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美短期難走出「第一波」疫情

2020-12-21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 | 美短期難走出「第一波」疫情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文/鄧仙來 許緣)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8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全美新增新冠確診病例44703例,再次刷新單日新增病例數紀錄。接連數日的高確診數也重返4月初的疫情高峰時期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倉促重啟經濟、忽視防護措施、疫情政治化等是美國疫情反彈的主要推手。展望未來,由於美國民眾對居家等隔離措施的反感度增加,且多州缺乏在疫情惡化時停止經濟重啟機制,短期內美國仍難走出「第一波」疫情。

確診病例再刷新高

28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繼前一天後再次超過4.4萬例,這也是美國連續第六天新增確診病例數上升。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8日晚,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54.7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2.5萬例。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坦言,根據抗體檢測結果估計,美國新冠病毒實際感染人數可能超過2000萬人。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8日報導,全美50個州中,目前僅有康乃狄克州和羅得島州新增確診病例數較過去七天呈下降趨勢,而呈上升趨勢的州則多達36個。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疫情嚴重的州集中在美國南部橫貫東西海岸的「陽光地帶」。

佛羅裡達州疫情尤為嚴重。根據該州衛生部門數據,截至28日,該州累計確診病例達141075例。27日該州新增確診病例9585例,創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最高值。28日,該州新增病例數有所下滑,但也高達8530例。公共衛生專家警告,佛羅裡達州可能成為美國疫情下一個「震中」。

現今狀況印證了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重要成員安東尼·福奇等公共衛生專家的擔憂。福奇27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確診病例數正在上升,南部一些州住院患者人數也在增多,這些地區「很快」將出現更多死亡病例。他還說,雖然當前全美範圍內新增死亡病例數呈下降趨勢,但這並不意味該數字不會再次上升。

美國存在「嚴重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沒有遵循有序開放的方式,盲目鼓勵經濟社會重啟,竭力對新一波疫情輕描淡寫,不再把焦點放在抗擊疫情上等,是美國疫情反彈背後的原因。

早在5月初,福奇就曾警告,如果在不具備「有效果且有效率的」應對能力時就倉促重啟經濟,疫情可能會從小幅上升演變成大暴發。面對當前新冠病例的激增,福奇認為美國存在「嚴重問題」。

「美國沒有應對疫情的國家計劃,沒有『路線圖』來跟蹤、模擬和設計幹預計劃。」美國休斯敦貝勒醫學院教授彼得·霍特茲說。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病理學家海梅·斯洛特-阿茜說,在過去近三個月時間裡,美國政府本有機會在減緩病毒蔓延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包括引導人們摒棄文化偏見,採取有效做法遏制病毒傳播和避免新冠併發症等,但政府卻選擇了更加重視重啟經濟。

當前全美50個州均已不同程度重啟經濟,但只有少數州符合公共衛生專家建議的重啟標準。美國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各地重啟經濟進程太快,許多地區尚未做好準備就倉促復工,未能遵循相關防控和隔離措施,這是導致近期新冠病例激增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目前美國各界對是否應在公共場所戴口罩仍存在爭議。部分州要求人們在公共場合戴口罩,但許多州尚未發布任何指導方案。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流行病學教授張作風對本報記者說,部分美國民眾對戴口罩有較高的牴觸情緒,無法保護好自己和周圍人群,這是導致病例激增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就在美國疫情嚴重反覆之際,領導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工作的美國副總統彭斯卻對美國疫情應對大加讚賞,試圖淡化公眾對疫情再次反彈的注意。6月26日,他稱讚美國應對疫情取得「非凡進展」,稱「我們現在的情況(比以前)要好」。可見,白宮更在意向美國民眾展現所謂的「戰疫成就」,試圖逃避疫情應對不力的事實。

在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日臨近的當下,美國總統川普更關注如何成功連任,白宮「試圖把疫情拋在身後」。20日,川普在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重啟競選集會。當天競選集會現場出現的畫面是,白宮高官以及數千名在場民眾鮮有戴口罩者。但事實上,就在集會開始前數小時,多名川普競選團隊人員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疫情拐點尚難預料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鑑於新增病例數持續激增,目前美國已有12個州宣布取消經濟重啟計劃或暫停正在進行中的分階段重啟。此次反彈「重災區」佛羅裡達州、德克薩斯州均不同程度收緊了原已放鬆的管制措施,包括重新關閉酒吧、限制餐廳堂食人數、關閉海灘等。但相關舉措也並非得到民眾的一致認可。

眼下,美國民眾對疫情的態度呈現出兩極化:一部分人呼籲重新採取更嚴格的擴大社交距離和「居家令」,另一部分人則支持重新開放,希望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法國益普索集團日前公布的一項聯合民調顯示,遵守社交距離規定的美國民眾比例較4月初繼續下降。

包括邁阿密市和勞德代爾堡市在內,佛羅裡達州南部若干海濱城市近日相繼宣布關閉海灘,但此舉遭到部分當地民眾強烈反對。6月28日,在一場宣布關閉海灘的新聞發布會現場,反對該舉措的勞德代爾堡市民眾向在場官員高喊「自由」「這裡是美國」「別開槍」等口號,以示抗議。

與此同時,目前很多州缺乏在疫情惡化時停止經濟重啟的機制,導致疫情隨經濟重啟而重新蔓延。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醫生阿卜拉爾·卡蘭指出,在經濟重啟過程中,應以重啟所需達到的疫情指標為依據,適時調整重啟進度,這一點至關重要。

展望未來,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預計,美國「第二波」疫情將於今年秋天暴發。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則表示,美國疫情拐點恐怕在未來一年都無法到來。

福奇認為,現在討論「第二波」為時尚早,美國現階段仍處於「第一波」疫情。他認為,美國人生活完全恢復正常需要一年左右時間,而今年秋季或冬季不可能實現。(參與採寫:本報駐華盛頓記者譚晶晶)

相關焦點

  • 雙語|美國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第一波還沒結束呢
    隨著美國各州重新開放經濟,一些地區的新冠肺炎病例重新開始增加。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近日表示,人們一直在談論第二波疫情,但實際上美國第一波疫情尚未結束。What’s all this talk about a 「second wave」 of US coronavirus cases?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疫情加速世界後霸權時代到來
    新冠疫情作為百年一遇的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其衝擊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料,它不僅引起了對衛生健康領域前所未有的關注,也加深了我們對國家治理、國際合作以及國際格局變化的理解。5月27日,一名男子經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廣場。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後疫情時代中美經濟走向
    參考消息網6月28日報導(文/許緣 鄧仙來)隨著疫情蔓延逐步得到控制,各國政策制定者和經濟學家日益關注,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將如何從重度萎縮中復甦。作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的經濟恢復情況更是受到密切關注。隨著復工復產陸續進行,經濟學家預計中美經濟有望在年內復甦,但仍有諸多經濟難題亟待解決。
  • ...與今年春季的第一波疫情相比,化身新冠病毒的死神在秋季的第二...
    歐洲第二波疫情致命性已超春季;①西媒稱,第二波疫情在歐盟造成的病亡人數已超過第一波疫情。據報導,與今年春季的第一波疫情相比,化身新冠病毒的死神在秋季的第二波疫情浪潮中奪走了更多的生命;②根據數據分析,從8月1日到12月6日,新冠肺炎在歐盟的27個國家奪走了152216人的生命,超過了第一波疫情的136176人。
  • 法媒解讀第一波與第二波疫情有何不同?
    【歐洲時報11月23日賈言編譯】相比第一波疫情,法國第二波疫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主要是由於醫院對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療過程中積累了經驗所致。 11月16日,人們經過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附近的特羅卡德羅廣場。(圖片來源:新華社)因病情嚴重而轉入重症搶救病房的人數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法國第二波新冠疫情表現與第一波有明顯不同。首先是疫情發展過程尤其不同:自8月份以來,病毒的傳播速度一直在緩慢加速,然後在10月份開始加速蔓延,到11月中旬,住院人數增至略高於4月中旬出現的高峰期。
  • 疫情反覆,用英語怎麼說?新冠疫情第二波
    2020年對於大家來說都是非常艱辛的一年,雖然新冠肺炎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是隨著冬天的到來,疫情似乎反覆起來,在四川,新疆等地都有捲土重來的跡象。那麼,英語裡疫情反覆該怎麼說呢?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學習吧[紫薇別走]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冠狀病毒的英文是Coronavirus,冠狀病毒的家庭成員有很多個,新冠病毒作為新型病毒,我們對他的了解還很少。
  • 普拉沙恩帕拉梅斯瓦蘭:新冠病毒疫情將怎樣重塑亞洲未來的能源格局?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還在持續深刻影響著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宏觀政治經濟形勢,在某些關鍵行業,疫情也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在這些行業中,能源行業是最值得關注的。新冠病毒疫情可以重塑該行業亞太地區多個層次上不同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從而對地緣政治產生更廣泛的連鎖效應。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系列更廣泛的長期趨勢驅動著亞洲未來的能源形勢。
  • 新冠疫情或將迎來二波、三波爆發,我們能做些什麼?
    關於新冠疫情的種種發展跡象都表明,這種病毒也許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我們需要接受新冠疫情成為常態化,並且儘早投入正常生活。一波未平,一波或又起目前,新冠疫情的第一波還沒有表現出結束之勢,但科學家們已經對第二波疫情的爆發開始擔憂。它可能會比第一波更嚴重,導致更多人死亡;也可能只是單純的膨脹,因為很多人在感染後沒有任何症狀,免疫水平大大提高。
  • 第二波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爆發?會是什麼情況?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目前全球確診新冠肺炎2245872例,死亡152707例。美國確診超75萬例,死亡超4萬例。圖片來源:AP目前,新冠疫情的第一波還沒有表現出結束之勢,但科學家們已經對第二波疫情的爆發開始擔憂。
  • 香港出現第三波新冠疫情,全港中小學提前放假
    【環球時報記者 凌德】香港正迎接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繼9日新增 42例確診病例後,10 日再新增 38 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本輪疫情「令人擔心」,確診數可能呈幾何倍數增長。為防止疫情擴散,香港教育局10日宣布下周起(13日),全港中小學幼兒園提前放暑假。
  • 原創:為何說新冠疫情加速世界兩極格局的形成?
    進入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歷三場大的事件。9.11、08年的金融危機、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美關係在競合中跌宕前行。自本屆美國政府上臺以來,美國確定了自己的國家戰略首要目標是大國競爭。中美的競爭已經從桌下走到了桌面。
  • 東京再度發布最高級疫情警戒,專家稱日本「第三波疫情」更難應對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據日媒報導,11月19日,日本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263例,已連續2日新增超過2000例。對此防疫專家擔憂,日本或已迎來了「第三波」疫情。東京新冠疫情警戒級別上調至最高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11月19日,東京都新增新冠確診病例534例,刷新了前一天單日新增493例的紀錄,也創下了疫情暴發以來的新高。鑑於疫情持續惡化,東京都政府在19日正式宣布,將當地的新冠疫情警戒級別上調至最高。
  • 新冠疫情,Gone with the Wind(隨風而去)?
    新冠疫情,Gone with the Wind......?| 隨風而去......?核心提示:1:新冠疫情目前形勢的分析和最新數據(6月1號)解讀。2:未來幾周,新冠疫情的走向究竟取決於哪裡?
  • ...男足主教練曼奇尼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第二波疫情來襲,古羅馬...
    每經編輯:趙慶據義大利足協官方網站11月6日消息,義大利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曼奇尼在歐足聯比賽前的隊內新冠病毒檢測中呈陽性。目前,曼奇尼未出現新冠症狀,正遵守相關防疫規定在其位於羅馬的家中隔離。據新華社,為應對第二波新冠疫情,義大利總理孔特日前宣布擬採取更嚴格的防控措施。
  • 震蕩與重置——疫情促世界格局加速演進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震蕩與重置——疫情促世界格局加速演進  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2020年,不管它是不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它無疑是當今世人所經歷過的最苦痛的一年。這一年,一場突如其來、尚未完結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嚴重受損,一些欠發達地區陷入人道主義危機。
  • 英國第二波疫情「不可避免」?英鎊/美元再度迎來考驗
    英國第二波疫情「不可避免」? 不過,英鎊現在最大的危險事件並非英國脫歐、亦不是負利率預期,而是即將到來的第二波疫情。據上星期末發布的數據顯現,英國單日新增病例數創四月以來新高,其間英格蘭的新增病例數量更是每七到八天翻倍。
  • 【世衛組織:美洲一些國家從未走出第一波疫情】當地時間12月18日...
    2020-12-19 03:58:31來源:FX168 【世衛組織:美洲一些國家從未走出第一波疫情】當地時間12月18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過去幾天墨西哥和巴西等中南美洲國家上報的病例數量有所增加,令人擔憂。
  • 多國疫情反彈,需警惕秋冬第二波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陳馮富珍23日參加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時表示,全球可能會面對今年秋冬的第二波疫情,對此必須要非常警惕。那麼當前各國疫情情況如何?近期美國新冠疫情指標呈現抬頭傾向,隨著復學季和流感季來臨,其疫情防控形勢將更加嚴峻。加拿大據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9月24日7時53分,加拿大新冠病毒累計確診病例達147753例;累計死亡病例為9243例。
  • 疫情催化下世界格局加速演變,新時代呼喚新理論、共識和行動...
    這是新時代國際秩序構建的中心議題,美國現政府在這個領域不僅不能發揮領導作用,反而開倒車,竟然退出本該承擔義務的《巴黎協定》。還有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也不是傳統權勢所能應對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認識權勢的轉移,可能有助於走出傳統權勢觀的陷阱。
  • 【4月23日早新聞】美疾控中心主任: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更具毀滅性
    美疾控中心主任: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更具毀滅性    新華社華盛頓4月21日電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21日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會在冬天再次襲擊美國,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會和流感季同時到來,將「更具毀滅性」。