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26歲寡婦和痞子王二的愛情,只有歷經風雨的人才懂

2020-12-17 心安歷史說

在我看來,王小波和其他作家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他算是極少數有閱讀門檻的作家。所謂的閱讀門檻,就是沒有一定的社會經歷和閱歷,缺少生活歷練的讀者,讀王小波,就越覺得此人就是一介逗比,完全感覺不到他的厲害之處。

換而言之,感受不到王小波厲害的人,多半是不經風雨,生活幸福,無憂無慮。

這就好像,年少之時看周星馳的大話西遊,覺得他只不過是周星馳無釐頭喜劇中一部罷了,再後來隨著年齡增長,覺得大話西遊就是一樁悲劇,而到如今,我才懂得,大話西遊是沒有悲喜的。有悲喜的只是坐在熒幕前的各位看官而已。

而王小波的作品,亦然如此。幸福的人,不需要讀王小波。

從高中,開始接觸到王小波的作品,不過當時看《黃金時代》如同看那些不可描述的小H文一般,只是看到了一個浪漫多情,甚至段子手的王小波,而現在重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才理解王小波的真正意義。他真正的意義,在於講情理,講真話,在於他的獨立精神,在於他「會說話、說真話」。他是一位被低估的真正思想家。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王小波看待世界的角度非常獨特。當所有人都認為,出軌,偷情是無比下作時,他卻將這件事單獨拎出來,以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不用道德標準評價別人,而是做到就事論事,我認識這已經是極為不易。王小波的女權思想很明顯,就好像在《黃金時代》中,陳清揚說:憑什么女的有一個洞,男的就要用。這樣的反思風格,可以說是對那個時代的一聲怒吼,王小波這個人,帶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溫情,這些,都是可以在他的字裡行間感受的出來。

《黃金時代》的故事起點,要從陳清揚開始說起。

陳清揚作為一名醫院的護士,年僅26歲就當個寡婦,寡婦門前是非多,在當時那個年代,愚昧無知的人開始傳陳清揚的私人生活,懷疑他出軌,稱她是「破鞋」。

似乎在那群人的眼裡,一個26歲便守了寡的女子,怎麼會潔身自好。

陳清揚一直都是坦誠接受自己的,所以在那個年代她可以穿著裸著胳膊和小腿的衣服,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可是,眾口鑠金,人世間又有幾個可以頂得住來自身邊所有人的惡意,就算陳清揚這樣的高知女性,素來並不是很看重別人,也逐漸的會被這些言語侵蝕到心理。

而陳清揚生活的改變,是王二的出現。

王二是北京的知青,不僅有才學,而且還是隊裡桀驁不馴的年輕人。

相同的生活經歷,讓陳清揚和王二瞬間就有了一些感情的共鳴,那一絲好感在心裡便扎了根。

陳清揚素來不曾對任何男性吐露心聲,卻唯獨對這位剛來不久的王二說了,他們開始討論,「自己是不是破鞋的這個複雜問題」。

本來捕風捉影的事,如今卻變成了「實錘」,他倆的你來我往,大眾不再說陳清揚是破鞋,而是說陳清揚和王二搞破鞋。

可陳清揚卻有著偏向虎山行的脾氣,身邊的人傳的越狠,她就越去找王二,她想向所有人證明,她不是破鞋。她需要強烈的信任和被愛。

王二21歲生日的晚上,王二請陳清揚吃飯,孤男寡女,當王二將偉大友誼獻給陳清揚時,她當即決定用更大的友誼報答。其實她也明白,她這時候就已經愛上了王二,但是她內心一直不明白王二是不是真的愛她,可當王二在她屁股上狠狠地打上一巴掌後,她一瞬間就明白了一切。而後,每次她被人掛著破鞋,受盡羞辱,內心也是坦然處之。甚至,每次次批鬥完後敦他們的偉大友誼總是激情滿滿。

陳清揚的內心是孤獨而純潔的,在那個地方,沒有人可以說,更沒有人可以理解她。她不明白為何大家都叫她破鞋,同時她又缺乏認可,所以才會找王二證實,只要王二認同她不是,哪怕僅僅只有他一個人,她也會感到十分欣慰。

陳清揚曾經向王二數次表露感情,而王二卻不敢回應。其實王二也曾有過回應的勇氣,可那天在山上等啊等,直到等到熱情已逐漸涼了,那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已經退縮時,陳清揚才到。而此時也只能將這份感情再一次藏在心裡。敦著他們的偉大友誼。

我記得曾經有個姑娘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蠻深刻:很多決定都是要有衝動才能去做的,等這份衝動淡了,也就沒勇氣了。

深以為然。

在和陳清揚的接觸中,王二從開始的單純戲謔,到後面的全身心的投入,可能那時候她不懂這就是愛情,可她清楚這份感情在心裡留下的烙印。而正是這種對陳清揚愛到骨子裡的感情,才讓王二這個生猛的傢伙,產生自卑。這一次,在愛情面前,他開始接受了生命的錘打,選擇離去。

而這次離去的,不僅僅是她的人,還有那份桀驁不馴操天日地的心。當驕傲的人低頭,當倔強的人服軟,一切就會變的有點無奈的悲涼。

有的人只要向命運低了頭,後面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這大概就是為何,現在總喜歡說,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少年吧。

每一次讀王小波的作品,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他是一位「會說話、說真話」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有一種讓很多人都不習慣的真實和直接。他最珍貴的神遺產,不在幽默、不在放達、不在名士氣,不在嬉皮士、不在黃段子手,而是講常識、講邏輯、講情理、講人性、講真話。

我認為,王小波是值得每一個當下的中國人,都讀一讀的。王小波是一個有靈魂的作家,他的文字就像是枯燥生活中的精神食糧,大膽且興奮。曾經的他被稱為痞子,但是仍舊擋不住《黃金時代》被瞬間在香港、臺灣賣爆,後來又在內地再度賣爆。

而這套王小波時代三部曲精品集——《黑鐵時代》《黃金時代》《白銀時代》,更是王小波筆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之一。這套書,正版,原價143,現平臺推廣價98包郵,可以說是非常優惠了!一頓飯錢,卻能讓你我與這個世界上最有趣的靈魂相遇!我相信你反倒會感謝我的。

相關焦點

  • 王小波《黃金時代》:寫寡婦和痞子王二的愛情,經歷過的人會明白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之一,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背景的系列作品構成的長篇,其實把它歸結為一本愛情小說也是可以的。在某文學平臺上可以取名叫什麼:我的知青時代;鄉下的女醫生;文革和我的初戀;雲南往事;21歲不得不說的故事等等。諸如此類,說不定炒作一番,也能出個大IP。從前的寡婦陳清揚,活得辛苦,過得糊塗。她說她不討厭破鞋,可她不是破鞋。
  • 《黃金時代》「破鞋」陳清揚愛上痞子王二,只有歷經風雨的人理解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其「時代三部曲」中的一部,該系列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而在我看來,王小波和其它作家還截然不同,他算是極少數有閱讀門檻的作家。於是又有留言說「破鞋」陳清揚愛上了痞子王二,陳清揚又是破鞋了,把陳清揚差點氣出個夠嗆,終於連個人打著友誼的旗號發生了關係,在那樣一個知青時代,陳清揚和王二發生的種種都是罪孽深重的。這個片段王小波用了大量的白描寫實,甚至是心理活動來向我們解讀,王二是如何完成對陳清揚的勾引的。
  • 《黃金時代》:21歲王二如何收穫愛情?
    直到王二的到來,命運的改變悄然而至。王二由於長期參與田間勞作腰部出現問題,機緣巧合下他便找到了醫術高明的隊醫陳清揚,兩人在相處中互訴苦水,一來二去,陳清揚便將自己多年來困苦不堪的難題拋給了王二。這時王二還是個尚且只有二十來歲的年輕小夥,他年輕有文化且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敢作敢當且敢想。
  • 王小波《黃金時代》:關於寡婦和痞子王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之一,這部小說是由一系列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作品組成的,實際上,他可以概括為一部愛情小說。在某個文學平臺上可以稱之為:我的知識青年時代;農村女醫生;女醫生;我的初戀;雲南往事;21歲必須講的故事等等。
  • 《黃金時代》:王二陳清揚「屁股上的愛情」,是對人性的批判
    王小波擅於用江洋恣肆的筆觸描繪男歡女愛,言說愛情的動人美麗場景及勢不可擋的威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輯白樺說:「《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槍斃了!」《黃金時代》既是一部愛情小說,又是一部道德小說,還是一部哲學小說主人公王二是村裡的一個土流氓,他遇到了被下放的女醫生陳清揚,陳清揚請求王二幫她證明自己不是破鞋,王二不能證明她不是破鞋,只能證明她是,於是二人借著「偉大的友誼"之名,坐實了陳清揚的破鞋之名。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
  • 讀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王小波筆下的性,秒殺一切寫性小說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寫的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王二是一個知識青年,但當時為了響應號召,不得不當插青,知青下鄉。他被下放到雲南的一個農場。在這裡,21歲的王二認識了當地26歲的隊醫陳清揚。
  • 《黃金時代》:論「破鞋」陳清揚和知青王二,偉大友誼中的愛情
    《黃金時代》:論"破鞋"陳清揚和知青王二,偉大友誼中的愛情在一生的黃金時代,我們有很多想法,我們渴望愛妻,渴望吃喝玩樂,甚至在某些時刻希望自己能成為天空下飛翔的雄鷹,無憂無慮。在那個青春的黃金時代,一直被認為是在"搞破鞋"的寡婦陳清揚,與王二在那個時代下相遇,那時候的王二是如此的羈傲不遜,陳清揚一直就想證明自己沒有"搞破鞋",但王二卻告訴她,在別人面前,你永遠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你根本無法證明你不是"搞破鞋"。後來,陳清揚覺得竟然已經被大家認為是"搞破鞋"的,那麼就沒必要再承受這樣的負擔了。
  • 《黃金時代》:王二與陳清揚之間,是偉大的友誼還是遺憾的愛情?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黃金時代》剛出版後並沒有受到歡迎,人們甚至給它打上了媚俗的烙印。然而經過時間的衝刷,它還是浮出水面,受到了眾人的熱烈追捧。
  • 《黃金時代》:現代韋小寶的風流餘韻,王二和他七個女人的故事
    之所以叫做王二的風流史,是因為王小波的很多作品裡的男人都叫王二,也並非指寫他21歲時的黃金時代,還有這前後的「革命時期的愛情」、「似水流年」、「三十而立」、以及「我的陰陽兩界」。這些貫穿王二一生的經歷,直到他遇見了治好他陽萎的二婚妻子,便安定了下來。那時王二43歲,王小波於45歲去世。
  • 王小波:為什麼就從黃金時代到了黑鐵時代?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那年夏天,王二來到了極為荒蕪的雲南南部的農村,這裡只有甘蔗、橡膠和水稻,以及旱季裡永不停歇的熱風。在這種環境下,他覺得非常苦悶。同時他又是個21歲年輕的男子,對於未來有夢想,對現實有強大的欲望。後來他遇到了26歲的寡婦陳清揚。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卻被稱為「黃色小說」,王小波真冤
    王小波說:《黃金時代》就是他的寵兒。《黃金時代》講的是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裡面就有很多的性愛描寫。在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此書時,就被直接命名為《王二風流史》,被收入「風月系列」。由於這部小說帶有著許多情愛的色彩,以至於被很多人稱為「流氓小說」。
  • 黃金時代:敦倫偉大友誼
    儘管他終生致力於解構和反對權威,但他還是被捧成了新的權威,成為一代文學教父,作為一個反叛天才、權威解構者、自由主義者被接受。自名為「王小波門下走狗」者,成群結隊,少東家也是其中一員。對於王小波的評價,一直以來都有兩種不同的極端。一部分人對他推崇備至,將他推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文學高度。另一部分人覺得他的作品更像是痞子文學,被自命正統的人們所不喜歡。
  • 《黃金時代》:荒誕的故事,滿篇的肉體歡愉,王小波到底想說啥
    說到王小波,褒貶不一,李靜在給《黃金時代》作的序裡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王小波說《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時代三部曲中,《青銅時代》、《白銀時代》他不是那麼看好,只適合讀9遍,而《黃金時代》,則必須讀十遍。
  • 王二的價值觀,造就了他和陳清揚的「破鞋」愛情,魯豫:啟發了我
    一部離經叛道的作品,描寫離經叛道的主角《黃金時代》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王二作為裡面的男主,有著非常離經叛道的思想。陳清揚被稱之為破鞋,他卻力挺,道出了人云亦云的道理。後來,在王二的勸說下,陳清揚乾脆成為了真正的「破鞋」,反而沒有人敢去說她。
  • 《黃金時代》:滿紙荒唐言,儘是風流事,魯豫:文字很解渴!
    是因為那個荒誕的時代,把人性壓抑到讓人震驚的程度,書中的王二和陳清揚只不過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卻被逼著去寫檢討,被批鬥,就差寖豬籠了。看完這本書,我想起了一首歌,就是李春波的《小芳》。尤其是歌詞中的意境和這個《黃金時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仰慕已久的王小波《黃金時代》,用王二的半生講述別樣似水流年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賈平凹的《廢都》,莫言的《豐乳肥臀》。以我現在三十多的年紀來看,似乎很容易接受。要是一二十歲的青少年來讀,是有點過於辣眼睛的。畢竟情色部分佔了相當的篇幅。在我的想像中,總覺著黃金時代,要寫那種不一樣的故事,其實故事是比較現實的,也是發生在文化青年下鄉插隊時的故事。
  • 王小波《黃金時代》:書中的愛情不能叫愛情,只能叫偉大的友誼
    陳清揚認為性,以及必須經過的性的過程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這些事情和一個人的心靈和主體意識無關,但人們都如此熱衷。她接過了婚,卻一直在等著自己的丈夫來為性交這件事慚愧;她十足的警醒,在一片混亂的生活中茫然堅持著心靈的純潔。 《黃金時代》中的雲南是詩意的雲南,是座大花園,是明淨的大海,這一些都因王二而存在。
  • 王二和陳清揚的黃金時代是荒誕對抗時代的短暫勝利
    他將他的有趣賦予他的文字和愛情。就像他和李銀河的愛情故事一樣:「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王二很詳細地交代了細節,寫了大量他們發生關係時的細節,領導看了終於笑了,說他表現良好。可是最後的結局是:載著陳清揚的火車開走了,王二再也沒有見過她。王二過了他二十一歲的生日,也終於變得不再生猛,挨了生活的錘。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裡,對性這個字一直都非常的隱晦,在各個朝代之中,只有唐朝的時候才會有關於性的諸多文字。但是此後,在這方面就都開始走了下埔路,在性這個方面越來越保守,並且在後來對這個字進行了嚴格的封禁,再也不許人們在重大場合裡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