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生部官員:有信心遏制第三波疫情

2020-12-12 騰訊網

馬來西亞第三波疫情形勢仍嚴峻。11月國會開門,就傳出篩檢確診6名工作人員,包括1名手語翻譯、1名上議員助理和1名輔警等。針對不同州屬地區疫情再蔓延,總理穆希丁提出需重新檢討目前的寬鬆防控,再加強部分區域管控。

國會會期長達6周,多名國會相關工作人員確診後,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建議出席議員每兩周必須再做一次核酸檢測,這一建議立即得到採納並實施。這是警方在進入國會正門路口設的檢查口,警方說,媒體記者也必須有事先認可,並有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才能通過並進入國會區域。

馬來西亞近期每周都出現數個新感染群,截至4號全國累計有143個感染群。吉隆坡及周邊數個感染群都累計上千宗確診。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說,雪蘭莪州31個感染群和東馬沙巴返回人員有關,柔佛州一個新感染群與印尼和馬尼拉回來的感染人員有關,病毒研究也證實數個感染群有關聯。

吉隆坡及周邊10月中旬以來再進入有條件行動管制,努爾-希沙姆說,防控顯現有效但還需繼續。他也對不少國家將進入冬季,可能面臨更嚴峻的疫情形勢表示擔憂。努爾-希沙姆也再強調,病毒在社區需民眾人人配合、儘量居家,保持社交距離,才能有效切斷傳染鏈。他也表示,馬來西亞9月前成功遏制國內第二波疫情,對再控制好第三波疫情有信心。

另衛生部副部長阿茲米近日說,馬來西亞研究人員發現,使用維生素C靜脈注射患者或死亡率較低並縮短病程,衛生部還將深入研究這一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來源:鳳凰衛視高棉 普特拉賈亞報導

編輯:巴塔木

相關焦點

  • 日本單日新增病例首破兩千,「第三波疫情」正在路上?
    日本醫師會會長中川俊男發出警告稱,日本或將迎來「第三波疫情」,民眾需要減少不必要的旅行,尤其應避免前往「疫情熱點地區」。「第三波疫情」背景下的風險據《日本時報》報導,2020年1月,日本首次出現確診病例。4月,日本疫情達到第一波高峰,其中老年人確診病例數量居多;7月,疫情已達到第二波高峰,20至30歲的年輕人在此次疫情中佔比較高。
  • 日本爆發第三波疫情,東京奧運會怎麼辦?
    (日本第三波疫情來襲) 一周後,巴赫前腳剛離開,日本第三波疫情又不客氣地來「打臉」了。 ——今冬疫情陰影下,明年東京奧運會還能不能愉快舉辦了? 不賣關子,kasumi也在這裡給大家吃顆定心丸,我覺得,能。區別,可能只是規模的大小,滯留時間的長短,以及疫情防控帶來的麻煩程度罷了。
  • 艾西亞:若香港第三波疫情持續零售和整體經濟復甦將更遙遙無期
    艾西亞發布報告,就在零售業和消費情緒剛剛從十分負面的水準略有好轉之時,第三波疫情爆發將香港經濟推入更深的泥潭。此次流動性限制更加嚴格,零售業很可能會再次下滑,需要討論的只是下滑幅度的問題。在該文中,艾西亞參照新加坡的「斷路器」來分析香港零售業的前景。
  • 新媒述評:中國沉著自信應對散發疫情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12月5日刊發題為《中國對於遏制新冠肺炎越來越有信心》的報導稱,中國沉著自信應對散發疫情。全文摘編如下: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中國多地出現了新冠肺炎本土病例。
  • 第三波疫情來勢洶洶,日韓出動軍事力量抗疫
    日韓疫情到底有多嚴重?兩國採取了哪些新舉措以控制疫情?日本:將派出自衛隊醫護人員協助地方抗疫在日本,從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曲線來看,疫情暴發以來共出現三波高峰,分別是今年3、4月的春季第一波,今年7、8月的夏季第二波,以及11月下旬至今的冬季第三波。
  • 日本「第三波」疫情要來?除了單日新增破2000例,眼下疫情還有這些...
    日本18日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203例,是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首次超過2000例。疾病防控專家擔憂,日本或迎來「第三波」疫情。相比今夏第二波疫情,日本眼下疫情呈現老年患者比例升高、重症風險增加、聚集性疫情類型多樣等特點,疫情防控難度加大。
  • 沒有什麼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疫情,而是熊熊燃燒的森林大火
    近日,有美國醫學和防疫專家警告,在美國,沒有什麼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之說,而是從未平息,就像熊熊燃燒的森林大火。說此話的是,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麥可·奧斯特霍爾姆博士。麥可·奧斯特霍爾姆博士在新聞發布會從全球新增病例的曲線來看,由於國內局勢動蕩,美國的疫情有重新抬頭的趨勢。
  • 劉和平:第三波疫情洶湧而至 香港有苦衷?
    直新聞:香港新冠疫情出現第三波大爆發,你認為,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相關檢測結果顯示,香港這波疫情中,確診個案的基因排序,跟歐洲輸入個案的特徵高度相似。那麼問題就來了,在明知境外疫情已經失控的情況下,香港有關方面為什麼還會出現疏忽大意把關不嚴以至於讓病毒趁虛而入的情況?我認為,在這一方面,港府實際上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事實上,最近半年來,港府對於從境外返回的香港居民,統統都實施了嚴格的檢測措施與14天嚴格的隔離措施,並因此篩查出了大量的感染者。
  • 日本單日新增病例超2000,專家警告:日本將發生第三波疫情
    【環球時報記者 蔣豐 劉旭】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2195例,單日新增首次超過2000例,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紀錄,全國累計確診123538例。由於東京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病例持續增加,東京正計劃將疫情警戒上調至最高級第四級。
  • 受第三波疫情影響,韓國電影院客流量驟降
    受第三波疫情影響,韓國電影院客流量驟降 12月3日,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受第三波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影院客流量11月明顯降低,較上一月降幅超過20%。
  • 韓國疫情嚴峻 新增病例創新高
    韓國12日報告新增950例新冠確診病例,創下該國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最高紀錄。新增病例激增導致病床短缺,給整個醫療系統帶來巨大負擔。韓國眼下正值第三波疫情,自11月8日以來單日新增病例保持在三位數,12月9日至11日連續三天單日新增病例逼近700例,12日更是飆升至950例,超過第一波疫情期間創下的2月29日909例最高紀錄。 韓國總理丁世均12日召集緊急會議時說:「這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最大危機,眼下情況緊急。」他表示,當務之急是確保病床數量充足,讓每名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治療。
  • 「每天有5000個家庭痛失親人」歐洲第二波疫情致命性已超第一波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第二波疫情在歐盟造成的病亡人數已超過第一波疫情。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8日報導,與今年春季的第一波疫情相比,化身新冠病毒的死神在秋季的第二波疫情浪潮中奪走了更多的生命。
  • 香港:第三波疫情趨失控!衛生署呼籲市民減少外出聚會
    香港第三波疫情繼續發展,昨日新增38宗確診個案,其中8宗由海外輸入,其餘30宗屬本地個案,17宗與較早前確診病例有關;另有2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至此,最近一周全港確診累計201宗,本地個案達141宗。12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社交媒體表示,近日疫情再次變得嚴峻,特區政府正每天檢視情況,全力應對。
  • 多國疫情反彈,需警惕秋冬第二波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陳馮富珍23日參加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時表示,全球可能會面對今年秋冬的第二波疫情,對此必須要非常警惕。那麼當前各國疫情情況如何?當地時間23日晚,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宣布加拿大正在經歷第二波疫情,這是加拿大政府首次正式承認已經發生第二波新冠疫情。聯邦衛生官員警告說,如果加拿大人不採取預防措施,病毒可能會失控傳播,影響比第一波更嚴重。
  • 辛巴威收緊「封城」措施以遏制新冠疫情
    新華社哈拉雷1月2日電(記者張玉亮)辛巴威副總統兼衛生部長奇溫加2日宣布,津政府決定即日起收緊「封城」措施,在未來30天實施延長宵禁時間、關閉商業設施、限制民眾外出等舉措,以遏制新冠疫情蔓延
  • 全球疫情簡報:納米比亞開國總統確診感染 以色列第三波疫情來襲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7日全球疫情簡報:納米比亞開國總統確診感染 以色列第三波疫情來襲全球數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7日15時47分(北京時間22時47分),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49946例,達到66422058例;死亡病例增加8768例,達到1532418
  • 國際疫情每日觀(10月30日)——法國再度全國「封城」遏制新冠疫情
    法國再度全國「封城」遏制新冠疫情法國總統馬克龍10月28日在電視講話中宣布,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法國將從30日起再度全國「封城」。餐館、酒吧等非生活必需的營業場所將關閉,民眾的非必要出行將被禁止,大學將關閉並進行網絡授課,政府鼓勵企業遠程辦公。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美短期難走出「第一波」疫情
    分析人士指出,倉促重啟經濟、忽視防護措施、疫情政治化等是美國疫情反彈的主要推手。展望未來,由於美國民眾對居家等隔離措施的反感度增加,且多州缺乏在疫情惡化時停止經濟重啟機制,短期內美國仍難走出「第一波」疫情。
  • 法國解封計劃或將推遲 專家提醒謹防第三波疫情
    在歐洲,疫情反彈的風險非常高,大多數國家在控制第二波疫情中面臨重大困難。傑羅姆·薩洛蒙確認,法國距離「日增患者5000例」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許多地區,醫院重症服務壓力很大,今年冬季形勢將非常艱難,而且冬季本來就是呼吸系統病毒感染的高發期。
  •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虎嗅網
    從去年出現新冠肺炎病例至今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歐洲疫情不僅沒有得到遏制,在10月份反而出現了第二波大流行。各國近來紛紛傳出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尤其是在疫情大規模反彈的德法兩國,相繼宣布再次封國。四個歐洲大國及美國的比較歐洲國家第二波疫情相當兇猛,法國更加嚴重美國則是從未走出過第一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