費並不低,王小波也曾坦言自己寫書一方面是因為愛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生計,但王小波的小說之路卻異常艱難。
  • 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寫的是90年代,實是現實的反叛及自由的嚮往
    1997年4月10晚,王小波的屋子裡發出了兩聲悽厲的慘叫聲,第二天下午鄰居不見王小波出門,便打開了房門,此時的王小波頭頂著南牆,牆上的灰落了一地,身體已經冰冷,顯然在他去世前經歷過非常痛苦的煎熬,後經法醫奠定,王小波是心臟病猝死。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而隨著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這才顧慮起了這個問題,開始對性生活展開了摸索,這就就是為什麼,這個年代反而會出現這麼多描寫性的書籍了。他代表著當時人們的好奇心,正式出版。《黃金時代》寫了什麼才會很難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