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寫的是90年代,實是現實的反叛及自由的嚮往

2020-12-14 林晚晚本人來啦

在中國現代作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莫過於王小波,他出生時發育不良,經常生病,卻長成了184的大高個;他又窮又醜,卻憑一本小說追到了"白富美"李銀河;他45歲猝死,死前籍籍無名,葬禮上無一同行送行,卻在死後第二年被封神,作品暢銷23年。

向來眼高於頂的高曉松評價他: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著名作家馮唐說自己是王小波的門下之犬,著名作家、編劇王朔說:他比我厲害,如果他活著,我不如他!

而在王小波眾多作品中,最受追捧的莫過於《黃金時代》,就算沒有讀過,也一定對他裡面大尺度的性描寫有所耳聞。

這本寫了20年,被禁了5年,暢銷了20年的書,究竟說的是什麼呢?

1、 特立獨行的王小波,生前一直不被理解

俗話說,文如其人,在80年代,作家們有一種非常鮮明的"個人化"寫作風格,想要了解《黃金時代》,不得不回顧一下王小波人生最後幾年的經歷。

1991年,《黃金時代》登上了臺灣的《聯合報》,並且還獲了獎,王小波拿到了25萬新臺幣的獎金,這次鼓勵讓他下定決心辭了在人民大學教書的工作,專心在家寫作。

這本花了20年時間才完成的《黃金時代》,雖然讓王小波獲得了物質回饋,但他的內心依舊苦悶,因為書中含有大量性描寫,無法在內地發行。

王小波和妻子李銀河先後和多家出版社溝通,但得到的結果都是內容太過低俗,無法發行。

直到1994年,有一家出版社終於答應了幫王小波印刷,只是不能在官方渠道發售,也就是說書店不能上架出售。

這對於王小波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打擊,但他沒有放棄,帶著妻子李銀河背著厚厚的書籍,來回穿梭在北京的街頭巷尾,去各個報攤兜售這本《黃金時代》。

1995年前後,多媒體開始興起,為了讓作品被更多人看到,王小波不得不一邊給各種雜誌供稿,以求維持生計,一邊跟著外甥姚勇自行製作《黃金時代》的電子版,可是他沒等到網際網路的黃金時代,就先行離去了。

1997年4月10晚,王小波的屋子裡發出了兩聲悽厲的慘叫聲,第二天下午鄰居不見王小波出門,便打開了房門,此時的王小波頭頂著南牆,牆上的灰落了一地,身體已經冰冷,顯然在他去世前經歷過非常痛苦的煎熬,後經法醫奠定,王小波是心臟病猝死。

在王小波的葬禮上,這個未來的被無數同行膜拜的文壇大咖,卻沒有得到任何一位同行的悼念,他心心念念的《黃金時代》也仍舊沒有發行。

不過,這並不是同行不講情義,因為王小波一直都特立獨行,他不願意加入任何組織,也不混圈子,李銀河曾勸他加入作協,這樣方便作品的發布,因為不想被條條框框束縛,他拒絕了,

這樣的王小波註定難以被人理解,因此在他《黃金時代》中,就描繪了一個荒謬壓抑的時代,人們缺乏勇氣說真話,人們的自由也被無意地剝奪,對於主流意識的逃離和反抗,成為了王小波創作《黃金時代》的主要靈感來源。

2、 對性愛的追求,是對自由的渴望、對現實的反叛

中國人幾千來都羞於談性,那個時期更是如此,可王小波偏不愛隨主流,他的作品中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性就是對現實社會的抗議,《黃金時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王二,他身高一米九,面色焦黃,卻蹺著二郎腿,完全是一副流氓相,和生活中一本正經的人格格不入。

另一個主人公是陳清揚,她是北醫大的醫生,雖然丈夫入獄,但是她卻依舊光鮮亮麗,完全沒有一點"寡婦"的樣子,因此,她惹來了不少男人的覬覦,女人的嫉妒。

即便陳清揚什麼都沒做,她都被冠上了"破鞋"的稱號,在一次接診中,她認識了吊兒郎當的王二。

不久後,飽受輿論壓力的陳清揚找到王二,希望他幫忙證明自己不是破鞋,可是王二卻一本正經地提議"想要證明自己不是破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成真正的破鞋"。

這個歪理一開始被陳清揚不齒,可是在王二提議要和她建立"偉大友誼",並要求陳清揚和他發生男女關係時,陳清揚竟然欣然同意了。

在王二21歲生日那天,王二以建立"偉大友誼"為名,和陳清揚促膝長談,最後還借著"友誼"的名義,希望陳清揚讓自己體驗一次男女之事,變成真正的男人,那晚,兩人在後山行了好事。諷刺的是,當陳清揚真正變成破鞋時,卻沒有人再說她是"破鞋"。

王小波用了非常豐富的細節來描寫兩人的性愛,這些片段初讀時可能會讓人面紅耳赤,甚至質疑它的文學價值,事實上,正是有了這些描寫,《黃金時代》的文學價值才得得以凸顯。

那是個"談性色變"的時代,也是一個思想被禁錮的時代,王小波藉由大量的性愛描寫來諷刺那個時代,從而獲得精神解放的滿足。

王二和陳清揚的痕跡遍布山野,他們一次次地肆無忌憚,都顯示著性解放,也是對現實的反抗。

事情曝光後,組織要求王二寫檢查,並且還要儘可能地寫出細節,這本來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可是陳清揚卻要求王二寫得越具體越好,可笑的時,最後王二的檢查被大家當來回傳閱。

小說的情節,乍看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實則這樣的"自我墮落"是一種掙脫束縛,追求精神獨立的表現。

陳清揚和王二在一次次事件中, 不斷和自己的內心以及周遭的環境進行著鬥爭, 從最初的矛盾, 到後來的追尋, 最終獲得了真實與自由。

故事的後半段,王二與陳清揚發展出了愛情,擺在兩人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兩人留在阿傖族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二是回歸農場,繼續過著與現實鬥爭的生活,兩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後者,因為他們知道逃避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唯有繼續和現實對抗,才能獲得自由。

3、暢銷20年,和有趣的靈魂相遇

1997年5月13日,在王小波離開一個多月後,《黃金時代》才正式發行。

《黃金時代》上市後引發了轟動,很快便銷售一空,前後加印了10次,總共發行了24萬冊,時至今日,一直都在各大圖書暢銷榜上名列前茅。

這本書不長,只有五萬來字,初看時,確實會臉紅心跳,但是細細品味,就能讀出這個荒誕故事背後對自由和有趣的嚮往,那些直白露骨的文字後面,閃耀著無窮的文學魅力。

白樺說:"《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毀 斃了!

格非評價王小波:"如果王小波能多活十年,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可能會超過魯迅。"

妻子李銀河更直言:"如果小波不死,或者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就是他了"。《黃金時代》就是王小波最傑出的代表作。

如果你也想讀一讀王小波,建議大家讀他的時代三部曲,包含《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黑鐵時代》三本書,去看看在那個年代,人們都是如何追求愛和自由的。

雖然書中的時代距我們越來越遠, 但是書中對人性的思考,對自由和獨立的嚮往,對於生活的沉思,是亙古不變的主題。

如果你也對人生充滿懷疑,如果你也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確實應該好好讀一讀王小波。

如果你也想在喧囂的塵世中保持一份難得的清醒,如果你還想在平淡的生活中擁有有趣的靈魂,一定要好好讀一讀王小波。

原價143元的《時代三部曲》套裝,如今趕上活動,僅需89元,每本不到30元,還是無刪減珍藏版,點擊下面的【去看看】就可以購買,願我們都能成為有趣又有愛的人。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披著友誼外衣的肉體歡愉,是對現實的反叛及自由的嚮往
    2、對性愛的追求,是對自由的渴望、對現實的反叛中國人幾千來都羞於談性,那個時期更是如此,可王小波偏不愛隨主流,他的作品中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性就是對現實社會的抗議,《黃金時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王二,他身高一米九,面色焦黃,卻蹺著二郎腿,完全是一副流氓相,和生活中一本正經的人格格不入。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大膽的口氣,諷刺現實,說出人生事實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寫肉慾,批判諷刺現實,戳破人生真相王小波自己說:「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這正是王小波的偉大之處,而當時卻沒人看懂。小波通過寫荒誕的邏輯,通過幽默風趣的文字,寫盡了肉慾,批判諷刺現實,戳破人生真相他用直接大膽的語言,去詮釋愛情、性、以及人生。
  •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高曉松說: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王小波最有名的"時代三部曲"分別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都是小說集。《黃金時代》是一本書的名字,也是一篇中篇小說的名字,故事的主要情節聚焦在主人公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的愛與性上。在一個禁慾的年代裡,他們之間純潔的愛與性,與周圍的假大空形成了特別鮮明的對照關係,性是解脫,也是反抗。
  • 讀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王小波筆下的性,秒殺一切寫性小說
    在一次王小波作品研討會上,白燁直接說:王小波寫的性一出來,把以前所有寫性的小說全斃了。這是他的原話。他為什麼這樣說呢?王小波的妻子李銀河是這樣說的,因為小波寫性寫得非常非常乾淨,一點兒也沒有那種淫穢的感覺,或者煽情的感覺,簡直就像外科大夫的手術刀。
  • 「吃軟飯」的王小波,用直白坦蕩的性描寫,鞭笞荒誕的現實和人性
    但這本空前絕後的小說,卻與 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說迥然不同。它的橫空出世,實現了知青文學的突破,其直面人性和時代傷痕的特點,讓它成功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這本凝集王小波接近20年寫作心血的作品,出版歷程卻很艱辛,在香港被當成「風月小說」出版,在國內換了幾家出版社,也沒人敢拍板通過。
  • 王小波45歲貧疾而死,一生孤獨而自由,生前寂寞、身後聲名鵲起
    王小波從寫作中思索人生的意義,他用直接大膽的語言,去詮釋愛情、性、以及人生,他的文字裡除了幽默,更多的是對現實的思考、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性的坦誠與直白,他用出人意料的筆調,為我們展示了生命以及人性的真與美,從而直抵我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02、王小波:孤獨和寂寞,像是與生俱來。
  • 王小波:寫了20年的「黃色小說」,死時身邊無人陪伴,痛苦撞牆
    當我看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那隻「豬」越來越具象為王小波,在一個特殊年代,敢於反抗一切的豬。這種靈魂上的特立獨行與反抗精神也融刻在了王小波的骨子裡,這也是他作品能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原因所在。有人說王小波是文痞,因為他的文字談不上華麗唯美,在《黃金時代》中,更有著大量對情慾的描寫。
  • 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王小波
    性在那個年代是不可提及的。但無論它被怎樣壓抑,都是會存在的。所以,就算是革命時期,大傢伙的感情也並沒有被斬草除根,只是被暫時壓抑著,換了一種表達的方式罷了。我們的王二是個自由主義者,高喊著自由萬歲,公然挑戰著主流秩序,展示著人們想展示卻又不敢展示的東西。他是那個時代的孤兒,卻是為後世歌頌的高舉長矛的英雄。
  • 王小波:從寂寂無名到萬人追捧,高曉松稱他為神,在45歲突然離世
    《時代三部曲》的發行讓他被全國的人民都認識了,他的文字被眾多讀者追捧,還被譽為一代「文學教父」。生前受盡冷眼,沒想到死後被「封神」,不知道王小波會不會開心?1952年王小波出生於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給予了他們兄弟姐妹很好的家庭教育。
  • 王小波:封建時代下的「叛逆者」,因《黃金時代》尺度大屢受質疑
    同年5月,一個關於王小波作品中的"性"的學術研討會召開了,討論的主題就是王小波作品中的性到底是頹廢的色情,還是精英化的倫理價值。最後專家們一致認為應該從藝術的角度去剖析王小波的作品,不應該帶著有色眼鏡去看。於是一個月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這時代三部曲得以發表,發行後銷量一路暴增,直到現在仍然很火爆。
  • 如果你看懂了王小波的《白銀時代》,你就真正理解了現實的無奈
    希臘神話中按金屬元素將人類時代分為五個階段: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英雄時代和黑鐵時代。王小波將他的小說也按這個順序命名分為四本,只不過少了英雄時代。他們被人們稱為「時代三部曲」,其實是忽略了最後的一部《黑鐵時代》。
  • 王小波:寫了29年的「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王小波的那個年代,中國對於一些「文化人」要求是很嚴格的,因為家裡人都是高知,頻頻遭遇變故的家使得王小波不僅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還對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當時的他為了分擔家裡的經濟壓力,於是就四處打工,他當過人民教師,做過工廠的工人,後來機緣巧合迷上了寫作,從此開始了他的寫作之路。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的情慾,扯開荒誕現實與人性的遮羞布
    1977年,李銀河初見王小波,當時就被嚇了一跳,她對王小波說:「你居然這麼醜,不但醜,醜中還帶著兇樣。」這讓王小波氣急敗壞。要知道,那時候的李銀河是報社的編輯,青年才女。她曾經看過王小波寫的愛情故事《綠毛水怪》,故事寫的很有趣,她也順便記住了這個作者名字——王小波。
  • 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最有趣的王小波,給豬寫一本書
    他的情詩也讓很多人驚嘆,原來還可以這樣寫,可以說他整整影響了一代人。你可能還沒有讀過他的作品,但你一定聽過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要知道這句話在他那個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說明了這個作者的高尚情操,和不羈的靈魂。他就是王小波,有人說他的長相確實不盡人意,他的妻子李銀河也曾因為長相差點和他分了手。
  • 45歲王小波猝死,生前不受同行待見,死後作品卻火了!妻子道出真相
    >有一天,王小波把剛寫的《綠毛水怪》寄去《光明日報》,經手的女編輯是李銀河的同事。李銀河在旁邊納悶兒,接過來一讀,登時心中一緊,一瞬間被王小波的文筆深深吸引。於是,李銀河就藉口詢問學術問題,見到了心理崇拜的作家王小波。後來,據李銀河回憶:「當時真是嚇了一跳,沒想到這麼醜。」(哈哈哈哈哈~兩個好可愛的人。)這一看不要緊,沒想到王小波淪陷了,之後就一直給李銀河寫情書。(那個時代常用的追女孩方法。)
  • 王小波《黃金時代》:大尺度性描寫,不是對抗荒誕現實的唯一據點
    以前我寫過幾篇書評,專門討論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是如何寫性的。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想撇開「性」這個話題來探討為什麼《黃金時代》能成為經典。這要從《黃金時代》的創作背景說起,那是一個「人人失語」的年代。他的父親在「運動」中被列為「階級異己分子」,對王小波的家庭和童年都有很大的影響。後來,王小波去雲南插隊。在經歷了荒誕現實中的跌宕起伏之後,王小波以這段經歷的背景下書寫了《黃金時代》。《黃金時代》的主人公「王二」正處於一個可怕而荒誕的環境中,受到各種不公平待遇。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王小波小時候因為喜歡思考,發呆,還被人稱為「傻波子」,但是他從小就展露出獨特的一面,閱讀速度是常人的7倍,喜歡探索,有著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17歲他懷揣著「浪漫的救世情懷」去雲南做知青,沒想到下鄉插隊的枯燥生活,以及處處被安排的荒誕日常,讓王小波深惡痛絕,也是那時候他開始他開始深入思考人類生存及自由的命題。
  • 2020年為什麼要讀王小波?網友:有趣的靈魂誰不愛?
    他這種特立獨行的觀點,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點爆了上一代人的青春歲月,燃盡了激情的年歲,如今的青年人,每每讀完,這些獨特腔調的文字,依然具有鮮活的感染力。王小波用文字當武器,在幽默中充滿自信,獨自一人扛起一面自由、獨立、理性的精神旗幟,做時代的精神先行者。
  • 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45歲撞頭離世,葬禮無人死後追捧!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 逝世於北京。終年45歲。一個"流氓"耍痞,兩個靈魂結合1977年,20來歲的李銀河正在《光明日報》史學組的編輯部,翻看王小波的手抄本小說《綠毛水怪》,她被裡頭的文字吸引,心裡想:是怎樣詩意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小說。
  • 年少不懂王小波,再讀《黃金時代》,他用文字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觀
    人在年輕時,心氣總是很高的,最後總要向現實投降。我剛剛過了44歲生日,在這個年齡上給自己做結論似乎還為時過早。但我總覺得,我這一生絕不會向虛無投降。我會一直戰鬥到死。在當時,或許只有李銀河可以坦然接受王小波筆下的情感表達和性描寫,她曾說,王小波對性的描寫,使人冷到骨子裡。年少不懂王小波,再讀《黃金時代》,他用文字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其實算是80年代那一批人的性啟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